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龍井茶痴

    哈哈哈哈哈哈,又是一個被洗腦的傻問題。

    茶葉是什麼?每年茶樹中發出的新芽嫩葉,那樣茶葉葉要符合最基本的植物學,而不是聽港臺茶葉騙子的瞎忽悠。

    老祖宗從不斷的種植管理茶樹中發現,每年對茶樹進行修剪,可以讓茶樹生長更茂盛,口味更好,產量更高,然後慢慢地形成了現在的茶園管理,一小撮港臺茶葉騙子忽悠出來的古樹年份就會相信了?港臺茶葉騙子還說涪陵榨菜和茶葉蛋是奢侈品呢。

    說到底茶葉發芽就是把在茶樹根部合成的營養物質和吸收的水分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輸送到樹冠,春茶為什麼好,因為有冬天的休眠期比較長,物質營養更充分。那這樣輸送水分和水管運水道理是一樣,修剪以後的樹枝木質部韌皮部都有活力,同時由於修剪降低了茶樹的高度,就像水管的揚程一樣,輸送物質的能力強,舊水管破水管有多少能力送到高處。

    我每次都在說茶葉不復雜,很多事情是和生活中的常識道理一樣,複雜的是人,挖空心思炒作吹噓忽悠神話。

  • 2 # 落葉de木木

    我覺得不是的。也不絕對,影響茶葉好壞的因素,並不只有茶樹的樹齡。而且自然界的萬物都是遵循產生、發育、生長到衰老的過程,茶樹也不例外,老到一定程度,接近衰老的茶樹,不可能會有好的茶葉。

    只是個人觀點哈,並不權威。。

  • 3 # 美食元寶

    1:產品的更新換代、茶葉的品種也在隨著人們的口味在不斷的更新換代、茶葉的品種也在更新換代、所以年久的古樹茶只能打打概念,也沒有那麼多百年以上的的古樹.原因就是茶農在種植的時候新老更迭的結果.

    2茶葉的口感、大家知道、茶樹和其他種植的農產品一樣,在樹齡的最好年份產出的茶葉品質和口感最好.新樹新茶新書新果口感都不一樣.所以我覺得茶樹越老不一定茶葉越好.

  • 4 # 真茶君—普文

    感恩提問者,普文是原產地茶山經營者,對您的問題做個人解答,茶樹越老,茶葉九越好嗎?普文可以直接告訴您不是的,茶樹越老,茶葉不一定越好,需要幾個因素決定茶葉的好壞。

    茶樹越老,生態為第一

    俗話說,生活汙染的環境中,肯定不會好,以下幾種茶樹不可取。

    1.生長在人類居住環境中,每天汙水等,影響品質。

    2.生長在桉樹、核桃樹邊,最好的茶樹也白搭。

    3.被施肥打藥催長的也不可取,這類害人害己。

    4.生長在人類種植的農作物中,也是不可取,肯定品質好不了。

    5.半枯半長的老茶樹,也是不可取。

    圖為古樹邊上種豌豆茶樹越老,生態越好,茶青越好。

    但是這個茶樹越老,有個定義,不能快枯死的那種。有以下條件,茶青越好。

    1.生長的原始森林中,Sunny充足、土壤肥沃。

    2.茶樹越老,樹周圍20米無作物與雜樹,茶青品質好。

    3.好的茶青,好的製作,茶葉品質一定好。

  • 5 # 微笑的劉雙ls

    現在的人們越發的會保養,也越發的對自己的容貌重視。如果單憑外貌去判斷一個人的年齡是不太可能判斷正確的。其實在普洱茶古樹上也是一樣,關於普洱茶古茶樹熱愛普洱茶的人們大多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那麼普洱茶古樹年齡的祕密到底是怎麼樣的呢?詳情如下。

    鑑定一棵茶樹的樹齡是多少年,有四種方式:

    第一種是把樹砍倒做切片或在樹幹上打洞,根據年輪測定樹齡。考慮到當地氣候、營養、朝向、樹種等因素,一般超過200年的樹便很難數清楚年輪了。

    第二種是CT掃描法,但CT是一種射線,對樹木有影響,而且裝置貴,測定成本高,也難以運到大山裡。

    第三種是考古學上普遍採用的碳14測定法,也需要在樹木上打眼,而且誤差在20年以上。

    第四種是查閱當地文獻資料記載,詢問當地老人,或者找群植物學家和地方官員站樹底下議論,測量樹高、根幹直徑長度等,根據樹姿形態、外觀老化程度、樹種的生物學特徵來做出推斷。

