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戰城南》、《十五從軍徵》、《飲馬長城窟行》、《江南》、《上邪》等。
一、《戰城南》
《戰城南》系樂府舊題,屬漢代《鐃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這首民歌是為在戰場上的陣亡將士而作。
詩中描寫了戰爭的殘酷,道出人民只是戰爭犧牲品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人民反對並詛咒戰爭的意願。此詩以死者告語烏鴉、駑馬哀鳴的奇思妙想抒發作者的悲愴之情,極富浪漫主義精神。
1、原文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聲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2、譯文
城南城北都有戰事,有許多人戰死在野外,屍體不埋葬烏鴉來啄食。
請為我對烏鴉說:“在吃我們外鄉的戰士之前請為我們悲鳴幾聲!
戰死在野外沒人會為我們埋葬,這些屍體哪能從你們口中逃掉呢?”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著,茂密的蒲葦草顯得更加蔥鬱。
善戰的駿馬都在戰鬥中犧牲,只有劣馬還在戰場上徘徊哀鳴。
在橋樑上築直了營壘工事,那南北兩岸的人民將如何交往?
無人收穫莊稼你們吃什麼?就是想成為忠臣保衛國家都無法實現啊!
懷念那些忠誠衛國的好戰士,那些忠良將士實在令人懷念:
天剛亮他們就忙著出去打仗,可是到晚上卻未能一同回來。
二、《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此詩描繪了一位在外征戰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種種場景,暴露了古代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對於勞動人民的殘酷奴役和對於人性的損害,具有一定的史詩意義。
詩境被一種怨愁情緒所瀰漫,基調極為悲涼。全詩敘事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真切,具有漢樂府民歌的特點。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飰,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遇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你看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進出,野雞在屋樑上飛來飛去。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三、《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行》是一首漢代的樂府詩,最早見於南朝梁蕭統所作的《昭明文選》。該詩描寫了一個獨居的思婦夢想見到她遠行的丈夫,而遠方客人送來丈夫的書信。
其意僅是“加餐飯,長相憶”六字而已,體現了女主人公從痛苦絕望到驚喜激動再到失望平靜的心情,表達了與丈夫別離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獨守”的悲苦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該詩化虛為實,透過描繪實境(藝術創造中的實境),使所要表達的真摯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從中形象而生動地顯示出來。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其中意何如?
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河邊春草青青,連綿不絕伸向遠方,令我思念遠行在外的丈夫。
遠在外鄉的丈夫不能終日思念,但在夢裡很快就能見到他。
夢裡見他在我的身旁,一覺醒來發覺他仍在他鄉。
他鄉各有不同的地區,丈夫在他鄉漂泊不能見到。
桑樹枯萎知道天風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鄉的遊子各自回家親愛,有誰肯向我告訴我丈夫的訊息?
有位客人從遠方來到,送給我裝有絹帛書信的鯉魚形狀的木盒。
呼喚童僕開啟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中究竟說了些什麼?
書信的前一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後一部分是說經常想念。
四、《江南》
《江南》為漢代民歌,漢樂府作品。詩中大量運用重複的句式和字眼,表現了古代民歌樸素明朗的風格。詩歌描繪了江南採蓮的熱鬧歡樂場面,從穿來穿去、欣然戲樂的游魚中,我們似乎也聽到了採蓮人的歡笑。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江南又到了適宜採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
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五、《上邪》
《上邪》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樂府民歌。這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貞愛情的自誓之詞。此詩自“山無陵”一句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情,充滿了磐石般堅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熾熱的激情。
全詩準確地表達了熱戀中人特有的絕對化心理,新穎潑辣,深情奇想,氣勢豪放,感人肺腑,被譽為“短章中神品”。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上天呀!
