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社群plus
-
2 # 李政權
首先糾正一點:生鮮電商不是現在才火,而是在五六年前就火了。
但是全國4000家生鮮電商企業,仍然普遍處於燒錢階段,其中能賺錢的企業不過1%。
你可以想象傳統生鮮電商行業的糟糕處境。
與此相對應的是,生鮮電商的滲透率不到7%,而線上零售在中國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佔比卻達到了15%,生鮮電商做得有多糟糕,活得有多艱難,而生鮮電商的潛力有多大,由此皆可見一斑。
非常顯然的是,傳統的生鮮電商有著非常大的問題。
簡單講,其中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人群錯位帶有偽需求特徵-網購的燒菜做飯少,在家做飯多的老年多,卻不網購生鮮;競爭地位尷尬-和菜市場比便利,和商超比價格,兩頭不佔優;履約成本高-冷鏈物流成本高、限時配送要求高,損耗大,嚴重影響了生鮮電商盈利能力和使用者體驗……所以傳統生鮮電商企業倒了一批又一批。
但是,理應看到的是:
1.生鮮商品具有市場足夠大,以及剛需、高頻與自帶流量的基礎特徵,具有很好的流量入口及帶動低頻商品的價值效應;
2.各消費渠道及零售業態各自在消費體驗上存在重大問題,菜市場數十年如一日髒亂差,商超重銷售並生鮮度欠缺……透過諸如現場加工、堂食,以及透過色香意味形的運用,就能比較容易的將生鮮商品的消費體驗提升一大截。
正是因為以上種種原因,類似阿里巴巴及其盒馬鮮生,京東及其7fresh,蘇寧易購及其蘇鮮生……零售世界的超級玩家,尤其是線上那些掌握了龐大使用者資料及資源,能對線下較好賦能的超級玩家們,紛紛也選擇了以生鮮為切入及發力重點踐行新零售。
-
3 # 王長勝
生鮮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其在零售消費市場中也佔據重要地位,隨著中國電商行業的不斷髮展,作為電商領域的最後一片藍海,生鮮市場逐漸成為電商平臺爭奪的物件。
首先,從生鮮市場規模來看,2017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9萬億,同比增長6.9%,預計2018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將繼續增長至1.91萬億,而且,生鮮是剛需商品,而且具有頻次高的特性。
所以,在如此巨大的市場面前,任何一個電商平臺都不會輕易放過這一擺在面前的誘惑。像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京東的7FRESH、蘇寧的蘇鮮生、美團的小象生鮮,以及其他超級物種等,開始線下佈局。
其次,線上線下配套設施的成熟。對於生鮮這一特殊商品來說,線上體驗遠不如線下好,非標化、冷鏈物流等一直是困擾生鮮線上線下融合的因素,而隨著上游市場與冷鏈物流的逐漸完善,讓生鮮才有可能正式電商化。
第三,從電商平臺本身看,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線下成為新的戰場,而且生鮮超市等還是以線下為主,高顧客黏性、高消費頻次的特點也為線上電商平臺帶來新的流量紅利。
據前段時間京東7FRESH的釋出會上訊息,隨著前兩家門店的完善與成熟,7FRESH開啟快速複製模式,未來3~5年會在全國開超1000家門店,盒馬鮮生也加快了開店步伐,其他生鮮電商也開始躍躍欲試,加緊對未來市場的規劃。
所以,基於上述幾點因素,電商入局生鮮是必然趨勢。
-
4 # 吳懟懟
2012-2013年左右,O2O概念開始熱起來,那時候出現了很多生鮮、賣菜APP,比如小農女之類的。但風口很快過去,這些企業接連撲街。
時間來到2017年,生鮮電商又開始火起來。一個是因為智慧機大量普及,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移動支付和快遞也越來越方便;另一方面是市場培育完成,外賣已經逐漸培養了使用者習慣,網民對網購生鮮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9萬億,同比增長6.9%,且自2013年以來持續保持6%以上的增長,預計2018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將繼續增長至1.91萬億。
基礎設施完善之後,生鮮市場就迎來大爆發,此時,各類電商紛紛入局,大閘蟹季節,京東、天貓、淘寶、蘇寧等電商都有非常驚人的銷量。
此外,生鮮其實是剛需產品,一日三餐都需要生鮮。根據尼爾森對消費者趨勢的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平均每週購買生鮮3次,其中水果和蔬菜的購買次數最多,即每週平均4.48次,其次是魚類和海產品,每週平均2.39次。
縱觀入局生鮮的電商企業,其實在今年都大力佈局線下實體零售店,與線上電商零售結合,深入居民生活,攻佔我們生活的一日三餐領域。
早前居民習慣出門去菜市場買菜,而95後網際網路原住民開始成為網購主流大軍之後,他們將網購習慣延伸至生鮮領域,之後,生鮮網購將成為主流。