    前三種方式對樹木的傷害大或成本高、難度大,因此目前多是採用第四種方式,也就是人為手段,有可能誤差很大。大到多少呢?大到可能是實際樹齡被放大了5~20倍。也許是工作失誤,也許是有意為之,也許是將錯就錯,利慾薰心。

    既然樹齡測算目前還沒有更完善的檢測手段,那就是說,你站山裡指著一棵粗大的茶樹說它的樹齡是1200年,植物學家來了也沒辦法駁倒你,可能心裡不認同,但是也不好說什麼。

    某茶人在雲南***茶區指著一棵碗口粗的茶樹問詢當地人樹齡,過來一位說是30年,再問另一個人說是580年,又問了幾位之後徹底蒙了。200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研究員虞富蓮教授(編著有《中國古茶樹》等多部茶學專著,國務院津貼專家,終身致力於茶樹種研究的權威)被請去組建考察隊,測量勐庫大雪山裡的一株茶樹樹齡。同行的還有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閔天祿教授,其人是山茶科植物權威專家。一行人千辛萬苦測量後認為樹齡不到千年,之後莫名其妙地傳出,根據專家鑑定那棵樹有2000多年樹齡的結論。按照虞富蓮等***學院派專家的說法,世界上不可能有1000年以上的茶樹,“針葉樹壽命高過落葉樹,落葉樹高過常綠闊葉樹,這是植物的一般規律”。

    我們再來確定幾個概念:

    1.古茶樹沒有科學標準的定義,參照其他林木經驗我們把100年以上的可以定為古樹,古茶樹裡有野生種也有人工栽培種。

    2.古茶園的歷史不代表園裡茶樹的年齡。

    3.人工栽培種是由野生種進化過來的,多數人混淆了這個概念,比如冰島、班章、賀開等地的也是栽培種。

    4.歷史上野生古茶樹一般是不採的。有些在對抗***蟲害的進化中形成了一定毒性,口感苦澀甚至辛麻。20世紀70年代曾經因為原料緊張,雲南採過一次古樹茶壓成餅,供應邊疆地區,後果是當地出現了大量壞肚子的情況。2001年左右當時臨滄地區某茶廠向茶農收青葉原料,每公斤3元,如果摻雜了古樹料,或者拒收或者收購價為1.5元。

    5.古茶樹樹齡越大,原料越好,越珍貴,這種觀點違背客觀規律性。植物都有新生、生長、茁壯、衰老、死亡這個過程,古茶樹也是樹,是植物,不是石頭。我曾面詢普洱茶權威何仕華老人,他講:能製作普洱茶的古樹,其樹齡不能超過800年。

    6.某些野生古茶樹有難以克服的缺陷,比如茶多***含量低。茶多***中70%的是兒茶素,兒茶素又分為酯型兒茶素和非酯型兒茶素,酯型兒茶素對茶湯的醇厚度和營養性***重要。並且茶氨酸含量也低,比栽培型茶樹少三分之一左右。

    7.茶樹越老越好,和茶樹越新越好的說法,在各地的茶鄉看法不同,比如安溪種鐵觀音,不到10年就要留根砍樹或重新種植了。

    8.學界認為茶樹的經濟有效期是60年,之後表現為發芽數減少,生長力減弱,對夾葉和“雞爪枝”增多,茶樹莖部開始長出“地蕼枝”,這時茶葉的產量、品質都明顯下降。

    9.同一塊茶園小樹茶和古樹茶,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制作出來後密碼盲評,口感相差不大,而在日常茶友間品飲則感覺區別非常大,這也許是心理因素、品飲環境、方法影響了口感。

    有一次看個節目,一位老專家講,冰島那邊有些樹連100年都沒有,他們在雲南把一棵枯死的直徑76釐米的古茶樹鋸成切片數年輪,測定樹齡是136年。我不是學農業的,不懂這些,可我在江西一個風景區看到過一棵參天大樹,齊胸高處有雙人床那麼大的直徑,掛的牌子上寫的600年樹齡,對比雲南那些***的古茶樹,似乎都沒有這顆高大粗壯,考慮樹種和生長環境來推斷,結論可想而知。到底是哪些人言之確鑿地考證出那些超長樹齡的,希望他們出來走兩步不要一提起就是“多位國內外***茶樹專家考證”。

    任其發展也許在不久的將來,4000年、5000年的大茶樹真的會被炮製出來。我發現這些年間接觸的老一輩茶學專家們少有重視古樹茶的,他們也不會公開反駁古樹茶***好之類的言論,偶有說一嘴不同意見的,多被廣大茶商、茶友罵得狗血淋頭縮回去了。畢竟這些人是少數,寡不敵眾,悻悻之餘給市場添亂,四處不得好,長了記性,乾脆不談了。古樹熱催生出了很多值得關注的問題:近幾年好多爭相搶採的野生茶樹被採禿了,一年多季節地採,樹沒有休養很快就死掉了。還有許多十幾米高的大茶樹,根部裸露在外,沒人去給添幾鍬土。

