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對於張岱來說,是一個原點的體現。並不是說張岱的一切起步於此,而是說“西湖”是張岱的精神追求的寄託,在《西湖七月半》中,我們所能看到的,是張岱完整的生活判斷。
《西湖七月半》從開篇就充滿了意趣,或者說,是充滿了張岱自己的價值判斷。作為“看月者”的張岱,並沒有從一開始就看月,而是細細地看起了其他看月的人,因為他發現了那之中值得他自己敘述一番的內容。第一種人是名門貴族,由一群僕人和歌伎侍侯著,坐在月下,看的卻是燈影中的歌舞和嬉笑。第二種人是名娃閨秀,把自己的所謂美麗與優雅秀在露臺上,只顧談笑,卻忘了頭頂的月。第三種人是跑來偷閒的僧人,和著歌伎的曲聲,看月,卻也期待著別人的注目。第四種人是衣冠不整的醉漢,來回亂闖,大呼小叫,他們看所有的景,所有的人,也什麼都不看。第五種人是一群共坐的友人,煮些小茶,飲些小酒,他們坐在隱匿之處,看月,而不願被人看。這種種社會人士,張岱並沒有給予任何評價,但這並不等於他沒有任何想法。從一開始,他就說了:“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這是對整個心境的一個最初的論述。張岱是普通人,任何人看人,自然會有褒貶,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他並沒有用一言一詞加以諷刺或感慨,相反地,卻在無聲中以自己的興致與情趣逐一反駁了五種“七月半之人”。
“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張岱真正開始賞月是時間,是在一切喧鬧散盡之後。當然,文中還有關於那段喧鬧的更進一步的描述,這後面再談,我們先看張岱的選擇:“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張岱首先選擇的是第五種人,這明顯帶有他自身的興致意向,即一種略顯孤傲的高潔與清靜。這類人是張岱欣賞的摯友,或者說,是張岱自己的一面鏡子。與這樣的友人在一起,即是與他自己在一起。之後,在前四種人中出現過的身影或場景也紛至沓來,“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值得注意的是,張岱對第五種人的大體上的肯定,並不代表對前四種場面的完全擯棄。他依舊選擇了前四種場面中符合自身意趣的部分,如清雅的歌聲,恬淡的小酌,他並不是高高在上的所謂君子,而是懷著一顆能夠欣賞名妓彈唱的心,似乎是很容易就融入塵世中。但是實際上,他在這樣閒適不羈的表象下顯露出的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格,以溫柔為表,以孤傲為裡。在一群“韻友”當中,他看似閒散隨意,卻讓一切的景物都符合了他的氣息。就像是周圍的景緻,“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面”,在成群的所謂“看月人”走後,張岱才開始賞月。為了自己所尋求的氛圍,他可以慢慢等待,直到“人去樓空”,才能夠滿足渴望的境界。這也是他與他所肯定的第五種人最不相同的地方。第五種人雖然可以邀為座上客,可以算是意趣相投,但總還是相差那麼一點點,而這“一點點”,便是等候,以及在等候中觀察的過程。如果說第五種人是純粹的“隱”,那麼張岱就是能夠在“隱”與“見”中來去自由的人,在玩味世態之後,他依舊能夠一塵不染。
因此,從這一塵不染中,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看看上文所提到的對於喧囂的描寫。張岱寫七月半的西湖,可謂是盡興而又無情。謂之盡興,是因為從場面上來看,張岱筆下的昔日杭州市井活潑而充滿張力。先有“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後有“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再有“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面靠面而已”,如此沸騰熱烈的場面描寫有序而真實,彷彿一幅屬於西湖的“清明上河圖”,雖沒有肉眼可見的圖畫,形象卻可以在腦海中栩栩如生。而另一方面謂之無情,則是因為張岱自己並沒有將感情投入筆下的繁華,相反地,卻以一種冷眼相觀的態度審視眼前的世界。無論是寫“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伕擎燎,列俟岸上”,還是寫“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或是寫“轎伕叫船上人,怖以關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張岱都是一個徹底的旁觀者。他以冷靜的態度面對身前身後的喧囂,不帶任何欣喜或憤慨的感情。如果硬要說這種無情中多少帶有一切感情的話,那麼這種感情應該是一種不以為然的嘲諷。對於西湖看月的景象,張岱不聲不響地加以描述,他是一個坐在整個世界之外的看客,對於整個世界,他是一個熱心的講述者,卻是一個漠然的參與者,他自身的意趣把世態炎涼隔絕在千里之外。
