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3
回覆列表
  • 1 # 天涯辦公

    三門問題(Monty Hall problem)亦稱為蒙提霍爾問題、蒙特霍問題或蒙提霍爾悖論,大致出自美國的電視遊戲節目Let"s Make a Deal。問題名字來自該節目的主持人蒙提·霍爾(Monty Hall)。參賽者會看見三扇關閉了的門,其中一扇的後面有一輛汽車,選中後面有車的那扇門可贏得該汽車,另外兩扇門後面則各藏有一隻山羊。當參賽者選定了一扇門,但未去開啟它的時候,節目主持人(主持人知道答案)開啟剩下兩扇門的其中一扇,露出其中一隻山羊。主持人其後會問參賽者要不要換另一扇仍然關上的門。問題是:換另一扇門會否增加參賽者贏得汽車的機率?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題目,對於沒有條件機率知識的人來說,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一半一半啊,雖然一開始是1/3,但是後來不是隻剩兩扇門了嗎,自然就是1/2了呀。

    其實,這個題目不用機率知識來解釋也很好解釋,我們知道,一開始參賽者選擇中獎的機率是1/3,那麼不中獎的機率就是2/3,後面發生的事情就是主持人開啟一扇門後問他換還是不換?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如果參賽者不換,則表示他堅持自己第一次選擇時正確的,那麼他的中獎機率還是1/3;如果參賽者換,那麼表示參賽者承認自己之前的選擇時錯誤的,那麼之前錯誤的(不中獎)機率是2/3,而剩下的門裡沒有車的門已經被排除了,所以換了後中獎的機率就是2/3。這樣就可以得到答案,換,而且換了以後,機率可以提升到2/3,而不是第一映像中的1/2。

    那麼,我們怎麼用機率的知識來思考這個問題呢?

    我們一般接觸到的實際問題都是先驗機率,很多事情都是相對獨立事件,即一件事的發生不會影響另一件事的機率;但是這個三門問題,卻是一道條件機率問題。即後發生的事件會對之前的事件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之前事件機率。

    條件機率:事件A在另外一個事件B已經發生條件下的發生機率。條件機率表示為P(A|B),讀作“在B條件下A的機率”。若只有兩個事件A,B,那麼,

    我們假定選擇其中一門中獎定為事件A,B,C,那麼我可以知道P(A)=P(B)=P(C)=1/3;

    假定主持人開啟門定為事件a,b,c;

    可以把題目改為這樣,參賽者選擇了A門,主持人打開了c,問此時,參賽者不換繼續選A且中獎的機率是多少,換,選B且中獎的機率是多少?用式子表示就是,求此時的P(A|c)和P(B|c)分別是多少?

    根據條件機率公式我們有

    P(A|c)=P(Ac)/P(c)=P(A)*P(c|A)/P(c);

    P(B|c)=P(Bc)/P(c)=P(B)*P(c|B)/P(c)。

    P(A)=P(B)=P(C)=1/3,

    當參賽者選擇A門且A中獎時,主持人開啟c的機率是1/2,所以P(c|A)=1/2;

    當參賽者選擇A門且B中獎時,主持人開啟c的機率是1,所以P(c|B)=1;

    當參賽者選擇A門且C中獎時,主持人開啟c的機率是0,所以P(c|C)=0。

    那麼P(c)= P(A)*P(c|A)+ P(B)*P(c|B)+P(C)* P(c|C)=1/3*1/2+1/3*1+1/3*0=1/2。

    所以

    P(A|c)=P(A)*P(c|A)/P(c)=(1/3*1/2)/(1/2)=1/3,

    P(B|c)=P(B)*P(c|B)/P(c)=(1/3*1)/(1/2)=2/3。

    也就是說當主持人在開啟門c後,對於A來說,其本身的機率是沒變的,還是原來的1/3,改變的是事件B的機率,即P(B|c)是2/3。因此,此時參賽者應該換門,因為剩下的另一道門的機率變為了2/3,這樣獲獎機率變為了原來的兩倍。

    現實中的知識就是這樣,很多時候和我們的直覺是不一樣的,而且差距還不小。因此需要我們不斷的鍛鍊自己的思維和數學能力,這樣才能在一些決斷中保持理性而科學的頭腦,不至於錯過大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殺死一隻知更鳥》的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