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回答應該算是我總結了近六年對職業焦慮變的思考,沒有雞湯,沒有販賣焦慮,而是通過歷史的程序告訴大家,焦慮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收下時代給予的這份“禮物”。
大都知道我工作了六年多,重新迴歸校園的狀態中,雖然在國外留學,但還是不敢在工作中懈怠。比你成功比你聰明的同學還在挑燈夜讀,工作還要我事無鉅細地遍歷,總感覺我在哪裡有一點失誤,就會一步錯,步步錯。就是這來自學業和職業的壓力與焦慮,讓我在無數個夜裡輾轉反側。
家裡人總會埋怨我說“看你每天連軸轉,連覺都睡不了一個囫圇的,真不知道你的工作和學業有什麼好這麼忙的。”我能理解他們的困惑,因為與父母那一代相比,雖然我們獲得了更加自由的職業選擇權,但於此同時,我們也要面對充滿了競爭和不確定性的職業生涯。這就好比一把高懸於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帶給我們無盡的職業焦慮。所以很多上一代人的職場經驗和職業選擇,在我們這一代可能已經有些過時了。
我第一次感受到職業焦慮是在參加工作半年後。那時我是500強跨國公司的管培生,在當時這是一個很多人羨慕的崗位。但是就像圍城一樣,身邊的人羨慕我的同時,我自己也因為這份工作感到焦慮:因為我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Excel,僅此而已,並且看不到改變的契機。事實上,從那時起,職業焦慮就一直伴隨著我,而我也從未停止思考產生這種焦慮的原因以及應對的方法,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在我看來,引起職業焦慮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歷史的程序、職業的瓶頸和知識的快速更迭。下面我就和大家一一分析原因,並給出我自己的應對方案。
一、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職業焦慮
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在催生出新行業的同時,也不斷推動老行業退出歷史舞臺。這個現象在近代尤其明顯: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透過機械化大生產造就了紡織、機械加工等許多新興行業。那些由機器生產的物美價廉的產品,給小農經濟和小手工行業帶來了挑戰;
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由於電力的廣泛運用,興起了電氣、通訊等一系列新興行業,徹底讓某些落後低效的生產方式及相關人員淡出了主流,但是同時也創造了一撥新的職業;現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進行中,比如資訊科技、生物技術等都將為世界帶來新的變革和機會,而在工業革命中興起的很多行業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如果說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農業和小手工業的從業者產生職業焦慮,而產業工人正如日中天的話,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產業工人就已經陷入了職業焦慮之中。當今世界變化的如此之快,以至於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一定會面臨時代的挑戰,這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然而,在我看來,這種焦慮並不完全是壞事,換個角度,當時代倒逼你去學習去充實自己的時候,你自己在應對突發狀況的時候就會不那麼無所適從,聽天由命。就好像是越來越好的物質條件,可能讓疏於鍛鍊的人患上各種慢性病。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意識到這點,定期鍛鍊,可能不僅各種亞健康會遠離我們,還可能收穫一個比身邊人更好的身材和身體狀態。所以當我們出現這種焦慮時,千萬別猶豫,趕緊抓緊時間尋找解決方案。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只有很勞動密集型的行業才會沒落,現在社會的發展,很多我們看上去“高大上”的行業也不能倖免。諸如翻譯、會計這類需要知識積累的高淨值行業。可能在人工智慧、語音識別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下,首當其衝的就是這類工作的從業者。
