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的意思是人世上沒有什麼東西必定是多情,相比多情,江水也不再深不見底,山也不再重巒疊嶂。
原文:
《木蘭花·相離徒有相逢夢》
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動。怨歌留待醉時聽,遠目不堪空際送。
今宵風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鳳。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翻譯:
這首詞顯然是情人離別,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門外車馬早已備齊,馬兒不耐煩的輕輕踏著蹄子,門內話別的情人卻千言萬語,那句都想說,卻不知先說那句,就算夢裡相逢多少回,也排練不好離別的那些話語。
不能再聽那些傷感的歌曲,也不敢一個人登臨遠望,送別你的背影。今宵清冷,琵琶聲咽,我亦形隻影單!世間有什麼可比擬我的深情呢,江水千尺山萬重,卻比不過我深情之萬一。
擴充套件資料:
賞析:
此詞言送別,沒用一般寫景傷懷或悽楚哀怨的苦調,而是以諳盡別離況味的超然態度,從虛處著筆,靠對慣常送別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體驗到的離愁。首句寫離別,卻用別後盼相逢已是徒勞魂夢,將再“相逢”的意願及難再逢的事實點明,以少勝多,思力驚力。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有“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佇立,直至看不到,還不忍離去的痴情。但詞人卻用翻案技法,否定這種送別方式,認為“遠目不堪空際送”,寫出不忍心望行人遠去的心情,更其幽咽。“今宵”句與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生無物比多情”認為“多情”是最可珍貴的,無物可比,與沈邈“情多是病”(《剔銀燈》)語意相悖,意旨卻同。“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詠愁言情以水、山類比的俗套,亦屬避俗就生之法。全詞一處用“無”,三處用“不”,此種謀篇佈局,可稱為“否定式”結構。
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的意思是人世上沒有什麼東西必定是多情,相比多情,江水也不再深不見底,山也不再重巒疊嶂。
原文:
《木蘭花·相離徒有相逢夢》
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動。怨歌留待醉時聽,遠目不堪空際送。
今宵風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鳳。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翻譯:
這首詞顯然是情人離別,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門外車馬早已備齊,馬兒不耐煩的輕輕踏著蹄子,門內話別的情人卻千言萬語,那句都想說,卻不知先說那句,就算夢裡相逢多少回,也排練不好離別的那些話語。
不能再聽那些傷感的歌曲,也不敢一個人登臨遠望,送別你的背影。今宵清冷,琵琶聲咽,我亦形隻影單!世間有什麼可比擬我的深情呢,江水千尺山萬重,卻比不過我深情之萬一。
擴充套件資料:
賞析:
此詞言送別,沒用一般寫景傷懷或悽楚哀怨的苦調,而是以諳盡別離況味的超然態度,從虛處著筆,靠對慣常送別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體驗到的離愁。首句寫離別,卻用別後盼相逢已是徒勞魂夢,將再“相逢”的意願及難再逢的事實點明,以少勝多,思力驚力。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有“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佇立,直至看不到,還不忍離去的痴情。但詞人卻用翻案技法,否定這種送別方式,認為“遠目不堪空際送”,寫出不忍心望行人遠去的心情,更其幽咽。“今宵”句與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生無物比多情”認為“多情”是最可珍貴的,無物可比,與沈邈“情多是病”(《剔銀燈》)語意相悖,意旨卻同。“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詠愁言情以水、山類比的俗套,亦屬避俗就生之法。全詞一處用“無”,三處用“不”,此種謀篇佈局,可稱為“否定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