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級有財

    歷史上幾次大的金融危機,確實具有某種週期性。同時,金融世界是由人組成的,是人都有貪嗔痴,所以金融是市場是人的本性的完美呈現,只要人的本性不變,金融市場的迴圈往復週期就不變!

  • 2 # 扮豬並不吃老虎

    大白話,撈乾貨!

    先搞清楚危機發生的過程,回顧幾次主要危機。

    危機無法預測,債務與泡沫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破。卡點很難。

    現代經濟理論已經實質性燙平了週期。

    關鍵詞:東南亞,08 ,疫情,泡沫,政策

    第一,回顧一下歷次危機以及危機的成因

    什麼是危機呢?什麼又是金融危機,什麼又是經濟危機?

    經濟無非就是供需兩端,供就是生產,需就是購買,經濟就是各種各樣的供需交換,各種購買各種交易行為的總和。

    經濟危機就是說這種購買這種交易的活動出現了問題。停止了,不做了,那財富就不會增加了。

    現代工業革命後經濟危機和過去的危機已經有了本質的區別。過去的經濟危機多數是因為生產能力跟不上,在王朝的末年,經常會出現大幅的商品漲價。百姓流離失所,人口大量銳減。也就是供給端出了嚴重的問題,生產不出來東西,缺東西造成的。

    自工業革命後,人們解決了生產不足的問題,也就是說供給端沒問題,但是需求端卻出了問題。簡而言之就是東西生產的太多了,大家不想買了,消費不了。也就是馬克思所描述的那種危機。

    我在很多篇文章中已經介紹了這種所謂的通貨緊縮,你東西生產的太多,大家手上沒有購買力,那東西就會積壓東西,就會降價。

    很多人誤以為這是好事,這絕對不是好事。如果所有的東西都在持續的下降,大家共同形成了未來的悲觀預期,那所有的人都會選擇把錢攥在手裡而不買東西,這是理智的選擇。

    這個時候工廠會關門,工廠關門了,工人就沒收入,沒了收入。更買不起東西,物價更下降,這就是一個向下的死迴圈,還不如通貨膨脹,通貨緊縮是一個死亡迴圈。

    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大放水。現在全世界都在實行凱恩斯的政策,那就是像經濟體中釋放流動性,說白了就是印更多的錢,剛才我已經說過了,東西太多,購買力不夠,那麼就在需求端給大家錢,讓大家買,但是這樣做有兩個問題是十分致命的。

    一是銀行一般是透過貸款的形式來釋放流動性,富人更容易拿到貸款,富人消費不了,那麼多出來的錢只能購買資產,那持有資產的人就會更加有錢。就像這次疫情當中,股票,房子漲得都很多,沒有資產的窮人呢?他的錢很快就消費光了,貧富差距不斷的拉大。

    二是這種方式如果搞得太過會讓錢貶值,並打擊大家工作的積極性,大家就沒心情幹活了。比如著名的辛巴維(威)和委內瑞拉,就是因為無限量的印錢,那市場上的東西生產不出來。錢就變成了廢紙。

    同時呢,如果用印錢的方式來解決還債的問題,那所有的企業所有的人都會想,不管我借了多少錢,總有一天政府會幫我還。那請問大家幹活兒還有什麼積極性呢?大家為什麼還要出去工作呢?就等著在家發錢不就行了。

    那麼之前我們積累的所有技術,我們積累的所有的成果會逐步的失去。市場經濟的魅力就在於競爭就在於激勵,就在於逼著你不得不幹活兒。如果你這樣搞,那相當於計劃經濟迴歸,大家的激勵機制沒有了,都不想幹活兒了,你說什麼都沒用了。

    第二,經濟複雜,危機無法預測,泡沫什麼時候破沒人知道。

    經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沒有人能夠說的清楚到底是什麼精確的原因,或者什麼時候他會出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泡沫很難預測的原因。泡沫實際上是一個事後的東西,只有破了你才知道,事前你是無法預測的。

