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雪域藏之源

    西藏有蟲草研究院,研究了快三十年,冬蟲夏草目前無法人工種植。能種出來的叫蛹蟲草,又叫北蟲草,蟲草花。和冬蟲夏草是二個不同的東西

  • 2 # 連農小分隊

    一、栽培條件

      1、菌種:

      冬蟲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優良的純菌種,目前全國的品種很多,一是要選擇純度高、無雜菌、無老化的菌種;二是要選擇感染力強,菌種有較強的生命力,能對昆蟲迅速感染得病死亡的品種;三是要選擇適應範圍廣,特別是對環境溼度變化和其它雜菌感染要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的品種。

      2、昆蟲:昆蟲主要利用蝙蝠蛾幼蟲作為冬蟲夏草的寄主,也可利用桑蠶、柞蠶作寄主,幼蟲要求必須是活的,個體大、肥胖的較好,數量多少根據自已的栽培而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蟲1000克,母種一支,細沙土50公升。

      3、環境:冬蟲夏草的人工栽培無論海拔高低都可以,關鍵決定於溫度。冬蟲夏草是一種中、低溫型菌類,菌絲生長繁殖適宜溫度是5~32℃,最適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為宜,只要能滿足這個溫度範圍,就可以栽培。

      4、栽培季節:利用自然氣溫,一年可栽兩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內人工控溫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還可縮短生長期,充分利用自然氣溫,撐握好栽培季節,可降低生產成本。

      二、栽培方式 冬蟲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一種是利用昆蟲栽培出與野生一樣的冬蟲夏草,另一種是用米飯、PDA培養基或其它固體培養基直接培養草,這種草與蟲草功能相同。栽培時可進行室內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據自已的條件任意選擇,無論哪種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須培養菌蟲,使昆蟲在入土之前先感染上這種帶“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時已重病在身,不宜亂爬,有利於早死、快出、生長均勻。 菌蟲培養方法是將已制好的液體菌種用噴霧器噴在幼蟲身上,也可將菌液噴在桑葉上,吃後感染病菌,噴量每次見溼為宜,每天噴二次,三天後這種菌液浸染蟲體內部感染病菌,使幼蟲出現行動遲緩,處於昏迷狀態,即可進行栽培。

      1、瓶栽:瓶栽適合於家庭栽培,採用普通罐頭瓶洗淨後,在瓶內先墊2.5-3cm的細沙土,土質含水量達60%,然後將感染菌液的幼蟲放在上面,每瓶放兩隻為宜,要求兩隻幼蟲之間不要靠攏,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蓋細沙土3cm,稍壓平表面,為了保持溼潤,再用塑膠薄膜封口,放入室內外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管理,避免Sunny直曬。

      2、箱栽:箱栽也適合於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木盆、塑膠盆進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膠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將細沙土鋪5-7cm厚,再均勻地放入菌蟲,每隻蟲之間相隔2-3cm,上面再蓋沙土3-5cm,表面用塑膠薄膜拱起保溼,為了節約場地,還可將木箱重疊起來。

      3、床栽:床架栽培是進行大批生產的發展方式,這種方式一般適宜室內,可充分利用室內室外進行層架栽培,節約場地,床架寬1米,長根據自已的房間設計,採用竹、木製作,每層四邊高12cm用於擋土,栽培時先鋪一層塑膠薄膜,再倒細沙土5-7cm,放入菌蟲,距離按箱栽,上面蓋沙土3-5cm,然後覆蓋塑膠薄膜,保持相應的空間。