因為底層的行業,考慮到整體的就業問題,可能並不會被大舉替代,但是這類原本從業人數就不多,但整體淨值極高的從業者,有可能成為出頭鳥,首當其衝進入各家企業的淘汰名單。試想假設每次商務談判需要付給翻譯數千元,但一臺機器的價格可能只是數萬元的時候但可以用上萬次甚至無數次,老闆可能會降低對翻譯的“信達雅”的要求,只要只要求做到“信”和“達”,退而求其次選擇一臺準確的翻譯機。畢竟在那種正式的場合,標準的發音和正式的語法對機器翻譯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我的朋友Moon曾經是上海文廣集團的職員。在工作幾年後,她發現自己自己所處行業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傳統的電視傳媒客群中鮮見年輕人,主要客群都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整個行業市場在走下坡路。當時我採訪她時,能夠從她身上感受到深深的職業焦慮感。而正是由於這種焦慮感,促動了她的改變,透過努力她成功跳槽到某網際網路影片平臺。進入新行業後,不但她的職業道路更加寬闊,也打開了未來的上升通道。可以說,如果沒有來自對行業發展下行的焦慮,也不會促使Moon這麼快的做出轉變。
所以,如果你的焦慮來自於整個行業的下行,啥也不說肯定要行動起來,畢竟大勢所趨的時候,個別人的力量是不足以逆轉局面的。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千萬不要做溫水中的青蛙,否則熬到最後也許你的職業生涯就會成為行業的“殉葬品”。
PS:其實大家要看哪些行業可能會進入衰退期,可以關注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對於即將度過“泡沫破裂低谷期”的技術,其可以想象的應用場景都可能會成為被顛覆的行業領域。在我看來,未來10年左右,L4級無人駕駛應該會成熟落地,屆時大量的司機也許就會成為被淘汰的物件了(這點大家可以和我一起見證)。
二、面對職業瓶頸,要早做打算
前面我們談了行業,現在我們再談談職業。即便在一個蒸蒸日上的行業中,也不能保證每個人的職業發展都一帆風順。這個時候,產生焦慮的原因往往是職業天花板。道理很簡單,小張和小王是同一個團隊內的資深資料分析師,在團隊Leader升職後,選擇小王代替自己成為團隊leader,這個時候小張肯定會出現職業焦慮。
職場是一個金字塔型的結構,越往高層人數越少。現在網際網路公司扁平化的管理更進一步加劇了這種趨勢,而這也是為什麼網際網路從業人員職業焦慮更甚的原因。職場和官場相似,每個年齡段都有要上的“臺階”。以研發為例,一般工作3-5年應該能夠做到小組長,5-10年要做到主管經理,10年以上就應該往總監乃至於高管衝刺了。如果在對應的年限沒有上到對應的臺階,那麼後續的“前途”就會受到阻礙。
我認識一個朋友曾經給我講過他的故事。當時他在甲骨文,做到了中國區研發比較高的職位(總監級別)。在外企中的職位鏈有一個潛規則:歐美老外>新加坡人>港臺>大陸。所以它當時級別再往上晉升已經非常難了。那段時間他處於很嚴重的職業焦慮中,在充分考慮後決定換工作到民企去。最後他跳到了BAT中的一家,當時跳的時候市場還不錯,因此拿到了不錯的級別,同時也避開了後續可能被裁的尷尬境地。
面對職業天花板帶來的職業焦慮,我覺得應該做到兩點。一方面,督促自己不斷努力,爭取能夠PK掉與自己同級別的競爭者;另一方面,在某個職業階段也可以透過跳槽來解決。對於任何一個公司而言,“坑”總共就那麼多,在同樣能力的情況下,越早進入公司的人找到合適職位的機會就越大。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經濟發展還在穩健上升,一方面會不斷有新公司冒出來;另一方面,原本成熟的公司也會不斷擴充套件自己涉獵的方向。所以,只要一個人有能力,還是能夠找到符合自己發展預期的崗位的。
三、我們要時刻“在路上”
在我們的印象中,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年長者往往是非常受尊重的。因為在過去的社會中,“經驗”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好的醫生會因為見多識廣而能做到對每一個個例對症下藥;資深的政客會因為深諳官場生存之道而平步青雲;家族的元老會因為歷經變遷而掌握足夠的話語權。然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當今社會出現了很多對年齡不“友好”的職業,這些職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隨著知識更新週期的縮短,經驗價值在職業生涯中的權重慢慢低於新知識價值。
一份研究資料顯示:在知識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些專業的本科生走出校門兩年內、碩士研究生畢業三年內、博士生畢業四年內,如果不及時補充新知識,其所學的專業知識將全部老化。
花費了數年學習的知識老化過時了;工作期間積累的經驗又不夠“值錢”;隨著年紀的增加學習能力趕不上新來的年輕人,上面的“三連擊”一出,想沒有職場焦慮恐怕都難。這類原因的焦慮往往發生在與技術相關性比較高的行業,比如程式設計師(頭禿~)。實話實說,我現在的職業焦慮也主要出於這個因素,畢竟我也是靠技術吃飯的。那麼我是如何解決的呢?且看我的三板斧~。
A.不斷迭代自己,保持學習動力