市場除了淘寶、京東這類電商巨頭,還出現了大量小而美的生鮮企業,切入水果、菜品等不同生鮮領域,此後這個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增長和清洗。
-
5 # 梁鮮生生鮮靚
大概是這樣的:
一、生鮮太熱〈資本和大眾關注度,當然有資源的匹配度〉,大多數人進來湊熱鬧唄,都想往風口跑,想借力成為飛天豬撒;
二、其他標品類電商產品,資訊太透明,分分鐘就被對手幹倒起不來;但生鮮是個非標的玩意,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比如明明是個爛橘子,我可以說成是“滄桑”版,明明是個小橙子,我可以說成是“迷你橙”等等,明明好好的蘋果,就為了賣個好價,可以哭成淚人說成是助農扶貧啥的,說白了就是考驗吹牛逼的能力,而做電商的人,大多讀過幾年書,所以吹牛還是有一套的……
三、生鮮電商門檻低,華人誰沒有幾個農村親戚,隨便弄點土豆花生水果就可以說是一手貨源不讓中間商賺差價,但是,言歸正傳:入門低,也就說明出局的機率更大,所以也就註定了大部分的生鮮電商都會成為炮灰,成為先烈而成不了先驅……
-
6 # 愛新農人
生鮮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而生鮮電商目前生鮮市場總佔比僅僅達到10%左右,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到1391.3億元人民幣,2018年按照目前的情況看已經達到了2000億+的市場規模,未來,生鮮電商市場還將保持高速穩步的增長,預計在2019年還會有一個大的躍升達到3000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為什麼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入局生鮮?到底哪些因素在促進整個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借今天這個問題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生鮮電商發展歷程:
1.2005年開始以易果生鮮為代表的主打水果為主的平臺開始觸網,標誌生鮮品類進入電商萌芽期。2008-2009年前後,市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導致了消費者對品質高、健康安全的生鮮食材市場需求上升。新的市場機遇出現,大量平臺、商家發力生鮮電商,然而因為市場的需求度還不高,且生鮮電商模式太過單一,加上生鮮電商對倉儲、物流的要求更高,很多企業因為市場把控力不足遭到淘汰。在這一階段表現較好的有沱沱工社等佈局區域市場的企業。
2.來到2012年,本來生活褚橙網路營銷成功,次年春又營造了“京城荔枝大戰”熱點話題,生鮮電商熱度進一步提高,借力社會化媒體持續發酵,標誌著生鮮電商進入探索期。
3.而後,垂直電商平臺不斷湧現,巨頭資本亦紛紛入局,以本來生活網、中糧我買網、每日優鮮、沱沱公社等平臺快速發展,直至當下,盒馬生鮮、超級物種、7FRESH等平臺的崛起,表明了經歷2012-2013的短暫探索,生鮮電商市場快速進入了高速成長期。
二、有利因素分析:
1.生鮮市場人口紅利,雖然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增速在放緩,電商購物已經進入到了成熟轉型期,但就網際網路使用者整體網購率而言,生鮮電商的網購滲透率還非常低,依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2.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加上以短影片為主的內容電商爆發,移動網際網路覆蓋率以及網路傳播速度不斷提高,使得使用者對移動端的粘度變得更高,讓生鮮電商這類跟日常生活聯絡緊密,且對產品展現要求更直觀的領域迎來更大的機會。
3.倉儲物流的發展,倉儲物流是生鮮電商產業鏈當中最重要的一環,隨著各平臺自建物流體系的日趨成熟,加上B2B物流服務領域的不斷髮展,加速了平臺生鮮電商以及生鮮電商商家的成長速度。
4.農業電商的政府助力,農業電商的利好政策、農業扶持政策不斷出臺加上政務服務的效率提高為電商產業的供應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以及推動力。
5.科技力量的介入,科技力量的技術無論是在生產包裝環節還是儲運環節極大地降低了產出、流通損耗,大大提高了生鮮電商的生產力和市場生命力。
6.電商消費認識的提高,由消費升級帶動了網購使用者對品質化產品的消費積極性,再由一定的消費降級迴歸促進了物美價廉的產品發展進而影響到更多的普通消費者。
三、消費市場佈局:
流量巨頭紛紛入局生鮮電商,最重要的還是基於對新零售體系的佈局。從線上資料分析來看,生鮮食品引流作用明顯!據相關資料顯示,有超過75%以上的網購使用者在購買生鮮食品的同時會購買其它品類商品,其中在日用百貨方面表現最為明顯,帶動購買率接近70%,從零售佈局戰略來說,生鮮電商領域是電商的必爭之地!
