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ANGE陳
-
2 # 只怕回憶太深
眾所周知,如今世道最好的避孕藥,就是高房價,畸形的教育體系,以及避之不及的醫療保障。
想要富,人多力量大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現如今,家庭的負擔往往倒在高額的各種費用面前無法自拔。對於自己後代,我們是給與最大善意的,然而,只是以不計代價去透支自己為前提。因為生活居,大不易。對於底層的工薪階層而言,豈止大不易。多少人在這三座大山面前無語淚先流。多少人在無數夜裡捫心問蒼天,這日子何其難過。
我希望,我們人人可平安,可安居。可笑得其所,哭的暢快。也希望我們子孫以及長輩,可以有舒適的環境去成長,度晚年。
-
3 # 手機使用者57401521032
社會壓力大,生活質量差,醫療費用高,教育爛像多。造成生不起,養不起。看看現代的年輕人,有多少能獨立養家的?有多少是靠父母的。有統計資質的可以統計一下。
-
4 # 東京美淘
應該說這有三個層面,首先是國家層面的也就是社會整體環境,其次是企業制度環境,再次是個人家庭環境。
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全國兩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發言稱:“生出來的孩子沒人帶,養不起”是影響生育行為的兩個主要問題,未來將構建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①滿足3歲以下不同城市的托兒服務需求;②落實育齡夫妻依法享有的各項待遇和計劃生育的免費服務;③落實個稅減免扣除;④支援女性擇業的發展。
“生出來的孩子沒人帶,養不起”——確實戳到了社會痛點,被視為接地氣,但是“構建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是一盤大棋,需要解決的問題遠不止這些。限於職責所限,有些問題主任沒有提。
譬如房價問題,也是抑制生育率的一大原因。而且越是大城市高素質人群抑制越明顯,他們本應最有潛力實現優生優育,但是他們買不起房,也不願讓孩子在逼仄的環境中長大,往往主動選擇不生或少生。由於婚房代價高昂,掏空六個錢包,還得面對加名還貸遺產給誰等一大堆糾紛,甚至婚都不願意結了。
而生育比較積極的農村地區,院子夠大但是經濟不行,無法實現良好教育,甚至生完孩子就外出打工,全部變成留守兒童,無人監管之下,學業下滑,犯罪率上升。
與環境倒掛的生育率,並不是很理想的。不能再把房地產當做薅毛機,要把大城市的房價降下來,實現真正的城市化,而不是打工候鳥的偽城市化。房子又便宜又大,生活又方便,自然而然就想生,減輕了貸款負擔,多餘的錢還可以用來養娃。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應該設限,越大越好,城市是對土地資源最集約的利用,城市越大,留給自然界的綠水青山就越多。多餘人口都耗在農村,一小塊一小塊地低效率蓋房、種地、建小廠,才是最浪費的。然後,職責之內的一些問題,也有待商榷。
譬如這句話:“影響生育的不是政策而是經濟社會因素,全面兩孩已滿足絕大多數家庭需求”——意味著仍不願放棄計劃思維。平均來說,兩孩可能是夠了,但不是所有人都夠,有能力有愛心的,希望生三四個,而比較懶的,一個都不想生。
平均數並不能反映滿意度。理想的生育率是2.1,平均兩孩沒錯,但是現實中往往是要麼一生就三四個,還有大把的人結婚、離婚、就是不生……互相平衡下來才得到平均2.1。如果把平均值設為上限,那絕對達不到啊。這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2.1是保證人口不萎縮的世代更替水平,不能把基線設為上限。另外,只要有計劃管著,老百姓就不舒服,高素質青年就有牴觸情緒,情緒導致逆反心理。生育率一邊下滑,一邊還在維持計劃,是匪夷所思的。現實中就形成這樣的怪象:一胎催、二胎獎、三胎罰……自相矛盾的措施嚴格管理著百姓,增一分則多,減一分也不行,這能算是對生育友好的環境嗎?最後,提到的那幾點實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貼近實際。
托兒服務、幼兒園,最重要的是提質降費,國家要投錢,建設大批的優質公益性托幼機構。現狀是私立的死貴,公立的進不去,便宜的黑幼兒園不敢考慮。也不必全免費,只要能把機關幼兒園的質量和價格普惠給老百姓,就夠了。能做到嗎?來點實際的。另外女性就業問題,是另一個生育意願的攔路虎。這個仍然需要國家投入,不要把生育成本推給企業,企業絕不會背這個包袱,絕對會轉嫁給女性群體,徹底封殺女性職場發展之路。
員工本來就弱勢,你還想與虎謀皮,不要再讓小員工去火中取栗,老闆不玩死你,女同胞也會噴死她。如果國家不出這筆保障,生育就會變成女性內鬥,最後的結果是生育率與就業權雙輸。總之除了一兩句接地氣的話之外,還是來點更實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