    有新聞報道,在鎮沅縣五一村雙江勐庫大雪山原始森林中成片的野生茶林被砍倒在地採葉,南華、景東等地將大茶樹挖掘運到思茅等地銷售,多數在銷售中或栽種期死亡。景邁村有一位老農,將近千克的尿素施在同一棵老茶樹上催產,當年就漬死了這棵樹。人性是這樣的瘋狂,這還是質樸的山裡人嗎?我只看到了無知與愚昧。若不能由***及早監管、看護起來,我們的後代將再也看不清、喝不到好的古樹茶了。

  • 6 # 山區農村80後

    土壤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域的土壤成分不同,所含的化學元素、礦物質就不一樣,進而就導致茶葉的 口感存在不同的差異,一些礦物質含量豐富的土壤,往往能夠孕育出口感更佳的茶葉。

    茶樹的品種

    我們國家有大量的茶樹品種,比如說小葉種、大葉種、白化種等等,這些不同品種的茶樹所產出的茶葉本身口感就存在不同的差異,如果製作成同一種茶,那麼口感顯然是不一樣的。

    製作工藝

    同一種茶樹產出的茶葉,如果沒有加工好,那麼口感自然不好,也就成了不好的茶葉,而如果製作的工藝精良,那麼茶葉的口感就會很好,因此對於同一種茶葉來說,只有製作工藝達到要求才能做出好茶,相反即便再好的原料做出來的茶葉口感也不會好。

    總之,茶葉的好壞是有很多因素共同決定的,而樹齡對於茶葉好壞的影響實際上並不是大家想想的那樣重要。

  • 7 # 呦呦農社會

    親們,對於茶樹越老是否茶葉越好,我淺談一下個人觀點:首先茶葉的好壞要看二點:

    一是產地,所有作物的生長都有適合自己的經度緯度,茶樹也是如此,比如說正山小種,全國人民都知道,但是正宗的正山小種是產自於武夷山興村桐木關,所謂的正山實際就是所指的桐木關,但是市場上真正出於興村桐木關的小種又有多少,再舉個俗點的例子:就是同樣的蘋果,你說瓦房店的國光蘋果好吃呢,還是在瀋陽種的國光蘋果好吃,不言而喻,當然是瓦房店的國光蘋果好吃,就是這個道理;同時還要說一句就是對於普洱來說,每一個山頭的茶葉味道都是不同的,俗話說:“紅酒論酒莊,普洱講山頭”,古易武茶區的茶比較好,再就是新易武茶區,還有一點普洱從樹齡分古樹茶、大樹、老樹、小樹茶等,它的發酵品質及程度也決定著茶的口感;

    其二是工藝,同樣一款茶葉在不同製茶者手中所呈現的口感是不同的,還拿正山小種做例子,市場上很多正山小種泡一次只能喝4-5泡味道就變淡了,同時還不能用開水去沖泡,而傳統工藝的正山小種可以用開水沖泡,沖泡10泡的時候味道、湯色都不變,這就像廚師都在做同一道菜,所用的工藝不同,菜品呈現出來的味道是不一樣的;

  • 8 # 十洲莊園老曹

    我是老曹,我來回答

    茶樹越老,茶葉就越好嗎?

    很多商家打著“古樹茶”的招牌賣高價,其實就是炒作的一個概念而已,忽悠消費者的。

    一 茶葉行當裡,並沒有茶樹越老,茶葉越好的說法。

    我們知道,物以稀為貴,古茶樹由於數量少,茶葉產量肯定就低,商家一炒作,茶葉這東西的價格不好說,只要你喜歡上這個茶葉,用來送禮也罷,彰顯身份地位也罷,這貨就成了賣方市場了,貴賤不賣。就看你舍不捨得掏腰包了。但要說茶樹越老,茶葉越好,還沒有系統的研究。也沒有證據來證明比其它茶葉好。

    二 茶無好壞,適口為珍

    什麼是好茶,在保證天然無新增,無農殘,加工方法得當,儲存良好的情況下,適合自己口味的茶就是好茶。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標準,腦子是自己的,儘量少交點智商稅吧!

    三 茶是食品,不是藥品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日常生活用品,老曹個人認為,凡是誇大茶葉的藥用作用,或者像某某罐罐茶類似的宣傳,都別有用心。反正老曹是不聽人忽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氣熱臉就紅是怎麼回事呀,怎麼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