    比如著名的金融學大牛羅伯特希勒,就認為美股當年的科技股是有巨大的泡沫的,但是你說既然有泡沫,你敢不敢做空呢?如果按照他當年的推測,就在他那個時點做空的話,估計虧得連褲子都不剩。

    比較神的應該是保羅克魯格曼,當年預測說東南亞這個地方應該是有金融危機的,這些地方光靠勞動力而沒有實際的技術進步,外資隨意的進入推高資產價格,一旦經濟形勢轉冷就會出現泡沫,第二年就出現了金融危機。

    但是你說你覺得有金融危機,你敢不敢當時那個點位就拿著錢去做空東南亞的貨幣,做空泰銖。做空印尼盾呢他也是不敢的,為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可能有泡沫,但是這個泡沫到底是什麼時候破,這個點兒怎麼才能準,這個量是多少才算精準,這誰也無法預測。這就是索羅斯被封神的原因。

    比如說經濟非常好的時候,大家都去借債,然後大家都去開廠子,這個時候大家覺得欣欣向榮,東西被炒的很高,資產價格也被炒的很高,房價也被炒得很高,於是你覺得這個時候有泡沫,那請問您有泡沫,你應該做些什麼呢?

    如果你不買,那你就是持有手上的貨幣,等著東西往下跌,但有可能他就漲到你無法理解了。你的機會成本就喪失了,看著別人買房子掙了錢,你拿在手裡,你的貨幣相對就貶值了。

    所以關鍵的關鍵在於這個時間點,在於你點兒卡的正不正。

    因為你覺得債務高,你覺得資產價格高,那銀行有可能進一步的降低利息。大家有可能手裡還有閒錢,也有可能有的人更加的敢於冒險。他就不出手或者繼續上漲,這些東西是非常複雜的,市場是千千萬萬的個娟娟細流,所有人的共同的預期,你覺得高可能更高。你覺得跌到底啦?其實可能繼續跌,根本沒有個頭兒。

    第三,現代經濟理論似乎燙平了經濟週期,但是人類歷史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泡沫,人性決定,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現代的經濟理論似乎燙平了這種經濟的週期。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就說這一次的疫情讓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不光是需求端,人們買不了東西,生產端人們也上不了工,東西生產不出來,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如果放到1929年,那可能就沒有辦法了,我之前說了。通貨緊縮是一個無解的迴圈,當時西方奉行不干預主義,也就是說一些不好的企業破產掉,那麼整個社會就會再次達到平衡,經濟就會復甦。

    但實際的情況是,大蕭條曠日持久,經濟的回撤達到了30%以上。你想想,GDP下降30%以上誰能頂的住。

    於是凱恩斯主義橫空出世,也就是傳統的西方宏觀經濟學。最簡單的白話解釋,那就是你在需求端不是沒錢嘛,那我就想盡一切辦法給你錢,透過財政部發債務,中央銀行直接購買,然後把錢以貸款的方式是放到社會上去,工廠再次開工了,各種財政刺激計劃上馬了,各種工程上馬了。

    在這期間,經濟再次繁榮,大家又能買了,各個產業鏈上也恢復了,大家拿到了工資,經濟就更加好了。

    但是你說是不是把問題徹底解決了嗎?明眼人都知道,其實並沒有解決,只是把這個問題無限的推後了,這個泡沫越吹越大了。當然我一向認為如果是內部債務,那其實是沒什麼太大問題的。一代轉向另外一代,爸爸給兒子,兒子給孫子。

    但是這種事情是不是可以持續地呢?肯定也不能是持續的,早晚有一天經濟恢復的時候我們還要加息,我們要讓貨幣不要那麼寬鬆,要刺激我們這個經濟體繼續發展。如果靠印鈔靠放水吹泡沫,就能把經濟推動,那些技術創新,那些技術變革,效率提升就完全沒有意義。

    不過大家也不用那麼悲觀,如果他們我們回顧整個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泡沫,人類就是這樣一種動物,敢想敢做,發現了一種新技術,發現了一種好資產,於是就用各種方法把它買買買,價格升不動了呢,這個泡沫就破滅了,但是我們的技術確實實實在在地進步了,生活變好了,然後再吹起下一個泡沫,所謂的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也許我們身處的本來就是這樣一個一輪又一輪的危機,一輪又一輪破滅的世界。