      4、露地栽:露地栽是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關鍵要選好場地,首先要避免Sunny直射和雨水沖刷,做到能遮陰、能排水、能防旱、能保溫、能防人畜踐踏的環境。栽培方法可進行平地式或畦式兩種方法;平地式栽培是將一般平地、坡地、荒地剷出表土15cm,寬1米,長不限,然後填上5cm厚的沙土,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蟲,再蓋細沙土5-7cm外用塑膠薄膜覆蓋,四周要有排水溝,上面要有樹林或陰棚遮陰。 畦式栽培:畦式栽培可避免Sunny和高溫,既防旱又保溼,適宜廣大農村栽培,畦式寬100cm,深50cm,長不限,四周同樣能排水,栽培時在畦部先鋪5cm厚的細沙土,再按述方法放入菌蟲,然後又蓋細沙土5cm,畦旁用竹拱弓,最後覆蓋塑膠薄膜兩端通風,上再蓋草蓮遮陰和降溫。

      三、管理技術 冬蟲夏草栽培後的管理技術非常簡單,主要是溫度、溼度、光照、空氣方面的管理。

      1、溫度:冬蟲夏草對溫度的要求比較高,一般是先低後高,但寧願過低、生長慢,不能過高受影響,菌絲生長12~18℃為好,溫度低長勢慢,但雜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零下40℃都凍不死,但高於32℃就死亡,在後期子座生長階段需要20~25℃有利生長。

      2、溼度:溼度管理是冬蟲夏草生長髮育的關鍵,蟲體內的營養和溼度基本能滿足它的生長要求,它不需要外來的營養和溼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蟲體本身的溼度不易乾燥,因此隨時保持沙土的溼潤,要求含水達60%為宜,如果幹燥可噴少量的清水保持相應的溼潤。

      3、光照:冬蟲夏草栽培不需很強的光照,以避光為好,後期子座發育時以散射光為好,但不能讓太陽直曬,特別是室外栽培應採用陰林、人工搭陰棚、草蓮覆蓋等方式遮陰。

      4、空氣:冬蟲夏草菌絲生長階段對空氣不重要,子座快要出土時應即揭去塑膠薄膜,增加空氣,以利子座的生長,並保持空氣相對溼度75~95%左右,出土後10-20天就生長成熟。 四、採收加工 在自然條件下,冬蟲夏草生長期一般為9個月,若今年9-11月栽培的明年5-6月可長出子座,也有在室內3-4月栽培的,當年9-10月長出子座,生長快慢決定品種性質和環境溫度,冬蟲夏草成熟標準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頂端以發育成子囊果“毛筆尖”即可採收。

      採收方法:用竹、木杆輕輕刨開沙土,將冬蟲夏草揀出來,放在筐內,注意不要把蟲體與子座弄斷,更不要把蟲體或子座刨傷,採收後用水衝淨泥沙,及時放在太陽下曬乾或烘乾。

      儲存:冬蟲夏草易受潮,必須充分乾燥,乾燥後立即裝入塑膠袋或瓶中封閉,防潮儲存銷售。

  • 3 # 168伴永遠

    冬蟲夏草是野生的,沒有聽說過有種植的。如果能大規模種植,那這個也就不太值錢了。物以稀為貴。這個冬蟲夏草太難種養了吧。和穿山甲一樣,人工養殖難成功。

  • 4 # 廣西阿森v

    蟲草蝙蝠蛾在土壤中產卵,孵化為幼蟲之後,冬蟲夏草菌種侵入幼蟲體內,吸收幼蟲體內的營養,並在幼蟲體內不斷繁殖,致使幼蟲體內充滿菌絲,在來年的5-7月,從幼蟲頭部長出黃或淺褐色的菌座,生長後冒出地面呈草梗狀,就形成我們平時見到的冬蟲夏草。

  • 5 # 鄉村樂農莊

    用蠶體與蟲草菌種培育蟲草,如條件適宜,40~50天可長出蟲草子座,到採收結束約需60天左右。如在10平方米的室內進行立體層架式培養,在春、秋季各栽培1次,一年可生產20~40千克幹蟲草。

