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法鬥教育課堂
-
2 # 娑婆若水
不錯,道德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的有別於學科德育的各類德育活動。道德教育,具有綜合性,主體性,實踐性和協同性的特點。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座談會上講到,要把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中小學及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這就充分說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要充分體現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公民人格。培養孩子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國家的公民意識。道德教育,對做人做事至關重要,道德教育也比書本知識更加重要。一個人知識貧乏不重要,但道德缺失是致命的。學校開展道德教育,要依託主題班會,傳統節慶活動,重大紀念日活動,儀式教育活動,團隊教育活動,校園文化教育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勞動教育活動等途徑。
道德教育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先決條件,道德教育也是培養一代合格公民的先決條件。黨的教育方針明確要求,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把德放在最前面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之言,敬請批評指正。
若水---2018年3月19日。
-
3 # 創新國學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最近“流浪大師”鬧得沸沸揚揚,火得一塌糊塗,爭議不斷。它產生出了一個困擾我們的核心問題:這位大師到底是在用知識講道德?還是在用道德踐行知識?
說他用知識講道德,是他本身在用淵博的知識在闡述道德;說他用道德踐行知識,是他道德觀念很強,一直在進行垃圾分類。
似乎,這二種說法都說得通,於是整個網際網路都徹底迷失了。
白楊,一個媒體人,在我看來只是說了一句公道話,並沒有想要攻擊他,因此受到輿論圍剿。
在我看來。
對於教育來講,不管大師是在用知識講道德也好,還是用道德踐行知識也罷。
這些。
並不能掩蓋他因為車禍,而失去家人,變得精神恍惚的現實。
我們站在道德的層面來看,一個人如果要講知識,而知識一般都是由前人一輩子辛苦總結出來的東西,具有一定神聖性,我們學別人的東西,尊敬作者,是必需的。大師容貌,衣服太不當回事了。穿的破破爛爛可以理解,乾淨清爽那是必須要做到的。這個說的知識,畢竟是別人的東西,你只是總結出來講,怎麼可以完全忽視原作者。
站在道德的層面來講:失去了親人,並不是可以墮落下去的理由;如果,這個世界有天堂,那麼,親人在天堂看見他這樣衣冠不整,也一定會落淚的。
站在知識的層面來看,這場大爭論,輿論佔據了上風,知識佔據了上風。畢竟,一如前文說的:他是用知識在講道德,或者他就是用道德在踐行知識,這些似乎都跟知識緊密結合,都說得通!
沒有問題!
那些講知識的人們,似乎都刻意忽略了一個事實,大師的妻兒離世對他的精神打擊。
講知識的,不關心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覺得不是他們要研究的。也跟他們要講的知識沒有關係,講知識的也可以覺得,自己不懂這個精神方面的知識怎麼講?
從以上觀點,我們可以看到。
道德教育比書本知識更重要,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到,知識跟智力聯絡得更緊密,而道德似乎跟智慧走得更近一些。
知識可以提高我們的智力,但不能由智生慧。
智慧:是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是生物所具有的,基於神經器官以及物質基礎,境域影響的一種高階的綜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識,記憶,理解,聯想,情感,邏輯,辨別,計算,分析,判斷,文化,包容,宗教,決斷,數理等多種能力。
我們講道德,一定要講智慧的道德。