在這裡,我們不妨將另一段有關西湖的描述,即《湖心亭看雪》與之相比。相對於《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可謂平淡而深情。“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樣平淡的景色,沒有任何耀眼的燈火與鼎沸的人聲,卻充滿了張岱悠長的情感體驗。在這裡,他特別寫到了兩個在湖心亭對坐飲酒的身影,並借舟子的口對他們做出了最高的評價,即“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這裡的“痴”,正是張岱對人生的最高評價。在《西湖七月半》的紛繁景象中,張岱因“痴”而選擇了躲避於世外,只有當紛繁散去,他才能賞得心中的月。
在《西湖七月半》的最後,張岱記述了這樣的場景:“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裡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一篇喧鬧的文章以這樣的字句作為結尾,可以說是張岱對自身的一種迴歸。對於張岱的身世有所瞭解的人,會知道他的貴族出身,知道他一生未仕的經歷,知道他晚年充滿國破家亡之感的著述,當然更知道他的文章的一貫風格。但是如果一切都是未知的,作為《西湖七月半》的讀者,並不瞭解有關張岱的事情,那麼透過這樣的閱讀,也肯定能夠勾勒出張岱清晰的形象。《西湖七月半》是張岱世界觀的折射,是他最無聲卻是最深切的抒懷。他並沒有選擇任何可以引起他激烈的感情波盪的事情,而是選擇了身邊的風俗景觀。但是就在這最日常的生活畫卷中,在他內心所鍾愛的西湖邊,他淡淡地表達出了自己的孤傲與執著。西湖原本只是一泓風景秀麗的湖水,但是到了張岱筆下,卻變成一個完整的社會,一個包羅永珍的世界。藉著這樣的世界,張岱使得自己的思緒與意趣時隱時現,有如無形的經緯,看似潛於世界之下,其實卻貫穿其中。
因此,我們可以說,完全入世,以及完全出世,兩者雜糅在一起並不奇怪,一如在《西湖七月半》背後所看到的張岱。如果沒有對社會的積極注視,就不會有那看月的五種人,也不會有西湖畔生動活潑的景象。同時,如果沒有對世俗的傲視鄙薄,就不會有曲終人散後的悠然興致,更不會有荷花中的清香酣夢。在這裡,兩者並不矛盾,而是相互依賴著組成了張岱內心的全部。西湖一世界,對於窺探者的我們,這個世界意味深長。
《西湖七月半》,對於張岱來說,是一個原點的體現。並不是說張岱的一切起步於此,而是說“西湖”是張岱的精神追求的寄託,在《西湖七月半》中,我們所能看到的,是張岱完整的生活判斷。
《西湖七月半》從開篇就充滿了意趣,或者說,是充滿了張岱自己的價值判斷。作為“看月者”的張岱,並沒有從一開始就看月,而是細細地看起了其他看月的人,因為他發現了那之中值得他自己敘述一番的內容。第一種人是名門貴族,由一群僕人和歌伎侍侯著,坐在月下,看的卻是燈影中的歌舞和嬉笑。第二種人是名娃閨秀,把自己的所謂美麗與優雅秀在露臺上,只顧談笑,卻忘了頭頂的月。第三種人是跑來偷閒的僧人,和著歌伎的曲聲,看月,卻也期待著別人的注目。第四種人是衣冠不整的醉漢,來回亂闖,大呼小叫,他們看所有的景,所有的人,也什麼都不看。第五種人是一群共坐的友人,煮些小茶,飲些小酒,他們坐在隱匿之處,看月,而不願被人看。這種種社會人士,張岱並沒有給予任何評價,但這並不等於他沒有任何想法。從一開始,他就說了:“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這是對整個心境的一個最初的論述。張岱是普通人,任何人看人,自然會有褒貶,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他並沒有用一言一詞加以諷刺或感慨,相反地,卻在無聲中以自己的興致與情趣逐一反駁了五種“七月半之人”。
“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張岱真正開始賞月是時間,是在一切喧鬧散盡之後。當然,文中還有關於那段喧鬧的更進一步的描述,這後面再談,我們先看張岱的選擇:“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張岱首先選擇的是第五種人,這明顯帶有他自身的興致意向,即一種略顯孤傲的高潔與清靜。這類人是張岱欣賞的摯友,或者說,是張岱自己的一面鏡子。與這樣的友人在一起,即是與他自己在一起。之後,在前四種人中出現過的身影或場景也紛至沓來,“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值得注意的是,張岱對第五種人的大體上的肯定,並不代表對前四種場面的完全擯棄。他依舊選擇了前四種場面中符合自身意趣的部分,如清雅的歌聲,恬淡的小酌,他並不是高高在上的所謂君子,而是懷著一顆能夠欣賞名妓彈唱的心,似乎是很容易就融入塵世中。