    一、主要原材料

    1.蟲草菌種:可向專業科研單位或生產廠家購買蛹蟲草母、原種直接使用,也可經試驗後再用於生產。

    2.活蠶:應選3~4齡生長健壯,長度和粗度較均勻的活蠶。可向蠶場、桑蠶養殖戶購買,也可購蠶種自己繁殖。

    3.蟲草專用防汙劑:是一種制種栽培用防汙新增劑,主要用於培養基中,以增強防汙力。

    4.活蠶專用消毒劑:用於活蠶體的消毒,防止蠶體帶菌引起雜菌汙染。

    二、蟲草菌種的製作

    1.培養基的配製:大米90%、蠶蛹粉4%、蛋白腖2%、葡萄糖2%、磷酸二氫鉀0.2%、硫酸鎂0.1%、維生素B110毫克、蟲草專用防汙劑0.3%~05%,pH值為7,料水比為1∶1.3~1.4。蠶蛹粉為食用蠶蛹或蠶繭抽絲後烘乾或曬乾磨成的粉。

    按以上培養基配方比例稱取大米30~50克,放入厚度為0.5毫米以上、15釐米×25釐米大小的聚丙烯折角塑膠袋或罐頭瓶中,再稱量1~2克蠶蛹粉放入裝有大米的塑膠袋(瓶)中,然後配置營養液,即把葡萄糖、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維生素B1等,按料水比放入水中,反覆攪拌,完全溶解混勻後,使PH值為7。量取營養液加入裝有大米、蠶蛹粉的塑膠袋(瓶)中,封紮緊塑膠袋(瓶)口後,浸泡預溼2~3小時,移入加入適量水的常用鋁(鐵)鍋、常壓滅菌鍋或高壓滅菌鍋中滅菌,當溫度達100℃時保持1~2小時,蒸熟呈大米飯塊時停止加溫,待其冷卻後即可接入菌種。

    2.接種、培養:將接種用物品及接種用菌種、培養基等易引起汙染的物品放入接種室內,按常規方法或用氣霧消毒劑消毒30分鐘。接種時將蟲草母、原種外表用75%的酒精等進行擦拭消毒後,用消毒的接種鉤或鑷子把菌種挖取指頭大小的塊狀,將菌種接入2~3塊,如菌種充足,可適當增加菌種量。接種後應儘快扎口,將其移入培養室內,進行遮光培養。最適溫度18℃左右,培養1天左右菌絲開始萌發,2天左右開始吃料,7~10天應檢查菌絲生長情況。溫度低時應進行升溫,溫度高於25℃時應降溫或通風。在適溫條件下約20~30天菌絲可長滿塑膠袋(瓶),長好後的菌種即可使用,或放入較低溫度的室內儲存。

    三、技術方法

    1.蠶體的消毒:首先將蠶體專用消毒劑按2%的用量溶於乾淨冷水中,反覆攪動,待其完全溶解後,將活蠶放入消毒液中,消毒後撈出,瀝去水分後,與菌種一同移入栽培室,經消毒後即可接種栽培。

    2.蟲草的培育方法:栽培時,應按接種的要求和方法消毒,並用消毒的工具挖取菌種攤放在已消毒的塑膠薄膜上,並蓋住,四周壓嚴實。此法可採用平面法,也可用層架式床栽法,溫度保持在20~22℃,培養10天左右,蟲草菌絲可全部感染蟲體,當蟲體開始變硬時,可將蠶蟲挑出放在經消毒處理的塑膠薄膜上,或塑膠袋(瓶)中進行保溼培養,根據生長情況,按常規蟲草栽培管理方法給予適宜的溫度、溼度、光照、通氣、溫差等,讓其產生子座。也可將消毒的蠶體與塑膠袋(瓶)中的菌種混拌培養至被菌絲感染後。再挑出放入消毒的塑膠袋(瓶)中。當子座長出約7~8釐米時,即可採收採收時應防止子座與蟲體分離,採收後的蟲草應晾乾或曬乾,存放在密閉的塑膠袋中。

  • 6 # 美好加時光

    目前無法人工種植,因為它都是在在高原地帶上生存且西藏有冬蟲蟲草研究院,研究了快三十年也無法人工種植。能種出來的叫蛹蟲草,又叫北蟲草,蟲草花。和冬蟲夏草是二個不同的東西

  • 7 # 九文天下

    冬蟲夏草是個寶,可惜現在炒的價格太高了!

