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520626945846
-
2 # 田七茄子
以下答案供您參考:
端午節賽龍舟的來歷是為了紀念屈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在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
龍舟競賽作為一項水上運動,經歷了功利性、紀念性和競技性三種基本形態。
功利型的龍舟競渡,是指起始萌生階段的龍舟競渡,從時間上講,大致在先秦。原始時期的先民,在水上捕撈、渡水勞動,特別是在水患中的逃命、救人和水上爭鬥中,爭相競渡。
紀念型的龍舟競渡,形成於漢魏六朝,延續至今。吳華人周處《風土賽龍舟老照片記》是最早記錄端午競渡的文獻,說明三國時,"端午競渡"已成為風氣。而記錄龍舟競渡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最早文獻,是梁代吳均、宗懍和唐代魏徵留下的資料。其中魏徵在《志》中寫道:"屈原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上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掉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其迅楫齊驅,梢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諸郡率然。"自此,端午競渡這一民俗統一在"紀念屈原"這個具有凝聚力的主題上。
競技型龍舟競渡,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其發展可追溯至1976年舉行的香港龍舟邀請賽,此後,龍舟競賽成為現代體育專案,熱潮席捲全球30多個國家。在國際上,龍舟運動基本上是一種競技型的體育專案。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爾後,湖南省汨羅市便於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舉辦國際龍舟節。
-
3 # 脈絡膜哦裡咯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華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回覆列表
以下答案供您參考:端午節賽龍舟的來歷是為了紀念屈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龍舟競賽作為一項水上運動,經歷了功利性、紀念性和競技性三種基本形態。功利型的龍舟競渡,是指起始萌生階段的龍舟競渡,從時間上講,大致在先秦。原始時期的先民,在水上捕撈、渡水勞動,特別是在水患中的逃命、救人和水上爭鬥中,爭相競渡。紀念型的龍舟競渡,形成於漢魏六朝,延續至今。吳華人周處《風土賽龍舟老照片記》是最早記錄端午競渡的文獻,說明三國時,"端午競渡"已成為風氣。而記錄龍舟競渡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最早文獻,是梁代吳均、宗懍和唐代魏徵留下的資料。其中魏徵在《志》中寫道:"屈原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上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掉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其迅楫齊驅,梢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諸郡率然。"自此,端午競渡這一民俗統一在"紀念屈原"這個具有凝聚力的主題上。競技型龍舟競渡,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其發展可追溯至1976年舉行的香港龍舟邀請賽,此後,龍舟競賽成為現代體育專案,熱潮席捲全球30多個國家。在國際上,龍舟運動基本上是一種競技型的體育專案。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爾後,湖南省汨羅市便於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舉辦國際龍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