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他知我相思苦

    IBM釋出2019財年第三財報後,業績不及預期導致大跌,當天市值重挫5.52%,一夜之間蒸發70億美元(約495億元人民幣)。第三季度IBM營收與利潤依舊沒有走出雙下滑困境,營收同比下滑3.88%至180億美元,淨利潤則同比下降37.94%至16.72億美元。

    這傢俱有百年曆史科技巨頭,近年來一直陷入轉型困境,有意思的是IBM助力客戶轉型,自己則無法走出困境。

    雖然IBM視為基業長青代表性企業之一。百年來,多次轉型成功,使得依舊活躍在全球科技界,對全球科技發展舉足輕重。如今,這個百年藍色巨人處在最艱難的時期,特別在面對亞馬遜和谷歌等網際網路巨頭競爭,顯得力不從心。需要指出的是,早在2011年,IBM營收創出歷史新高至1069億美元,市值也曾超過微軟,成為全球第二大科技企業。

    但IBM在羅睿蘭執掌下,這家屹立百年不倒的藍色巨人就開始陷入困境,業績長期低迷。自2012年開始,營收呈現下滑態勢並持續至2017年,於2018年結束長達七年業績下滑局面。儘管2018財年營收微增1%,然而好景不,進入2019年依舊無法阻擋雙下滑態勢。

    在資本市場走勢也糟糕,股神巴菲特在IBM身上也出現虧損。昔日市值一舉超過微軟輝煌,到如今兩者市值差距9481億美元,截至10月17日,微軟市值1.067萬億美元,IBM為1189億美元,僅是微軟市值的11%,令人惋惜。

    2012年至2018年期間,IBM經歷艱辛轉型之路,面向雲轉型的這條道路上,不敵亞馬遜和微軟,讓IBM雲計算業務受到衝擊。如今則寄望340億美元收購紅帽公司,以此提升在雲服務市場競爭力,但這筆鉅額收購使得利潤陷入麻煩當中。

    IBM釋出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指出:年初至今的業績表現體現了於2019年7月Red Hat收購結束所帶來的影響。業績合併稀釋後每股收益為6.45美元,相較於7.37美元,同比下降12%。綜合淨收入為58億美元,同比下降15%。截至2019年9月30日營收總計554億美元,同比下降4%。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雲及認知軟體部門(包括Red Hat在內的雲和資料平臺、認知應用和交易處理平臺)營收同比增長6.4%至53億美元,其中雲和資料平臺同比增長17%。雲營收實現雙位數增長,但對比微軟、阿里、谷歌等巨頭雲服務增長,IBM雲增長顯得黯然失色。

    依據Gartner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公有云IaaS市場同比增長31.3%至324億美元,亞馬遜同比增長26.8%,微軟、阿里雲與谷歌分別增長為60.9%、92.6%、60.2%,IBM為24.7%,全球份額僅有1.8%。

    另外,亞馬遜及微軟因強勁的雲服務,推動市值相繼挺進萬億美元俱樂部,且微軟坐上全球市值冠軍寶座。對於IBM來說,羅睿蘭執掌後,業績呈現下滑態勢,經營未得到轉變,處在艱難轉型時期,面對強大競爭者,IBM並沒有樹起競爭堡壘。

    值得慶幸的是,在全球雲服務市場,IBM屬第一陣營,再到340億美元收購紅帽公司後,能否扭轉依舊困難重重,但有利於在全球雲服務市場與亞馬遜、微軟等重量玩家一爭高下的實力。只是,這取決於掌舵人經營、管理等能力。

    作為擁有百年曆史的藍色巨人或許需要納德拉這樣的人物帶領轉型。曾經在PC網際網路時代,微軟橫掃全球,但錯失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讓微軟沉寂多年。在納德拉2014年帶領下積極向雲+AI轉型,讓微軟再次屹立世界之巔,昔日大象已成為最具成長性的巨頭。

    最後,身處物聯網時代,將為全球雲服務釋放新動力。物聯網部署日益擴大,在這個大連線時代,勢必產生海量資料(16.990, 0.60, 3.66%),雲計算作為基礎設施,對資料進行智慧分析,利用資料有望創造更多的全新的商業機遇。基於海量物聯網裝置的連線,提供軟體和平臺相結合的廠商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面向各行業的物聯網雲平臺應運而生,繼而啟用資料價值。2019年玩家將會持續加碼雲計算,以此搶奪市場機遇。

  • 2 # 財經麥田圈

    除非印度崛起,否則IBM業務將持續萎縮

    我們先來看一個早些的新聞,看下圖:

    IBM的亞太業務已經持續下滑了很多年。為什麼,我們想想看亞太地區的業務構成,中國、日本、南韓、東南亞等。日本、南韓和東南亞的經濟這幾年萎靡不振,而且經濟體量太小,根本不足以支撐IBM的亞太業務。那亞太業務靠誰支撐,當然是靠中國。中國的金融和醫藥兩大高精尖行業,是IBM亞太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

    雖然中國經濟增速開始下降,但是仍然是體量巨大的市場,對IBM而言仍然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那麼為什麼這幾年亞太業務萎縮的這麼厲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產軟體的替代計劃,我們看下面的新聞:

    看到沒有,一句簡單的話,其實已經判了IBM在中國業務的死刑。意味著金融業將逐步逐步實現中國產化,也就是說,IBM的下滑遠沒有到終點,而只是剛開始而已。

    那麼失去了中國,新的增長點在哪裡,那就是印度。印度向來是非常重視高科技行業的,而這也給了IBM機會。在高科技和高精尖領域的統治地位,讓IBM得以在印度的發展中獲利。但是目前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印度發展速度到底有多快,能不能彌補中國中國產化軟體替代程序給IBM收入利潤帶來的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無人知道《超級無敵掌門人》中的超級無敵問乜嘢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