回覆列表
  • 1 # 寶劍鋒從磨砥出

    假如曹丕多活十幾年,司馬懿應該是沒有機會奪取朝政大權的。原因很簡單,曹丕是曹操一手培養的接班人。經歷過大風大浪。也深知內政權力鬥爭的要點。他會努力培養好自己的接班人,處理好高層權力分配,避免司馬家族專權亂政。更重要的是,將會使司馬懿失去培植自己私人勢力的最佳年齡階段,以及最佳時機。既使曹丕死後,司馬懿也不會再有機會培植私人強大實力,以及有奪取朝政大權的機會。

  • 2 # 香茗史館

    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那麼司馬家族的謀反將變得極為困難,甚至沒有機會。司馬家族之所以能夠篡位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司馬懿一連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直到曹芳為帝時才使得司馬家族一家獨大,最終由其孫子完成篡位最後一擊。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那麼歷史的走向將會完全改變。

    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司馬家族將很難壯大,甚至可能熬死司馬懿

    我們知道,曹操在位時期,司馬懿是一直不得重用的,主要原因就是曹操手下人才濟濟,文有荀彧、程昱、賈詡等智囊,武有曹氏、夏后氏宗族以及五子良將等猛將,司馬懿畢竟是後起之秀(只比曹丕大八歲),很難競爭的過這些老前輩。

    司馬懿真正獲得重用,是在曹丕繼位後開始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曹丕爭奪儲君過程中,司馬懿是堅定站在曹丕一方的功臣。曹丕成功繼位後,自然要重用曾經支援過自己的大臣,因此司馬懿開始得以重用,先是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後又被任命為尚書,不久後轉任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

    曹丕登基後大權獨攬,為了避免重蹈漢朝之覆轍,他嚴格限制宦官、外戚權力,明令“其宦人為官者不得過諸署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土之爵”,對於能夠威脅到他的勢力是嚴加防範的。因此曹丕雖然重用司馬懿,但司馬懿在曹丕手下是根本沒有機會獨攬大權的。

    對於司馬家族來說幸運的是,曹丕在黃初七年(226年)就早早病逝了,彼時他不過才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不僅司馬懿根本沒有機會獨攬大權,由於他比曹丕大八歲的緣故,說不定曹丕還能提前熬死他(司馬懿病逝時73歲),那樣司馬家族就根本沒有壯大的機會了。

    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皇位傳承將會嚴重偏移

    原本的歷史上,曹丕死後太子曹叡繼位,曹叡雖然也是頗有能力的皇帝,但與他父親一樣,曹叡也是極為短命,景初三年(239年)在位僅13年、36歲的曹叡就早早去世了。而曹叡死後,繼位的便是他的養子曹芳,正是在曹芳手中,爆發了“高平陵事件”,司馬家族開始掌握大權,最終成功篡位。

    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那麼魏國的皇位傳承將發生嚴重偏移。首先短命的曹叡是根本沒有機會繼位了,再加上曹丕的其他兒子曹協、曹蕤、曹鑑、曹禮、曹邕、曹貢、曹儼、曹喈等都早早去世,那麼能夠繼承皇位的只能是東海定王曹霖。這將使原本的歷史完全發生偏移,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已經完全不可預料了。

    綜上所述,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一方面司馬家族將很難掌握兵權,形成一家獨大之勢;另一方面歷史走向將會發生嚴重偏移,後事完全不可預料。總之,我認為司馬家族篡位的可能性將會降至最低,晉朝很有可能不會出現了。

  • 3 # 每日趣評

    曹家三代曹操、曹丕、曹叡都看出了司馬懿不是忠臣,因此三人都想盡辦法去限制司馬懿,但是最終觸動司馬懿謀反神經的是曹爽,這就叫千防萬防,沒有防住最關鍵的人。在司馬懿之前,曹爽率先霸權,最後逼得司馬懿篡權謀反,因此,不能全怪司馬懿。

    那麼曹操、曹丕、曹叡對司馬懿的態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司馬懿有機會謀反嗎?應該不會,司馬懿不是個飛揚跋扈的人,主動篡權的事情他不會幹。為什麼這樣說呢?

