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一種魚。主要區別有,科目分類不同、外形特徵不同、生活習性不同,具體如下:
一、科目分類不同
1、鯰魚
鯰魚同鯰魚,屬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輻鰭魚綱、鯰形目、鯰科、鯰屬、鯰魚種。
2、清道夫
清道夫魚,屬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輻鰭魚綱、鯰形目、甲鯰科、下口鯰屬、下口鯰魚種。
二、外形特徵不同
體長形,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僅達眼前緣下方。下顎突出。齒間細,絨毛狀,頜齒及梨齒均排列呈彎帶狀,梨骨齒、帶連續,後緣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魚須2對4根,上頜須可深達胸鰭末端,下頜須較短。幼魚期須3對,體長至60毫米左右時1對頦須開始消失。鯰魚多黏液,體無鱗。背鰭很小,無硬刺,有4~6根鰭條。無脂鰭。臀鰭很長,後端連於尾鰭。鯰魚體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雲狀斑塊。
清道夫魚魚體呈流線型,眼小,口下位,長有突出的上額及肉厚的吻。 上、下唇各有左、右 2瓣齒。齒呈刷子狀。 須口角位,左右各 1個。 鰓耙似密的梳子。 體披黑色花紋,黑色條紋清晰。 胸鰭基部可發出似黃顙魚所發出的聲音。 背鰭 2個,無側線鱗、體側僅有 4排大鱗。
雌的清道夫背體寬,倒刺軟而柔滑,體色較淡不發黑,胸鰭短而圓。雄的清道夫背體狹,倒刺硬而粗糙,體色較深發黑,胸鰭長而尖,胸鰭有追星。
三、生活習性不同
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夜晚覓食活動頻繁。秋後居於深水或汙泥中越冬,攝食程度亦減弱。肉食性魚類,捕食物件多為小型魚類,如餐條、鯽魚、鰕虎魚、麥穗魚、鯉魚、泥鰍等,也吃蝦類和水生昆蟲。以吞食為主,牙齒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脫。
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得名,經常與各種魚類混養。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類,它還會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也會吞食魚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塊上、玻璃上穩定身體,吸食藻類和青苔。 喜歡弱酸性軟水,適宜水溫2 0℃以上,成魚體長達到3 0釐米,不能自然越冬,活動於水體的底層。
不是同一種魚。主要區別有,科目分類不同、外形特徵不同、生活習性不同,具體如下:
一、科目分類不同
1、鯰魚
鯰魚同鯰魚,屬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輻鰭魚綱、鯰形目、鯰科、鯰屬、鯰魚種。
2、清道夫
清道夫魚,屬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輻鰭魚綱、鯰形目、甲鯰科、下口鯰屬、下口鯰魚種。
二、外形特徵不同
1、鯰魚
體長形,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僅達眼前緣下方。下顎突出。齒間細,絨毛狀,頜齒及梨齒均排列呈彎帶狀,梨骨齒、帶連續,後緣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魚須2對4根,上頜須可深達胸鰭末端,下頜須較短。幼魚期須3對,體長至60毫米左右時1對頦須開始消失。鯰魚多黏液,體無鱗。背鰭很小,無硬刺,有4~6根鰭條。無脂鰭。臀鰭很長,後端連於尾鰭。鯰魚體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雲狀斑塊。
2、清道夫
清道夫魚魚體呈流線型,眼小,口下位,長有突出的上額及肉厚的吻。 上、下唇各有左、右 2瓣齒。齒呈刷子狀。 須口角位,左右各 1個。 鰓耙似密的梳子。 體披黑色花紋,黑色條紋清晰。 胸鰭基部可發出似黃顙魚所發出的聲音。 背鰭 2個,無側線鱗、體側僅有 4排大鱗。
雌的清道夫背體寬,倒刺軟而柔滑,體色較淡不發黑,胸鰭短而圓。雄的清道夫背體狹,倒刺硬而粗糙,體色較深發黑,胸鰭長而尖,胸鰭有追星。
三、生活習性不同
1、鯰魚
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夜晚覓食活動頻繁。秋後居於深水或汙泥中越冬,攝食程度亦減弱。肉食性魚類,捕食物件多為小型魚類,如餐條、鯽魚、鰕虎魚、麥穗魚、鯉魚、泥鰍等,也吃蝦類和水生昆蟲。以吞食為主,牙齒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脫。
2、清道夫
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得名,經常與各種魚類混養。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類,它還會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也會吞食魚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塊上、玻璃上穩定身體,吸食藻類和青苔。 喜歡弱酸性軟水,適宜水溫2 0℃以上,成魚體長達到3 0釐米,不能自然越冬,活動於水體的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