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化故事會

    南韓在1948年廢除了漢字,到1994年又紀念漢文化,後悔不該廢除漢字。北韓官員寫公文,通訊,作詩都用漢字。德川幕府派到日本的信使都要用漢語造詣高的官員擔任。他們和日本僧侶用漢語交流,作詩。在古代漢文化圈中受中國漢文化影響最重的就是古代的北韓了,北韓的文化、制度、傳統、風俗等無不與中原王朝相同。在制度借鑑上,除了北韓王室的體制、軍隊,還有一項重要制度被北韓引進,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科舉制度”。作為以儒學為核心的科舉制度,北韓引進後,促進了發展。透過科舉考試的施行,儒學思想在北韓紮根,並受到民眾的推崇。儒學的價值觀及道德規範也滲透到北韓的方方面面。在使用文字上也是中國的漢子,北韓遺留下來的歷史記錄也使用漢子書寫的。

    北韓半島的新羅王朝一直與唐朝保持長期交流,唐高宗就幫助新羅完成了統一,北韓半島三國鼎力的局面徹底消失,北韓與唐朝交流不斷加深。新羅王朝受唐朝影響後,也在國內逐步實施科了舉制度,並設“讀書三品科”,即“讀《左傳》,《禮記》,《文選》,能通其義,兼讀《論語》、《孝經》者為上。讀《曲禮》、《論語》、《孝經》者為中。讀《曲禮》、《孝經》者為下,若博通《五經》、《三史》、諸子百家書者,超擢用之”。於是古代北韓就用“讀書三品科”選拔任用官員。由於北韓還不開化,新羅實施“讀書三品科”時,遭到國內一些保守貴族的抵抗。科舉制度真正在北韓確立並實施是公元958年,也是高麗王朝光宗時期,而此時中國處於五代十國時期。

    光宗的科舉制度主要借鑑唐朝科舉,設進士科、明經科、雜科。其中進士、明經兩科是最重要的考試。進士科重視經義策論,明經科考試內容採用中國《尚書》、《周易》、《春秋》、《禮記》等書籍。當然雜科也有,包括“醫、律、算、書、卜”等專業。武科考試則是後期在北韓王朝中出現,設立騎射等內容,如果初試透過進入複試也要考四書五經。北韓王朝在實施科舉制度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借鑑學習中國的過程。宋朝建立後,北韓科舉制又全面向宋朝學習。宋朝科舉考試內容變化,主要是王安石改革的內容,王安石取消了貼經、墨義等弊病較大的內容,專門以經義、論、策選取進士。 當然了,科舉考試使用的文字就是漢子。北韓科舉制度的發展,實際就是儒學在北韓的發展,儒學已經深入民眾的思想,漢字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1894年,日本佔領北韓後,為了去除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逼著北韓國王改革,並且不斷向北韓半島滲透日本文化,這就是歷史上的“甲午更張”,其中科舉制度也廢除了。在北韓實施了936年制度從此消失。科舉制度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北韓最長的一項制度,歷來受到北韓各王朝的尊崇。北韓各王朝重視科舉,主要還是“中國公道,惟在科舉”, “門塞而公道開,浮華斥而真儒出”。科舉制度從七世紀進入新羅王朝,到958年確立,北韓的科舉制度基本是延續唐朝的科舉制度。 1948年,南韓徹底廢除了漢字,使用他們自己的文字。北韓從1949年起全面廢除使用漢字,逐漸過渡到一律使用表音字。不過1968年在金日成指示下,修改了一律使用表音字方案,逐步恢復漢字教育。目前北韓小學生從五年級開始學習漢字,至高中畢業止學習1500個漢字。大學期間再學習1500個。共計教授3000個漢字。

    南韓紀念首爾建都600週年,舉行了一場古代“科舉考試”,意在紀念漢文化。當時數百名穿著古代韓服以及穿儒生長袍的“學子”們,在南韓首爾慶熙宮前開始考試。南韓於1994年並開始紀念這項古老的制度,每年一次,應該有25次之多了。南韓再現“科舉考試”並非採取科舉考試。主要是為了去除日本殖民化的陰影,弘揚傳統文化,爭奪傳統話語權。自從二戰結束後,日本從北韓半島撤走後,南韓在各個方面開始沿用自身的傳統文化。日本殖民北韓半島半個世紀,對北韓傳統文化破壞極其嚴重,很多從中國借鑑來的傳統文化被日本強制消除。南韓不斷還原古代北韓的一些文化傳統,就是要切實去除日本對南韓的傳統文化的侵蝕。南韓人認為,古代北韓使用漢字及其科舉考試拋棄以血統為主不平等社會行為,人人都可以平等透過考試獲得官職,包括使用漢字,這是古代北韓發展一個重要因素。現在,南韓人才發現,漢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先進的文化,它根深體固,遊刃有餘,自我恢復能力強大,是不可替代的文化。他們這才後悔不該廢除漢字,在傳統文化領域積極恢復漢文化,比如申遺,過中國節日等。南韓紀念漢文化,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文化保護不可輕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經黍離賞析誰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