但是實際上,他在這樣閒適不羈的表象下顯露出的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格,以溫柔為表,以孤傲為裡。在一群“韻友”當中,他看似閒散隨意,卻讓一切的景物都符合了他的氣息。就像是周圍的景緻,“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面”,在成群的所謂“看月人”走後,張岱才開始賞月。為了自己所尋求的氛圍,他可以慢慢等待,直到“人去樓空”,才能夠滿足渴望的境界。這也是他與他所肯定的第五種人最不相同的地方。第五種人雖然可以邀為座上客,可以算是意趣相投,但總還是相差那麼一點點,而這“一點點”,便是等候,以及在等候中觀察的過程。如果說第五種人是純粹的“隱”,那麼張岱就是能夠在“隱”與“見”中來去自由的人,在玩味世態之後,他依舊能夠一塵不染。
因此,從這一塵不染中,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看看上文所提到的對於喧囂的描寫。張岱寫七月半的西湖,可謂是盡興而又無情。謂之盡興,是因為從場面上來看,張岱筆下的昔日杭州市井活潑而充滿張力。先有“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後有“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再有“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面靠面而已”,如此沸騰熱烈的場面描寫有序而真實,彷彿一幅屬於西湖的“清明上河圖”,雖沒有肉眼可見的圖畫,形象卻可以在腦海中栩栩如生。而另一方面謂之無情,則是因為張岱自己並沒有將感情投入筆下的繁華,相反地,卻以一種冷眼相觀的態度審視眼前的世界。無論是寫“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伕擎燎,列俟岸上”,還是寫“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或是寫“轎伕叫船上人,怖以關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張岱都是一個徹底的旁觀者。他以冷靜的態度面對身前身後的喧囂,不帶任何欣喜或憤慨的感情。如果硬要說這種無情中多少帶有一切感情的話,那麼這種感情應該是一種不以為然的嘲諷。對於西湖看月的景象,張岱不聲不響地加以描述,他是一個坐在整個世界之外的看客,對於整個世界,他是一個熱心的講述者,卻是一個漠然的參與者,他自身的意趣把世態炎涼隔絕在千里之外。
在這裡,我們不妨將另一段有關西湖的描述,即《湖心亭看雪》與之相比。相對於《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可謂平淡而深情。“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樣平淡的景色,沒有任何耀眼的燈火與鼎沸的人聲,卻充滿了張岱悠長的情感體驗。在這裡,他特別寫到了兩個在湖心亭對坐飲酒的身影,並借舟子的口對他們做出了最高的評價,即“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這裡的“痴”,正是張岱對人生的最高評價。在《西湖七月半》的紛繁景象中,張岱因“痴”而選擇了躲避於世外,只有當紛繁散去,他才能賞得心中的月。
在《西湖七月半》的最後,張岱記述了這樣的場景:“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裡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一篇喧鬧的文章以這樣的字句作為結尾,可以說是張岱對自身的一種迴歸。對於張岱的身世有所瞭解的人,會知道他的貴族出身,知道他一生未仕的經歷,知道他晚年充滿國破家亡之感的著述,當然更知道他的文章的一貫風格。但是如果一切都是未知的,作為《西湖七月半》的讀者,並不瞭解有關張岱的事情,那麼透過這樣的閱讀,也肯定能夠勾勒出張岱清晰的形象。《西湖七月半》是張岱世界觀的折射,是他最無聲卻是最深切的抒懷。他並沒有選擇任何可以引起他激烈的感情波盪的事情,而是選擇了身邊的風俗景觀。但是就在這最日常的生活畫卷中,在他內心所鍾愛的西湖邊,他淡淡地表達出了自己的孤傲與執著。西湖原本只是一泓風景秀麗的湖水,但是到了張岱筆下,卻變成一個完整的社會,一個包羅永珍的世界。藉著這樣的世界,張岱使得自己的思緒與意趣時隱時現,有如無形的經緯,看似潛於世界之下,其實卻貫穿其中。
因此,我們可以說,完全入世,以及完全出世,兩者雜糅在一起並不奇怪,一如在《西湖七月半》背後所看到的張岱。如果沒有對社會的積極注視,就不會有那看月的五種人,也不會有西湖畔生動活潑的景象。同時,如果沒有對世俗的傲視鄙薄,就不會有曲終人散後的悠然興致,更不會有荷花中的清香酣夢。在這裡,兩者並不矛盾,而是相互依賴著組成了張岱內心的全部。西湖一世界,對於窺探者的我們,這個世界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