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有一個騙子,
他想去騙人,
那麼這張畫肯定不是隨便瞎畫的,不然連普通人都糊弄不了,
即使是隨便瞎畫,也是從大量隨便瞎畫的畫面中選取一張自認為最好的;
然後他把畫給我,我去找我的美院老師,
我來根據我記憶裡的幾位老師來模擬一下那個情景,
會有如下幾個情景:
跟你想的不一樣,A老師不會管你是外行還是內行,
評價的標準是主觀而不是客觀,
評價的結論是喜歡或者不喜歡,而不是值錢與否,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現代藝術呈現的不僅僅是藝術品本身了,
在現代,個人對於藝術品的評判往往是傾向主觀標準,
所以題主你沒有意識到,1.你把藝術品和藝術家分割開了2.你把藝術品和文字分割開了3.你把藝術品和語境分割開了
脫離了藝術家、文字、語境的抽象畫面評價是不可能客觀的,
正是這樣的分割,才有這樣主觀的評價,
想要客觀地評價,就要把藝術家、文字、語境(很多時候這三者是一個東西)一起納入評價;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B老師的觀點,
這個時候,騙子往往就露餡了,
題主為例的大多數人都以為,
畫面呈現的只有畫面,
沒錯,當你主觀上去欣賞它的時候,
你的評價就是源於畫面帶來的一股視覺愉悅與審美,
這是一股主觀直覺,就像A老師那樣,
可當你想要客觀上去評價它時,
你必須意識到,
當代藝術的核心是自我人格和獨立意識表達,
作品的評價離不開藝術家,作品的誕生與藝術家本身息息相關,
如果藝術家不是個優秀的表達者,
B老師沒有感受或理解到畫面的意圖,
把你叫過來聊聊,的目的是為了弄懂你的表達目的,
再去引導你更好地傳遞你的表達,
如果藝術家是個優秀的表達者,
那麼無需確認意圖,B老師會跟你愉快地聊聊,
聊什麼呢?問你的表達的深度,
因為,真的大師是站在藝術史的高度推動理念,
是推陳出新、開宗立派的理念,
填補了空白、解放了思想,
他們往往是主義先行,
理論(文字)和畫面是分不開的,
藝術史上對他們的評價也是如此,
僅僅靠畫面就能在大浪淘沙的歷史上成為大師?
一個騙子是無法站在藝術史的角度闡發觀點的,
騙子僅僅只能從自身的情緒出發去描述畫面,
那也是不錯的,
可惜,就連那點情緒都是假的,不真誠的,
如果騙子真的能騙過B老師,
B老師會建議你把畫去投展,
你也不要指望有什麼一飛沖天的可能,
最多僅此而已,
為什麼呢?
因為這遠遠不夠。
哪怕騙子的瞎畫能得到A老師的讚許,混過與B老師的交談,
也很難過C老師這一關,
還是那句話,
一張畫不夠用,
在畫面中,尤其是抽象畫面,
呈現的都是一個個區域性,
藝術家想要完整的表達闡述,
往往是一個系列的呈現,
在這一個系列中,
藝術家的繪畫圖示語言就能被很好地觀察,
一個騙子是混不過一個系列的,
但是,我今兒就讓這個騙子混過去,
得出的結論仍然很殘酷,
因為這樣的作品,真的很普通,
因為哪怕作品做到這個地步,
美院這樣的學生還是一抓一大把,
而且人家還是真誠地去創作去表現。
很殘酷,我常常跟我畫室的學生說:美術學院只能讓你擁有成為藝術家的潛質和基礎,但是怎麼靠這個吃飯,怎麼靠這個吃好飯,美院沒有教你,不談什麼青史留名,就僅僅讓你的作品進入藝術品市場這都是是另外一條近乎絕望的路。
1.只靠一張畫無法客觀地評價一張畫是否有大師的水準;
2.在沒有大師的水準之前,基本上不存在大師水準的畫;
3.成為大師的路,不僅僅只靠畫面的天賦。
你的家境出身、表達和交際的能力、你所主張和堅持的藝術理念、你無數個日夜超於凡人的努力,所有相加才可能夠到其一絲;
4.美院老師看畫更多的是主觀感受,方法是去感知你的表達。
他們不會故弄玄虛,感受不到就是感受不到,這也不意味著他們有失水準,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教我畫室的學生準備校考時會在練習上做更有創造力和情緒氛圍的畫面的原因。
5.至於所謂抽象畫的真偽與否,這個命題本身不存在;
6.如果試圖拿大師的冷門作品去考驗他們,還是不要自取其辱了。
現在能當美院老師的起碼是碩士留學背景,自己本身也在搞創作,只要是視野放在當代藝術領域的,就算人家沒見過那畫,但那位大師的作品可沒少看,氣質是騙不了的。
假設有一個騙子,
他想去騙人,
那麼這張畫肯定不是隨便瞎畫的,不然連普通人都糊弄不了,
即使是隨便瞎畫,也是從大量隨便瞎畫的畫面中選取一張自認為最好的;