我渴望與你相知相惜,長存此心永不褪減。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除非滔滔江水乾涸枯竭。
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
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線,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
有《戰城南》、《十五從軍徵》、《飲馬長城窟行》、《江南》、《上邪》等。
一、《戰城南》
《戰城南》系樂府舊題,屬漢代《鐃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這首民歌是為在戰場上的陣亡將士而作。
詩中描寫了戰爭的殘酷,道出人民只是戰爭犧牲品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人民反對並詛咒戰爭的意願。此詩以死者告語烏鴉、駑馬哀鳴的奇思妙想抒發作者的悲愴之情,極富浪漫主義精神。
1、原文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聲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2、譯文
城南城北都有戰事,有許多人戰死在野外,屍體不埋葬烏鴉來啄食。
請為我對烏鴉說:“在吃我們外鄉的戰士之前請為我們悲鳴幾聲!
戰死在野外沒人會為我們埋葬,這些屍體哪能從你們口中逃掉呢?”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著,茂密的蒲葦草顯得更加蔥鬱。
善戰的駿馬都在戰鬥中犧牲,只有劣馬還在戰場上徘徊哀鳴。
在橋樑上築直了營壘工事,那南北兩岸的人民將如何交往?
無人收穫莊稼你們吃什麼?就是想成為忠臣保衛國家都無法實現啊!
懷念那些忠誠衛國的好戰士,那些忠良將士實在令人懷念:
天剛亮他們就忙著出去打仗,可是到晚上卻未能一同回來。
二、《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此詩描繪了一位在外征戰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種種場景,暴露了古代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對於勞動人民的殘酷奴役和對於人性的損害,具有一定的史詩意義。
詩境被一種怨愁情緒所瀰漫,基調極為悲涼。全詩敘事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真切,具有漢樂府民歌的特點。
1、原文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飰,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2、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遇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你看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進出,野雞在屋樑上飛來飛去。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三、《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行》是一首漢代的樂府詩,最早見於南朝梁蕭統所作的《昭明文選》。該詩描寫了一個獨居的思婦夢想見到她遠行的丈夫,而遠方客人送來丈夫的書信。
其意僅是“加餐飯,長相憶”六字而已,體現了女主人公從痛苦絕望到驚喜激動再到失望平靜的心情,表達了與丈夫別離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獨守”的悲苦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該詩化虛為實,透過描繪實境(藝術創造中的實境),使所要表達的真摯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從中形象而生動地顯示出來。
1、原文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其中意何如?
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2、譯文
河邊春草青青,連綿不絕伸向遠方,令我思念遠行在外的丈夫。
遠在外鄉的丈夫不能終日思念,但在夢裡很快就能見到他。
夢裡見他在我的身旁,一覺醒來發覺他仍在他鄉。
他鄉各有不同的地區,丈夫在他鄉漂泊不能見到。
桑樹枯萎知道天風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鄉的遊子各自回家親愛,有誰肯向我告訴我丈夫的訊息?
有位客人從遠方來到,送給我裝有絹帛書信的鯉魚形狀的木盒。
呼喚童僕開啟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中究竟說了些什麼?
書信的前一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後一部分是說經常想念。
四、《江南》
《江南》為漢代民歌,漢樂府作品。詩中大量運用重複的句式和字眼,表現了古代民歌樸素明朗的風格。詩歌描繪了江南採蓮的熱鬧歡樂場面,從穿來穿去、欣然戲樂的游魚中,我們似乎也聽到了採蓮人的歡笑。
1、原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2、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採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
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五、《上邪》
《上邪》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樂府民歌。這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貞愛情的自誓之詞。此詩自“山無陵”一句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情,充滿了磐石般堅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熾熱的激情。
全詩準確地表達了熱戀中人特有的絕對化心理,新穎潑辣,深情奇想,氣勢豪放,感人肺腑,被譽為“短章中神品”。
1、原文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2、譯文
上天呀!
我渴望與你相知相惜,長存此心永不褪減。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除非滔滔江水乾涸枯竭。
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
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線,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