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創華智業崔老師
-
2 # 大愛致簡
在人生三大叛逆期中,第一個叛逆期是2歲半的個性反逆期。他的主要特徵是任性心理蒙生或是理性心理形成。第二個叛逆期是5~7歲的語言代溝生成期。他的主要特徵是自己的小密秘不是說父母聽,而是說給同伴聽。第三個叛逆期就是12~16歲或是14~18歲的青春叛逆期了!這一叛逆期特徵是孩子們開始運用自己的思維方法或思維理念了!大人們的思維方式或思維理念不再是他們自己所"承認"的方法或理念。換句話說:不管是錯是對的事,他們都要自己先去試一試再說。這個時期,"一是思維重組期;二是人生感知體驗期;三是認知深度挖掘期"的三大知識視窗建立期。這一時期,人們時常稱為"人生首個黃金期"…他是人生理想的基石;人生事業基點…這個時期人生心願,時常會影響一個人的整個人生髮展方向或路線。如果這一時期,父子之間不能建立彼此互信。那麼,在未來二十年之間或是更長的時間之內,這對父子或母女之間,也都無法真正建立起心靈上的彼此溝通了!換句話說:這個兒子白養了!可有幾個人,認識到這問題的嚴重性呢?
-
3 # cjthust1
叛逆沒有什麼不好的,人的一生也需要自己做主,做對了繼續,做錯了也算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經驗,好在年輕有時間糾錯。
-
4 # 許多分
青春期是孩子在人生當中經歷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叛逆期,而恰逢讀書少年時,這個時候的孩子正面臨著學業的壓力,著實很大程度會影響後期的發展。
家長此時應該做的是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一段焦躁的時光。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是一直奮戰在教育事業上的老師,面對的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因此我可以給家長提幾點建議。
第一、陪伴。那些孩子缺少家長陪伴的青春期往往會更叛逆,表現為沒有禮貌,親情淡薄,自私自利。家人可以陪孩子聊聊天,可以不談學習,談他感興趣的話題。可以陪他看一場他喜歡的電影、演唱會或球賽,讓他覺得你與他有了共同語言。可以陪他來一次旅行,地點隨他挑選。透過這些陪伴,你會發現孩子其實挺可愛的,並不是總會跟自己唱反調,在這種溫馨的時光裡,你可以開啟他的心扉。
第二、鼓勵。青春期的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中都會有煩惱,閱歷和經歷決定了他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因此他時常會遇到挫折。這些挫折並不一定是學習上的,可能他喜歡了班裡的某個女孩,在朦朧的情感上有了煩惱。也可能是他在某個方面遇到了挫折。家長在透過溝通之後鼓勵他,讓他正確面對挫折。
第三、理解。青春期的孩子想要獨立,有了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在某一些觀點上家長喜歡以過來人的姿態教育孩子,不允許這樣不允許那樣,孩子渴望嘗試,他想要觸碰一切他感興趣或不瞭解的事物,但家長總是阻攔,還不停說教。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長就產生了激烈的矛盾,叛逆這個標籤就被家長打在了孩子身上。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多理解,適當放手,可以給孩子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比如多說“你或許可以這樣......”,少說“你不能那樣......”孩子多半會接受你的建議。
-
5 # 獅子笑眯眯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慢慢追求自我、與父母分離的過程。誕生的那一刻完成與母親的第一次分離,這是肉體分離;斷奶之後慢慢意識到媽媽與自己不是一個人的時候,完成第二次母子分離,這是意識分離;而叛逆期就是孩子對父母的第三次分離,這是精神分離,也可以看做是精神獨立。