    先說曹操對司馬懿的態度,曹操看司馬懿很準。早期曹操徵召司馬懿,當時司馬懿的父親為京兆尹,哥哥司馬朗為司空屬官,按照正常情況推論,曹操徵召司馬懿,司馬懿應該追隨父親及哥哥的腳步,為曹操效力才是,但是司馬懿硬是以自己有風痺症為理由,拒絕招募,成功的騙過了曹操。

    後來曹操強行召令司馬懿為文學掾,司馬懿沒有辦法,只好入丞相府做事。曹操考察司馬懿後得出結論:司馬懿是個能臣,善權變,是個不甘於為人臣之人。於是曹操特意交代曹丕:司馬懿不是善類,將來必定干預我們的家事,你要小心。

    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因此,曹操對司馬懿的態度基本就是兩個字:懷疑。曹丕記住了曹操的教誨,繼位後重用司馬懿,但是限制司馬懿掌兵。而曹丕短命,在臨死時為了限制司馬懿,曹丕巧妙的安排了顧命大臣。

    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並受遺詔輔嗣主。

    這個人事安排非常均衡,曹真、曹休屬於皇室宗親,陳群、司馬懿屬於士官領袖。既防止皇室宗親驕縱,又防止大臣霸權,可謂是一舉兩得。因此,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司馬懿根本沒有謀反的可能。即使曹丕死去,這樣的顧命安排也限制司馬懿不可能謀反。

    令曹丕沒有料到的是,曹叡的實力比想象中要強的多。曹叡繼位後立馬就支開了四位顧命大臣,將皇權集中在自己手裡,派曹真鎮守長安,曹休鎮守淮南,司馬懿鎮守荊州,留一個老實的陳群在朝中辦事。那麼曹叡對司馬懿什麼態度呢?

    曹叡甚至比曹丕還要防著司馬懿,但是曹叡駕馭司馬懿的能力要比曹丕要強得多。曹丕事事離不開司馬懿,都要向司馬懿請教。但是曹叡不這樣,曹叡讓司馬懿掌兵,但是控制司馬懿的決斷之權。例如,司馬懿和諸葛亮對陣,司馬懿選擇進攻還是防守都由曹叡來定奪。當時曹叡定的戰略目標是進攻東吳孫權,防守蜀漢諸葛亮。因此,儘管諸葛亮百般羞辱司馬懿,司馬懿都不敢違抗曹叡的命令,擅自出戰。

    曹叡跟曹操一樣,曾經對司馬懿有過深深的憂慮,因此曹叡詢問大臣陳矯:司馬懿鍾忠貞不渝,是社稷之臣(暗含意思是忠臣)嗎?陳矯回答:司馬懿是朝中有名望的大臣,是不是忠臣我不知道。

    帝憂社稷,問矯:“司馬公忠正,可謂社稷之臣乎?”矯曰:“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這時曹叡明白了,司馬懿空有名望,忠心不足。因此曹叡在自己臨死之時最初並沒有將顧命大事託付給他。當時定的顧命大臣是燕王曹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

    這幾個人全都是皇室宗親,其中曹宇是對曹叡最好的長輩,曹爽、曹肇、秦朗是曹叡小時的玩伴,曹肇甚至是曹叡的男寵。這說明了一點,曹叡只相信皇室宗親,當時陳群已死,剩下一個司馬懿曹叡根本不相信。

    後來因為中書監寵臣劉放、孫資和夏侯獻、曹肇之間有矛盾,兩人力勸曹叡不能讓皇室宗親權利過盛,於是曹叡改立顧命大臣的名單,適逢曹爽在場,於是曹爽和司馬懿成為了顧命大臣。

    司馬懿和曹爽,一個代表皇室宗親,一個代表士官。兩人之間的平衡最容易打破,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資格最老、能力最強的司馬懿率先被曹爽架空,曹爽成為了謀權篡位的出頭鳥。

    這時司馬懿就比較難辦了,不反擊的話自己很可能逐漸被邊緣化,甚至有生命之憂。如果反擊,等曹爽被擊敗,自己會成為唯一的權臣,像當年曹操一樣,一旦騎虎,就會處於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於是司馬懿選擇了隱忍,在考慮再三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誅殺了曹爽。但是隨後的形勢就如同電視劇《虎嘯龍吟》裡司馬懿說的那樣:刀已不在我手!形式根本不受控制了!為什麼呢?