-
7 # 浙江號外
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完善,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人民對事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生鮮作為食材裡較為新鮮高檔的食材,當然也是非常受百姓喜愛,可以改善生活,補充營養。作為商人看到的就是商機和未來,馬雲都投資生鮮了,也說明這個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包括各大超市例如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等也投資了生鮮板塊,大家都想分一杯羹。我相信對生鮮的市場,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競爭都會非常激烈。
-
8 # 神經刀2019
當前電商入局生鮮是著眼於未來新零售模式的佈局。這裡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新零售對電商有多重要?二是生鮮對於新零售有多重要?
1.傳統的電商已經快到天花板了。初期的電商的發展一直比較野蠻,主要定位在銷售更便宜,更不容易購買的,或者更加豐富的產品種類裡。但是這部分市場是非常有限的。大家可以看看自己住的小區,每天快遞送達的量能和社群周邊的普通消費品多嗎?可是普通消費品的低單價,快銷,非標準種類多等特點又決定了傳統電商很難進入這一塊。
阿里描述的新零售體系,就是傳統電商模式的升級版,一定意義上說誰先建立了新零售體系,其他競爭者可能會面臨系統性的打壓,這是國內幾大電商平臺生死存亡的關口,不得不做。新零售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新零售系統的產品配送成本更低。二是新零售系統的客戶粘性更高。
2.當大家一旦意識到新零售模式的優越性之後,社群配送體系資源的整合就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爭奪的關鍵節點。而最具備社群配送渠道整合能力的就是生鮮產品。生鮮產品是消費市場的硬剛需,2017年國內僅城市蔬菜銷售總額就超過3.5萬億。因為生鮮產品,總量大,常態化運營,可獨立支撐配送體系的特點,只要誰抓住了生鮮產品的銷售渠道,誰就能夠搶先獲得新零售產業的先機,這是根本。
但是,當前各大電商還沒有找到最好的突破口,各家現有的模式都還做不到深入到社群佈局,比如說,盒馬鮮生的覆蓋半徑是3公里。
我認為生鮮電商產業的突破口在於蔬菜產業的升級問題結局,就是說生鮮電商的難題在農業升級。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有大批次的高品質蔬菜在定點的社群門店裡,可以按近似普通蔬菜的價格銷售,生鮮電商產業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呢?
-
9 # 紅色蒲公英521
大家都說生意難做,抱怨經濟不景氣,眼看著顧客越來越少,房租人員工資卻日益上漲,究其原因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經營模式出了問題。在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高科技技術的時代背景下,不轉變思路還是抱著老關念,老模式,老經驗已經舉步維艱。
一. 社群電商從建立客戶社群開始
利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建立自己的客戶社群,有計劃,有步驟,有技巧的維護社群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時候老客戶,回頭客就像一座無盡的寶藏,他們不應該被遺忘在在冷冰冰的表格裡,他們需要關懷,需要社交,他們選擇了信任我們以及我們的產品,為什麼不提供一個社群給客戶建立一個互動平臺,讓他們成為我們的朋友,老顧客才是生意的保障,老帶新才能長長久久。
二. 利用下單接龍工具推廣銷售
有了客戶社群,管理維護才是重頭戲,很多老闆也知道建立社群,但是並不願意投入精力去維護社群,這完全是錯誤的。研究社群經濟,社群電商你會發現社群經濟屬於熟人經濟,有很強的社交屬性,解決了交易中最主要的信任問題,並且客戶復購率非常高。以常見的微信社群來說,微信主要用途在於社交,並不能銷售商品,找到一款適合於社群的電商工具是整個社群電商模式的另一半重要因素。
下單接龍小程式幾乎是為社群電商量身定製的,它本身就建立在微信生態裡,和微信無縫結合,這意味著你不用安裝軟體,開啟微信就能使用,另外它非常適合社群,傳播分享,釋出朋友圈,生成訂單,線上支付,匯出訂單,統計分析,並且自帶裂變屬性,傳播迅速,使用簡單,用完即走,非常輕量級,非常適合社群電商使用。
-
10 # 北京中商智策企業管理
其實說到底,還是流量的吸引力比較顯著。由於生鮮商品一直都是人們生活中的剛需,入局生鮮能夠為電商平臺帶來較高的流量,帶來更多的訂單量,提升平臺的使用者數量,同時能夠有效促使使用者形成新的消費習慣,進而為電商平臺創造更大的收益。
回覆列表
不做生鮮,哪個電商平臺敢號稱自己是平臺?生鮮考核的才是電商真正的本領,物流、倉儲、控貨、操盤。當然生鮮也是高復購率和獲客的最好渠道,只要產品質量控制好,此電商就回一將功成萬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