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方式的區別:真五軸聯動就是實現五個軸同時運動。
假五軸聯動是設定ABC軸的數值後鎖定不動,另外XYZ3軸同時運動。2D平面程式,給定Z座標後鎖死Z軸,XY軸運動。三軸程式(包括側銑加工),事先給定好ABC軸,鎖定ABC不變,XYZ軸運動。四軸程式一般只是ABC轉一個角度後,鎖定住,執行一段三軸程式後,停下來旋轉ABC,如此反覆。
2.程式設計的區別:真五軸聯動加工就是程式設計時能夠實現五個軸同時運動,當然具體程式設計時還受各種因素的限制。假五軸聯動實際上是各種角度的三軸程式。
假五軸程式裡,每行程式碼只有XYZ三個座標值。
真五軸程式裡,每行程式碼XYZ三個座標值後面,還有ABC三個角度值中的兩個。XYZ、ABC的進給速度也不一樣。
真五軸聯動的程式編制並不難,3D軟體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很強大了。真正的五軸程式,幾天就學會了。實際上,真正難的是後置程式的處理。機床控制系統有幾十種,比如Siemens、FIDIA、FANUC的NC程式碼在細節上有很多不同,程式設計軟體先是生成自己的程式碼,然後通過後置處理程式轉化成機床系統能夠認識的程式。後處理程式在技術上與NC程式設計軟體是兩碼事,通常由另外一個團隊開發,或者直接用第三方的軟體。當年在還是菜鳥的時候,領導到處說外華人不賣給我們後置,編不了五軸程式,實際上是當時沒人會搞後置處理。
理論上ABC軸分別繞XYZ軸的正中心旋轉,五軸那個大腦袋,有一個旋轉中心,是受機床製造精度、裝配精度的影響,旋轉中心肯定不是Z軸中心,並且每次維修保養後都要變化。你在3D軟體裡面做出XYZ軸的三根直線,交點的座標是(0,0,0)。但實際上對於五軸,C軸繞著旋轉的那一根Z軸,那根直線並不在座標(0,0)上,總是要平移一個數值。同樣,當C=0°時,A未必是正好繞著X軸旋轉的。解決的辦法是加入補償值,測量這兩個偏差,輸入到五軸機床的暫存器和後置軟體裡。在五軸加工中心出廠時,由廠家在使用者那裡裝配好後測量出偏差值。但是:每次拆下來保養,再裝回去,就要重新測量、調整引數,就是有專門的測量裝置,也很難測得準,非常繁瑣。
前文所說的RTCP,是數控系統帶的一個高階功能,操作、程式設計都能大幅度簡化,但不是必須的。無論哪種情況,刀具的長度、五軸頭旋轉的偏差值都是必須提前知道的。沒有RTCP,要把這兩個引數輸入到後置處理,才能生成最終的加工程式;也就是說,只要換刀、哪怕是磨損變短了,都要重新出後置處理。有了RTCP,刀具的長度只要輸入到五軸機床的暫存器就行了,程式設計的後置處理可以不必理會。在3D軟體的後置處理模組中,開啟了RTCP引數,無論你輸入的五軸頭旋轉引數、刀具長度是多少,生成的程式碼都是一樣的,簡化了程式設計。
另外,五軸程式只是加工特殊產品才推薦使用的,典型的就是渦輪葉片、飛機翅膀、導彈殼。在加工精度上,我認為是比不上三軸的,而且還這麼繁瑣。
編制假五軸程式,實際就是普通的三軸程式,難度就很低。而且不需要學會後置處理,從網上下載的後置處理程式,基本可以直接使用,技術含量不高。
我認為開啟RTCP會降低精度,因為ABC軸的旋轉速度不可能與程式設計軟體一致。不過沒有辦法驗證,因為我早就改行了。最後奉勸諸位後來者,五軸程式設計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三軸程式設計沒人教半年就是熟練工,五軸沒人教半月就入門。千萬不要幹這行,工資太低太低太低。
