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澗一清泉
-
2 # 星空偃
沒錯,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世間萬物都是具有正反兩面,而且這兩面的關係也很微妙,既對立,相互有矛盾,又統一,相互依存。這個話題很大,我這裡只強調一點,對立統一是兩者並存的,可是就是在人們的認知中,總是喜歡看到自己需要的一面而忽視另一面。
舉兩個例子吧。比如夫妻,大家都希望夫妻關係能夠和諧,這樣家庭才能幸福,所以總是關注夫妻之間統一的一面,卻忽略了夫妻的組成就是一男一女,是陰陽對立的。男人跟女人天生在思維和做事方式上就不同,所以生活中很容易產生矛盾,男人喜歡更邏輯更戰鬥的東西,比如電子遊戲之類,而女人喜歡更感性更可愛的,由於這種愛好的偏差,導致夫妻之間產生裂痕,總是抱怨對方素質不行,不理解自己,其實這種矛盾雖然也有個人因素,但更多是天性導致。如果夫妻之間能明白這點,減少一些對個人的厭惡情緒,互相包容理解,生活肯定能更加和諧。
再說個員工跟老闆的例子,很多人都認為老闆和員工是天生的剝削與被剝削的對立關係,公司利潤一定的情況下,老闆多賺一分,員工就少一分,反過來,員工多一分工資,老闆就損失一分,所以老闆拼命的壓榨員工,員工也想方設法的佔老闆便宜,最後導致公司經營越來越差,最後公司垮了,老闆破產,員工失業。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非常片面的,老闆和員工不光對立,也有統一的一面。公司的業績需要員工和老闆共同努力,共同創造,個人的主要得失並不是從對方那裡“扣”出來的,而是想方設法把公司這個“大蛋糕”做大。所以,好的公司一定能夠協調好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讓每個人都明白大家不光是競爭關係,也有共生的一面。既對立,又統一。
總之,所有事物都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人往往會因為自己的目的需求矇蔽思維,看重某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從而不能達到心理預期而鬧的自己不愉快。如果能辯證理性得看問題,就會好很多。
-
3 # 李志勇LZY
個人多年從事,宇宙銀河星月夜,日地白晝,位置互改變,會使地球經緯;改變地質效能;較大氣侯變化:物人事業革命。
古老發展到今的太陽系:最初金星控制統系陽溫度不高;從火星日升溫,地球冰化露出潮溼陸地生微;到水星日溫度更高,水細胞魚鯨卵昆蛋禽動恐龍。日熄地冰河期又恐龍滅。
多個太陽直照同步地球旋轉,後剩今月亮在地遠古代是第三太陽北蓋地,它使一個陸表面積不斷增大,接著二日快速旋轉,又出現了減慢的月下同步。地球才又出現雌雄,孕育出哺乳動物,多頭單個人首獸爬智慧,當時比較可信華帝人首龍身,伏羲女媧八卦古老人類總文化。
古代文獻記載,地球出現傾斜,月亮太陽又入中空渾天,人開始直立行走一陸日光熱迫移一地分二,差異東西文化形成。
四季星空,今太陽昇宣夜照地,日又讓地三次造山,地新代後期才又出現各種猿民族,國內還固守月下文明;際外日心早入科技時代。
雖然地球已四次改日;二回換月;三次造山;五大災難;氣侯多變;人類確先後出現過,七大遷階文明。
始於今月亮是地遠時代的太陽,它照地球陸陰陽旋轉,到此形成爬行獸人;又直立智慧;再新種猿族;今日雖然特別發達;對於地球遠古陰陽,過去存認正負哲學。可以肯定: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物二進位制;沒日地時等:從古到今求證大千的一切,根源陰陽對立統固定模式難變。
但是,月亮太陽進入中天,從古老華夏發現的渾天儀看,日照地球時,水星日已成對應月亮,這時的三星高照時代;天地人三才;道家三生萬物;新文明出。
由於換日改月;出現地球經緯;很大差異變化;古中陰陽;今外哲學;出現對立;自相矛盾;我早已發現存認不全;至今政教不信;專家形上堅持;才又出全新時代困求多元局面。
個人予示:日地陰陽,相對過後,近三星運。待水平理。還沒權信,只能等證,若能發表,僅供參考。
-
4 # 語境思維
中國哲學總綱,可以是這兩句話:
【無極】生【太極】
【太極】生【兩儀】
以下解釋並拓展這個哲學總綱,著重闡述它與基礎物理學的聯絡與指導意義。
1【無極】的本義與意義無極,可以理解為【無極子】或【混沌子】的,是極度被降解消弭而極致均勻的沒有極性的虛空單子。
無極子,相當於最低能態的【虛粒子】,相當於超低溫超真空的【場量子】,相當於深太空充滿微波背景輻射的【光量子】。
現代科學認為,真空不空,真空是場,有零點能或零點質量,這究竟怎麼理解呢?
