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朝暮九歌

    這問題有點籠統,不知道題主的“秀才”指的是哪個朝代的秀才,九歌這裡就統統描述一遍吧。

    春秋時期

    那個時候秀才是優秀人才的意思

    (管子像)

    《管子·小匡》:農之子常為農,樸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

    你如果是優秀人才那麼就有成為士的資格。

    漢代

    這個時期秀才已經和孝廉並未舉士的科目了。東漢時期避諱改稱“茂才”

    該階段除了要有秀才還要考察孝廉。

    南北朝

    這個階段一靠薦舉,二靠策問

    《北堂書鈔》引《晉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為郎中。隋唐

    科舉制中有秀才科,唐初時秀才科第最高,從武德至永徽每年秀才不過一、二人。這樣的人才自然能做官。

    而且那個時候秀才科是最最難的科目,唐朝時期這門科也是多次廢除多次恢復,估計是選拔難度太大導致實際效果不強。

    宋朝

    這個時期,秀才就不一定能做官了,因為宋代秀才的頭銜不需要考試就能獲得,只要是參加考試的都能稱為秀才。水滸傳裡有個白衣秀才王倫,白衣秀才就是落第秀才的意思。

    明清時期

    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明清時期的秀才了。

    一個學子需要完成如下圖所示的升級過程

    秀才就是透過第一層選拔童試的那些人,童試裡面都有三重考試(縣,州,省)過了就叫秀才。

    所以童試難度完全不下於如今的高考。

    打個比方,秀才就是相當於你已經獲得了當官的前提,比如本科學歷。

    鄉試就相當於公務員考試,考過了,就獲得了做官的資格,最優秀的直接可以做官。其餘的依然有做學官,知縣的機會。

    但是舉人做的官一般都是中下級的官吏,除非吏部分配,海瑞就是舉人出仕的。

    (海瑞像)

  • 2 # 有書共讀

    科舉考試在古代是每一個讀書人出人頭地,魚躍龍門的首選。

    秀才的選拔。

    科舉制也為科舉制度,它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的主要形式。

    由於其採用分科取士,故也叫科舉。對於科舉制的產生時期還存在著不小的爭議。

    有人認為科舉制始於隋朝,也有人認為是始於唐朝,終於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

    科舉制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方式。

    據記載,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考場為江南貢院,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

    明代清朝是科舉考試的鼎盛時期,其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考試製度:即院試(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以""四書五經""為準,“四書”文句為題,並且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

    秀才的分類。

    秀才按院試考試成績分為三等,一等為成績最好的,稱“稟生”。

    對於這類秀才,當地政府是直接按月發糧食,吃上了“皇糧”;二等為成績其次的,稱“增生”,對於這類秀才政府是不供給糧食的。

    三等就是“附生”,不論成績優劣,只要是秀才都可以稱呼。

    為何古代的人對於科舉考試趨之若鶩,即使十年寒窗苦讀也在所不惜呢?那不過是因為讀書讀好了一能取功名,二也有很多特權是平常百姓不能享受的。

    秀才的特權。

    做了秀才才算正式算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這個階層。秀才們都有哪些特權呢?

    一、秀才可以免除差徭,即不用被官家強制使喚做無償勞動了。

    二、秀才可以見知縣不下跪。古代時,大官們出現在街頭巷尾,在場的小老百姓是應該下跪迎接,但是成了秀才就可以見知縣不下跪。不過,秀才遇見比知縣官職更大的官員也還是必須下跪的。

    三、秀才是不能隨便用刑的。雖說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真實案例中是不平等的。

    有點階層和地位的人家是不容易被嚴刑逼供的,而平民百姓就不一樣了。

    一進大牢去先隨便來三十大板,屁股都開花了,白的都說是黑的了。

    做了秀才就不一樣了,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犯法之前是不能隨便用刑的。可見,古代不同階層的人法律地位是相當的不平等。

    那位問題來了,究竟秀才能不能當官呢?答案是否定的,秀才不能直接做官。但秀才雖然不可以當官,卻是一個人仕途的開始。

    書生透過縣試、府試,然後可以參加院試。透過院試考生就為秀才。秀才是沒有直接憑學歷出士的資格,秀才放在當今社會也就相當於高中學歷。讓一個高中生做官?怕是不可能。

    但是,古代能考上秀才的人,已經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了。

    他們雖然不能直接為官,要謀生也不算很難了。

    他們可以做先生去私塾教書,然後繼續考功名。曾經就有考生將自己的經歷寫成對聯:“縣考難,府考難,院考尤難,四十二年才入泮;鄉試易,會試易,殿試尤易,一十五月已登瀛。”考了四十幾年,終於中第。

