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起傾國之兵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戰略要地荊州的丟失,關、張敗亡以及夷陵之戰的大敗,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新生的季漢政權面臨內外交迫。而在這個時候劉備又一病不起,這個依託劉備個人魅力建立起來的國家已經搖搖欲墜。同時劉備雖然知道諸葛亮等人對於自己十分忠心,但對自己的兒子忠不忠心就不能保證了,因為知道諸葛亮的責任心十分強,所以這時只要把兒子交給諸葛亮,諸葛亮就會盡責地把他扶起來。
那麼,劉備在白帝城對諸葛亮進行託孤到底是“真心”呢?還是“假仁義”呢?望請各位悟空朋友們進行評論!
回覆列表
-
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
2 # 看遍山川
劉皇叔這輩子作秀名留千古的就是在長坂坡當著趙子龍的面“摔阿斗”了,不過這事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的演繹,並沒有真正的史實。可劉備白帝城託孤成為千百年來君臣肝膽相照的典範,被奉為一段佳話,不管是羅貫中的小說還是陳壽的正史都是事實存在。
“如子不才,君可自取”,這八個字是劉備出於肺腑還是故弄權術假仁義呢。這個問題從來就是有正反兩方的看法,在下以為後者的成分應該多一些。作為漢室宗親的劉備,“家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漂泊一生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帝業,能保住劉氏的江山是他的最大願望。
封建社會任何偉大英明的君王,都不可能有甘心讓後代禪讓皇位的想法,超出那個時代的制約來揣度劉備的思想是不現實的。託孤的戲碼在各代帝王手裡只是殊途同歸而已,其目的無非是讓本姓的江山延存萬代。
比如漢武託孤霍光,贈予周公輔成王的影象,既寄希望霍光將來能輔佐幼帝又意喻等幼帝成年,霍光能像周公般還權於幼帝不要戀棧。而劉備同時託孤的還有尚書令李嚴,劉備並非真想把國家交給諸葛亮,他也希望劉禪成年後能將權力收回來,讓李嚴參與輔政是為了能和諸葛亮形成掣肘監督。
如果劉備真打算將來有可能讓諸葛亮取而代之,那麼似乎沒有必要再抬出有益州勢力背景的李嚴。反正自己兒子不行的話讓諸葛亮直接上位就可以了,何必多此一舉讓諸葛亮本就排斥的益州勢力代表人物李嚴作為第二號託孤大臣,讓兩者相互矛盾呢,製造難度呢。
劉備的“君可自取”是試探諸葛亮的忠心,因為諸葛亮聽了後一定會賭咒發誓效忠劉氏蜀漢。事實上也是如此,諸葛亮聽後磕頭搗蒜,一番忠貞表態也斷了他的後路,日後萬一有這個念頭也會面臨各方輿論壓力。劉備的這招以退為進,讓諸葛亮背上道德枷鎖,高!實在是高!
劉備託孤諸葛亮是實實在在的真心。
包括那句:若嗣子可輔則輔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也出自劉備的真心。
你得從劉備的角度來分析問題,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之所以託孤,是因為覺得自已時日無多,此刻在劉備心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江山社稷如何順利交接,身後事如何安排?都快要死的人了,還有心情假仁假意?
劉備識人看人在三國時代數一數二,之所以選擇諸葛亮,完全是因為諸葛亮的為人:
1、諸葛一生唯謹慎。託孤是國家大事,對於人員選擇非常重要。劉備知道諸葛亮謹慎,辦事穩重,正如《出師表》中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2、諸葛亮是道德模範。《隆中對》: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管仲、樂毅是什麼人?名相與名將,一生輔佐君王成就霸業。這兩人是諸葛亮的偶像,也是諸葛亮的理想。
劉備自從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相談後,相見恨晚,如魚得水。劉備打仗不帶諸葛亮除了要鎮守後方外,還有個原因是因為諸葛亮為人太正真,不喜歡弄陰謀詭計,不像法正、龐統等人,什麼陰謀詭計都弄的出來。
諸葛亮位及人臣卻生活清貧,居廟堂之高卻與庶民共守法,直到去世,家裡只有田地數畝,桑樹百顆,無妾僕成群,無身外之財,古人的道德不可用今日標準去衡量。
劉備與諸葛亮堪稱古代君臣關係的典範,諸葛亮是權臣沒錯,但諸葛亮不是司馬懿,他的道德之高尚,劉備是知道的。
諸葛亮為劉備規劃了未來的戰略,隨後劉備人生如同開掛,從一無所有到橫跨荊、益二州,而這一切得來全靠諸葛亮輔佐。
劉備託孤還有其它人選嗎?顯然沒有,關羽、張飛己死,趙雲、魏延是武將且資歷不夠,龐統、法正、黃忠己死,馬超是外人,除了諸葛亮,還有誰能擔託孤大任?
劉備與諸葛亮對於興復漢室的大計可謂志同道合,對於15年前那個27歲的年輕人來說,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士為知己者死,諸葛亮用自己的行為證明了什麼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至於那句: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人才君可自取。我倒寧願相信劉備,察覺劉禪非明君,若興復漢室,非諸葛亮不可,要是劉禪不行,丞相就取代了吧,這是理想,勝過親情、權力、慾望。
不可用今日之標準衡量古人,至少劉備與諸葛亮是彼此真心對待的君臣,前無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