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花有酒

    不是的。

    我說一下自己比較粗淺的理解

    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基礎,是與著名的四句教緊密結合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心都是晶瑩純潔的,無善無惡。有了善惡的概念,是因為對事物的判斷強加進了自己的私慾,能夠分辨出善惡是心的本體還是私慾,就是良知。能夠把心中善的部分保留,發揚,去掉惡念,就是格物!

    而知行合一,就是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的過程

    例如,你在路邊撿到一筆鉅款,心裡明白,這種不義之財不該取,這是良知,但你還會想,我很需要這筆錢,不是偷的不是搶的,也沒有違法,也可以留下這錢自己用,這就是摻雜進了私慾的惡。

    最後,你遵從自己的良知,去尋找失主,這就是為善去惡。 而這個過程,就可以稱為知行合一的一種形式!

  • 2 # 木子哲學

    不是,王陽明的心學鼓吹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你怎麼想就怎麼做,而這是十分危險的,想法是謬論邪惡的,如果也做了,那就是造孽啊。正確的應該是知行合理。

  • 3 # 十方龍王

    不是實事求是。知行合一,色空不二,心學四句教,惠能的《壇經》,佛祖的《金剛經》,老子的《道德經》等等

    這些的都不是用思考可以明白,有人說"知行合一"就是想到了就能做到,如果這樣就是心學,那全世界有幾十億聖人。

    "知行合一"這是開悟後才能明白,絕非文字表面的意思。

    咱們教育家倡導的知行合一,估計自己都沒明白,也就看祖師爺說格物致知挺熱鬧,自己也湊熱鬧,發表下自己高深理論,以展示價值,獲得世人認可。

  • 4 # 使用者6583039556

    是的,是實事求是。

    王陽明心學!心學四訣來自於王陽明的王門四句教,具體內容包括: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由不知善惡之心體,到知到動,到知善知惡而行,都是實事求是的追求人生的最完美,最高境界。

  • 5 # 岐黃道心

    《實踐論》裡的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與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並無二致,一定要有所區別在於《實踐論》把這個過程講述清楚,它是哲學家解釋世界解釋社會,但問題在於改變世界。而這種改變世界則不是講清楚的事,而是要去做事,是知與行的合一。

    因此《實踐論》的副標題《論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與和的關係》是講清楚。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讓人去把知想明白了,才能在“行”時能夠做明白,這是在人的思維意識裡,而不是體現在文字上的表述。

    前者是剖析講授的方法,後者是整合明白,是分析與整體的關係。

    《傳習錄》

    先生曰:“此卻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亦濟得甚事?只是閒說話。”

    《實踐論》

    認清實踐論與知行合一本一體的,不是說閒話的,是要懂得去做的,文字上理清是沒用的,沒有在頭腦中理清才能改變世界。

    唯心論和機械唯物論,機會主義和冒險主義,都是以主觀和客觀相分裂,以認識和實踐相脫離為特徵的。以科學的社會實踐為特徵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論,不能不堅決反對這些錯誤思想。馬克思主義者承認,在絕對的總的宇宙發展過程中,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因而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人們對於在各個一定發展階段上的具體過程的認識只具有相對的真理性。無數相對的真理之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

    透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透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迴圈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所以知行合一是實踐論,而不是實事求是,但二者是有關聯的

  • 6 # 醉臥雲巔笑人間

    知行合一與實事求是並不相同。

    前者是一種狀態;

    後者是一種態度。

  • 7 # 曉木愛詩文

    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宗旨,而行是知的實踐。古人之所以將”行”與”知”兩個字分開,先說一個知,然後再說一個行,是因為社會上有這樣一種人,對於發生的事情他們從來不會認真去思考,去觀察。 不知道如何動腦筋去分析問題,做事情永遠是跟著感覺走。

    對於這種像無頭蒼蠅的人,你必須跟他講清楚什麼是知?他才能把事情想清楚,之後去行動。第二種人是:希望規避掉所有的風險,所以,每天不切實際的空想,就是不願意付出任何行動。對這類人,一定要強調行動的重要性。第三類人是聰明的,明智的:遇事會先觀察分析,其次找到解決辦法,最後再去行動。

    舉個有意思的例子跟大家分享:

    有一座山盛產蛇,蛇膽蛇心都是很好的藥材,其中有3個年輕人冒險去捕蛇

    第一個人賺錢心切,只在村中住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沒對蛇做任何習性的分析就匆忙上山了。很快因打草驚蛇而丟了命。

    第二個人被嚇住了,惶惶不可終日。

    根本沒有膽量邁進大山去捕蛇。

    第三個人充分考慮的捕蛇相關問題,怎樣找蛇,怎樣捕蛇,中毒後的解毒方法,他都一一向村民討教清楚了。半個月以後做好充足準備的他上山了,最後捕捉到上百條蛇賺了很多錢財。

    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道理告訴我們現代人,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思考和行動都是相輔相成的。遇到問題要先思考分析,找到關鍵問題和解決策略,之後再付諸行動,才有可能最後成功。

    因此,把“知行合一”簡單理解為實事求是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 8 # 閒聊天下

    應該說王陽明老夫子具有與時俱進,實事求是,不拘泥於古的思想,在《傳習錄》中有充分的體現。但他的“知行合一”思想絲毫沒有實事求是的意思,知行合一是他的世界觀、認識論,也是一種思想境界。

    陽明老夫子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如鼻塞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曉得說些孝弟的話,便可稱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聖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謂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卻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說知行做兩個,是甚麼意?某要說做一個,是甚麼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說一個兩個,亦有甚用?”“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結果。如果深諳知行之理,若說知,行已自在其中了”

    從世界觀上,陽明心學認為“良知”天然存於心,是先天的,但“良知”在接觸外物而蒙塵,老夫子所言良知與佛家所說的人人都有佛性類似,當然就這一點而言,唯物主義者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

    從認識論而言,陽明老夫子認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果,知行一體。老夫子把“知而不行者”識為不知。可以說老夫子的“知”視為“認知”和“真知”,也就是說他把思想的知識屬性視為“不知”,不但知而且信服、認可才為真知。這就在邏輯上實現了知者必行,行者必知,知行合一。就唯物主義而言,把“知而不行視為不知”即知識與思想的區別也是難以接受的。

    只所以說“知行合一”是一種思想境界,就不得不重提“良知”,“致良知”。要達到“致良知”就必須把心靈中“蒙塵”格掉(即格物)“良知”才會顯現,才會真正具有“真知”,實現“知行合一”。

  • 9 # 儒者讀書

    實事求是是知行合一的必要條件,但兩者並不相等。

    毛澤東寫過一篇《實踐論》,拿這篇文章裡的內容更容易理解知行合一的概念。

    知行合一作為王陽明學說的方法論,絕對不是陽春白雪,它應該是貼近生活的,從實踐中得出知識,再以知識指導實踐,如此迴圈往復,這是毛澤東實踐論的觀點,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一致的,所以實事求是是知行合一的一部分,但知行合一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兩者之間是有些許不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該尊重本能還是尊重教化?人之初本惡還是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