所以不要總是覺得叛逆是件特別不好的事情,這是孩子在自我人格塑造,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但因為這個過程孩子特別擰巴, 隨著他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增多,他就開始質疑這個世界,質疑父母教給自己的很多觀念。有的父母被質疑,就會不安、暴躁,因為很多父母還存在著父母本位的思想,特別接受不了孩子挑戰自己的權威。
如題所說,青春期的叛逆真的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但不要理解為是家長最後一次改變孩子的機會。而是父母最後一次參與孩子人生選擇,陪伴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叛逆,什麼事情總有自己的看法,對父母表現出諸多不認同。就試圖去改變孩子,讓孩子認同自己的觀念和做法。我覺得這樣的父母就是在扼殺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作為父母,你無法替代他去過他的人生。你的人生經驗對下一代來說,有的可能是阻礙。
不知道你們是否還記得自己的青春期,那時候的你對父母的管教是什麼態度?前陣子跟朋友聊天,就聊到一個特有趣的話題。為啥小時候爸媽總說我們挑食,長大反而不挑食了呢?答案就是,因為小時候我們吃的都是爸媽愛吃的東西,或者是爸媽自以為我們愛吃的東西,其實我們並不是那麼愛吃,長大了我們可以自己選擇吃什麼,肯定就沒有挑食這個問題了,誰會專門選擇不愛吃的買呢?是不是很有意思?不止吃飯問題,其他問題亦如是。
那如何做好孩子青春叛逆期的陪伴工作呢?我這裡說的是陪伴,所以請放棄你的指手畫腳,放棄你的自以為是,這個世界最大的無奈就是父母自以為是的“為你好”,讓孩子無法拒絕,又充滿憤懣。陪伴的過程,父母需要做到兩個點,一是配合,二是引導。
配合就是你要把自己放在一個輔助的位置上,畢竟孩子的人生他自己才是主角,多細心觀察,發現孩子的需要,如果是物質上的,只要家裡條件允許,孩子又真的需要,合理的要求能滿足儘量滿足,過分壓抑孩子的物質需求,會導致他的自卑和將來對金錢過於執著的可能。叛逆期的孩子內心極其敏感和脆弱,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多給與肯定和鼓勵,會讓他更加自信。
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孩子還未成年,很多觀點帶有激進的色彩,對父母也總是帶有批判的精神。鼓勵孩子說“不”是對的,但是不能一味的遷就孩子。之前所說的配合並不是百分百縱容,這個度要父母自己把握,一定要把孩子所想都聽完整,再發表你的意見,不要打斷孩子,說之前你要想好措辭,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儘量用實際例子來說明你的觀點,孩子比較能理解。對於孩子的反駁,要虛心接受,因為孩子不一定就是錯的,你也不一定是對的。學會跟孩子說對不起,你的孩子會更愛你一點。
最後再總結幾個要點,改變孩子叛逆就是不好的錯誤觀念,面對孩子叛逆要冷靜、不要指責,要多加肯定;多陪伴孩子,瞭解他的真正需求,只要合理能滿足就滿足;父母也要常常反思,學會跟孩子平等對話,你會發現孩子也是你的老師。
-
6 # 寒寒22
都是做家長的不對,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要約束起來的(包括我自己的孩子),我家是邊玩邊學,認為小學沒有關係,快樂童年最好了。從小學到初中每年班主任都會打我電話,叫過去一起受訓,要麼一起訓孩子,到頭來孩子還是老樣子,做家長的也是皮掉了,不是很過份就不聞不問了。
到了初一下半學期那個叛逆期我不是人過的日子,做老孃的是他呼來喝去的,伺候的一個大爺,只要他不發脾氣,我想著只要孩子不發脾氣,這個階段過去了就好了,我時不時還說“你是叛逆期,腦袋不正常,我不搭理你,成年之後你要這個態度,有多遠滾多遠!”說實話,這真是我的態度。
初三下半學期,學習緊張的不行,想要學好了,在最後2個月他拼了小命,考上了還不錯的高中。(算是考運比較好)
高一,現在的學習態度完全不一樣,都很少離開凳子,也不呼來喝去,也有些禮貌了,反而我有些不適應了,總算是過了叛逆期,迎來了新的開始!
