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家小孩十五歲,從小沒有媽,是他爺爺奶奶帶大的,我一直在外面打工,感覺他一點也沒有親情觀念,居然還打罵大人,跟他講道理根本不聽,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性格存在很大問題,愁得我想死的心都有了,該怎麼辦啊?
3
回覆列表
  • 1 # 陌上孤煙

    你好。

    一、理解尊重孩子

    理解、尊重孩子能夠有效地拉近你與子女之間的心理距離,縮小代溝。 理解是一種無條件的喜愛與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無私和愛心。但作為父母,我們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們往往希望子女無條件的服從我們,我們卻不能無條件的去尊重子女。當然,這並不是要求家長去認同孩子的一切觀點和行為,而是我們要能夠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們的眼睛去看,用他們的耳朵去聽,用他們的頭腦去想。 父母應該知道: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說,他們比任何人都更“看重”同齡朋友而“忽視”成年人。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們,孩子就會向外尋找理解他們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們,他們就會感到家庭的溫暖、安全,就會願意與父母溝通。各位家長應切記: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先去理解,而後才能正確引導。沒有理解,一切教育、引導都難有真正好的效果! 家長與孩子之間需要理解,理解是愛心和尊重的具體體現。無論父母對子女,還是子女對父母,一般都不缺少愛心,但往往欠缺尊重。因為欠缺“尊重”,結果連“愛心”也感覺不到了。現在你不妨從“理解”開始,一個戲劇性的變化就會出現:你與孩子的心理距離馬上就縮小了,你與孩子的口角衝突馬上就減少了。那麼,理解子女,你需要付出什麼呢?不過是一句老話“將心比心”,你說是嗎?

    二、把自己的真實感情告訴孩子

    家長在與孩子說話時,準確地向孩子傳達出內心的想法、願望,使孩子能夠感覺到父母“批評”、“教育”中所包含的關愛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減少由於父母“言辭不妥”而引發孩子的牴觸情緒。 做父母的,原本出於“愛和善意”的管教,常常被種種不當的方式所遮掩。當父母對著孩子憤怒責罵的時候,父母的“愛心”往往被湮沒在“粗暴的管教行為”之中。儘管許多父母在責罵孩子的同時,不時聲稱“我是為你好”,但孩子聽到的卻是如雷貫耳的斥罵聲,很難感受到父母的“愛心和善意”。做父母的往往沉浸在自己的出發點完全是“為了孩子好”而一意孤行,甚至根本沒有想過孩子怎麼看自己。有一位父親因一個偶爾的機會,得知自己的兒子對自己“又恨又怕”,感到非常吃驚:此前他從來都沒有想過兒子對自己怎麼看,只一味地認為自己非常愛兒子。從此,他改變了管教兒子的方法。國內外都有研究表明:父母過於嚴厲、缺乏溫情的養育方式與過分保護、過分干涉一樣,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作為家長不應該用“打罵和訓斥”來把自己的“愛心和善意”偽裝、包裹起來,而應該直接地準確地把自己的感覺、想法表達出來,這樣效果會更好。 例如,家長可以這樣對晚歸的孩子說:你回來得太晚了,我們都非常為你擔心,我已經撥了十幾個電話,還差一點要打110報案了! “擔心”是家長真正的感覺,“憤怒”則是由“擔心”而產生的。直接地、坦誠地把自己的“擔心感覺”告訴孩子,不管她是由於正當的原因還是不正當的原因晚歸,聽到這樣的話,多半都會感受到父母的深切關心,並且產生內疚感。若有此良好的溝通為基礎,接下來的“教育”就容易接受了。 家長批評教育孩子,是對孩子的深切關愛,也是家長應該履行的職責、義務。但家長在批評教育孩子時,還要注意這樣幾點: 1、避免誇大事實。不要用“你總是”“你肯定”“你從來”這樣的句式。憑心而論,你的本意並非認為自己的孩子真的“總是如此”、“肯定如此”、“從來如此”。所以應避免。 2、避免籠統模糊。如果你對孩子的某種行為不滿,要避免籠統的指責“你這個孩子......”而應該具體地說“你這個行為......”“你這件事......”因為你真正不滿意的是他的某個行為,而不是他這個“人”。 3、善於認錯。家長也有無理的時候,認錯時不要說“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錯!”“反正你總是對的,我都是錯的!”準確的表達應該是:“也許你是對的”“也許是我錯了。” 總之,當我們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時,要避免指責,而是對她說出自己真實的感覺。

