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VLOG

    腓特烈大帝時期的普魯士王國,放到南宋時期是不會被蒙古滅國的。

    首先普魯士已經是個工業國雖然是初級還在發展,但是其本身就已經對蒙古形成代差優勢,第一在腓特烈大帝領導下的普魯士這個工業國"有這高效的徵兵能力,整個普魯士軍隊彙集了整個德意志帝國的優秀青年,軍隊有著鐵的紀律和高度機動的能力此時的普魯士軍隊是整個歐洲最高效的軍隊。

    普軍經過嚴格訓練,使用前燧發槍計程車兵可以每分鐘打4到5次,可以形成密集的火力網,這樣蒙古騎兵很難突破。

    第二,腓特烈大帝是歐洲公認的軍事天才,與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拿破崙等人齊名的軍事偉人。普軍可以發揮本土優勢以逸待勞,憑藉有利地形穩定的後方支援,加上利息完善的陣地防禦,發揮協同作戰能力,對蒙古軍隊造成致命打擊。

    蒙古在歐洲作戰,各國都會恐懼,絕對會有不少國家來支援,這樣普軍實力只會越來越強,蒙古越來越弱,無法沒滅亡普魯士

  • 2 # 火星共和國地球代表處

    最主要南宋的問題是宋朝皇帝缺乏北伐的決心,特別是徽欽二帝一直被南宋皇帝忌憚,擔心北伐如果成功,北方金國提出歸還徽欽二帝,那麼趙構是不是還得退位把皇位還給徽欽二帝?另外南宋朝廷裡各種權臣勾心鬥角,紙醉金迷,也都是問題,如果把普魯士國王換到南宋,沒有了徽欽二帝的顧慮,全力支援岳飛北伐,最起碼把金國趕到山海關以北,驅逐出漢地是有可能,有了腓特烈大帝這樣的進取型君主,再加上岳飛韓世忠這樣的優秀將領,應該也肯定有與蒙古一戰的實力,不過也只能是架空討論,蒙古南侵的時候,岳飛和韓世忠已經不在了

  • 3 # 火器工坊

    當然不會,相反,富裕的東亞地區還會使普魯士王國快速成長成為一個更加強大的帝國。

    按題主所言,其實是對騎兵戰術的不瞭解。蒙古人的輕騎兵優勢在於騎射和靈活性,靠的是個人武勇。但是這樣的戰術在面對西方17世紀的近代騎兵卻是毫無作用的。

    近代的正規騎兵從戰術上講求集團式衝鋒,而集團式衝鋒的核心要求是極其嚴明的紀律。騎兵方陣中的每一名士兵都有著極高的戰鬥意志,對組織和紀律的服從是絕對的。也就是說,即使面對敵人的強烈打擊,也很難擊潰近代騎兵的方陣。相反,任何靠著個人勇武的中世紀騎兵軍團都難以抵擋住近代騎兵的騎牆式衝擊。

    有人說那蒙古騎兵又不會傻乎乎的跟對方的騎牆對沖,可以分散開來用騎射慢性消耗敵人。然而真實的史實卻是非常打臉。

    17世紀中葉,向東部擴張的俄羅斯人在中亞和蒙古人進行著激烈的交鋒。但是俄軍騎兵的卡賓槍不管是威力還是射程,都是蒙古短弓所不能及的。也就是說,即使你蒙古輕騎兵四散開來,也不過是給近代騎兵提供了幾個移動式的槍靶。

    從七年戰爭的記錄來看,俄軍騎兵和普軍騎兵戰鬥力相當,也就是說,既然俄軍士兵可以把蒙古騎兵摁在地上摩擦,那麼普軍騎兵也是一樣的。

    再者說,普魯士還有專門針對騎兵的騎炮部隊。在七年戰爭中,由於受到過俄軍高機動騎兵的衝擊,腓特烈大帝意識到必須擁有一支同時兼具大火力和高機動性的部隊來壓制敵方的騎兵。於是他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騎炮部隊,由兩人操作一門1-2磅的小型火炮,火炮由單匹馬拉著,在運輸過程中,另外一名騎手還可以擔當火炮的護衛。憑藉著騎兵的高機動運輸,普軍可以在任何指定位點實施火力打擊。

    就算拋開騎炮部隊和近代騎兵,單憑蒙古人散亂式的衝擊,根本奈何不了近代步兵組成的線列式戰術。燧發槍組成的強大火力網,是騎射手的火力難以匹敵的。而密集的刺刀陣地,會使得鬆散的騎兵根本沒有勇氣衝擊過去。

    總的來說,不但蒙古人奈何不了普魯士,普魯士還會在腓特烈大帝的指揮之下吞併整個東亞大陸的富饒地區。軍事上的代差,往往就是這樣的可怕。

  • 4 # 歷史風暴

    題主的問題是:如果把腓特烈大帝時期的普魯士王國放到南宋的時期,會不會很快被蒙古滅國?