筆者研究認為,無極子好比:具有最大電荷密度的正負電子,如果分別以光速碰撞,就會急遽膨脹為兩個電荷密度極低的兩個光子。
這些光子的輻射能,會在深太空漸漸遠去的震盪或湧動過程中,不斷衰減,不斷降頻,不斷紅移,最終變成電荷密度幾乎為零的虛粒子。
2【太極】的本義與意義太極,是由無極子或虛粒子構成的太有極性的形形色色的存在形式,是色空亦空的【色】。
太極子與無極子是互反的,是電子湮滅反應的逆過程,是虛粒子被高度縮聚的帶電粒子。
有了太極的電子,物質在空間分佈就不會均一,也就必然有運動,以求最終的動態平衡。
太極原理,也叫萬有極性法則,歸根結底,是來自電子電荷的自旋,就有了偶極矩與南北極與負壓差。
萬有極性也叫【萬有荷性】。中子與光子也不是中性的,只是荷質比很小。
因此,我們有三個極其重要的推論:
【太極】≡【萬有極性】
【太極】≡【第一動因】
【太極】≡【萬有荷性】
不難考證,【太極原理】作為自然大法則,是現有自然科學的空白,可糾正涉嫌“中子與光子是中性的”之類的錯誤認知。
3【兩儀】的本義與意義兩儀,即負陰抱陽的兩種儀態。負,即揹負或背景,相當於真空場背景;抱,即環抱或承載,有形是被無形承載的。簡言之,
【兩儀】≡【陰陽】
而且,我們不難證明,任何事物的運動、變化與發展,皆為陰陽兩面的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動態平衡。因此我們有:
【陰陽】≡【對立統一】
為什麼太極有兩儀呢?
就動力學原理,電子固有的自旋是電子自我存在的方式,其因果鏈:
【自旋】→【旋軸】→【兩極】→【陰陽】
還伴隨有:電偶極子、磁偶極矩、電極電位、南極北極、正極負極、陰極陽極。
陰陽合一,是負陰抱陽、互為因果、相互制約、共時關聯、同生同滅的統一體系。
4 對【道生一生二生三】的科學詮釋這是老子《道經》中的核心理念。
其【道】,即無極之道,四大皆空。四大即宇宙永珍,空非虛無,而是真空場介質。
其【一】,即太一或太極,色空亦空。太極就是色,是形形色色的有形物質。
其【二】,即兩儀或陰陽。陽是表象,陰是本質。陰陽之【二】合為太極之【一】,既有【合二為一】,也有【一分為二】。
其【三】,即形形色色者,分為【五行】金木水火土,這樣的物態分類法,與現代科學的分類,幾乎如出一轍。
6 對【五行】的解釋其【金】,代表金屬元素,如早先就已涉及的金銀鐵鈷鎳銅錫鉛。先賢們很清楚。
其【木】,代表草木有機物,代表生命的營養元素。牛羊吃草長肉。弱智也會明白。
其【水】,代表液態物質,先賢們對水的功能認知,不比今人差多少。
其【火】,代表等離子態,雖然古人不知道有什麼成分,但是如今百姓又知多少。
其【土】,代表礦物質類,包括非金屬如砒霜與各種化合物,陶土燒成與瓷器燒結,古人比今人厲害多了。
前面四種,古今皆有。後面兩種,也只是近二十年才知道的。
(完)
回覆列表
如若不然,假設某個人可以開掛沒有了制衡,一路過關斬將,遇神殺神、遇魔殺魔,這個世界將會怎樣?只會是毀滅,這世間哪還有美好!
陰陽相生相剋也叫對立統一。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開掛,自然界中就算沒有人造的敵人,也會有天敵。高了就給你削掉一點,矮了就補上一點。
總之平衡才是永恆之道,萬物才可以生生不息延綿不絕。而陰陽對立統一就是萬物保持平衡所必須遵循的普遍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