    根據我的瞭解,目前在國內,冬蟲夏草還沒有種植成功。如果有人說,能種植冬春夏草,那是北冬蟲夏草,一句話就是蛹蟲草!

    實際上,蛹蟲草的營養和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一些科研單位和農科院的部門,已經把蛹蟲草種植研究成功。

    簡單地說,就是用大米一類的糧食顆粒,在消完毒的罐頭瓶一類的器皿中,接種上蛹蟲草的孢子粉,然後在一定的溫度和光照下,透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就長成了蛹蟲草。

    冬蟲夏草是不好生長的,那是在青藏高原特定的高度地方。冬天是個蟲子,夏天頭部就長成了草,我這僅僅是個比喻。

    二十多年以前,我的兒子在青海格爾木,在總後青藏兵站部當汽車運輸兵,每個月都要跑一兩次青藏線,從青海格爾木到西藏拉薩。

    每年的七八月份,當部隊車隊經過唐古拉山上的時候,就有不少藏族同胞把挖出來的冬蟲夏草,在兵站附近的公路邊上售賣。九二三年的時候,當時的冬蟲夏草,每根也就在一點五到二元左右,當時的人們也並沒有把它當做回事。

    後來,冬蟲夏草經過商家的炒作,價格就抬到了雲朵上,現在成了天價,普通老百姓能吃得起嗎?

    冬蟲夏草不能種植,蛹蟲草倒可以種植。但是有一個條件,如果花了那麼多錢去學技,你要有一個好的銷路,起碼有一個比較大的藥廠和你有關係!

  • 8 # 文山貴哥

    1、菌種:冬蟲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優良的純菌種,目前全國的品種很多,一是要選擇純度高、無雜菌、無老化的菌種;二是要選擇感染力強,菌種有較強的生命力,能對昆蟲迅速感染得病死亡的品種;三是要選擇適應範圍廣,特別是對環境溼度變化和其它雜菌感染要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的品種。   

    2、昆蟲:昆蟲主要利用蝙蝠蛾幼蟲作為冬蟲夏草的寄主,也可利用桑蠶、柞蠶作寄主,幼蟲要求必須是活的,個體大、肥胖的較好,數量多少根據自已的栽培而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蟲1000克,母種一支,細沙土50公升。   

    3、環境:冬蟲夏草的人工栽培無論海拔高低都可以,關鍵決定於溫度。冬蟲夏草是一種中、低溫型菌類,菌絲生長繁殖適宜溫度是5~32℃,最適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為宜,只要能滿足這個溫度範圍,就可以栽培。   

    4、栽培季節:利用自然氣溫,一年可栽兩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內人工控溫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還可縮短生長期,充分利用自然氣溫,撐握好栽培季節,可降低生產成本。   

    二、栽培方式 冬蟲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一種是利用昆蟲栽培出與野生一樣的冬蟲夏草,另一種是用米飯、PDA培養基或其它固體培養基直接培養草,這種草與蟲草功能相同。栽培時可進行室內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據自已的條件任意選擇,無論哪種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須培養菌蟲,使昆蟲在入土之前先感染上這種帶“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時已重病在身,不宜亂爬,有利於早死、快出、生長均勻。 菌蟲培養方法是將已制好的液體菌種用噴霧器噴在幼蟲身上,也可將菌液噴在桑葉上,吃後感染病菌,噴量每次見溼為宜,每天噴二次,三天後這種菌液浸染蟲體內部感染病菌,使幼蟲出現行動遲緩,處於昏迷狀態,即可進行栽培。   