    必須得承認,蒙古騎兵是宋朝時期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之一。不過,如果腓特烈大帝時期的普魯士代替南宋,承受蒙古大軍南下入侵的壓力,幾乎可以肯定,腓特烈大帝可以擊敗蒙古騎兵,收復河南河北及幽雲十六州,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北方資源,到腓特烈大帝末期,也許他會徹底擊敗蒙古,建立一個北到西伯利亞,南到北緯十七度線的龐大帝國!

    理由:

    在18世紀的普魯士,如果街上走過來一個身高1米7以上的大漢,多半他曾經當過兵或者正在服役,因為在當時的普魯士人人尚武,而同時期的老百姓平均身高只有1米6幾,超過1米7已經被看做大漢了,這樣的人將會被認為是強悍且適合當兵的材料,不管周圍人還是他自己都會這麼認為,於是大機率會應徵入伍。這和宋朝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思想截然相反!

    在這個尚武的國家裡,也湧現了一批強悍的君主,腓特烈大帝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所以,與其說他是一位君王,不如說他是當時縱橫天下的名將!

    腓特烈大帝生於1712年,在1740年成功登上王位,此後他一共做了46年的國王,在1786年8月去世。

    腓特烈大帝是一位改革家,在軍事、教育、法律和農業上多有建樹,在他任內普魯士擁有16萬常備軍,並且訓練有素裝備精良!

    相對於南宋時期的蒙古,腓特烈手中的普魯士在人口、武器、戰術上有著絕對的優勢。

    人口優勢:

    腓特烈時期的普魯士人口已經很多了,當時大約有500萬,而南宋時期的蒙古人口只有100多萬,雖然蒙古當時統治了中原、中亞等地,可以在這裡徵兵,但是真正能夠持續供應兵源的地方只有蒙古高原和中原地區。而中原地區由於蒙古滅金的原因,人口已經降低到大約1100萬。所以,蒙古高原加上中原地區總人口不到普魯士的三倍。

    但是,真正對蒙古忠心耿耿的有效人口大多為蒙古人,其他如色目人、中原人都要打個問號,如果戰事不利,這些人很有可能會倒戈!

    所以,反而擁有500萬忠誠子民的腓特烈有了人口優勢!

    武器優勢:

    腓特烈時期普魯士軍隊已經開始以大炮和火槍為主要的作戰手段。火藥在13世紀傳入歐洲,到了14世紀中期火槍、火炮等已經在英國應用,可見這種武器傳播之快。

    此後,歐洲人不斷開發出威力大攜帶方便的火藥武器。到了腓特烈時期,火槍已經能夠輕鬆擊斃一名全身裝甲的重騎兵!

    此時,刺刀也已經作為火槍的標配,這說明火槍兵不僅可以射殺遠處的敵人,還能與敵人近戰。

    蒙古雖然有些火藥武器,但是太原始,威力和射速都不能和18世紀的火器相比,此時還以冷兵器為主,最依仗的就是蒙古弓,但威力遠不如火槍、火炮!

    戰術優勢:

    蒙古騎兵可以依靠機動性騷擾普魯士,普魯士軍隊想要抓住他們很難!

    但是,普魯士軍隊只要找到和蒙古騎兵正面對決的機會,可以穩贏!

    戰鬥時,普魯士步兵通常排成密集的陣列向前推進,在距敵人一定距離內聽從指揮官的命令依次向對方放槍。大多時候,士兵排成三隊,輪流放槍以形成持續的火力!

    遇到騎兵攻擊的時候,步兵會組成方形陣列,第一排把槍當做長矛阻敵,後面兩排射殺敵軍騎兵,在面對輕騎兵的時候這種戰術非常有效!

    (這種方陣)

    還有大炮,早在16世紀,俄羅斯軍隊就已經成功利用使用大炮阻擊金帳汗國騎兵的衝擊,18世紀的大炮威力遠超16世紀了。數百門大炮發射,足以在幾百米之外擊潰蒙古騎兵!