對於職場人而言,學習就好比心跳一樣,是一件只要還在職場就不能停止的事情。對於受過十幾年(有的同學是二十幾年)教育的人來說,大家其實都是有學習能力的。唯一的區別是如何一直保持自己學習的動力。這種動力可能每個人都不一樣,對我而言持續學習的動力是對資料分析的興趣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每看到一個新的分析模型亦或是一個新的軟體功能,我就忍不住去研究一下。
對於職業焦慮的諸位,不管用什麼方法,一定要保持學習的動力,這是你解決焦慮的前提條件。
B.加強“保鮮期長”的軟技能的累積
職業生涯要用到的能力除了專業知識外還有很多軟技能,而這些技能是可以隨著時間的積累而變強的。比如:演講能力,寫PPT的能力,寫郵件的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等等。既然硬核知識會迭代會過期,那我們更要注意這些“保鮮期”長的技能的積累了,畢竟這上面付出的努力可以一直讓我們的職業生涯受益。
C.專注於某一個行業/業務,成為業務專家+ xxx
一般而言,一個行業/業務的發展是相對穩定和持續的,比如金融行業。雖說隨著“網際網路+”的提出,金融業也在變化,但其核心業務邏輯和規則的變化不會不大。拿我的朋友Evan舉例,他從畢業後一直都是做金融系統的研發,他一路從銀行的傳統再到網際網路金融,歷經了十多年,基本上他把傳統金融、網際網路金融都摸熟搞透了,金融行業知識的沉澱就成為了“護城河”,基本上新進的技術研發人員都比不上他對金融的瞭解,而他同時也保持著技術的更新迭代,所以他現在37歲了,完全沒有任何中年危機。反而是獵頭爭相搶奪的物件。
因此,我強烈建議從事技術工作的同學盯住一個細分的領域來做,而已經是細分領域的業務人員,多學一點技術。成為我一直強調的“即懂業務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回答寫到這裡,不知道大家讀完有什麼感想,還是焦慮滿滿嗎?那我們換一個角度看,我們慢慢接受這個時代的“饋贈”,也就是競爭,以及它所帶來的焦慮。本著人的天性,大部分人很少去想著逃離舒適區,去挑戰自己能力的上限。比如我們的上一代大部分人,因為受環境影響,潛力可能只被激發了20%。再到我們這一代,整體從業人員的知識儲備高於上一代的。或許我們的能力現在已經被激發了40%,甚至50%。因為這個時代的競爭,讓整個社會環境的焦慮感提升,督促我們去學習更多的知識,而這便激發了我們身上的無限可能。
我們也許會在某個夜不能寐的深夜,捫心自問“有生之年,我到底能走多遠?”
那我想告訴你,
我們一定會比我們想象中的那個自己,走得更遠。
這篇回答應該算是我總結了近六年對職業焦慮變的思考,沒有雞湯,沒有販賣焦慮,而是通過歷史的程序告訴大家,焦慮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收下時代給予的這份“禮物”。
大都知道我工作了六年多,重新迴歸校園的狀態中,雖然在國外留學,但還是不敢在工作中懈怠。比你成功比你聰明的同學還在挑燈夜讀,工作還要我事無鉅細地遍歷,總感覺我在哪裡有一點失誤,就會一步錯,步步錯。就是這來自學業和職業的壓力與焦慮,讓我在無數個夜裡輾轉反側。
家裡人總會埋怨我說“看你每天連軸轉,連覺都睡不了一個囫圇的,真不知道你的工作和學業有什麼好這麼忙的。”我能理解他們的困惑,因為與父母那一代相比,雖然我們獲得了更加自由的職業選擇權,但於此同時,我們也要面對充滿了競爭和不確定性的職業生涯。這就好比一把高懸於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帶給我們無盡的職業焦慮。所以很多上一代人的職場經驗和職業選擇,在我們這一代可能已經有些過時了。
我第一次感受到職業焦慮是在參加工作半年後。那時我是500強跨國公司的管培生,在當時這是一個很多人羨慕的崗位。但是就像圍城一樣,身邊的人羨慕我的同時,我自己也因為這份工作感到焦慮:因為我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Excel,僅此而已,並且看不到改變的契機。事實上,從那時起,職業焦慮就一直伴隨著我,而我也從未停止思考產生這種焦慮的原因以及應對的方法,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在我看來,引起職業焦慮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歷史的程序、職業的瓶頸和知識的快速更迭。下面我就和大家一一分析原因,並給出我自己的應對方案。
一、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職業焦慮
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在催生出新行業的同時,也不斷推動老行業退出歷史舞臺。這個現象在近代尤其明顯: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透過機械化大生產造就了紡織、機械加工等許多新興行業。那些由機器生產的物美價廉的產品,給小農經濟和小手工行業帶來了挑戰;