1.運動方式的區別:真五軸聯動就是實現五個軸同時運動。
假五軸聯動是設定ABC軸的數值後鎖定不動,另外XYZ3軸同時運動。2D平面程式,給定Z座標後鎖死Z軸,XY軸運動。三軸程式(包括側銑加工),事先給定好ABC軸,鎖定ABC不變,XYZ軸運動。四軸程式一般只是ABC轉一個角度後,鎖定住,執行一段三軸程式後,停下來旋轉ABC,如此反覆。
2.程式設計的區別:真五軸聯動加工就是程式設計時能夠實現五個軸同時運動,當然具體程式設計時還受各種因素的限制。假五軸聯動實際上是各種角度的三軸程式。
假五軸程式裡,每行程式碼只有XYZ三個座標值。
真五軸程式裡,每行程式碼XYZ三個座標值後面,還有ABC三個角度值中的兩個。XYZ、ABC的進給速度也不一樣。
真五軸聯動的程式編制並不難,3D軟體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很強大了。真正的五軸程式,幾天就學會了。實際上,真正難的是後置程式的處理。機床控制系統有幾十種,比如Siemens、FIDIA、FANUC的NC程式碼在細節上有很多不同,程式設計軟體先是生成自己的程式碼,然後通過後置處理程式轉化成機床系統能夠認識的程式。後處理程式在技術上與NC程式設計軟體是兩碼事,通常由另外一個團隊開發,或者直接用第三方的軟體。當年在還是菜鳥的時候,領導到處說外華人不賣給我們後置,編不了五軸程式,實際上是當時沒人會搞後置處理。
理論上ABC軸分別繞XYZ軸的正中心旋轉,五軸那個大腦袋,有一個旋轉中心,是受機床製造精度、裝配精度的影響,旋轉中心肯定不是Z軸中心,並且每次維修保養後都要變化。你在3D軟體裡面做出XYZ軸的三根直線,交點的座標是(0,0,0)。但實際上對於五軸,C軸繞著旋轉的那一根Z軸,那根直線並不在座標(0,0)上,總是要平移一個數值。同樣,當C=0°時,A未必是正好繞著X軸旋轉的。解決的辦法是加入補償值,測量這兩個偏差,輸入到五軸機床的暫存器和後置軟體裡。在五軸加工中心出廠時,由廠家在使用者那裡裝配好後測量出偏差值。但是:每次拆下來保養,再裝回去,就要重新測量、調整引數,就是有專門的測量裝置,也很難測得準,非常繁瑣。
前文所說的RTCP,是數控系統帶的一個高階功能,操作、程式設計都能大幅度簡化,但不是必須的。無論哪種情況,刀具的長度、五軸頭旋轉的偏差值都是必須提前知道的。沒有RTCP,要把這兩個引數輸入到後置處理,才能生成最終的加工程式;也就是說,只要換刀、哪怕是磨損變短了,都要重新出後置處理。有了RTCP,刀具的長度只要輸入到五軸機床的暫存器就行了,程式設計的後置處理可以不必理會。在3D軟體的後置處理模組中,開啟了RTCP引數,無論你輸入的五軸頭旋轉引數、刀具長度是多少,生成的程式碼都是一樣的,簡化了程式設計。
另外,五軸程式只是加工特殊產品才推薦使用的,典型的就是渦輪葉片、飛機翅膀、導彈殼。在加工精度上,我認為是比不上三軸的,而且還這麼繁瑣。
編制假五軸程式,實際就是普通的三軸程式,難度就很低。而且不需要學會後置處理,從網上下載的後置處理程式,基本可以直接使用,技術含量不高。
我認為開啟RTCP會降低精度,因為ABC軸的旋轉速度不可能與程式設計軟體一致。不過沒有辦法驗證,因為我早就改行了。最後奉勸諸位後來者,五軸程式設計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三軸程式設計沒人教半年就是熟練工,五軸沒人教半月就入門。千萬不要幹這行,工資太低太低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