    三、學會擁抱,學會耳語

    《父母必讀》上有一篇文章,題目是《你擁抱過嗎,耳語過嗎?》,文章說:在擁抱中,人可以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種全身心的休息。焦躁的情緒可由此緩解或平息。人在情緒平靜、心理穩定時是最理智的。 耳語要比正常音量的表達更令人信服,更容易打動人。因為僅就耳語的姿態而言,就已經表明兩人之間的一種特殊的親密關係了。 父子之間、母女之間都要多溝通,家長要多計劃、多創造機會,慢慢地,孩子同你都會習慣這種方式,越習慣也就越自然,感情也就越深。 華人表達感情的方式是比較含蓄的,我們不善於說出來或做出來,我們明明愛孩子卻很少對孩子說:“孩子,我們愛你”。如果你實在不願接受擁抱這種方式,其他方式如握手、頭頂頭、摟肩膀、拍拍頭或後背、用力握他的雙肩、輕捋他的頭髮等也都可以採用。總之,家長在這方面應該積極主動。 絕大多數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我們應該經常用語言、動作、表情和姿態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特別是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把你的手放在孩子肩上,注視著他的眼睛,對他說:“不管發生什麼,你對我們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我知道你能行!” 四、學會傾聽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但在這種溝通中,我們做家長的還要注意一點就是:少說多聽。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有一位母親,有一天得了喉炎,嗓子啞了。兒子放學回來後說:“媽媽,老師批評我了。”接著就訴說老師怎麼怎麼不對。當時,這位母親特別想批評兒子:你錯了,老師是對的。可是因為嗓子啞,說不出話,就只好瞪著眼睛,看著兒子說。等兒子終於說完了以後,突然兒子又說了一句:“媽媽,我謝謝您。”她當時一愣,不知兒子是什麼意思。兒子又說:“謝謝您,今天聽我說了這麼多話。”第二天,兒子又對媽媽說:“媽媽,你昨天雖然什麼都沒說,但是我已經明白了,我錯怪了老師。”這就是傾聽的力量,不需要你去評論,孩子在說的過程中自己就醒悟了。 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但是不要認為溝通需要用嘴去說,其實溝通更需要用耳、用心去聽。可以說,傾聽有時候是最好的溝通。 當家長的,好犯的一個毛病就是,總是希望孩子聽自己的,卻很少主動去聽孩子的。那麼,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在座的各位都來試著剋制一下自己,改變一下自己,在家裡我們儘量的少說,多聽,你會發現與孩子的關係、與配偶的關係、與老人之間的關係都會有很大的改變。

  • 2 # 羽翊擁抱世界

    就題主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換個方式問問自己,為什麼沒在孩子成長的時候陪在他身邊呢?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會以為自己做了那麼多其實是為了對方,但是你有問過對方,他需要什麼嘛?

    現在的很多80/90後都在說的一個問題,就是以前小時候多乖,多聽話,現在小孩子不愛玩,不愛溝通,就只喜歡玩手機,玩電腦遊戲。其實我個人一直認定一個道理,大人是什麼樣的小孩也會跟著你,學著你的行為,方法。

    我想說的第一點是小孩子需要的是你的陪伴多一點,因為陪伴少了,陌生感多了,你還能指望小孩子能聽你的?另一個問題是15歲的小朋友正處於人生的青春期,很多的想法,會反抗,喜歡自由,自我正在形成。我覺得題主可以多聽,多問,多鼓勵,而不能講道理。這個階段的小孩子其實內心還是希望家人給予多一點陪伴,多一點傾聽,多一點引導,而不是告訴他這是錯誤的,你要聽大人的話之類的命令性口吻。

    小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其實很大部分跟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年輕人都想要自己帶孩子,他們喜歡嗎?為什麼現在人都那麼重視家庭教育呢?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再為生存煩惱,但是同時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了很多誘惑,遊戲,電視,電腦等。小孩子因為世界觀、人生觀都還未成型,接受誘惑能力較低。所以我依然聯絡題主多主動關心小孩子,多陪伴,多傾聽,多鼓勵,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可以以身作則,自己也試著多和孩子學習,陪孩子一起去運動。