    司馬懿誅殺了太多皇室宗親,一旦自己或者自己的後代不掌權,皇室宗親反彈,司馬家族只有死路一條,因此,既然第一步走出去了,那麼剩下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謀反。至於當忠臣,那是拿自己的家族性命開玩笑。

    因此,司馬懿儘管不是個忠臣,但是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曹叡多活幾十年,他都不可能謀反。司馬懿之所以謀反,是因為司馬懿恰好遇到了兩個顧命大臣的情況,而其中之一曹爽率先發難,打破平衡,司馬懿不反擊,那就是曹爽篡權,皇帝和自己都遭殃。如果反擊,那就是曹爽和皇帝遭殃,最後司馬懿不得不拔劍起事,這其實都是環境所逼!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司馬懿是曹魏最具名望的大臣,行事穩重低調,因此如果曹丕多活幾年,司馬懿不會謀反。相反的司馬懿會以一個能臣的聲譽而載入歷史。司馬懿之所以謀反都是形勢所逼,導火索是曹爽,如果找源頭和罪魁禍首,那麼曹爽難辭其咎。因此,當年曹丕最應該防備的其實是曹真以及曹真的這個白痴後代曹爽,至於司馬懿,人家貌似是忠臣呢!

  • 4 # 先啟歷史

    曹丕226年逝世,司馬懿251年逝世,比曹丕晚死二十五年。按照題主的說法,該是曹丕熬死比自己大八歲的司馬懿。

    曹丕對蜀吳保持主動進攻態勢。曹丕曾經多次隨父親曹操出征,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如果曹丕多存世一些年份,志在統一中國的曹丕勢必不斷髮動對蜀漢和東吳的征服戰爭。在曹丕死後的曹睿時代,在對蜀漢諸葛亮的防禦作戰,司馬懿最多隻能作為一個戰略智囊或擁有部分軍權。

    在強勢的曹丕曹睿當權時代,加上大批曹魏元老大臣和將領存世,司馬懿基本是沒有機會專權的。而曹丕曹睿英年早逝,留的曹芳年幼,曹爽平庸,給了司馬家做大的機會。司馬懿的野心或許不是早期輔佐曹操和曹丕、曹睿時形成的,個人猜測是在曹睿去世後他的晚年,受到曹爽多次打壓後,逐漸形成的。

    這樣推算,如果給曹丕曹睿十餘年陽壽,司馬懿的逝世最終可能為大魏雍涼大都督而蓋棺定論。

  • 5 # 歷史神秘人

    如果曹丕真的多活幾十年,那時的司馬懿早就老死了,還怎麼去謀反呢,再說了曹丕可是個聰明人和有能力的人,他一直都知道司馬懿的能力,也一直在防備司馬懿,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司馬懿根本沒機會謀反,一旦謀反,曹丕會樂意看到,就絕不手軟幹掉司馬懿,因此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在曹丕當下,是不會謀反,只會低調做人,一直到老死。

    沒想到曹丕沒當多少年,就死了,在曹丕臨死前也是做了靜心的安排,讓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輔助曹睿,這個安排足可以壓制司馬懿。不過曹睿不僅防備司馬懿,甚至還防備自己家族的人,他除了把陳群留在朝中,其它三人都派到外地當官,這就間接的削弱了曹氏家族的力量,司馬懿反而被動式的增長了勢力,司馬懿就安靜的看著曹氏家族內鬥。曹睿也沒活多少年,結果在臨死前安排曹爽和司馬懿當託孤大臣。司馬懿沒謀反,反而曹爽開始奪權起來。曹爽首先把司馬懿的軍權給奪了,讓司馬懿當個閒人,任用自己的親信當官,架空了皇帝,自己大權獨攬。心高手低的曹爽竟然想要出兵征伐蜀國,結果大敗而歸。韜光養晦的司馬懿抓住機會,發動高平陵政變,把曹爽給幹掉,從此軍政權力歸於司馬懿手中,為將來司馬懿取代曹氏奠定了基礎。