    1、瓶栽:瓶栽適合於家庭栽培,採用普通罐頭瓶洗淨後,在瓶內先墊2.5-3cm的細沙土,土質含水量達60%,然後將感染菌液的幼蟲放在上面,每瓶放兩隻為宜,要求兩隻幼蟲之間不要靠攏,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蓋細沙土3cm,稍壓平表面,為了保持溼潤,再用塑膠薄膜封口,放入室內外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管理,避免Sunny直曬。   

    2、箱栽:箱栽也適合於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木盆、塑膠盆進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膠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將細沙土鋪5-7cm厚,再均勻地放入菌蟲,每隻蟲之間相隔2-3cm,上面再蓋沙土3-5cm,表面用塑膠薄膜拱起保溼,為了節約場地,還可將木箱重疊起來。   

    3、床栽:床架栽培是進行大批生產的發展方式,這種方式一般適宜室內,可充分利用室內室外進行層架栽培,節約場地,床架寬1米,長根據自已的房間設計,採用竹、木製作,每層四邊高12cm用於擋土,栽培時先鋪一層塑膠薄膜,再倒細沙土5-7cm,放入菌蟲,距離按箱栽,上面蓋沙土3-5cm,然後覆蓋塑膠薄膜,保持相應的空間。  

    4、露地栽:露地栽是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關鍵要選好場地,首先要避免Sunny直射和雨水沖刷,做到能遮陰、能排水、能防旱、能保溫、能防人畜踐踏的環境。栽培方法可進行平地式或畦式兩種方法;平地式栽培是將一般平地、坡地、荒地剷出表土15cm,寬1米,長不限,然後填上5cm厚的沙土,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蟲,再蓋細沙土5-7cm外用塑膠薄膜覆蓋,四周要有排水溝,上面要有樹林或陰棚遮陰。 畦式栽培:畦式栽培可避免Sunny和高溫,既防旱又保溼,適宜廣大農村栽培,畦式寬100cm,深50cm,長不限,四周同樣能排水,栽培時在畦部先鋪5cm厚的細沙土,再按述方法放入菌蟲,然後又蓋細沙土5cm,畦旁用竹拱弓,最後覆蓋塑膠薄膜兩端通風,上再蓋草蓮遮陰和降溫。   

    三、管理技術 冬蟲夏草栽培後的管理技術非常簡單,主要是溫度、溼度、光照、空氣方面的管理。   

    1、溫度:冬蟲夏草對溫度的要求比較高,一般是先低後高,但寧願過低、生長慢,不能過高受影響,菌絲生長12~18℃為好,溫度低長勢慢,但雜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零下40℃都凍不死,但高於32℃就死亡,在後期子座生長階段需要20~25℃有利生長。   

    2、溼度:溼度管理是冬蟲夏草生長髮育的關鍵,蟲體內的營養和溼度基本能滿足它的生長要求,它不需要外來的營養和溼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蟲體本身的溼度不易乾燥,因此隨時保持沙土的溼潤,要求含水達60%為宜,如果幹燥可噴少量的清水保持相應的溼潤。   

    3、光照:冬蟲夏草栽培不需很強的光照,以避光為好,後期子座發育時以散射光為好,但不能讓太陽直曬,特別是室外栽培應採用陰林、人工搭陰棚、草蓮覆蓋等方式遮陰。   4、空氣:冬蟲夏草菌絲生長階段對空氣不重要,子座快要出土時應即揭去塑膠薄膜,增加空氣,以利子座的生長,並保持空氣相對溼度75~95%左右,出土後10-20天就生長成熟。

    四、採收加工 在自然條件下,冬蟲夏草生長期一般為9個月,若今年9-11月栽培的明年5-6月可長出子座,也有在室內3-4月栽培的,當年9-10月長出子座,生長快慢決定品種性質和環境溫度,冬蟲夏草成熟標準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頂端以發育成子囊果“毛筆尖”即可採收。   