    所以,可能會出現這一的場景!

    蒙古南征普魯士(此時18世紀的普魯士代替了南宋的位置),腓特烈調集10萬大軍北上阻擊,這10萬人至少有2萬輕騎兵和500門大炮。

    雙方交戰,500門大炮齊聲怒吼,將1裡地之外的蒙古軍團打的人仰馬翻,蒙古兵開始衝鋒,距離50米的時候,數萬步兵對蒙古兵發射火槍,雨點般的子彈打過去怎麼著也能擊斃上千人吧,即使有人能衝過來肉搏,也會被普魯士士兵用刺刀刺殺。至於遠在幾十米外放箭的,火槍兵三段擊會教他們做人。

    (前進的普魯士軍隊)

    然後,趁蒙古兵混亂的時候,2萬輕騎兵發起衝鋒。普魯士的馬耐力不行,但速度可遠超蒙古馬,再加上大家都是輕騎兵,比的就是速度,蒙古兵肯定損失慘重。

    而隨軍的中原士兵和色目士兵要不就潰散,要不就投降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

    接下來,蒙古人可能會採用騎兵游擊戰術,但是不要忘了普魯士是一個尚武的國家,腓特烈只需把老百姓全部組織起來,普魯士就變成了大兵營,蒙古騎兵也就無法利用機動性騷擾了,他們將會在任何一個地方遭到沉重打擊,直到全軍覆沒。

    遭到重創的蒙古再也拿不出成建制的騎兵對抗普魯士,那麼接下來腓特烈集中幾十萬大軍北上奪取中原將會勢如破竹!

    於是,至少可以推進到長城沿線,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

    (普魯士士兵從缺口衝入城內)

    然後,腓特烈開始推行農業改革,在中原推廣白薯等高產作物,普及教育提高中原的受教育水平,實行大陸法系,倡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定會讓他深得人心。於是,接下來腓特烈在中原徵兵,至少也可以召集幾十萬。

    剩下就好說了,率領普魯士人、中原人和色目人組成的百萬大軍北上蒙古草原,犁庭掃穴徹底擊敗蒙古,直到兵臨西伯利亞叢林。

    此時,腓特烈只需在蒙古草原建立一些城堡,就可以控制住這裡了(就像俄羅斯人那樣)。

    然後,腓特烈還可以南下一舉蕩平靜海軍節度使。

    於是,一個北到西伯利亞南到北緯十七度線的大國形成了!

  • 5 # 碼字的蝸牛

    放誰到南宋,只要能解決得了武將頭上那把枷鎖,都能讓南宋不會亡國。

    南宋的問題並非是君王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

    史實一:”莫須有“的背後恐懼

    秦檜說的那句”莫須有“其實是建立在岳飛有可能形成軍閥或藩鎮的危險之下。也是宋高宗趙構必須要防備的原因。要知道在北宋與南宋交替這個時間段裡,出現了幾年的政權空白期,很多地方的官員是摒棄掉了原有的制度,自行發動軍隊和民眾抵抗金國的入侵。

    如在黑水城考古發掘(清末時外華人的野蠻盜掘),有一份北宋末年的軍情報告(現存俄羅斯,後來國內學者曾去”借閱“並拍照取得資料),其中有一份顯示是建炎二年時鄜(fu)延路下達到保安軍,保安軍下達給第七將的文書,上面沒有朝廷的文書或印章作為背書,只有鄜延路自己的印章,要求保安軍在各個路口收攏潰兵,以及保安軍給第七將的命令是除了收攏潰兵之外,還要其徵調其轄區內的民間弓箭手,並且鄜延路的公文中顯示是用強力的手段,也就是說所有潰兵和弓箭手若不接受命令,除了被誅殺之外,其家眷也要受到懲罰。

    但是這份公文存在於黑水城,說明鄜延路或保安軍應該是被西夏攻破或殲滅了。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建炎四年時,岳飛進駐宜興後,也是自行招兵,收攏潰兵和偽軍、強盜等。岳飛的軍隊從此不再是宋軍,而是”岳家軍“。

    史料二:文官暗殺北伐統帥,一國的”宰相“頭顱竟然被送給敵國作為和議的條件。

    韓侂冑,史書上的奸臣,一個外戚。可就是這個人,為岳飛平反,封岳飛為王,加諡號武穆。將秦檜的王爵收回,還送給秦檜繆醜的諡號。

    就因為為了北伐,將朱熹趕出朝堂,將理學列為”偽學“,從此成為奸臣錄的頭號人物。

    而死因就是和議派的暗殺,其頭顱還被送給金人。暗殺者竟然還能成為南宋宰相,老死於病榻之上。關鍵是死後還得到了”忠獻“的諡號!