道德,不是這種,那種或任何其他特定品德的訓練。道德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和造就某種性情,精神和心靈的狀態。正如偉大的宗教體系一樣,基督教的本質和力量,並不存在於任何特定的教條乃至金科玉律之中,也不存在於後來人們歸納成體系並命名為基督教的理論彙編,宗教戒律之中。基督教的本質和力量,存在於為之生為之死的那種完美的性情,精神和靈魂狀態之中。
道德,不是這種,那種或其他任何特定品德的實踐,而是促進和造就某種性情,精神和心靈的狀態。
〘新約〙裡面有一句話:“向我學習,因為我性情溫和,內心謙恭,這樣你就能發現靈魂的安寧。”
大師老婆如果有靈魂的話,看到大師這樣,在天堂都不會原諒自己,如果,他連最敬愛的人的靈魂,在死後也要攪動到不能安寧的話,他自己再無動於衷就說不過去。
道德的真實面目。
應該要回復到真實的自我中去。
我在評價大師時說:他是,智慧出,有大偽。他的高智商,高學問,能夠成功欺騙壓抑自己思念親人的痛苦。
他這個講道理,是假的,他就是用這個手段來壓制自己內心深處思念親人的痛楚。
我們所謂的知識,都被成功欺騙。
當這件事情陷入僵局與困境之中,有一條擺脫之路,那條路如此簡單,就像孔子說的,自以為聰明的智者竟然視而不見是多麼的讓人驚訝。用孔子的話說『致中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大師家裡發生的不幸,我們所有人完全沒有考慮進去的時候。
不能將心比心的時候,是我們自己已經麻木不仁,沒有了道德。
我們的知識,也是大偽,只是用來騙點流量,關注罷了。
所以,孔子說:“智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這件事,我們很多人產生了對立,互相不能理解,是必然的。
道德觀的缺失,使我們智力受影響,看不到本就該看到的問題。
所以我說道德教育比書本知識更重要。
道德教育是形而上的,它可以為我們產生智慧。
-
4 # TeaAE
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想跟你講一個故事
小琳一名非常聰明的女學生,是一個超級學霸,成績非常好,獲獎無數,但是她的爸爸去世一名普通教師,他卻想讓小林上一個私立高中,學費和贊助費讓爸爸非常吃力,但是校長對這個小女孩非常的看好,免除了她的學費,還有補助了補餐費。來到了學校小林和小美成為了好朋友,但是小美,成績不好,特別是數學。她想上臺表演,但是數學成績不好老師不允許,他跟小林說,他希望小林能夠幫她輔導數學,雖然小林幫小妹輔導了,但是考試的時候他還是考不好,小林為了幫助 把答案寫在了橡皮擦裡上面順利的幫助了小美通過了高分透過考試。
因此結識了小美的男朋友阿聰,阿聰是一個富二代,也是同班同學,阿聰什麼都不缺,唯一就是學習成績不好,他跟小琳說,只要你能夠讓我透過考試,我每一課不住你3000塊錢,有5個朋友也需要幫忙,一次考試能夠賺20幾萬。小林回到了家中,看到了父親的離婚證,想到了爸爸辛苦的把他帶大,默默的流淚,於是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她毅然決定了接受阿聰的提議。期末考試,小林,用鋼琴的指法把答案都暗示給了交了錢的富二代,富二代也如願以償過了考試,小林也拿到了錢。小林掙到了錢給爸爸買了一個非常貴的鄭柵,並跟爸爸撒謊說錢是教鋼琴掙的。之後小琳的鋼琴課也招來了更多的富家子弟。
學校裡的學霸不只有小林一個人,阿正也是一名學霸。但是阿正他的家庭非常困難,她的媽媽開了一間洗衣店,他的媽媽生意非常不好,有時候洗衣機經常壞掉,沒錢買新的,阿正每天回家,有時候還要幫媽媽洗衣服。
轉眼時間到了全年級大會考,阿正的同學,希望他能夠幫他透過考試,但是他義正言辭跟他說我幫不了。
今年的大會考由於採用AB卷,小林幫他們考試作弊的行為被發現了,小林的父親也因此被叫到了學校 ,回到家小林的父親發現小琳因為作弊得到了一筆筆錢以後,脫下了那件小琳給他買的襯衫,並教育小琳說你把錢退給同學,並說爸爸希望你做一個正直的人,而不要因為錢而變得毫無底線。
小琳聽到以後非常心動,但是stic考試難度作弊難度非常大,看到賓館裡的時鐘,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利用時差,先去出國考試,把答案給背下來,然後發回來,但是考試題有100多道題,他一個人應付不過來,必須有兩個人背題目的答案。於是,小玲想到了阿正,按正一開始,是不答應的,但是阿正在送衣物的過程中被兩個流氓毆打,第二天醒來發現自己在垃圾堆,而錯過了考試他因此失去了拿全額獎學金的名額,迫於無奈而正接受了小林的建議。兩個人去悉尼參stic考試,大家統一的意見,要是被抓,要有一個人承擔所有的責任。結果考試休息期間 阿正由於強行佔用廁所時間太長,被學生舉報,啊正被強行帶離了考場答案沒有被及時的發出去。小林,強行把答案記了下來,然後藉故身體不適,脫離了考場,最後終於把答案發出去了。在回考場的途中,小林,把手機放到了路人的口袋中,回到考場發現癌症已經把作弊的錯失一個人扛了下來,由於阿正提前把手機裡面的資訊全部刪除,因此考官沒有想到,這是一起跨國的作弊案。這純屬是阿正的個人作弊行為,泰國大使館把這個訊息傳為給了學校,阿正也因此被開除出了學校。
