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宋安之

    明初的藩王分封全國各地本意是拱衛中央朝廷,不至於像如曹魏時代司馬家族篡權時沒有皇族實權王爺保衛朝廷,但是成祖朱棣身為藩王逆襲之後對於昔日的同類藩王可謂是提防有加限制其人身自由,當豬一樣養著,最後也就失去了最初拱衛朝廷的作用了,反而隨著藩王子孫後代的繁衍朝廷開支龐大,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庭的覆滅。

    清朝的王爺不離京,遠有漢之七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近有清初攝政王多爾袞架空順治帝,差點謀朝篡位的例子,為了避免同室操戈,王爺不只是不再分封外地,而且也沒有開國初期時那樣擁有兵權了,只是留在京中,享有很高的政治待遇,替皇帝分擔分擔政務但不會威脅到皇權,這個做法很高明的,在清朝晚期,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咸豐帝病死,同治帝幼年繼位,開始自救運動的洋務運動就是恭親王大力支援的,頗有一些力挽狂瀾之勢,在王朝風雨飄搖之際這些留京的王爺還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兩個朝代的做法都是為了保證皇權穩固,明朝最初的制度還不錯,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明成祖之後的加工,藩王徹底成為圈養動物,失去了作用,而清朝一開始不讓王爺離京,使其在天子腳下,方便皇帝監督,又可以起一定作用,在晚期風雨飄搖之際出現了以恭親王為代表的王爺對於當時朝局起了很大的穩定作用,以此來看,清朝的做法更勝一籌。

    鞏固中央朝廷皇權所在,在歷朝歷代都是一個必修課,秦朝時選擇的是郡縣制,沒有分封王爺,結果天下大亂時,沒有一個皇族實權派出現幫忙,秦朝覆滅。漢朝時,漢高祖劉邦選擇了郡縣制與分封制夾雜,大封諸王以供衛朝廷,結果漢景帝時爆發七王之亂,漢朝差點葬送在自己人手中。之後的歷朝歷代就陷入一個死迴圈,選擇皇族之人分封必要時的確可以拱衛朝廷,但是也可能爆發內亂,像是雙刃劍,尺度不好拿捏。

    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同為布衣出身,兩人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彼此家鄉離的不是太遠算是老鄉,朱元璋也多有學習劉邦的地方,明初的分封制就多少有點漢初分封制的影子,不過朱元璋分封的26個兒子,真正有實權的是邊境的9個藩王,這9個藩王可以最大限度調動當地資源打擊虎視眈眈的北元,可以說對明初的太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惜的是,漢高祖後繼有人,之後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完美的將藩王問題解決,而成祖朱棣不敢違背父親定下的規矩,只能變相的回收藩王權利,藩王對於當地的軍政事務無權過問,只能活動於有限的範圍,換來的是生活上的享受,卻留下了巨大的後遺症,明中晚期開始,人口越來越多的藩王子孫供養成為朝廷的一大負擔,藩王又不能從政就在經商上打主意,大規模兼併土地,苦了百姓搞得天怒人怨,明末亂世中這些藩王根本沒起到一個好的作用,也就一個唐王朱聿鍵率兵前往北京勤王還被崇禎帝以違反祖制而下獄,當然這個唐王大難不死最後成為南明第二位皇帝,是為隆武帝。但是一個人的亮眼並不能代表扭轉了明末如此之多的酒囊飯袋似得藩王,最後來看,明朝的藩王制度很失敗。

  • 2 # 衝擊時評

    同樣是為了害怕藩王威脅皇權,明朝和清朝採取了完全不同的兩種做法。事實證明,清朝不允許王爺出金的做法更有道理。

    明朝依周禮,分封藩王,以達到"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的目的,但事實上,明朝中前期先後發生了三次藩王叛亂。第一次就是燕王朱棣,造反成功。第二次是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學老爹造自己的侄子宣宗朱瞻基的反結果被殺。第三次發生在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年間,燕王朱棣與寧王相約造反成功後平分天下,結果朱棣造反成功後,閉口不提平分天下的事兒,反而壓制寧王。正德年間,寧王的後代朱宸濠藉口武宗荒淫無道,在江西造反。然而舉清一代沒有哪個親王能夠發動武裝反叛。