    採收方法:用竹、木杆輕輕刨開沙土,將冬蟲夏草揀出來,放在筐內,注意不要把蟲體與子座弄斷,更不要把蟲體或子座刨傷,採收後用水衝淨泥沙,及時放在太陽下曬乾或烘乾。   

    儲存:冬蟲夏草易受潮,必須充分乾燥,乾燥後立即裝入塑膠袋或瓶中封閉,防潮儲存銷售。

  • 9 # 揮筆寫童話

    種植冬蟲夏草,前景樂觀看好

    冬蟲夏草是一種寄生菌,冬蟲夏草在大自然野生菌的繁殖方式,是從夏天蟲草成熟的菌絲孢子粉,隨風飄動,寄生在昆蟲體上,在昆蟲進入冬眠狀態裡,這就是“冬蟲”,蟲草孢子粉在溫適溼環境裡,慢慢萌發菌絲,以昆蟲為培養基,積累豐富養分,並達到菌絲成熟繁殖階段,等到來年春暖花開的季節,延至到夏天、從昆蟲體長出一“蘑菇,這就是說的夏草,合稱: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的種類繁多,營養成分豐富不同,以新疆等地區的蟲草極為珍貴,一度成為極品。目前雖有以仿野生栽培冬蟲夏草的研究試驗,但用於成功栽培的菌種僅為蛹蟲草,和北蟲草,主要以箱式栽培和瓶式栽培。

    第一,箱式栽培具有栽培省工,易於管理,但汙染防治不易控制,如果使用液體菌種,雖然投入的成本大一些,汙染率低,很適合大面積工廠化栽培,是我們積極推廣發展的一種可行的栽培成功模式。

    目前推廣使用的栽培原料,主要有蠶蛹,大米,小麥,蠶蛹+小麥等。蠶蛹栽培投入成本大,但蟲草賣價高,純小麥栽培的蟲草雖然賣價低,但投資少,產量高,栽培效益比較好,用蠶蛹+小麥混合料栽培,不僅產量理想,蟲草以假亂真,有時還能買個高價,以大米為原料的是原先推廣的技術,但產量真的不太好,況且大米成本比小麥高。透過研究栽培表明,小麥不僅營養豐富,尤其小麥的外皮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是蟲草生長的需要,是高產的前提。

    冬蟲夏草,含有豐富營養,目前高階酒店用以做菜,價格十分昂貴,用以保健食品贏得消費者的信賴,用以製藥藥價高的出奇呀。

    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野生冬蟲夏草,一度被認為極品,有時價格貴如黃金,甚至抗癌治病,神奇無比,但是卻沒有真正臨床的治療效果的證實,隨著國家對藥食的監管,神奇的野生冬蟲夏草的作用要重新被認識定位,所以其價格也出現動盪不穩格局。

    但透過我們幾年的研究和推廣,人工種植冬蟲夏草,從投入來看,產出比還是高的,種植冬蟲夏草用以食品,用以保健,前景樂觀看好,這是真的。尤其目前人工種植冬蟲夏草還在初級階段,做事抓鮮,人無我有,才能賺取一桶金。

  • 10 # 西藏蟲草哥

    從這個問題可以看出,是個外行人。

    冬蟲夏草不可以種植。可以人工栽培的是蛹蟲草,又稱北蟲草。

    首先要先說說什麼是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是一種叫做蝙蝠蛾的動物,將蟲卵產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長得像蠶寶寶一般的幼蟲。有一種孢子,會經過水而滲透到地下,專門找蝙蝠蛾的幼蟲寄生,並吸收幼蟲體的營養,而快速繁殖,稱為蟲草真菌。當菌絲慢慢成長的同時,幼蟲也隨著慢慢長大,而鑽出地面。直到菌絲繁殖至充滿蟲體,幼蟲就會死亡,此時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謂的冬蟲。而當氣溫回升後,菌絲體就會從冬蟲的頭部慢慢萌發,長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稱為夏草。在真菌子座的頭部含有子囊,子囊內藏有孢子。當子囊成熟時,孢子會散出,再次尋找蝙蝠蛾的幼蟲作為寄主,這就是冬蟲夏草的迴圈。