經過這個事情,小林非常的難過自責,如果不是他答應考試作弊啊,啊正也不會被開除。而二衝阿美這樣的富二代也因為透過考試而正在歡呼慶祝,小林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毅然退出了群與阿美斷絕來往也沒有去拿槍手費。
不久後的一天阿正約小林在家裡見面,阿正拿了錢給家裡面買了幾臺新的洗衣機。而正約小林是為了讓她參加另外兩個人數更多的考試,再次聯手掙大錢,小林看到阿正被黑化了,成了這個樣子,非常的傷心內疚,小林表示如果按正需要錢,可以到阿美那裡拿她的那一份錢,可是阿正已不是當年的那個純粹少年,一系列的事件讓他意識到錢才是一切的主宰,區區的的兩百萬不能讓他放棄上千萬的大單,小林看著被自己被自己帶壞的阿正非常的傷心和失望,然而,而正確威脅到如果你不合作就去揭發檢舉上次的國際作弊案,這樣小林就和他一樣,無法出國唸書。不僅如此,上次參加作弊的每一個人都會遭殃,
這個故事源自於一部電影叫做《天才手》,是一部泰國電影,電影非常棒。
這部電影就能夠產生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的重要性。知識教育可以讓我們有一個非常廣闊的前景,但是沒有道德教育,走錯一步,將會有可能讓我們萬劫不復。身邊的誘惑陷阱何其多,我們如果不能有道德教育拿來保障自己 來時刻提醒自己,再多的知識也走不過架設在萬丈深淵之上的鋼絲繩。
-
5 # 史海一粒粟
謝謝邀請,個人認為,崇尚道德教育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美德,自古以來,先生在教育徒弟或者學生時,往往也把道德考察放在第一位,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文學作品,歷史書本,影視劇本中都有這樣的例子,連師父在傳授徒弟武術前都要考察徒弟的人品,就是這個道理,人品好的學生,學到知識會造福一方百姓,給社會創造價值及財富,人品不好的學生,會對社會帶來很多危害,這樣的人在歷史長河中也比比皆是。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的十八大報告則進一步將“立德樹人”的定位置於“全面發展”之上,體現了黨對教育規律的深刻認識及道德教育在“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的重要性。
回覆列表
個人感覺這個沒有可比性,道德教育是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上的,假如說只有才華而沒有道德,那就成了有才無德,相反只有道德而沒有知識的話,又只能說愚昧。
宏觀上對整個社會來說。道德調整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它決定了社會的穩定。知識調整社會中人與自然的關係,它決定了社會的發展。社會可以慢慢發展,因為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極其長遠的過程,而只要它是和諧的、在社會中的每一個分子都是公平、正義、仁愛的,那麼這個社會就可以被認為是優秀的、值得認可的。而知識決定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和對自然、對自己的認識。他將讓原本和諧的社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用句文話說就是“共同富裕”。但是反過來,注重知識而相對忽視道德,將導致功利性蔓延、貧富差距增大、階級矛盾尖銳等等社會問題。因此對於社會來說,道德較知識更為重要。其次、從微觀上來看。道德決定了一個人對社會作用的正負。知識決定了一個人對社會作用的大小。人在社會,需要對社會付出、索取。然而對於“社會的和諧”的認知和領悟應該是在“道德”範圍內的。如果一把大力推動了社會、卻不小心把它推進了水溝,那麼可想而知。因此以上兩個思路提供參考。
如果兩者必須選其一的話,我更注重於道德培養這種理論認為用人以德,唯德是舉,只要品德高尚就可重用。人關鍵要有品德,才幹是可以後天培養的;有才幹無品德,非但不利於團體,相反只會破壞團體事業。持這種理論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戰國時代的宋襄公。宋襄公一味講究仁義道德,結果打了敗仗,給後世留下笑柄。這種理論隱含的前提假設是:每個人透過適當的培養都能擁有任何層次的才幹,都可以出任任何層次的幹部職務。實際上,這種假設是不存在的,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許多人由於其基本素質問題,根本就無法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