    當然答主還沒有結婚,所以很多東西都停留在嘴上,看了很多的小說,其實對於現在孩子教育問題有很多感觸,我覺得孩子的問題真實反饋在父母問題上,孩子是脆弱的,你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行為,可能導致以後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所以教育孩子是現在人非常注重的一件事。最後說一句話:你的所有行為,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反饋到你的兒子,你的女兒身上。所以首先自己要能做到,才能要求別人做到。

    淺薄無知的見解,寫的不好,望海涵!

  • 3 # 秋逸162458451

    你以為孩子只是沒有媽媽,但是在孩子心裡他不但沒有媽媽還沒有爸爸。

    這時候你很委屈,說為了供他讀書,辛苦打工背井離鄉。

    可是對於還未走進社會的孩子來講,對錢沒有什麼概念,他們要的是陪伴,顯然你沒有做到。

    在他們年幼的時候,需要你的時候你不住他身邊,等長大了(他自己覺得自己長大了),你再去管他,他第一個想法是“憑什麼”。

    知道了孩子“叛逆”的根源後,你可能愧疚多一些,憤怒少一點。然後再看怎麼改變。

    已經如此了還能補救嗎?

    我想應該可以,畢竟血濃於水,畢竟人之初性本善。

    建議,你不要把孩子當成孩子,當成大人,多溝通。即使你在外打工也可以每天和他影片。甚至可以給他寫信。他回不回信無所謂,只要他願意看,願意聽你說。

    你講的內容不要一味指責教育,就跟他說你每天的工作。像寫日記一樣,把你的心裡話都寫出來,以及一天發生了什麼。

    等他也迴應你的時候,你再和他推心置腹交流一下。比如你放假回家,你們可以一起喝酒,喝多了以後告訴他你的不容易以及你對他的期待。告訴他好好讀書的人會怎樣,不好好讀書以後會怎樣。

    一定不要急於求成,哪怕放棄今年,明年再復讀一年。

    不要端著大人的架子,該道歉道歉,該表現出無助的時候可以跟孩子尋求幫助。反問他,如果他是你該如何做。

    還有你說孩子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的。那麼你回憶一下,你自己呢?一天到晚是在捧著書嗎?

    你可以自己開始看書,然給孩子推薦好看的書。兩個人一起探討裡面的內容。如果你都做不到,又憑什麼要求十幾歲的孩子?

    教育是“潤物細無聲”,也是自我修行。不要奢望自己什麼都不做,孩子一夜長大懂事聽話。你說的那個不是凡夫俗子,是天降文曲星。

  • 4 # 夢語連篇

    怕一會兒找不到題了。

    孩子不聽話,不和爸爸溝通,喜歡打遊戲。有時還有打大人的衝動。反覆看了看家長的題外留言。孩子沒有媽,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十五歲了,爸爸才開始接手管理這個孩子,一上手,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求助全國網友,問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怎麼現在的孩子怎麼都是這樣不聽話?

    現在的孩子聽話的是多數,是自己遇到問題了,覺得這個世界的孩子都有問題,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視網膜效應。

    這位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己欠帳很多了,特別是欠孩子的愛很多。當家長己錯過了與孩子成長中的很多陪伴機會,孩子這時候與父親除了血緣關係,己經和其他陌生人的感受,差不多了。

    目前,和孩子的現狀,是不正常中的正常現象。父親想要帶好這個孩子,靠自己的認知和能力已不很現實了。

    不過你只要願意付出努力,與孩子的關係還能修復。

    可以想象,一個十五年沒有帶孩子的父親,怕是生活壓力太所致的,家庭教育知識,想著不會很多。

    建議這位父親好好補課吧。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成長。

    這不是說著玩的,這是孩子成長的基本規律。

    如果這位父母想孩子處理好關係。夢語齋建議請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二是建議父親與孩子,先一起搞一個親子活動。參加一個親子夏令營,一起著一場電影,如《銀河補習班》之類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優先選擇。先修復一下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三是帶孩子一起去,找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對孩子與自己一起,做一個心靈疏導。如家長在新鄉市附近可預約我們工作室,可以公益免費提供此項服務。