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由於電力的廣泛運用,興起了電氣、通訊等一系列新興行業,徹底讓某些落後低效的生產方式及相關人員淡出了主流,但是同時也創造了一撥新的職業;現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進行中,比如資訊科技、生物技術等都將為世界帶來新的變革和機會,而在工業革命中興起的很多行業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如果說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農業和小手工業的從業者產生職業焦慮,而產業工人正如日中天的話,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產業工人就已經陷入了職業焦慮之中。當今世界變化的如此之快,以至於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一定會面臨時代的挑戰,這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然而,在我看來,這種焦慮並不完全是壞事,換個角度,當時代倒逼你去學習去充實自己的時候,你自己在應對突發狀況的時候就會不那麼無所適從,聽天由命。就好像是越來越好的物質條件,可能讓疏於鍛鍊的人患上各種慢性病。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意識到這點,定期鍛鍊,可能不僅各種亞健康會遠離我們,還可能收穫一個比身邊人更好的身材和身體狀態。所以當我們出現這種焦慮時,千萬別猶豫,趕緊抓緊時間尋找解決方案。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只有很勞動密集型的行業才會沒落,現在社會的發展,很多我們看上去“高大上”的行業也不能倖免。諸如翻譯、會計這類需要知識積累的高淨值行業。可能在人工智慧、語音識別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下,首當其衝的就是這類工作的從業者。
因為底層的行業,考慮到整體的就業問題,可能並不會被大舉替代,但是這類原本從業人數就不多,但整體淨值極高的從業者,有可能成為出頭鳥,首當其衝進入各家企業的淘汰名單。試想假設每次商務談判需要付給翻譯數千元,但一臺機器的價格可能只是數萬元的時候但可以用上萬次甚至無數次,老闆可能會降低對翻譯的“信達雅”的要求,只要只要求做到“信”和“達”,退而求其次選擇一臺準確的翻譯機。畢竟在那種正式的場合,標準的發音和正式的語法對機器翻譯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我的朋友Moon曾經是上海文廣集團的職員。在工作幾年後,她發現自己自己所處行業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傳統的電視傳媒客群中鮮見年輕人,主要客群都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整個行業市場在走下坡路。當時我採訪她時,能夠從她身上感受到深深的職業焦慮感。而正是由於這種焦慮感,促動了她的改變,透過努力她成功跳槽到某網際網路影片平臺。進入新行業後,不但她的職業道路更加寬闊,也打開了未來的上升通道。可以說,如果沒有來自對行業發展下行的焦慮,也不會促使Moon這麼快的做出轉變。
所以,如果你的焦慮來自於整個行業的下行,啥也不說肯定要行動起來,畢竟大勢所趨的時候,個別人的力量是不足以逆轉局面的。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千萬不要做溫水中的青蛙,否則熬到最後也許你的職業生涯就會成為行業的“殉葬品”。
PS:其實大家要看哪些行業可能會進入衰退期,可以關注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對於即將度過“泡沫破裂低谷期”的技術,其可以想象的應用場景都可能會成為被顛覆的行業領域。在我看來,未來10年左右,L4級無人駕駛應該會成熟落地,屆時大量的司機也許就會成為被淘汰的物件了(這點大家可以和我一起見證)。
二、面對職業瓶頸,要早做打算
前面我們談了行業,現在我們再談談職業。即便在一個蒸蒸日上的行業中,也不能保證每個人的職業發展都一帆風順。這個時候,產生焦慮的原因往往是職業天花板。道理很簡單,小張和小王是同一個團隊內的資深資料分析師,在團隊Leader升職後,選擇小王代替自己成為團隊leader,這個時候小張肯定會出現職業焦慮。
職場是一個金字塔型的結構,越往高層人數越少。現在網際網路公司扁平化的管理更進一步加劇了這種趨勢,而這也是為什麼網際網路從業人員職業焦慮更甚的原因。職場和官場相似,每個年齡段都有要上的“臺階”。以研發為例,一般工作3-5年應該能夠做到小組長,5-10年要做到主管經理,10年以上就應該往總監乃至於高管衝刺了。如果在對應的年限沒有上到對應的臺階,那麼後續的“前途”就會受到阻礙。