    曹氏天下之所以被司馬氏取代就是因為,曹氏自己人內訌,自己人打自己人,再者就是沒有狠下心來幹掉司馬懿,當然司馬懿也不會輕易的被幹掉。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曹丕和曹睿死的太早,命就不長,如果曹丕真的活過幾十年,司馬氏也許就沒有可能取代曹氏天下了,只是歷史沒有如果,只有結果,曹丕再厲害也談不過命數的安排。

  • 6 # 知常容

    司馬懿根本沒有謀反,相反他還是一個非常忠於曹魏的,只不過他是一個大權獨攬的。你可以看一下他死的時候,並沒有像曹操一樣稱公,或者稱王。因為如果你稱公其實就走出了第一步。

    但為什麼後來司馬懿變得那麼的壞了呢?因為諸葛亮已經封神,作為諸葛亮的對手他必須得成為一個壞人。還有就是被他的子孫拖累。司馬氏建立的晉朝直接引爆了五胡亂華,讓中原百姓脫露了戰爭的泥沼,使大量的中原百姓陷入了死亡,中原之地長期成為外族生存之地。所以評價也就不太高了。

  • 7 # 閔岑

    基本不可能了!首先,曹丕如果熬死了司馬懿,司馬家再也沒有起事的可能了!曹丕的殺性也是很重的,這個總所周知,司馬懿是很忌憚曹家的兵權者的!別說曹丕,如果曹仁曹彰等曹姓人在,他的難度都相當大

  • 8 # 宋安之

    三國時期司馬懿所代表的司馬家族最終篡魏自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很是頗為諷刺,那就是司馬懿太能活了,一連熬死曹魏奠基人魏武帝曹操、曹魏開國皇帝魏文帝曹丕、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叡共三位皇帝,才得以趁機發展勢力,瞄準時機發動政變獨攬大權。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說白了不是拼爹不是拼娘,而是拼誰活的久。

    曹魏這三位皇帝,其實不用一代梟雄曹操多活幾十年,也不用開國皇帝曹丕多活幾十年,只需要曹叡多活幾十年,就可以使司馬懿沒機會謀反。

    首先三國的歷史背景是門閥士族崛起的時代,不論是曹操亦或劉備還是孫權,不論他們願意不願意,他們都要拉攏一下地方的世家大族的,以穩固統治。

    曹魏政權歷經曹操到曹叡三代人,算是步入正軌。

    曹操是東漢宦官曹騰的養孫,雖然有權有勢,但在那個時代並不被那些講究出身的世家大族所認可的,甚至有些看不起他。

    晚年的曹操發現長江真正成為一道天險,自己南進的步伐受阻以後,對那些世家大族又無可奈何,所以與世家大族關係開始緩和起來。

    到了曹操兒子曹丕篡位登基以後,開始全面轉向世家大族,比如說建立符合世家大族利益的九品中正制。

    這也是人們通常說魏晉是門閥政治時代的原因。

    到了曹叡時代,當然是繼續拉攏世家大族,藉以進一步鞏固曹魏政權。

    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平鮮卑、滅遼東公孫淵、使孫吳和蜀漢的進攻徒勞無功。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皇帝,雖二十多歲登基,但其權謀之術壓制司馬懿還是沒問題的。

    加上曹魏正式成立以後,透過九品中正制等方式拉攏了其他世家大族,統治根基還是不錯的前提之下,所以如果就是魏明帝曹叡多活幾十年的話,司馬懿也不會有機會造反的。

    可惜的是可能是因為曹操時代組織大規模的盜墓行動吧,因此曹氏一族遭了報應,曹操活了65歲,曹丕活了39歲,而曹叡才活了35歲,而且曹叡還絕嗣了。

    一代比一代命短,甚至絕嗣,最後曹叡立的是年幼的養子曹芳為繼承人,而且留下的掌控兵權的曹爽又是一個政治低能兒,不斷壓迫司馬懿,最後使司馬懿這個老狐狸下定決心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謀反成功了。