    四是建議家長從現在開始,多與正能量的家長老師交朋友。讓自己與孩子們的天空注入正能量Sunny。想讓孩子有變化,結孩子成長的環境很重要。

    如果父親能做到這四點,孩子的問題會漸漸好轉的。

    感謝信任,相信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一起與孩子們努力成長吧。

  • 5 # 默契鋼哥

    現在的小孩怎麼了,不和大人溝通,講道理聽不進去,怎麼辦。

    其實3到5歲這孩子是可以聽懂大人說話的,這個時候是你需要耐心的跟他講道理,說話要溫和些,耐心的教導,因為小孩嘛都是一個比較單純的,他也許會聽,平時多要站到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小孩不聽話,也是有道理的,這個時候孩子就已經有能力分辨好和壞,孩子是有思想了,不能什麼時候都考慮大人說的話就是對的,所以我們需要跟孩子溝通,

    一個現實的案例就是我小的時候,有一次我是吃飯,那是我已經五歲了,我的媽媽,非得給我夾大肥肉讓我吃,加了我就往出挑,好嘛加了能有十多塊都讓我給挑到地下,因為我小時候非常瘦,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媽媽非常生氣,媽媽加肥肉讓我吃也是讓我能胖一些,但是我就不喜歡吃,因為我到嘴裡咽不下去就要吐出來,所以媽媽就非常生氣就要打我屁股,我喊著要去我奶奶家,對面嘛因為就是我奶家,家當時住西屋,我奶家住東屋,奶奶聽到是我吵鬧的聲音就過來了,就跟我媽媽說孩子還小嘛不要這麼的對待,不吃就不吃吧要跟孩子說,要溫柔的跟孩子說就會聽了。奶奶是一個非常溫順的一個人,所以我非常的喜歡奶奶的教導方法。

    我記得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冰淇淋是在茶壺狀的,有一次來賣冰淇淋的到我家門口,我的妹妹買了一個吃的不錯味道挺好的,這時候我就去跟我媽媽說要買,我媽媽說那個東西不好吃,裡面沒有營養全是水,我感覺好吃,他就不給我買,我就耍起來脾氣,坐在地上我就不起來了,我不讓要賣冰淇淋的走,這是我媽媽又生氣了又要打我了,還好父親過來看到了,給我買了一個冰淇淋讓賣冰淇淋的走了,回來我就想吃,目的達到了非常高興,但是我父親拿著跟我說,吃這也是最後一次,父親還說,你媽說的對這個東西確實是沒有營養,所以我還是很聽父親的話。

    這個是我小時候的兩件事情,其實我現在也是一個做父親的一個人了,我們應該有耐心的去跟孩子講道理,一個孩子好的成長是跟父母有很大關係的,所以我想跟所有父母說,溫柔的教導孩子怎麼去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思維去做事情,使用家庭暴力是不行的孩子現在都是非常現實的。

  • 6 # 志和13

    謝謝邀請,現在的小孩思想很前衛,思維也很敏銳,是社會上良好的環境,和豐富的物質,以及學校的良好教育的結果,而我們的思想是很落後了,思維也比不上小孩的靈活性了,一次黃臉婆與小孩(11歲)在爭論用多零花錢,我於是對小孩說,在學校都有吃的,還有零食和水果牛奶吃,你幹麻還要每個星期用50元還說不夠呢?小孩很不高興隨口說,你以為你們給很多,別的同學每星期爸媽都是給紅色的,(100元)我只好答,別人的父母是老闆,而我和媽媽是打工一族,不能夠和別人比,被他反問,幹嘛你們不做老闆呢?我說因為我沒有文化,所以做不了老闆,你努力讀書日後好做老闆,想不到他反問,誰說沒有文化就不能做老闆的,我無語應對,去年學校放假後,小女整天在玩手機,於是叫她幫洗衣服,而她說自己不洗叫小孩子洗,不臉紅,我一下子火了,拿起棍子對她說信不信打醒你,想不到她說你敢打,就報警,並且到法院去告欺負小孩,嚇我一跳小屁孩都懂這些,我說不理你了,看你怎麼樣,想不到她說,為洗衣服要同我槓上嗎?你以為我不懂,你最少養我到十八歲,否則要負法律責任的,我好無奈,小孩子懂這些知識是在學校同學之間知道的,還是大哥大姐教的,或許是從手機或電視看懂的,都不瞭解,總之過去的傳統教育孩子方法是行不通了,也許轉變到以現代社會的思想引導教育孩子可能會好點吧!

