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去說歷史啊

    我們在一些影視劇裡會看到宋朝的官員,在自曝自己官名的時候,會報出一長串的詞,非常可笑。可能有的朋友已經發現了,在影視劇中,漢朝的官名就非常簡單,一般就是幾個字。那怎麼到了宋朝官名就那麼長呢?其實這個事情說來話長。因為中國古代自秦漢以後,官僚制度仿照周禮裡的制度,然後逐漸發展不斷完善。到了唐朝的時候,這套官僚制度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完善的程度,從官僚制度上來講,已經達到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個巔峰。然後問題就出現了。

    一、唐代時,官僚制度壓制皇權,皇帝為爭權而分權

    唐朝的官僚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就是把中央的行政機構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叫中書省,中書省負責決策,也就是負責把把皇上的詔書發下來,然後緊跟著昭書就到了門下省,這個部門負責對昭書的最後把關,假如說昭書違反了國家的基本法律,那麼皇帝的這份昭書,他們是不會同意的,也不會蓋章。他們就會把昭書送回去,讓皇上重新寫過。假如說昭書沒有問題,那麼門下省就會把昭書發到尚書省。尚書省就開始執行,向全國去推行這些昭書。這套制度對皇權的約束非常的強。皇帝如果想隨便乾點什麼事情,是幹不成的。因為按照國家的法律,如果門下省沒有蓋上印章,昭書就是不成立的,就不能成為一個有合法性的命令,只是一張廢紙。

    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就會想辦法抗爭,追求自由,獲取權力。皇帝獲取權力的辦法就是分權。分權就是把現有組織機構當中的原有的權力分成一小塊一小塊,變成一個個獨立的部門。具體的做法就是因事設官。就因為某件事而設立一個官職,可能這件事的職權原來是在戶部裡面的,但是皇帝就將它拿出來,單獨設立一個官職,或者指派某一個人專門負責這一小部分的事。這樣就對原來的組織機構進行了大量的拆解。

    尤其到了中晚唐以後,國家的事情確實比較複雜,於是皇帝的這種分權行為就越來越多,出現了很多某某使,比如說鹽鐵使,鹽田使本來是設在戶部裡面的,但是皇帝給拿出來單獨操作了。皇帝不斷的把原來的這些在三省六部裡的職權不斷的進行拆解,所以到了晚唐的時候,三省六部制已經名存實亡了。因為其中的很多機構已經被肢解了,雖然那個機構還在,但是權力已經沒有了。

    二、宋朝延續唐朝的制度和做法,官名到此時分為三個部分

    宋朝和唐朝之間夾著五代十國,那段時間很混亂,所以到了宋以後,整個組織機構的那套基本架構基本上已經蕩然無存了。再加上宋朝的皇家在思想上受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反覆政變的震懾,或者說是吸取了那個時代的教訓,所以為了避免國家動盪,宋朝採取了兩個措施。第一個措施就是完整的繼承了原來的那些行政機構,就是說宋朝不去解決原來的這些問題,不作改變,這樣的話就能維持社會的基本穩定,不至於造成更大的混亂,不至於造成原有官員的更加激烈的反抗。

    第二,宋朝的皇帝們為了控制這些官員們,定下了一個設計政治結構的一個原則,叫做“曲為之制,事為之防”,意思是人為的在各種組織機構之間進行一番設計之後,讓他們互相牽制,互相制約。這種互相牽制、互相制約的一個基本原理就是把其內部的權力繼續拆解,拆解得更加細碎。所以宋朝官員差使分配會更加的細膩,於是就導致了宋朝官員都有一長串的名號。

    三、宋朝官名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官、職、差使

    宋朝官員的這一長串的名號裡,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官、職、差使。“官”主要是標示官員的級別,比如某人是戶部尚書,這和他具體的職務沒有關係,只能說明他是一個尚書級別的官員,如果某人是戶部侍郎,就說明他是侍郎級別的,但是戶部尚書照樣可以領兵出征。官的部分主要是來解決俸祿問題的,是跟工資掛鉤的。假若某人是戶部尚書,就說明這人是正部級的,拿的就是正部級的待遇。

    “官”之後的部分就是“職”。這個部分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一個榮譽稱號。如果去看宋朝官員名稱的話,說“某某館大學士,某某殿大學士”,這都是榮譽稱號,這和職務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因為到了一定的級別才能加上榮譽稱號。“職”從原則上講沒有什麼用,只是皇上對官員精神上的鼓勵。

    “職”的後面就是“差使”,最重要的也是“差使”。“差使”才能說明一個官員真正的工作內容,或者他的實權所在。“差使”原則上是沒有品級的。這樣的話,皇上在用人上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很多情況下他可以破格、越級去用人。當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差使是不能夠越級的。

    結束語

    宋朝的官員有了那麼長的名號之後,好處就是皇帝有了更大的權力,因為差使原則上講都是皇帝的差使,都是皇帝可以直接指揮的。而且將官名分為官、職、差使三部分,為皇上的封賞獎勵,或者處罰提供了更大的餘地。如果皇帝想獎勵一個官員,可以升他的官職,但是他的差使,就是說他的工作內容是不動的。皇帝處罰一個官員,可以降他的職,但是他的官和差使暫時先不動。這樣一來,皇帝駕馭百官的手段就更加豐富了。

    但是這種制度的的確確給整個朝廷帶來了太多的麻煩。有時候一個禮部尚書被派出去修建水利,大家會搞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給行政上帶來了一定的混亂。中國古代的官制真正的規範化,還要等到明朝。從那以後,官員們的官職和職責才基本對應了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著慈善的招牌,眾籌鏈條有沒有資金引流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