    可以說司馬懿剛開始並沒有反心,只不過曹魏三代人越來越短壽,才給了他機會做大,如果三位皇帝中隨便那個,哪怕是魏明帝曹叡多活幾十年都可以死死的壓制住司馬懿。

  • 9 # 大蔥侃侃侃

    肯定沒辦法奪權成功。

    貼一篇之前的答覆,關於曹魏為何短命。

    易中天先生在分析曹魏政權的時候,說三國都是逆流而上,因為漢末三國時期的大勢是士族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成為統治者。因為曹操是寒門起家,這裡的寒門不是說他窮困潦倒,而是曹操的出身,在當時是被那些名士知識分子們看不起的,覺得他出身汙濁(宦官養子的兒子),不帶他玩。

    反觀袁紹,出身名門,就靠這個背景,壓制了曹操前半生的時光,可見門第之重要。

    不過我個人覺得,其實這個說法不全面。

    大家想想,司馬代魏了以後,司馬炎分析曹魏短命的原因,發現就是因為宗室力量薄弱,才走歷史的老路,給司馬氏親族大肆封王分土地,結果給之後的八王之亂甚至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要知道,史學家在評析這場動亂時,可都是承認參與者都是皇族,是統治階級的內鬥。

    從這個角度說,晉朝建立以後,所走的路線其實和曹魏初期的路線無異,那就是重用宗室子弟,同時籠絡一些有力量的豪強和士族。司馬氏是士族出身不假,但他奪權以後,自己成了統治者,也一樣要面對老東家所面臨的處理好跟士族關係的問題。而且,司馬家對待名士一樣不手軟,司馬昭的心腹鍾會以及司馬昭本人都有殘害名士的記錄。

    如果說司馬代魏是裡是大勢所趨,那又從何解釋之後司馬家跟不合作名士之間的尖銳矛盾呢,嵇康、夏侯玄都是血淋林的例子啊。

    所以,我個人認為,曹魏短命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皇帝短命,加上遭遇權臣干政。

    曹操死時大概65歲左右,而他的繼任者曹丕曹叡都沒有活過這個年歲,都不到40歲就死了,由於曹丕在奪嫡的時候,遭遇了來自親兄弟曹植曹彰很大的阻力,所以他上臺以後對兄弟手足多有防範,有意打壓。

    曹彰死得不明不白,有說法是被曹丕毒殺的;曹植可是一輩子被曹丕打壓,鬱鬱而終。

    對兩個弟弟這樣,對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曹丕這人,做人的尖酸刻薄是有史可靠的,但至少在政治上還是有所作為。如果我們考察曹丕的權利架構,就會發現,他篡位以後,拉攏了兩股勢力,一個就是元老舊臣,比如曹仁張遼王朗等人,另一個就是世家大族,形成了一個,曹氏舊臣、世家大族,曹氏宗親三根支柱一同支撐曹魏帝國頂層建築的設計。

    這個設計在當時不可謂不高明,也是不多的選擇,不然你說打壓誰吧,南方還是亂糟糟的,也是用人之際,需要這些人打仗幹活。

    然而,這個設計的穩定性取決於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皇帝本人要拿捏得了3股勢力,不然會出亂子。

    實際上,終曹丕曹叡在世的時候,他們都做得不錯,幾乎沒有權臣敢於亂政,然而,到了曹叡死的時候,曹氏和夏侯氏子弟,基本上缺乏精英級的人才,而繼位者年幼,政治能力匱乏,元老舊臣也是凋零殆盡,這就給了世家大族蠶食權力真空的機會。