    結論。經濟危機現在和過去完全不同,過去是由於生產的東西不夠,現在是由於生產的東西太多,人們不想買,於是形成了通貨緊縮,物價不斷的下降,經濟出現了死迴圈。

    經濟是非常複雜的系統,沒有人能夠完全說得清楚。你覺得價格已經很高,他可能更高,你覺得他已經跌到位了,他可能更低。想要卡準這個點兒,想要精確的知道什麼時候泡沫會破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經濟理論似乎燙平了危機的泡沫,但實際上只是把這個問題推後解決。但是內債似乎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也許經濟危機深深地植根於我們的人性,人類歷史本來就是一個又一個泡沫組成的,沒有任何辦法。長期看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技術突破,把泡沫做實。

  • 3 # 一字一句話的事

    很多人覺得這幾年內必然爆發全球性的經濟(金融)危機,但是預測危機的爆發往往是一件很難得事情。這是從過往的經驗中,人們雖然看到了經濟中存在的問題,但是同時也被一些虛假的繁榮所迷惑,掩蓋了事實的真相和放鬆了警惕心,總是喊狼來了狼卻始終沒有來,最後狼真來的時候人們以為很快會結束,結果後面就是漫長的永遠沒有結束。

    比如在1929年危機爆發之前,美國經濟經歷了近十年的繁榮,這種繁榮同時體現在工業部門和資本市場,但是這種繁榮是靠歐洲的資本和消費市場提供支援的,當歐洲因為經濟不振消費市場開始萎縮時,同時也影響了美國這邊的出口和加工製造,實業的衰退讓資本轉向股市,美國的股市經歷了危機前的最大的一次狂歡,短短兩年上漲了150%,銀行家以高利差借款給投機者,投機者以槓桿方式購買股票,推高股價而賺錢,銀行家和投機者賺了很多錢,越來越多人捲入製造泡沫的遊戲。當有人意識到問題比想象的更嚴重而開始拋售時,股市在短短兩個月內徹底崩盤,開始了長達數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

    又比如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美國剛乾掉了頭號戰略敵手蘇聯,一極獨大,正處於世界資本主義的巔峰時期,因此開始了追求美國夢的歷程,小布什聲稱要讓所有美華人買上房子,於是金融監管放鬆,為房地產市場提供信貸支援,2006年前的幾年間,房地產市場持續膨脹,房價在1998年到2006年間上漲了124%。在如此繁榮的背景下,銀行貸款大量投放給信用條件較差的購房者,次級貸款佔銀行貸款的比例從14%上升到21%。上漲的房價使得變現房子更容易,即使違約,銀行也能輕易收回成本。2000年至2006年間,一共有12位經濟學家提醒了大規模衰退的可能性,其中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席勒,甚至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提醒住房次級貸款存在違約和詐騙的風險。但市場上的歡呼仍是一次次淹沒了他們的聲音,直到美聯儲在2007年覺得經濟過熱開始了17次的加息,終於在2007年底房市泡沫隨之破滅,大量消費者根本無力還款,開始出現大量的違約,最終形成連鎖反映,爆發次貸危機。

    從以上兩個案例看到,危機前總伴隨著兩個同時存在的因素,就是實體經濟因為債務的大量增加而舉步維艱,同時資產市場開始不斷創造泡沫,不是股市就是房市。在這一過程中,貧富差距擴大,最終在一片繁榮中出現了大量違約,導致金融機構的信用收縮,引起連鎖反映,同時使得實體經濟和金融部門遭受巨大打擊,然後爆發了危機。

    目前的世界經濟情況和前幾次危機前的情況很相像,但由於各國透過量化寬鬆政策,提供了大量的流動性而保證市場未出現大量違約,因此暫時只見到衰退沒有爆發危機,倒底未來會怎麼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學校開了一個超市,涉及到取貨和送貨的問題,應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