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臺北下的雨101
-
2 # 時間zhu酒
平凡的世界。雖然看了很多遍了,每次都感觸很深。尤其是作者路遙,因為獲獎而沒錢買車票去北京領獎,感覺那時候的作家真的是真實質樸。後來也說到,希望以後自己的作品不要獲獎,否則更沒錢去領獎,深深刺痛了我。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路遙改革先鋒稱號,頒發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鼓舞億萬農村青年投身改革開放的優秀作家。
-
3 # 純良護士
因為專業原因,通讀了幾遍《黃帝內經》,感觸良多。中華上下幾千年的養生智慧。讓人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東西南北,春夏秋冬,二十四時,病機病理,致病因素等都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現代化的生活一定程度上是違背了自然規律,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消耗著自己的氣機,雖然很玄,但是依舊有其道理,令人感慨古人的智慧和總結經驗的能力之高。
雖然時代的更新使《黃帝內經》中的部分內容失去了原有的價值,不過讀了此書,可以較深的瞭解中國古人對天地之道,認生命本源,自然規律的認知。讀者也會有意識的去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性。對人的身體保養和智慧開拓都有不小的幫助。
《黃帝內經》與《老子》被稱為黃老之學,書中的哲學思辨也有幫助讀者提高思維能力、提高養生意識、瞭解中國古代的風水、陰陽五行學說、人體脈絡等文化。
-
4 # 素秋慈
首先為愛看書的各位同行者表示敬意,在當下這個電子產品為王的年代,能夠捧起圖書,安靜閱讀的人,都有一顆相對善感的心。
2018年筆者讀過不少書,其中有一本書,讓我不僅作了許多批註,還用筆記本小心地把書中的精要部分記錄了下來,作為日後再行復習的素材。
這本書就是M·斯科特·派克先生所著《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英文名The road less traveled.
作者:(美國)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傑出的心理醫生,他的傑出不僅在其智慧,更在於它的真誠和勇氣。兒童時,他就以"童言無忌“遠近聞名;少年時,他又勇敢的放棄了父母為他安排的輝煌前程,毅然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終當上了一名心理醫生,為美軍軍官做心理醫生。在近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治癒了成千上萬的病人,他以從業經驗為基礎寫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創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10年前我買回來這本書,可當時並不太懂,翻了數十頁就擱在書架上。今年暑假,再次拿出來閱讀,竟然對其中的文字欲罷不能,用了三天時間,直接包乾全本。
書沒有變,是我的心靈成長之後,能夠和作者達成共鳴了。
未經世事的人,很難讀懂這本書,只有當一個人經歷了人生起伏,在坎坷和波折之後,細細去讀這本書,就能幫助人解開人生迷霧,破解幸福的難題。
讀懂這本書的人,可以更好地成為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
的確如書名所說的那樣,這是少數人走的路,是導向心智成熟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確會經歷很多痛苦,但是,當你經受痛苦、收穫成長之後,會感到一切竟是那麼的值得。然後發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慨。
如果能把此書和埃克哈特·託利的《當下的力量》搭配起來讀,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
5 # 靈魂8乖
讀書能消化掉,為我所用……映像最深
就是我天天讀的社會學、人與人交際學、心裡學。
說好聽了就是維護好大家之間的關係
說難聽了就是為了生存!!!
微詞挫見→_→誠邀
.
-
6 # 愛搞笑的小人國
<英>狄更斯《霧都孤兒》
一部兩百多年前出版的一本小說,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去看,現在想想可能是因為當時腦子瓦特了。
一個孤兒要在發展現代化的社會中生存,會遭遇什麼想必大家心裡都有點b數,無非就是社會的冷漠、他人的虐待、種種的挫折以及無休止的悲劇。但不得不說的是,狄更斯這老傢伙竟然能把這些東西寫得理所當然、面不改色,諷刺意味躍然紙上、令人髮指,確實厲害。
看完這部小說,再看看當今社會的環境,我想說的是:在這個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的虛擬世界,誰不是一個渴望‘回家’的流浪‘孤兒’。
-
7 # 伍鋅
我想分享《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
它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讓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發生了一些改變。
