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大舍

    遼東公孫氏勢力範圍

    為何遼東公孫氏政權的統治者是中原大族的後代,在禮樂制度上都遵循漢制,公孫氏在其首府襄平立漢二祖廟、用漢朝衣冠制度,甚至在葬禮上仍舊保守漢家制度,使用金縷玉衣,但仍舊被曹魏和孫吳視為東夷?

    玉匣,現代也稱玉衣。漢代最奢侈的明器,公孫淵滅亡時庫裡還藏有兩具。遼東公孫氏甚至將其賣給中原的王侯們。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事實,在歷史上民族國家是出現最晚的一種國家形態,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時期國家都是以文化和政治上的認同為基礎的。所以在古代的夷夏之防主要的區分標準是價值觀或生活方式而不是現在大多數人所想當然的血緣民族。

    比如南北朝時被南朝稱“索虜”的鮮卑人在建立元魏王朝之後便以諸夏自居,並回敬南朝為島夷。這樣遼東公孫氏被中原王朝蔑稱為東夷也就是自然之理。而在夷夏概念確立之初的春秋時這一點表現的更明顯,西戎北狄皆有姬氏姓之國。公孫氏政權和中原的曹魏一開始就忽冷忽熱,到了公孫淵掌權時更是對魏、吳兩國反覆無常,不要說“夷”、“虜”這些貶義詞,吳大帝幾乎要親自跨海討伐,並且公開的罵公孫淵為“鼠子”。

    罵對方為“鼠”類的習慣傳承至今

    更何況當時的遼東是個不折不扣的“新大陸”,從地理位置上講從中原去遼東那條路都不好走,不是荒漠、沼澤就是山和海,所以比至其他邊境地區獨立性更強。而遼東地區內部更是情況複雜,既有對漢朝很有向心力的中原移民也有長期與漢朝衝突的烏桓,還有對中原王朝一採取認廟不認神態度的高句麗、夫餘、肅甚……情況之複雜比同時期的臨洮、交趾不知道高到那裡去了。

    而中國歷史上在邊境地區的統治者們對於統治地區大多采取入鄉隨俗的態度,都習慣將自己的領地當做家園來建設,極少以征服者自居,所以公孫氏政權有著比較強烈的地域色彩。

    但有一點要強調的是並以漢遼東郡為中心的公孫氏政權在與中原大國如曹魏、孫吳之間艱難選擇,以求在風暴中心的邊緣偏安的同時,也東拒高句麗,北撫夫餘,南服三韓,稱雄北境。把華夏文明在東北亞地區的影響擴充套件到了即使盛周強漢也不曾涉及的松花江流域和日本海。

    高句麗古墓壁畫,拜公孫氏政權三代人五十多年的努力,東北亞地區從此更加迅速漢化。

  • 2 # 遼瀋晚報

    根據宋朝時候的《廣韻》這本書,公孫雖然是複姓,有名的那幾位比如公孫瓚、公孫度的揚名之地都在中原之外,但是公孫這個姓卻是自古就有的,“古封公之後,皆自稱公孫,故其姓多,非一族也。”比如三國時期,公孫瓚是出身遼西,而公孫度則是遼東郡人,還有那位提拔了公孫度的公孫琙則是玄菟郡人。

    在春秋時期,各地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很多都被稱為“公”,比如齊桓公,秦穆公。那麼公的兒子呢就是是公子,公的孫子那就是公孫了,到後來就有公的孫子乾脆以“公孫”為姓了。如商鞅,又被稱為公孫鞅,因為他是衛國國君的後裔。

    《呂氏春秋》中就說了,區別於華夏族的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按照那時候的說法,公孫氏一族所在的遼東應該是北狄了。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說文解字》,蠻是蛇種;狄是犬種;戎是兵,兇器。而夷是揹著大弓的人,唯一的“人”族。研究者認為,在先秦時期,“夷”是不帶有外族觀念的,只是作為部落聯盟的稱呼。

    但是在秦漢之後,東北的土著民族就在史書中被稱為東夷了。

    比如說東北曾有國名曰“夫餘”,《三國志》:夫餘在長城之北……國有君王。其後的《後漢書》、《晉書》、《資治通鑑》等都有關於夫餘國的記載,而夫餘國在這些史書中都被列入“東夷傳”裡,《後漢書·東夷傳》提到的第一個國就是夫餘國。