    出現這種情況,與明朝將藩王分封四方有很大關係。雖然明律對藩王就藩時的官員、衛隊的配置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地方畢竟與京城不同,缺乏監管。有野心的藩王,只要瞞過幾個監視他的官員,就可以私自擴大武裝,從而集聚造反的能力。

    而清朝不允許親王出京,這就斷絕了親王擁有私人武裝的可能性,同時在京城有文武百官無數雙眼睛盯著這些親王,莫說造反,就是隱私也很難保住。

    當然清朝不允許親王出京斷絕了武裝反叛的危險,但也增大了政變奪權的風險。比如在康熙晚年,康熙皇帝安排諸皇子分別管理朝廷六部,幾個皇子利用這一機會,大肆培植個人勢力,形成九龍奪嫡的局面。雍正皇帝究竟是康熙指定繼位的,還是透過政變奪權的,歷史已經很難給出一個清晰的答案。從雍正以後,吸取了康熙皇帝的教訓,採取秘密建儲的方式,很少再安排多個皇子同時參與政務,基本上斷絕了政變奪權的可能。因此可以說,還是清朝不允許親王出京,集中管理的方式更加科學。

  • 3 # 李子木沆

    這個咋說吧,中國封建時代實際上是有三種分封,今天我就大致講一下這三種分封諸王。

    明代王府

    第一種就像明朝分封諸王一樣,這叫實封。這種方法將王族分封於各地,這些王室們有地盤,有軍隊,可以在自己的地盤裡收納貢賦,有的時候還會兼有管理的職能,他們在自己的領地享有較大的特權。使用這種方法的有漢朝初期,西晉,明中前期等幾朝,這樣做的優勢很明顯,形成了強大的王族勢力,就好比天下都是我們家人管著了,一旦有人反叛,其它各地的兄弟姐妹們就可以起兵勤王,這樣就能保證我們家的皇室地位。強大的王室勢力就可以保證王朝不被奪權,這幾朝的開國皇帝之所以要分封諸王就是怕有朝一日其它人反叛沒了照應,就像曹魏政權,司馬氏控制朝政反叛,曹氏宗族卻無可奈何,各個地方強大的藩王可以保證國家在一姓的手中,就算有權臣當道,地方諸侯也可以保證王位不失。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一旦王族有難,雞蛋不放在一個籠子裡,總有人可以跑掉,就像南明政權和東晉政權,都是地方的藩王跑了,為王族留下火種。

    當然這樣做也是有問題,強大的地方是可以威脅中央,而這種血脈的聯絡隨著時間的變化,皇族之間也逐漸疏離,親戚認不認就不好說了。再有一點就是,在權力面前親情都是假的,皇帝能坐的皇位,其他的王族比任何人都渴望,他們才是最希望篡位的人,所以這些手握重兵的親王們,往往都成為皇位的危脅,七王之亂、八王之亂、靖難之變,地方各王憑藉其強大的勢力反叛中央比比皆是,所以分封諸王很容易成為中央的威脅。然後還有一點,各王在地方,憑藉其皇族身份,經常會做一些不法之事,但地方法司往往不敢管,特別是面對一些有實力的親王,這些親王往往成為了為惡一方的惡霸,欺凌百姓,欺壓官員,像明朝諸王大多侵佔他人田產,魚肉人民,百姓恨不得生食其肉,所以明末農民起義時期落到農民軍手中的王室,幾乎下場都很慘,作惡太多,終究下場不好。所以這些分封到各地的諸王,很容易成為地方的問題。

    漢代分封

    第二種叫虛封,就是分封諸王,但各王不得擁有兵權,不能管理地方,只享有封地賦稅。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唐宋等朝,虛封的好處就是解決了實封帶來的地方權力過大的問題,但問題也很明顯,為了彌補虛風的權力過小,往往中央會對王室賦稅補貼,不給權多給錢,這種問題也很明顯,這會加劇中央的財政問題,比較明顯的就是明朝末期和漢朝末期,皇族對財政的壓力太大了,畢竟分封之後國家所收的賦稅就少了,比較嚴重的漢朝時期,一度是全國一半的賦稅是交給各王的,不交給皇帝的。養無用之人,害國家之財。(每回一提到明朝藩王用度大,就有明粉講八旗,八旗是王族嗎?這是軍制好嗎?兩個都不是一個東西!!)