我是給他戴高帽,連哄帶騙
我是給他戴高帽,連哄帶騙
我是給他戴高帽,連哄帶騙
-
7 # 頤閣養老沙龍
孩子在青春叛逆期表現出來的種種行為,可以看成是孩子對家長過去教育方式的一種抗議。家長如果這時候還不反思,依然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和孩子的關係不但會勢同水火,還會影響他們以後的一生。這就是為什麼說青春叛逆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中非常重要的時期,很多家長惶恐不安地等待這個時期到來,再不知所措地等待這個時期過去。為了減少和孩子的衝突,很多家長往往會在這個時期讓孩子住校或送去國外讀書,目的都是希望減少親子間的摩擦,其實這只是斬腳趾避沙蟲,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所有的現在都是由過去累積起來,青春叛逆期一般從14歲開始,如果家長在過去14年給了孩子足夠的陪伴,並且構建了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家長和孩子會非常順暢地度過這個時期。但如果家長在孩子的童年成長中長期缺失,或者親子關係不和諧,家長更要好好把握孩子成長中的這個階段,比如給孩子足夠的關懷,即使有時他們並不領情;尊重他們的決定,必要時提醒他們可能面臨的後果;尊重他們的隱私,給他們獨立自由的空間;多傾聽他們的想法,適時溫和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多讓他們參與家庭的決策,減少和家庭的疏離感。
-
8 # 關小門的窗
什麼叫“青春叛逆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我的理解大概是如果在這個期間教育不好孩子的話,以後就沒機會了?我覺得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時候長大的,也都經歷過青春期,自己那時候是什麼樣子應該都還記得。如今自己做了父母,只要換位思考一下就好了。不管社會怎樣變化,人的生長髮育過程是不會變的。
青春期是思想意識覺醒的時候,孩子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再也不是以前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小孩子了,這時候父母要像對待大人一樣去尊重他們,認可他們。不同意見可以交流溝通,因為畢竟孩子的生長環境和家長有很大的不同,兩代人在思想意識和許多事情的看法上肯定相去甚遠。
作為家長,我們只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一樣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朋友來平等對待,有不同意見及時溝通,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把好關,相信每個孩子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都會越來越懂事的。
-
9 # 煙波江上伊人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期,他們反感被當成孩子。渴望得到大人們的認可,希望大人們把他們當大人,平等對待。然而卻在為人處世中處處流露出孩子的稚嫩心性。對自身的期待值過高,跟父母的失望值一旦發生碰撞,孩子就會覺得難以適從,無法接受,他們感到迷茫焦慮。如果這個時候得不到父母老師的理解和疏導,就很容易出現進入叛逆期。所謂的叛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或許是孩子對得不到認同感的抵抗,已經對自我認識的模糊產生的焦慮。
而此時父母和老師應該如何順利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一味的縱容絕對是不可取的。極易造成三觀不正,孩子易形成自私自利自大自負性格。我認為要老師和父母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嘗試幫助孩子。
一情感上的認同,是扣開孩子心門的一把鑰匙。只有獲得情感上的認同,你才能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源頭,找到根才能對症下藥。對孩子的行為舉動,多理解少指責,多為他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去苛責他出狀況。鼓勵他多嘗試挑戰自己,成功了給予表揚,失敗了也要表揚他的勇氣並和他一起分析原因。
二心理疏導,需要配合強制管理。
作為老師父母,你一定要有堅持的原則和底線,孩子什麼事能做,能做到幾分,什麼事絕對不能讓步,心理一定要明確,不能讓孩子覺得他可以任性的為所欲為。那麼,商量達成協議,我認為是較為有效的方法。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比如手機問題。手機是決定不能帶去學校,哭鬧都不管用。週一到週五在家也不能使用,週末限時使用。制定了規則後,做到了獎勵,違反了剝奪部分權利。
青春叛逆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老師幫助的時候,請靜下心,放下姿態,做好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敵人。
回覆列表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孩子為什麼叛逆?
很多家長會說:我管不了孩子了,太叛逆了!
可是,原因真的是孩子叛逆嗎?
孩子在慢慢長大,我們在慢慢成長… 當我們的成長的速度跟不上孩子成長的速度,孩子就會和我們叛逆鬧矛盾....
沒有孩子天生就愛叛逆父母,
他們叛逆的是父母三四十歲的自以為是。
有很多的孩子並不叛逆,是基因的問題嗎?不是的,是家長不會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
比如說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很多家長就會說別玩遊戲了。可是孩子為什麼會沉迷遊戲呢?孩子小時候就愛沉迷網路遊戲嗎?孩子最早是喜歡到外面玩的。可是由於家長的不正確引導,孩子覺得遊戲能給自己極好的體驗。所以ta沉迷其中。
凡事都有表象和根因。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是表象,家長沒有及時陪伴是根因。
同樣,孩子叛逆是表象,家長沒有好好引導才是根因。
所以,孩子在成長,家長也要走出來學習,懂得用新時代的思維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