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壺老酒半支菸
-
2 # 羽書遲
謝邀。曹操帳下有五大謀士: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賈詡。到底哪個謀士排第一?我覺得要分類分析。如果從戰略上考慮,荀彧是當然的第一,從內部治理及舉薦人才方面考慮,也是荀彧第一。從臨戰謀略看,荀攸第一。如果說哪個可與曹操相得相知,郭嘉第一。說到自保,賈詡第一。
-
3 # 南方鵬
提起曹操最厲害的謀士,可能會有人說是英年早逝的郭嘉,是毒士賈詡或偷天換日的司馬懿。個人認為應該是荀彧,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彈指間風雲變幻,曹操一生特別是初立門戶打天下時,幾次關鍵時刻賴有荀彧出謀劃策和身體力行,才得轉危為安,終成大業,對比其他謀士,荀彧長於戰略分析謀劃,精準到位如同眼見,其他謀士多以戰術和一場戰爭為主,如賈詡獨善其身,於國難言有益,任太尉時連孫權也笑之,司馬之流可算晉朝最厲害的開拓者,不能算曹操的,他用在私家上的心比用在曹魏上的心思多。
荀彧一生很少隨軍出征,經常是鎮守後方大本營“居中持重”,排程籌劃軍國之事。此時又具有蕭何之能,集張良蕭何於一身,稱為曹操手下第一謀士應不為過,何況還有身居上位者很難具備的識人用人,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人,無一不成為曹魏集團重要人物。
這個問題一問出來,肯定有人想起“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那個笑話,好像只有二百戶封邑的軍師祭酒郭嘉才是曹操最厲害的謀士,但是在同時代的史學家陳壽眼裡,郭嘉甚至都算不上曹操的核心超一流謀士:郭嘉在袁紹陣營也幹過一段時間,沒受重用,就回家待著去了,這一呆就是六年。六年裡人們已經忘了袁紹陣營裡曾經有過郭嘉這麼個謀士。按照《三國志》的說法,直到曹操陣營的謀士戲志才死了,曹操才跟荀彧商量要再找個強一點的謀士:“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穎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荀彧就推薦了郭嘉。
郭嘉早逝,荀彧鬱鬱而終,不能保全性命於亂世,所以國家和荀彧還算不上曹操陣營最厲害的謀士。我們細看細看三國史料,就會發現賈詡是個算無遺策超級謀士,他只動動嘴皮子,就拆散了馬超韓遂聯盟,而且跟曹操的默契程度,甚至遠超郭嘉與曹操——郭嘉勸曹操打袁紹,還要磨磨唧唧地講什麼“十勝十敗論”,而且有人說郭嘉的“十勝十敗論”是抄襲了荀彧的“四勝論”。
賈詡曾經被造反的氐人活捉過,眼看著氐人要活埋自己,賈詡急中生智:“我是太尉段熲的外孫,你們埋我的時候另找塊地方,我外公會出錢來贖我的遺體的。”一聽說把段熲的外孫子抓來了,氐人嚇得刀都拿不住了——那段熲可是一尊誰也惹不起的殺神(筆者此前寫過段熲如何痛打羌人)。於是氐人好吃好喝招待賈詡一番,最後還成了朋友,“與盟而送之”。而跟賈詡一起被捉的幾十個人,一個也沒活成,賈詡也沒出言想救,“其餘悉死”。
賈詡坑死了曹操兒子、侄子、愛將,但是曹操還得感謝他:“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賈詡一投降,馬上就被封為執金吾、都亭侯、冀州牧,而且做了司空曹操的參謀長(參司空軍事),而且賈詡在分析曹操袁紹戰局的時候也有個“四勝論”:“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
荀彧和郭嘉都只是說了曹操可以打贏袁紹,卻沒說應該用什麼辦法打贏。而賈詡在提出自己的“四勝論”之後,還指出了曹操的不足:“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這話是說曹操打仗有點太過小心了,跟袁紹這樣的強大對手交戰,不出狠招險招損招是不行的。於是曹操冒險去燒了烏巢,這才打得袁紹一敗塗地。
“曹操抹書間韓遂”的故事咱們就不贅述了,因為讀者諸君對那段故事(符合史實)太熟悉了。但是曹操這個餿主意(或者叫高招)實際是賈詡出的,當時馬超和韓遂這兩個同床異夢的盟友爭相向曹操割地質子求和,賈詡只是冷冷地向曹操獻上四個字,馬超韓遂聯盟就拆幫了。賈詡的這四個字就是“離之而已”,曹操的回答更絕,只有一個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