    禮親王代善

    第三種是清朝的分封制度,一般我們也將它作為虛封,但這種虛封不一樣,這種分封連封地都沒有。像以前的封王,封你為秦王就說明秦地這一塊都是你的了。但清朝都是什麼禮親王,肅親王,根本就沒封地,也就沒什麼賦稅,直接發工資,就相當於以前你是自取現在給你發,這區別可就大了,極大減輕了賦稅壓力。另外由於清代諸王被集中於京師,這樣就便於中央監視諸王,防止各王反叛,加強中央集權,有清一代,並沒有出現過王室反叛的情況。另外由於是天子腳下,加強了對王族管理,王族犯法減少。(再大大不過皇帝),最極端的時候像雍正時期,各王怕被牽連,被雍正懲罰,曾經有過王室子弟被長輩要求留於家中不得出門的事。

    不過,這樣做問題很明顯,形成不了強大的王族勢力,很容易被別人一鍋端了,或者被外戚權臣控制。所以慈禧時期之所以能夠控制朝政,就是因為各個王族根本就無兵與她對抗。

    綜合來看我個人認為清代處理王室長期來看是最好,現行也是如此。

  • 4 # 白雲九段

    從秦始皇以來封建皇帝就在探討這個問題,周之亡亡於諸侯割據,列國相鬥。故而始皇帝一統天下後廢封建而建郡縣,其利也,天下一統,權在中央。其弊也,宗室弟子為匹夫,無職無權 ,故有望夷之敗,宗室弟子盡滅。漢高祖懲秦之敗,大封宗室子弟,並逐步殺戮異姓諸王,自以為江山永固矣。熟料禍起蕭牆,漢景帝時忽有七王之亂,國幾滅。魏懲漢之弊,宗室子弟雖封為王,然無知無權與囚徒無異,故而司馬師挾權自重,終滅之。司馬氏懲魏之敗,油大封宗室子弟,故又有八王之亂,國幾亡。唐重武,而終亡於藩鎮割據,武將之手。五代十國莫不如是。宋太祖懲唐及五代之亡,故杯酒釋兵權,重文抑武,故宋有靖康之恥,崖山之禍。嗚呼,正所謂放於此而疏於彼也。明清懲歷代之興衰,既防文又防武,既防內又防外,而未防閹黨之亂,胡夷之害,故而明有崇禎景山之亡,清有溥儀被逼而退。帝王以一人之力而與眾人戰焉有不敗之理?書生陋見,敬請指導。

  • 5 # 高宗1986

    個人覺得各有各的優勢,也各有各的劣勢,主要看怎麼操作。朱元璋把諸子分封為藩王,而且各自鎮守一方,他可能是吸收了前朝一些朝代由於沒有皇族勢力最後滅國的經驗教訓,比如曹魏滅亡於司馬家,還有後周滅亡於北宋,原因都是皇族勢力太弱,如果當時在外有手握重兵的皇族,那麼曹魏和後周不會那麼輕易就被權臣篡位。

    可能是朱元璋看到了歷史上這樣的經歷所以他決定分封自己的幾個兒子,讓他們各自坐鎮一方,這樣坐鎮在外的藩王就能拱衛朱明王朝千秋萬代。制度設計的初衷都是好的,朱元璋開始只分封了自己的幾個兒子為藩王,再加上以後的繼任皇帝也會分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所以到了明末據說朱明皇族就已經達到了七八萬人,這些人不幹活白拿工資,而且使奴喚卑,以及修建王府還有各種開銷,總得算起來吃掉了明朝很大一部分財政,如果明朝不滅亡那麼藩王這個雪球會越滾越大,最終會拖垮國家。

    朱元璋設計這個制度是希望增強皇族勢力,來遏制其他反叛勢力,縱觀明朝兩百多年幾乎沒有在國內發生大的反叛勢力,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們朱明皇族內部的野心家造反,整個朱明王朝兩百多年,姓朱的藩王造反的就有四五次,不過成功的只有朱棣。