我認識一個朋友曾經給我講過他的故事。當時他在甲骨文,做到了中國區研發比較高的職位(總監級別)。在外企中的職位鏈有一個潛規則:歐美老外>新加坡人>港臺>大陸。所以它當時級別再往上晉升已經非常難了。那段時間他處於很嚴重的職業焦慮中,在充分考慮後決定換工作到民企去。最後他跳到了BAT中的一家,當時跳的時候市場還不錯,因此拿到了不錯的級別,同時也避開了後續可能被裁的尷尬境地。
面對職業天花板帶來的職業焦慮,我覺得應該做到兩點。一方面,督促自己不斷努力,爭取能夠PK掉與自己同級別的競爭者;另一方面,在某個職業階段也可以透過跳槽來解決。對於任何一個公司而言,“坑”總共就那麼多,在同樣能力的情況下,越早進入公司的人找到合適職位的機會就越大。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經濟發展還在穩健上升,一方面會不斷有新公司冒出來;另一方面,原本成熟的公司也會不斷擴充套件自己涉獵的方向。所以,只要一個人有能力,還是能夠找到符合自己發展預期的崗位的。
三、我們要時刻“在路上”
在我們的印象中,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年長者往往是非常受尊重的。因為在過去的社會中,“經驗”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好的醫生會因為見多識廣而能做到對每一個個例對症下藥;資深的政客會因為深諳官場生存之道而平步青雲;家族的元老會因為歷經變遷而掌握足夠的話語權。然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當今社會出現了很多對年齡不“友好”的職業,這些職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隨著知識更新週期的縮短,經驗價值在職業生涯中的權重慢慢低於新知識價值。
一份研究資料顯示:在知識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些專業的本科生走出校門兩年內、碩士研究生畢業三年內、博士生畢業四年內,如果不及時補充新知識,其所學的專業知識將全部老化。
花費了數年學習的知識老化過時了;工作期間積累的經驗又不夠“值錢”;隨著年紀的增加學習能力趕不上新來的年輕人,上面的“三連擊”一出,想沒有職場焦慮恐怕都難。這類原因的焦慮往往發生在與技術相關性比較高的行業,比如程式設計師(頭禿~)。實話實說,我現在的職業焦慮也主要出於這個因素,畢竟我也是靠技術吃飯的。那麼我是如何解決的呢?且看我的三板斧~。
A.不斷迭代自己,保持學習動力
對於職場人而言,學習就好比心跳一樣,是一件只要還在職場就不能停止的事情。對於受過十幾年(有的同學是二十幾年)教育的人來說,大家其實都是有學習能力的。唯一的區別是如何一直保持自己學習的動力。這種動力可能每個人都不一樣,對我而言持續學習的動力是對資料分析的興趣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每看到一個新的分析模型亦或是一個新的軟體功能,我就忍不住去研究一下。
對於職業焦慮的諸位,不管用什麼方法,一定要保持學習的動力,這是你解決焦慮的前提條件。
B.加強“保鮮期長”的軟技能的累積
職業生涯要用到的能力除了專業知識外還有很多軟技能,而這些技能是可以隨著時間的積累而變強的。比如:演講能力,寫PPT的能力,寫郵件的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等等。既然硬核知識會迭代會過期,那我們更要注意這些“保鮮期”長的技能的積累了,畢竟這上面付出的努力可以一直讓我們的職業生涯受益。
C.專注於某一個行業/業務,成為業務專家+ xxx
一般而言,一個行業/業務的發展是相對穩定和持續的,比如金融行業。雖說隨著“網際網路+”的提出,金融業也在變化,但其核心業務邏輯和規則的變化不會不大。拿我的朋友Evan舉例,他從畢業後一直都是做金融系統的研發,他一路從銀行的傳統再到網際網路金融,歷經了十多年,基本上他把傳統金融、網際網路金融都摸熟搞透了,金融行業知識的沉澱就成為了“護城河”,基本上新進的技術研發人員都比不上他對金融的瞭解,而他同時也保持著技術的更新迭代,所以他現在37歲了,完全沒有任何中年危機。反而是獵頭爭相搶奪的物件。
因此,我強烈建議從事技術工作的同學盯住一個細分的領域來做,而已經是細分領域的業務人員,多學一點技術。成為我一直強調的“即懂業務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回答寫到這裡,不知道大家讀完有什麼感想,還是焦慮滿滿嗎?那我們換一個角度看,我們慢慢接受這個時代的“饋贈”,也就是競爭,以及它所帶來的焦慮。本著人的天性,大部分人很少去想著逃離舒適區,去挑戰自己能力的上限。比如我們的上一代大部分人,因為受環境影響,潛力可能只被激發了20%。再到我們這一代,整體從業人員的知識儲備高於上一代的。或許我們的能力現在已經被激發了40%,甚至50%。因為這個時代的競爭,讓整個社會環境的焦慮感提升,督促我們去學習更多的知識,而這便激發了我們身上的無限可能。
我們也許會在某個夜不能寐的深夜,捫心自問“有生之年,我到底能走多遠?”
那我想告訴你,
我們一定會比我們想象中的那個自己,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