這本書講的是戰爭,但是,不是我們從教科書上看到的戰爭,也不是從電視上看到的戰爭,它不寫戰爭態勢,不寫戰爭分析,也不沒有講述著名戰役。
它把焦點放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講述了他們在戰爭中的日常故事。
這些故事不是編造的,是真實資料的整理。作者做了大量的考證工作,蒐集了一戰期間,普通歐洲人的日記、生活物品、資料,寫成了這本書。
初次看,這本書有些零碎,當中包括了二十三個人物的命運故事,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階層,有貴族的夫人、德國女學生、奧匈帝國的少尉、法國的公務員、英國計程車兵……並且,不同人物的經歷,相互穿插。
但是,當慢慢細看,讀到後面的時候,你的思緒會不自覺的抽離固有經驗,從而,發現了另一個世界。
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
這個世界,有戰爭,但是,戰爭和榮耀沒有關係,和壯烈犧牲沒有關係,甚至和愛國都沒有關係。只和生存有關,和人性有關。
比如,有一位德國女學生,她學校裡的老師,只要接到德軍勝利的訊息,就第一時間在課堂上念出來。
同學們一聽到打勝仗,沒等老師唸到最後一句,就已經開始大聲地歡呼。
這位女學生在日記裡寫道,大家之所以歡呼,不是因為軍隊勝利了,而是因為,打勝仗了學校可以放假,或者提前放學。
而她自己呢,也跟著同學們歡呼,不過不是因為放假,而是因為,在這個嚴肅、死板的課堂上,能夠大喊大叫,她覺得十分有趣。
再比如,有一回,法國的城市遭到了炮彈轟擊。
接著,有警察在街上拼命吹哨,發出安全警告。可是,大家都見怪不怪,沒有一點兒驚慌。有的人依然自顧自地在陽臺上曬席子,有的人,照樣走到街上倒垃圾。
在咖啡廳裡,大家聚在一塊兒大牌,這些牌友一邊出牌,一邊聊著戰爭的死亡人數。可是,他們的神情漠然,好像聊著茶餘飯後的小道訊息一樣。
還有,不要以為戰爭時期,大家都是嚴肅單調的,其實,那個時期,消遣娛樂業空前的發達。大家只要有時間,就約在一起,到餐廳聚餐,去看電影,去聽歌劇。
為什麼?因為在這種灰暗壓抑的環境裡,每一個人,都要極力過一種沒有戰爭的普通生活。
雖然,這本書叫《美麗與哀愁》,但是,書中所描述的世界,和這麼綺麗的標題是不相稱的。沒有一點兒美麗。
這本書還有一個很巧妙的佈局。在最後一章,作者放上了希特勒自傳的節選片段,大致的內容是,一戰中,德國是戰敗國,而希特勒表明了自己要復仇的決心。一場戰爭的結束,又成為了另一場戰爭的禍根。
讀這本書,你可以看到關於世界的,人性的,暗淡的那一面。當讀完掩卷之時,你會發現,很多當下困擾你的問題,其實已經不是問題了。你還是依然願意,選擇熱愛你的人生,和當下的這個世界。
-
8 # 思哲人生
我想是奧威爾的《1984》吧,讓人不寒而慄,又讓人絕望中淚流滿面,替突然發現世間再無牢不可破的愛情而悲傷。
我不評價這本書的政治觀點,我只是為溫斯頓和茱莉亞相愛相忘的過程而不寒而慄。
這本書談到的背叛更加深刻,當茱莉亞和溫斯頓在談他們相愛終會難逃被黨抓住,並殺害時,他們並不怕,並期望著能夠為理想,為反叛,為愛殉情。所以茱莉亞會說:他們可以讓我言行上招供,但是他們鑽不進我的心裡。
雖然他們的要求很低,只要心底不背叛就是沒有背叛, 人們也總是以為什麼都可以背叛,但是那不是真正的背叛,那只是為了表面的(利益,權力,慾望,免除痛苦)言語上出賣任何人任何東西。但是相愛的人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的背叛,出賣。因為什麼樣的利益,什麼樣的嚴刑酷法都鑽不到他們心裡去,無法讓心靈屈服。而其實真的有辦法讓你真的屈服,那就是找到你致命的弱點時,你就會寧願讓相愛的人代你受過,而一旦產生這種念頭,那麼你對她的愛也就自動瓦解了,所以殺人誅心,真正殺死你的是你自己的心。
這首歌裡唱的:
在遮蔭的慄樹下,
我出賣你,你出賣我——
真的讓我久久無聲,原來殉情的愛情真的不是最堅定的,能清淡一生,相守到老的愛情也不是最堅定的。而能捱過內心最大恐懼和折磨的愛情而不背叛,不會想對方代為受苦的愛情,在溫斯頓這麼堅毅的人身上也瓦解了,這才是可怕之處。
-
9 # 使用者108814836197
道鹹齋,齋主,研究完《論語》,完全改變了自我,從小聰明向智慧靠攏了。如果有朋友想知道恩存修習《論語》的最新智慧,請關注“道鹹齋”。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回覆列表
路遙先生的《人生》,無論是高加林的情感問題還是仕途問題。都反應了這個時代的現象,從書中多多少少可以看出自己的影子。對於窮人來說,讀書真的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捷徑。人生的未知性,人生的無數選擇,人生的美好愛情,人生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如同無數細流匯聚一起形成了奇妙的人生海洋,讓無數人如同人生風雨中的船隻,經歷了搖搖擺擺,起起落落。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曲的體現在於其故事情節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於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些什麼。 總覺得人生中有很多選擇無所謂對錯,因為未來無法預測,不然我們也無須選擇,重要的是,我覺得當你選擇後,就要執著的走下去,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你都要想辦法解決,,絕不能退縮,甚至逃避,也不要後悔,別整日為自己的所做的錯誤選擇而嘆息,我們的選擇肯定經過深思熟慮的,絕不是盲目的,當我們選擇錯誤了,也要知道懸崖勒馬,應該重新去探索人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