    隨著政權的繼續,歷任朱明皇帝也發現這樣的情況,本來想靠藩王穩固政權,可是藩王反而成為了最不穩定的因素,所以歷任皇帝也對朱元璋設計的這一制度不斷的加工完善,最後就形成了所有藩王是不能離開自己的封地,而且不能擁有自己的武裝。所謂藩王就是好吃好喝的高階囚徒,這樣做也是怕藩王造反,而且藩王封地所在的官員是在監視藩王的主動的,一有反叛的苗頭馬上就會彙報朝廷。所以到了明朝後期藩王造反的可能性就沒有了,因為藩王已經沒有造反的資本了,造反當皇帝也只能意淫一下。

    其實以上也說了,即使藩王不造反,隨著這個政權的延續,這個朝代還是會被藩王拖垮,因為藩王數量會隨著政權的延續而批次增加,所以造成國家養這一批光吃飯不幹活的藩王會越來越吃力。

    所以我覺得滿清的做法就很好,也許滿清也是吸收了明朝的經驗教訓,滿清沒有大封藩王,而且既有王爵也沒有和明朝那樣搞世襲王爵。雖然清朝相比明朝很多地方存在開倒車,但是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以前常說胡人無百年國運,但是清朝做到了兩百多年,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 6 # 紅小豆館主

    制度性的東西都是一步一步完善的,而且在實際的實施中也會顯現出各自的優劣,而且有時候在一段時間內是有利於安定的制度,在某個特定時間,由成為了致命的弱點。

    明朝王爺不準進京,並非朱元璋的初衷,他本想讓皇子帶兵守邊,但不成想,他剛晏駕不幾年,四皇子燕王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造成國家的動亂。朱棣上位以後,為了防止這種覆轍的重蹈,再度修改制度,逐漸削除地方藩王的兵權和勢力。但在明末甲申之變時,天下大亂,在各地的藩王,又能成為復興大明的旗幟,很多明朝的散兵都有追隨的皇室,鄭成功便以魯王為號召,對清廷進行了數十年的鬥爭。雖復辟未成,但散在各地的藩王,曾使明朝沒有那麼容易被徹底覆滅。

    清朝入關後,接受了明朝靖難之役的教訓,而且他們本身又有著皇子不分封土地而分封八旗人口的習慣,所以清朝的王爺不奉旨是不許出京的。但不出京,在京中又有分封的人口,也造成過不小的內亂。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其實就是因為皇子不出京,而又有比較強大的力量而造成的。雍正登基後,開始對皇子在八旗內的分封制度進行改革,漸漸釐清了王爺與分封人口之間的直屬關係,又建立了秘密立儲制度,才使得藩王的內亂沒有再次發生。但到了清末,革命軍起,地方上缺乏愛新覺羅的力量,各省都相對比較順利的紛紛宣告獨立,即便是困在京中想有所作為的王爺,也沒有能力再重整大清了,這一點又不如明末了。

    所以說,歷史上的制度,往往都是一種悖論,在不同時代環境下,有著不同的作用,所謂好與壞,也在不同的背景下此消彼長。從大歷史的視野來看,藩王在封建社會永遠是個大問題。

  • 7 # 張生全精彩歷史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藩王總是容易搞事?第二個問題,歷朝歷代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第三個問題,明朝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第四個問題,清朝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第五個問題,明朝的藩王制度和清朝的親王制度有什麼優缺點?

    先講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藩王總是容易搞事?

    一是皇帝和藩王的待遇差別太大。皇帝權力無邊,福利無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都是同一個爹生的(媽也許不同),為什麼兄弟之間的差別會那麼大呢?可以說,藩王們雖然貴為王爺,其幸福指數可能是最低的。

    二是藩王們缺乏人生目標,不能有人生理想。建功立業,在來到世上短短的幾十年裡,搞出一些聲響來,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藩王卻不能建功立業,不能搞事。藩王完全沒有成長空間,只能當一個富家翁,當一個閒王,這日子過著有什麼意思呢?

