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爨典璞旅

    家有一老,就是一寶。家裡有八九十歲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一家人的福氣。兩歲的小寶寶蹣跚走到跪墊旁,小手合十,奶聲奶氣地喊:“老祖 ,過年快樂,萬事如意,福壽綿長!”,全家人聽到重孫的祝福,都爽朗地笑了,豬年諸福到!

  • 2 # 熱點冷評

    我的家鄉,過年給長輩拜年,不時興磕頭禮,通常都是行拱手禮,互道些諸如新正如意,恭喜發財,新年好,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等喜慶吉祥用語。當然,必須帶上手信和紅包。尤其在送禮上,不同地方有不同風俗忌諱。如福州,逢年過節送禮,在禮品花色數字上以三為吉利。然而,在閩南,卻必須以偶數4.6.8為吉利,不能是單數。

    還有,最關鍵的,過年上親朋好友家,可以不帶禮物不派紅包,但有一樣東西必須帶:偶數的柑桔。進門先掏出柑桔拜年,主家接過後放在桌上。等你離開時,主家必須把柑桔原數,也可收一半,或者新增偶數的柑桔,讓客人帶走。主要是取柑桔之桔音,寓意大吉來大吉去,新的一年大家都大吉大利。

    過年期間,如果你去親朋好友家不帶柑桔,是屬沒家教沒禮貌。不過,現在的人嫌麻煩,懶得帶大大的柑桔,所以就變通為帶兩個那種盆栽小桔子放在衣服口袋裡,輕便攜帶,到了朋友家再掏出來,表示我是有帶吉利來的。當然,這種適合比較熟悉的關係。

    還有,如果家裡有嫡系親屬去世未滿週年的,春節期間是不可以去別人家裡的,要等到年初五過後才被允許。

  • 3 # 柴大肚

    河北邢臺的,現在拜年還在磕頭,黎明天不亮就起來去磕頭!街裡一夥一夥的很壯觀,很好的風俗,中華老傳統!真的很不錯。

  • 4 # 遠古的風

    先說下我小時候的情況。大年初一早上要早起,並且不讓人喊。因為頭天晚上是除夕,要“熬富貴”,睡的晚。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有點瞌睡,起不早。父母說,初一是一年頭一天,一天管一年,必領起早,聽見有放鞭炮的就要起床。初一早上吃過早飯,父母就叫我們兄弟幾個去串門,給本族家幾個長輩拜年。到了幾個大爺家,要先說吉祥話,進門就喊“爺、奶,新年好,我們給您老拜年了”,然後就跪拜磕頭。老人家很高興,就抓糖,點心之類叫吃,還會給幾毛壓歲錢,一天就這樣開開心心過去了。

    現在情況不同了,生活好了,都有錢了,但年味不像過去濃了。大年初一照樣拜年,說些祝福的話,但見長輩幾乎不再跪拜磕頭了。社會在變化,習俗也都在變。

  • 5 # 活個明白

    座標華北,我的老家在河北北部,近年來呆在河北中南部。

    在我們老家,打從小記事起,就沒有過年磕頭的人。要磕頭的,只有敬祖先的時候才磕。所以小時候,看到說”男兒膝下有黃金“這句話,感覺說的特別貼切。我們才不輕易下跪、磕頭呢。

    但是在河北中南部,華北平原這一帶,我才發現過年磕頭還是保留下來的一個傳統,結婚的新人、拜壽的小輩、拜年的小輩,還是有磕頭的習俗,我估計,真正在乎這些的,最多的還是那些老人了。

    據說,有的村裡過年,有的還會在關係近的親戚家磕頭拜年,還有簡化的,一個村在廣場上一起給輩分最大的幾個老人磕頭,黑壓壓會跪倒一大片,蔚為壯觀。

    但是,年青人們越來越不願意磕頭了,尤其是女孩子,不愛磕也不方便磕,老人們也不強求了,即使有人作勢要磕頭,基本上也被攔下來了。

    以後啊,我估計磕頭這項習俗,再往後就真的慢慢消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檄文除了四大檄文外,還有哪些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