  • 7 # 浮生白描

    單身父親,常年在外工作,和孩子之間缺乏親情聯絡,難溝通可以理解。

    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無論從體力上、精力上、還是教育觀念上都已經跟不上15歲的青少年了。出手“打罵大人”,說明平時可能比較溺愛,爺爺奶奶心有餘而力不足已經管不動孩子了。

    父母長期不能在身邊,“一天到晚玩手機”說明孩子內心是很孤獨的,有可能在學校朋友也很少。甚至,由於長期沒有人和你的孩子溝通,很可能他已經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別人瞭解他,同時也不願意瞭解外面的世界,所以喜歡沉迷於手機(這是最壞的情況)。

    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兩代人,代溝是不可避免的,爺爺奶奶和孫輩更是隔了一代,這一點不可忽視。

    孩子15歲,正值青春期(又叫第二性徵期、第二發育期、思春期、叛逆期)對孩子來說,正是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突飛猛進向成年發育的階段,身體上和心理上都會出現很多特徵和不適應,容易表現得一反常態的煩躁、不聽話、叛逆等(有個人差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基本人格已經形成。

    個人建議:

    ❶先了解孩子

    “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建議先了解孩子,由於父子之間長期缺乏溝通,可能你想和孩子談心、溝通他也不一定配合,建議多觀察(比如:觀察孩子平時喜歡什麼運動,有什麼愛好,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喜歡什麼樣的衣著,喜歡什麼樣的電視劇,擅長什麼…等等)

    缺乏親情溝通,如果現在要從新建立親情關係,建議把孩子當作“同事”、甚至當作一個“陌生人”開始瞭解。急不得!!慢慢的開啟孩子的心結。

    ❷多陪伴

    趁現在暑假期間(比如:和孩子一起打籃球、跑步、爬山…等等)如果孩子一開始不願交流,不必勉強,等孩子和家長建立了共同愛好、興趣了,自然他會主動和你溝通。

    平時多交流,多聯絡,出門在外也記得多加強和孩子的聯絡和溝通,多打幾個電話回家,問問孩子(問本人)的近況。

    有機會也可以談談家長自己的經歷,開啟孩子的視野。

    ❸改“講道理”,為“作建議”,“由孩子作選擇”

    上面已經講過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基本人格已經形成。大概的社會道德、社會經驗也有一些了,這個時候建議把“講道理”,改為“作建議”(比如:如果是我我會怎麼怎麼做,為什麼。或者如果這麼做會有什麼什麼後果。…等)當然,作建議之前一定要聽孩子說明情況。

    建議可以多作幾個,最後由孩子自己作選擇,但無論事情成功、失敗後果一定要(孩子)本人承擔!

    ❹堅持原則

    原則問題一定要堅持(不光要求孩子堅持,家長也要做好榜樣)比如:犯罪行為、打罵親人…等。

    個人認為原則性問題,可以伴隨適當性懲戒,這是作家長的責任與權力,但一定要適度!而且要求懲戒之後孩子不再犯(要求有懲戒效果)。

    青春期的孩子無論是體力上還是思想上更快的接近了成年人,而我們卻一天天的在老去,可能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加油!

  • 8 # 木子老師說

    當我看到這個標題時,我有一陣心疼,又一個叛逆的青春期男孩。

    你的小孩十五歲,感覺他一點也沒有親情觀念,居然還打罵大人,跟他講道理根本不聽,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性格存在很大問題,愁得你想死的心都有了,你內心的煎熬我非常的理解。

    每個孩子都像一棵樹,呱呱墜地之處都是一樣的天真無邪。為什麼隨著歲月的變遷,有的孩子越來i越自信大方,好學懂事;有的孩子叛逆無忌,令人傷透腦筋,究其原因是主要是成長過程的不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每個懂事的孩子,他身後都要一對負責任的父母,這樣的孩子一定成長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這份愛主要來自於他的爸爸媽媽。因為血緣上直接的關係,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其他人無可替代的;而你的孩子,就像你說的,沒有媽媽,爸爸又常年在外地打工。爺爺、奶奶能給孩子吃飽穿暖卻給不了孩子內心最需要的、最簡單的、來自於爸爸媽媽的愛。你雖然是孩子的爸爸,可是你給孩子講過幾個睡前故事?你給孩子開過幾次家長會?孩子受人欺負時你為孩子出過幾次頭?