    冬蟲夏草的形成條件特別複雜,只有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地方擁有這樣的條件。包括青藏高原的高寒、低氧、高紫外線強度、千變萬化的惡劣自然環境加上冬蟲夏草漫長的形成過程。

    為什麼冬蟲夏草人工培養不了1.冬蟲夏草純正菌種分離困難:目前還無一家能長期又穩定地分離培養到正宗的冬蟲夏草真菌 (即反覆在培養基上批次長出子座)。青誨、雲南、四川、北京等地在培養基上都培養出過子座,但其子囊孢子稀少或無子囊孢子,而且生長都不穩定,2.接種侵染途尚未研究清楚,目前子座的形成除了海拔、氣候、土壤、氣壓等多種環境因素外,其菌之間是否多菌複合感染?如果是複合感染,又是哪一些菌在起關鍵作用?在什麼時期與冬蟲夏草菌起作用?等等問題尚不清楚。3.蝙蝠蛾科昆蟲是一類嗜低溫、高海拔生存種類,生活在青藏高原這一特定的環境中,自然條件下一個完整的生長週期需要4-5年時間。而且其幼蟲在土壤中需要經過5-6次蛻皮,才能成熟化蛹,幼蟲在蛻皮時如果幼蟲密度高容易互相殘殺和死亡。高原氣候獨特,紫外光照強烈,而且高山草甸中蓼屬植物豐富,能夠為蝙蝠蛾屬昆蟲提供足夠的食源,這是完成冬蟲夏草生活史的基本保證。培菌、養蟲、菌蟲侵染是人工培養冬蟲夏草的必要環節。諸多情況,導致目前冬蟲夏草寄主蝙蝠蛾的大批次人工培養還是一個難題。

    除了這幾個環節外,還必須模擬適宜幾個環節的環境條件。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實踐中操作難度非常大。因此,想要人工培植路程還非常遙遠。我們經常會看到人工養殖的冬蟲夏草廣告,其實並不是冬蟲夏草,而是蟲草花,學名叫北蟲草,蛹蟲草。由於冬蟲夏草在民間也簡稱“蟲草”(實際蟲草是一個屬,全球有幾百種蟲草,冬蟲夏草只是蟲草的一種,但只有一種叫冬蟲夏草 )。

    所以大家買冬蟲夏草時要慎重,慎重,慎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11 # 蔡斌39

    冬蟲夏草早就可以人工培育,只是目前國家沒有相關標準,產品冒充野生蟲草銷售,魚目混珠。東Sunny一年四季供新鮮蟲草就是一種。和野生品還是有差異的,蟲身小,草尾細。

  • 12 # 夢裡青藏

    現在你看到的是很多生物公司鮮貨季收購然後以種植名義“吃政策”補貼。補貼之後怎麼辦呢?放在哪兒嗎?不不不,當然要回流市場。

  • 13 # 長貝

    冬蟲夏草能種植嗎?冬蟲夏草是植物嗎?不是!冬蟲夏草是菌類,如蘑菇,木耳,銀耳。冬蟲夏草是麥角菌科麥角菌寄生在蝙蝠蛾科蝙幅蛾的幼蟲上形成的。而且要生長在海撥3000米以上的高海撥寒冷地區。至今尚未有培殖成功的案例。

  • 14 # 黔嶺么爺

    冬蟲夏草一般生長在海拔3000--5000km的地方,目前還沒有人工種植,但現在已經在實驗了,相信不久的未來一定可以人工種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垃圾有叫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