    如果曹操的後人運氣好,遇上諸葛亮那樣的勞模忠臣,那曹魏的國祚可能還能延長下去,很遺憾,他們遇上了千年忍者司馬懿。

    司馬懿這人,和日本的德川家康是一路人,都是超級能忍,一旦等到了機會,果斷下手,絕不手軟。

    更何況,司馬懿的兩個兒子也是人中之龍,延續了老爸的篡權道路,一步步把司馬家的基業給打下來了。實際上,司馬家的奪權之路一點也不平坦,淮南三叛,挨個被這父子三人平息,可如果失敗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我覺得根本原因,還是曹氏自身壽命太短,可能命裡就少皇帝命,架不住,在帝國尚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一再發生皇帝的更迭,又沒有選對託孤大臣,致使大權旁落。二者結合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 10 # 天下歷史風雲

    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那麼司馬家族的謀反將變得極為困難,甚至沒有機會。司馬家族之所以能夠篡位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司馬懿一連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直到曹芳為帝時才使得司馬家族一家獨大,最終由其孫子完成篡位最後一擊。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那麼歷史的走向將會完全改變。

    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司馬家族將很難壯大,甚至可能熬死司馬懿。

    我們知道,曹操在位時期,司馬懿是一直不得重用的,主要原因就是曹操手下人才濟濟,文有荀彧、程昱、賈詡等智囊,武有曹氏、夏后氏宗族以及五子良將等猛將,司馬懿畢竟是後起之秀(只比曹丕大八歲),很難競爭的過這些老前輩。

    司馬懿真正獲得重用,是在曹丕繼位後開始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曹丕爭奪儲君過程中,司馬懿是堅定站在曹丕一方的功臣。曹丕成功繼位後,自然要重用曾經支援過自己的大臣,因此司馬懿開始得以重用,先是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後又被任命為尚書,不久後轉任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

    曹丕登基後大權獨攬,為了避免重蹈漢朝之覆轍,他嚴格限制宦官、外戚權力,明令“其宦人為官者不得過諸署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土之爵”,對於能夠威脅到他的勢力是嚴加防範的。因此曹丕雖然重用司馬懿,但司馬懿在曹丕手下是根本沒有機會獨攬大權的。

    對於司馬家族來說幸運的是,曹丕在黃初七年(226年)就早早病逝了,彼時他不過才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不僅司馬懿根本沒有機會獨攬大權,由於他比曹丕大八歲的緣故,說不定曹丕還能提前熬死他(司馬懿病逝時73歲),那樣司馬家族就根本沒有壯大的機會了。

    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皇位傳承將會嚴重偏移。

    原本的歷史上,曹丕死後太子曹叡繼位,曹叡雖然也是頗有能力的皇帝,但與他父親一樣,曹叡也是極為短命,景初三年(239年)在位僅13年、36歲的曹叡就早早去世了。而曹叡死後,繼位的便是他的養子曹芳,正是在曹芳手中,爆發了“高平陵事件”,司馬家族開始掌握大權,最終成功篡位。

    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那麼魏國的皇位傳承將發生嚴重偏移。首先短命的曹叡是根本沒有機會繼位了,再加上曹丕的其他兒子曹協、曹蕤、曹鑑、曹禮、曹邕、曹貢、曹儼、曹喈等都早早去世,那麼能夠繼承皇位的只能是東海定王曹霖。這將使原本的歷史完全發生偏移,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已經完全不可預料了。綜上所述,如果曹丕多活幾十年,一方面司馬家族將很難掌握兵權,形成一家獨大之勢;另一方面歷史走向將會發生嚴重偏移,後事完全不可預料。總之,我認為司馬家族篡位的可能性將會降至最低,晉朝很有可能不會出現了。

  • 11 # 第3次浪潮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可能反。為什麼呢?因為司馬懿是真的十分認可曹丕這個主子的,對曹操司馬懿有的只是敬畏,對曹丕司馬懿才有侍主之心,儘管曹丕一直提防司馬懿,但他並無反心。

  • 12 # 中囯昌盛

    這種假設如果成立的話,司馬懿只能低下頭,做他的忠臣了,不要說曹丕,就是他的兒子曹瑞在,都沒司馬懿的戲,倒是能逃脫謀朝竄位的奸名了,做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了。同樣歷史也改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貨車運蔬菜過收費站的綠色通道需要辦什麼證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