    一個不健全的家庭成長的孩子,你現在要求他向別的孩子一樣,就彷彿一棵野外成長起來的樹,你從不澆水施肥修剪,長年累月,他早已旁逸斜枝,渾身是刺,你奢想想在收穫的季節碩果累累,怎麼可能?

    我一個朋友的女兒,從小父母離異,孩子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後來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早戀,玩手機,動不動自殘,手臂上有很多自殘的痕跡,經常和一些小青年出入網咖。女孩很漂亮,可是從來沒能堅持在教室裡上課超過一個星期,動不動請家長。只要她坐在教室裡,老師上課都戰戰兢兢。我親眼看到這位孩子的媽媽一個人坐在學校門口抹眼淚。

    我想說的是,每個叛逆的孩子,都有一對不負責任的父母。現在的孩子,不缺少吃穿,可是卻缺失了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那就是親情。

    你已經錯過了你們父子間太多的親密機會,但是為時不晚。15歲的孩子,雖然渾身是刺,人生觀尚未完全形成,只要給與充足的關愛,陪伴,孩子終會接納你。

    我給你建議幾點:

    1、多和孩子耐心溝通,不管是面對面還是打電話,你都要主動。

    2、在家時,請放下你的手機,耐心陪伴。

    3、帶孩子一起耐心看一場電影,

    4、耐心陪孩子讀書,

    5、耐心和孩子做一次深談。

    6、耐心帶孩子旅遊一次。

    7、帶孩子去你的工作場地,耐心給他講你的工作,讓孩子感受父母的不易。

    你的耐心努力,孩子終會放下盔甲,接納你。

    我是木子物語,期待與你相遇。

  • 9 # 收廢品的姐姐

    現在的小孩比我們那時候條件好太多,不論是外在條件,還是社會上的環境都存在太多的誘惑力。像我家寶寶可能年齡小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思想,有時候會反著來,比如我如果說這個不可以,他聽見了也會裝聽不見,但是如果我要說他感興趣的事,他會立馬回覆我。

    個人覺得如果孩子到了青少年期,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是非常不成熟的,這樣的時候家長可以多一點引導,少點說教。家長要時刻提醒自己要換位思考,這個時候的孩子很會自作主張,很喜歡錶現自己成熟,認為自己不是孩子了,可以做很多事了,這個時候家長要試著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有成就感,在他們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的時候,再進行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也可以和他們商量怎麼解決好。

    孩子還是要有自己的空間的,只是在是非面前我們家長可以引導,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言傳身教。其實就是換位思考,還有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

  • 10 # 華姐生活記

    現在的孩子的確是很難管,這是普遍現象。一家一個孩子。好幾個大人都慣著寵著孩子,孩子就有錯兒也不管,也不及時糾正,等長大啦形成習慣了,就是想管也難管了。特別是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孩子的知識層面是多面性的,不和大人溝通是由於孩子接觸的網路多,知識面兒廣,大人你只講大人的道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大人是一貫的時強行霸道的管孩子,平時不和孩子溝通。一個孩子從小就慣著,有錯又不及時糾正,一切任孩子發展,等想管的時候管不了了,因為都養成習慣了,現在的孩子還非常脆弱,抗壓能力差,你一說他就尋死上吊的嚇唬你。所以孩子從小該慣的時候慣,不該慣的時候就應該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該慣的時候慣,該管的時候就應該管,多和孩子溝通適當讓孩子做些家務,和孩子談心,瞭解孩子的需求,知道孩子的心聲,和還孩子成為知心的朋友,從小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多學國學弟子規,千字文要讓孩子懂愛他人。懂得尊老愛幼,要讓他懂得父母的重要性。現在的孩子沒老沒幼,什麼都以他個人為中心。非常自私所以講道里聽不進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榆樹苗地裡打什麼滅草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