然後他把畫給我,我去找我的美院老師,
我來根據我記憶裡的幾位老師來模擬一下那個情景,
會有如下幾個情景:
A老師(主觀派)會說:這畫面真不錯,我挺喜歡 / 這畫面表現地不夠充分,我不喜歡;跟你想的不一樣,A老師不會管你是外行還是內行,
評價的標準是主觀而不是客觀,
評價的結論是喜歡或者不喜歡,而不是值錢與否,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現代藝術呈現的不僅僅是藝術品本身了,
在現代,個人對於藝術品的評判往往是傾向主觀標準,
所以題主你沒有意識到,1.你把藝術品和藝術家分割開了2.你把藝術品和文字分割開了3.你把藝術品和語境分割開了
脫離了藝術家、文字、語境的抽象畫面評價是不可能客觀的,
正是這樣的分割,才有這樣主觀的評價,
想要客觀地評價,就要把藝術家、文字、語境(很多時候這三者是一個東西)一起納入評價;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B老師的觀點,
B老師(客觀派):我沒看出來他想表達啥,把他叫過來跟我聊聊 / 他想表達的是不是這個意思?把他叫過來跟我聊聊。這個時候,騙子往往就露餡了,
題主為例的大多數人都以為,
畫面呈現的只有畫面,
沒錯,當你主觀上去欣賞它的時候,
你的評價就是源於畫面帶來的一股視覺愉悅與審美,
這是一股主觀直覺,就像A老師那樣,
可當你想要客觀上去評價它時,
你必須意識到,
當代藝術的核心是自我人格和獨立意識表達,
作品的評價離不開藝術家,作品的誕生與藝術家本身息息相關,
如果藝術家不是個優秀的表達者,
B老師沒有感受或理解到畫面的意圖,
把你叫過來聊聊,的目的是為了弄懂你的表達目的,
再去引導你更好地傳遞你的表達,
如果藝術家是個優秀的表達者,
那麼無需確認意圖,B老師會跟你愉快地聊聊,
聊什麼呢?問你的表達的深度,
因為,真的大師是站在藝術史的高度推動理念,
是推陳出新、開宗立派的理念,
填補了空白、解放了思想,
他們往往是主義先行,
理論(文字)和畫面是分不開的,
藝術史上對他們的評價也是如此,
僅僅靠畫面就能在大浪淘沙的歷史上成為大師?
一個騙子是無法站在藝術史的角度闡發觀點的,
騙子僅僅只能從自身的情緒出發去描述畫面,
那也是不錯的,
可惜,就連那點情緒都是假的,不真誠的,
如果騙子真的能騙過B老師,
B老師會建議你把畫去投展,
你也不要指望有什麼一飛沖天的可能,
最多僅此而已,
為什麼呢?
因為這遠遠不夠。
C老師(務實派):為什麼只有一張,這種表現應該拿出一個系列來看,讓他回去再畫幾張/你拿這麼普通的畫給我看是啥意思?哪怕騙子的瞎畫能得到A老師的讚許,混過與B老師的交談,
也很難過C老師這一關,
還是那句話,
一張畫不夠用,
在畫面中,尤其是抽象畫面,
呈現的都是一個個區域性,
藝術家想要完整的表達闡述,
往往是一個系列的呈現,
在這一個系列中,
藝術家的繪畫圖示語言就能被很好地觀察,
一個騙子是混不過一個系列的,
但是,我今兒就讓這個騙子混過去,
得出的結論仍然很殘酷,
因為這樣的作品,真的很普通,
因為哪怕作品做到這個地步,
美院這樣的學生還是一抓一大把,
而且人家還是真誠地去創作去表現。
很殘酷,我常常跟我畫室的學生說:美術學院只能讓你擁有成為藝術家的潛質和基礎,但是怎麼靠這個吃飯,怎麼靠這個吃好飯,美院沒有教你,不談什麼青史留名,就僅僅讓你的作品進入藝術品市場這都是是另外一條近乎絕望的路。
總結:1.只靠一張畫無法客觀地評價一張畫是否有大師的水準;
2.在沒有大師的水準之前,基本上不存在大師水準的畫;
3.成為大師的路,不僅僅只靠畫面的天賦。
你的家境出身、表達和交際的能力、你所主張和堅持的藝術理念、你無數個日夜超於凡人的努力,所有相加才可能夠到其一絲;
4.美院老師看畫更多的是主觀感受,方法是去感知你的表達。
他們不會故弄玄虛,感受不到就是感受不到,這也不意味著他們有失水準,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教我畫室的學生準備校考時會在練習上做更有創造力和情緒氛圍的畫面的原因。
5.至於所謂抽象畫的真偽與否,這個命題本身不存在;
6.如果試圖拿大師的冷門作品去考驗他們,還是不要自取其辱了。
現在能當美院老師的起碼是碩士留學背景,自己本身也在搞創作,只要是視野放在當代藝術領域的,就算人家沒見過那畫,但那位大師的作品可沒少看,氣質是騙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