    而像他這麼幸運的人又有幾個呢?很多書生一輩子都名落孫山,何其悲哀呢!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個在檔童生的故事。

    清代在四川南部縣衙門檔案中,有一件檔案是推舉賢才的。

    南部縣某鄉一位叫何正心的人,他竭力的向該縣一把手知縣舉薦名叫何升庸的童生。

    童生?連院試都沒有透過?為何得到這個人的舉薦呢,這何升庸有什麼過人之處?何正心在他的保舉狀中寫道:“文童何升庸飽讀詩書,才思敏捷,從不妄為。懇請縣大老爺量才錄用。”保證:“倘有差失,概由本人擔當”。

    話說這知縣張賢符本人呢,是個透過科舉考試層層選拔的進士出身。

    當時因縣衙門工房的書吏年邁要告老還鄉,他急著找一人替補書吏,所以他看了何正心言辭懇切的保狀後呢,便叫衙役通知何升庸到縣衙門進行這場特殊的當堂考試。

    他從書案上翻開一本發黃的線裝書,摘“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即命何升庸根據這段文字,闡述自己的見解。

    張賢符的這種出題的方式與科舉考試一脈相承。

    只是本次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只要何升庸這一次答得好就能得到好工作。何升庸的答題也被完整收入到檔案之中。

    今天我們依然能看到這張百多年前完成的“特殊試卷”。

    張知縣所問,是孔夫子的學生曾點在回答關於自己的志向時所說的話。

    在暮春時節,穿上剛做的春裝,陪同五六個成年的朋友,再帶上六七個孩子,大家一起到沂水中盡情暢遊,再到沂水旁邊的舞雩臺上沐浴和煦的春風。

    然後,大家高高興興地唱著歌兒回家去。何升庸的文章中對曾點的志向是持肯定態度的,他認為被任用就出仕做官報效祖國,不被任用就退隱過田園生活。

    曾點想在暮春時節進行心靈的陶冶,然後讓自己與天地合一。

    這次非比尋常的考試,有沒有為童生何升庸謀得一個好職位呢?檔案上沒有記載。但是,單從答題可見其在國文方面的功底確實深厚。

    科舉制度在中國曆經了一千三百多年,對中國的影響很深遠。

    任何一種制度的出現和消失都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顯然,科舉考試不適合如今的社會發展。

    科舉考試永久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新的更科學的選拔人才的方式會出現。知識改變的不只是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更是一個人的未來。

    不論生在現代還是古代,每一個人都應該認認真真的求學和做事。

  • 3 # 天下歸心52

    嗯!聽說我家老黌宮是古代的聖廟!每年都會有州府縣衙門和舉人秀才在孔子誕辰日在祭壇搞祭祀活動!黌宮大門扁額上書道冠天地!德佩古今八個大字!有石獅子把門!進門有宮牆萬刃四個石牌照壁!後為泮水池上有壯元橋!每年只有秀才以上的人士方得參加官府組織的活動!!!

  • 4 # 四川達州人

    秀才,本意是才之秀者。

    東漢時期因避諱劉秀改為茂才。因此,兩漢時期的秀才,是州級長官向國家政權推薦的重要人才,需到首都參加三公主持的考試,合格者會得到重用,比郡國主官推薦的孝廉能得到更高位置的初任官職。

    明清時期,秀才是科舉制度的最低水平,有基本政治經濟待遇,但通常不能做官,也不會做官。因為秀才們都會拼命去考舉人,以獲得免稅計程車大夫資格。

    不過,明初時期政權初創,制度並不完善,人才缺乏,秀才也有不少做官的。但整體晉升緩慢,待遇低下,犯錯受的處罰也比較重。因此明代中期之後秀才做官逐步絕跡。

  • 5 # 夏有涼風61

    其實“秀才”能不能做官,這個問題是要看哪朝哪代的秀才,古代秀才與秀才的含金量是不一樣的,《管子.小匡》裡有,農人之子,秀異之才可為士。

    到了漢朝,秀才與孝廉併為舉士的科名。唐初與明經、進士同科,之後才降級的,在此之前,秀才是可以出來做官的。

    之後的唐宋年間,只有應舉者,才能稱為秀才,但秀才沒有進級舉人,一般是不能做官的。

    到了明清倆代,秀才一般就是“生員”的統稱,學歷不是很高,當然也就不能做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源去寧德的旅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