    由此可見,東吳的人物稱遼東的公孫氏所處東夷是很正常的事情。

  • 3 # 山野論史

    公孫姓出現較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多諸侯國的後代成為公孫,諸侯國國君的兒子中,繼承父親位置的稱為太子,其他兒子成為公子,公子的兒子便稱為公孫,這些人一般出生於貴族,但與太子一支較遠,為了顯示身份,就以公孫為姓,所以公孫這個姓氏來源較雜,但都是古代諸侯的後代無疑,在身份上屬於中原漢族姓氏。遼東公孫氏是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人,其地原為東胡所佔領,與戰國時期的燕國以灤河流域為界。經常襲擾燕國。大概在公元前300年前後,燕國將領秦開擊敗東胡,燕國領土向東擴張了近一千公里,並設定了上谷、漁陽、遼西、遼東五郡。並在河北懷來到遼寧省遼陽一線修築了長城。遼東成了漢族政權控制的土地,秦滅燕後,全盤接收了燕國的土地,西漢漢武帝時,又進一步東進佔領了北韓半島的大部分土地,設定了樂浪郡、玄菟郡、臨屯郡、真番郡四郡,屬於幽州。到東漢時,基本失去了對北韓半島的控制,但遼東一直還在東漢政權的控制之下。東漢時期為了解決塞外遊牧民族的侵擾,開始讓大部分的塞外遊牧民族內遷,遼東、遼西、右北平成了內遷安置地,大批烏桓人內遷逐漸形成勢力,對中原政權造成威脅。

    其時東漢政權對遼東的控制是很弱的,通往遼東的道路是在渤海和燕山山脈之間的一條狹窄通道,每到雨季道路泥濘,車馬難行。所以遼東一直處在失控狀態,一直受到周圍各種勢力的侵擾。東漢末年,董卓封公孫度為遼東太守。公孫度這個人很有本事,趁著中原混亂,無暇東顧,他很快在遼東站穩腳跟,並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繼則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東萊諸縣,開疆擴土;儼然就是偏居一隅的土皇帝。

    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追襲袁紹殘部,順便解決三郡烏桓入塞帶來的問題,因為道路難行,險些半途而廢,多虧了田疇帶路,北出盧龍古塞,越鮮卑庭,直達柳城,在白狼山斬首烏桓首領塌頓。這時公孫度已死,其子公孫康繼承遼東太守,面對曹操的強大壓力,公孫康選擇投降,將袁紹的的兒子袁尚、袁熙人頭送給曹操。曹操撤軍,途徑碣石山,留下千古名句《觀滄海》

    公孫康雖然表面上歸歸附曹操,但因為地理位置特殊,中原政權對它的控制力依然很弱,歸附只是個名義而已,實際上一直處於半獨立狀態。《三國志》描述公孫康【恃遠不服。】公孫康死後,他的兒子公孫淵還小,弟弟公孫恭做了遼東太守,後被已經長大成人的公孫淵奪位。被魏明帝拜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但公孫康並不買賬,時時想著像吳蜀一樣獨立,於是偷偷和孫權聯絡,孫權打算封其為燕王,遭到大臣們的反對,題主所說的上書孫權,就應該是這時候的事。孫權沒有采用大臣們的建議,派使者攜帶大量珍寶去賜封公孫淵。公孫淵怕這事惹惱了與自己相鄰的魏國,於是收下財寶後,誘斬吳使,並將其首級獻給明帝。明帝於是拜公孫淵為大司馬,封樂浪公,還讓他繼續持節任遼東太守,統領諸郡。

    不過魏明帝曹叡也看出了公孫淵圖謀不軌,開始關注遼東問題,魏明帝太和五年,開始大修通往遼東的道路,至今在這條道路上還存留著當年的一座古橋,就是位於唐山市灤縣榛子鎮的承流橋,當時叫臨水橋,碑記明確記載始建於魏明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不過現在存留的橋體是明清兩次大修以後的,原橋早就沖毀了。

    始建於魏明帝太和五年的承流橋,現存橋體為清嘉慶九年重修

    果然公元237年,公孫淵自立為燕王,不過這時已經和30年前曹操徵遼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因為魏明帝曹叡已經修通了通往遼東的道路,雖然也是在雨季出征,【會霖潦,大水,平地數尺……】司馬懿已經不需要北出盧龍古塞,繞道遼東了。四萬大軍,【經孤竹,越碣石,次於遼水。】與公孫淵對峙。最後公孫淵失敗被殺,遼東徹底為曹魏控制。

    從上邊的描述和下邊的地圖可以看出,遼東及周圍的遼西、右北平遠離中原政權,最早屬於東湖,東漢末年又被入塞的烏桓控制。但遼東自從戰國晚期歸為燕國以後,一直為中原政權所控制,即便在三郡烏桓入塞時,仍牢牢把持在公孫度和公孫康父子兩人手裡。屬於冀州範圍。所以《三國志》將其與其他諸侯並列是正確的。而東吳大臣反對孫權結盟公孫淵,難免會對公孫淵進行貶損詆譭,再加上東吳與遼東正好處於最北和最難的兩個極端,中間隔著曹魏,對這個像觸角一樣伸向眾多外族深處的遼東不是太瞭解,說出遼東屬於東夷的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借了朋友的錢付首付,房貸還沒下來,套現自己信用卡里的錢還,房貸能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