    再講第二個問題:歷朝歷代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

    秦朝的藩王制度還沒建立起來。秦始皇的兒子們還在京城裡,而且都沒有人封王,秦始皇採用高壓政策,誰也不敢翻浪子。

    (劉邦劇照)

    藩王問題從漢朝開始出現,劉邦剿滅異姓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分封藩國,但立刻出現嚴重問題,以至於在漢景帝的時候就爆發“七國之亂”,因此後世不斷削藩,到漢武帝採用“推恩令”,削藩才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效果。

    晉朝建立後,晉武帝為了抑制朝中權貴,打擊豪強勢力,又開始大肆分封藩王,結果又造成“八王之亂”,直接把西晉給亂亡。

    唐宋兩朝的藩王,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封王不封土,並把王與公侯伯子男並列,作為人生的一種榮譽。而且王還同時擔任地方官。不過也不敢讓他們實際去做事,大都只是掛一個名。主要還是怕他們搞事。而且唐朝藩王被誅殺的情況太多了。宋朝大約是子嗣不蕃,因此藩王大都還能善終。

    再講第三個問題:明朝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

    (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由於出生草莽,非常忌憚功臣,怕他們造反。因此他採用了劉邦的方式,大肆屠殺功臣,同時大肆分封自己的兒子們為藩王。不過,他也吸取了劉邦封藩的一些教訓,對藩王進行了嚴格的規定:

    一是不許藩王隨意留在京城,避免他們交通大臣。

    二是不許幾個藩王同時到京城,避免他們聯合造反。

    三是不準藩王互相來往,必然他們互通訊息,交換造反心得,商量造反事宜。

    四是對藩王封藩不封土,避免他們做大。

    五是藩王無權任命官員,官員都是中央任命,並且藩王有錯,藩地的官員要受到同樣的處罰,這樣就把藩王和部下隔離開來。

    再講第四個問題:清朝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

    清朝的藩王,和明朝截然不同,有哪些不同呢?

    一是準確地說,清朝沒有藩王,只有親王和郡王。因為王爺們沒有藩地,不到地方上就藩,全部擠在京城裡。

    二是親王們只有在皇帝派遣下,或者跟隨皇帝,才到地方上去,平常不準隨意到地方上走動。

    三是親王們要參與政事的,這是從清朝在關外就傳進來的規矩,叫做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後來從康熙開始,這種制度有所削弱,但親王們依然是一股不小的政治力量。

    最後一個問題:明朝的藩王制度和清朝的親王制度有什麼優缺點?

    明朝的藩王制度,因為藩王們有軍權,又在地方上,這使得他們很容易造反。整個明朝期間,藩王造反的現象層出不窮。但是,由於防範得法,沒有一次是掀起了大浪的。

    有人說,朱棣不是就掀起了大浪嗎?朱棣是一個特殊現象,是明朝的藩王制度還沒有成熟的時候的事情。後來朱棣上臺後,對藩王制度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從此就再也沒有掀起過浪子了。

    (康熙劇照)

    清朝的親王制度有好處,親王們都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皇帝對他們的情況瞭若指掌。同時親王不帶兵,造反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因為親王們都集中在一塊兒,因此很容易搞事。康熙年間慘烈的“九子奪嫡”現象,就是這樣搞出來的。若親王們都在藩地,斷不會有這樣的現象。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

  • 8 # 鴻哥iouyh福小鋪

    強枝弱幹或者強幹弱枝是歷代皇朝必須面臨的問題。

    全歸集權或者分權都不是好辦法,容易形成兵力部署不平衡或者易發叛亂。

    明代應該是吸取了教訓,藩王分封但不具有實權,且不允許相互勾連和上京搞事情,清代更簡單,直接圈養得了。

    事實證明這些也不怎地,畢竟年代一久遠,問題累積多了,矛盾自然就爆發,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

    分封制不行,因為割據;集權也不行,因為缺乏主動和鞭長莫及。

    改良後成了負擔或者浪費人才和資源,同樣毫無益處。

  • 9 # 狄飛驚

    歷史已經證明,清朝的做法好使,但問題關鍵不在於進京還是出京,而在於權力。先看明朝對付藩王的辦法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為了江山永固,真是操碎了心,他既汲取了西漢、西晉同姓王尾大不掉,導致七國之亂、八王之亂,以及唐朝玄武門之變、藩鎮割據的教訓,又汲取了宋朝杯酒釋兵權、強幹弱枝的經驗,制定了一套獨具特色的藩王制度。

    朱元璋首大封諸子為藩王。他認為作為自己的子孫,朱家自己人總比那些異姓王或開國工程值得信任,所以沒有必要像宋朝那樣把皇室子孫全都關在京城,讓他們無所事事,醉生夢死,不如讓他們在地方帶帶兵,培養一下軍事能力,關鍵時刻還能幫皇帝一把。

    朱元璋限制權力提防藩王。老朱又害怕藩王實力太強,會像七國之亂、八王之亂一樣起來造反,給後世子孫留下隱患,所以他嚴格限制藩王的權力,允許他們擁有一定兵力,但僅限於自衛,一般不超過3000人,承擔邊防任務的兵力可以多些,但也不能超過1.9萬人。

    朱元璋不允許藩王留京城。老朱擔心有實力的藩王會像李世民一樣,藉助在京城的便利突然發動兵變奪位篡權,所以把藩王全部打發出京城,以免他們覬覦皇位。即便他們起兵造反,但想要打進京城也很不容易,皇帝可以從容調兵應對。

    朱元璋不允許藩王隨意進京。老朱規定,除非有聖旨進京勤王,藩王一概不得擅自進京,確有需要必須向上請旨,被批准後才能進京,一旦有所異動,皇帝便可大棒伺候,發兵攻打。

    朱元璋不允許藩王結交群臣。老朱規定,藩王只能在地方老老實實待著,不能和朝中高官大臣勾勾搭搭搞曖昧,不然就是意圖不軌,皇帝隨時可以下旨查辦。

    老朱這一套方案几乎是完美的,但也給藩王留下了很多自由空間,比如朱棣就可以利用防禦蒙古的機會,招兵買馬,壯大實力,朱允炆上臺後聽從老師的建議著手削藩,並非瞎胡鬧。

    只是朱允炆自己在對付燕王朱棣的事情上經常腦袋抽風,屢出昏招,否則他本有機會接近完全成功,朱棣靖難成功後果斷廢除藩王的各項權力,徹底化解了藩王的威脅。

    接下來看清朝對付藩王的辦法

    清朝有一個獨特優勢——可以借鑑前朝對付宗室親王所有的經驗教訓。

    清朝在未入關和統一全國之前,宗室親王的勢力很大,滿清八旗基本上都由可汗(皇帝)的親兄弟們分別控制,這是因為他們需要藉助兄弟的力量,把整個部落整合起來。

    但這也導致可汗(皇帝)缺乏絕對權威,無法像漢族政權一樣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所以清朝前期的皇位更迭,每次都充滿兄弟、叔侄之間的鬥爭。

    一旦清軍入關並統一全國後,就到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時候,皇帝決不允許強大藩王的存在。

    清朝對付皇室宗親的辦法跟明朝恰恰相反——不允許親王出京,這套方法跟宋朝相近。

    順治和康熙時期,明朝降將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均被封為藩王,這是清廷為了拉攏人心的選擇,絕不會讓其長期存在,因此康熙很快下令撤藩,導致“三藩之亂”,但康熙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平亂後,擁有屬地的藩王就不存在了。

    至於親王、鐵帽子王,都是封給忠誠於皇帝的旗主,而且只是空頭爵位,儘管地位尊崇,但沒有封地,也沒有財權、兵權和民事權,只能老老實實在京城待著,根本成不了氣候。

    到了清朝中後期,對王爺防範更加嚴密,滿清皇帝寧可重用漢人,也不允許王爺把持大權,惟一具有相當才能的恭親王奕訢始終處在慈禧嚴密監控之下,最後仍被慈禧罷黜。

  • 10 # oOo獨自傷神oOo

    明朝為內閣負責制,是一種非常先進成熟的政治制度。文官權力非常大,最厲害的時候可以架空皇權,皇帝的不合理決策出不了皇宮。如果王爺在京,且四面結交大臣,有大臣支援,很容易動搖皇位。

    清朝是皇帝獨裁製,權力高度集中。官員為官奴,官員沒有自主,王爺結交官員也沒用,第二清朝是滿族殖民統治,所有大權全部在滿人手中,滿漢矛盾為國家主要矛盾,所以間接導致滿族內部抱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柚子樹進行移栽後不結果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