    史料三:南宋也曾經打得蒙古軍連連後撤。可是主帥的官職連相都不得。

    岳飛的部將孟珙,在蒙宋第一次大戰時,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

    蒙哥汗時期的這次蒙古進攻南宋,若不是孟珙在,南宋早已經滅亡了。那時候的蒙古人已經攻破了襄陽、隨州、郢州及荊門軍、棗陽軍、德安府,南宋的整條京湖防線千瘡百孔。若不是孟珙早年聯蒙滅金時與蒙古大將塔察兒結為安達(異性兄弟),估計南宋頂不住這次的攻襲(塔察兒看到孟珙領軍來援,不願意與異性兄弟開戰,因此才撤退)。使得孟珙的軍隊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

    而孟珙趁塔察兒攻打江陵時,半渡而擊,才遏制住了蒙古的這次進攻態勢,使得第一次蒙宋戰爭結束。

    隨後在第二次蒙宋戰爭時,守住了黃州,並趁機收復了襄樊,才使得南宋構建了襄樊防線。然後又馬不停蹄支援四川,保住了四川。

    可是孟珙到死了,也不過是樞密都承旨(實權),漢東郡開國公。退休時才給了個寧武軍節度使的名號。死後才追封太保,國公。

    史料四:忽必烈滅宋時,其軍隊組成並非全是蒙古人構成

    忽必烈滅宋時,派遣了35萬軍隊,只有五萬人是純蒙古軍和色目軍團,其餘的三十萬均為北地漢軍(舊金地和舊西夏),甚至攻破襄樊防線,也並非僅僅是依靠西域的回回炮,而是漢人劉整的主意。

    隨後的忽必烈為了防止劉整因私憤屠城(與襄樊防線的呂文煥有仇),派遣伯顏代替阿術和劉整,伯顏領軍時,水路並進,路上就是那五萬蒙古騎兵,而30萬漢軍全部沿長江一路攻打臨安。

    可以說忽必烈滅宋一戰完全是北地漢人與南地漢人之間的戰爭。

    南宋滅亡是必然的,面臨強敵時,依舊對武將進行防備,而不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恐懼武將獲得權利,比恐懼外敵還要嚴重。

    先前殺岳飛,還可以說是害怕武將自立。可是後面殺韓侂冑,就完全寒了整個軍隊的心,而且還造成了民間心態的變化,不再為了北伐而戰,更加堅定了”唯有讀書高“的言論。

    最後的孟珙為南宋戰至老死,可生前得到的職位,依舊還是在防備武將。

    所以當伯顏率領水路大軍攻打臨安時,只有常州還在抵抗,武將們紛紛選擇了投降,整個南宋反而是一群文官和一群被洗腦後的民夫在抵抗。(南宋是武將在投降,文官在抵抗;明朝是文官在投降,流寇和海賊在抵抗)

    不管是誰,到了南宋,必須要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改革,最低也要提高武將的待遇和地位,才能行之有效地抵抗蒙古的入侵,要不,還不如早早投降蒙古,去征服異族異國。

  • 6 # 血山飛蟲

    現在網上吹噓蒙古人喪心病狂,哈哈,實際蒙古人屬於棕色人種,大家知道為什麼棕色人種盤踞在蒙古高原嗎?原來棕色人種也是分佈在地球上各個地方的,只是後來他沒有競爭過其他的黃色人種和白色人種,被殺光或者被同化,所以在偏遠地區殘留比較純粹的棕色人種的,棕色人種大部分分佈在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是其他民族無法涉及或者不願意去的地方,如果蒙古人和日耳曼人接壤,早被淘汰了,哈哈。腓特烈大帝如果和成吉思汗呆在一起,成吉思汗即使全盛時期也肯定被揍的落花流水,哈哈,日耳曼人是最早建立職業武士的民族,日本人建立職業武士制度以後就打遍東亞無敵手的,哈哈成吉思汗我不說了,完顏阿骨打就是一個鄉野村夫,業餘到家了,轉眼滅了世界2大帝國,統治了蒙古人很長時間,你認為腓特烈比完顏阿骨打差嗎?不是成吉思汗膩害而是周圍的民族太弱,成吉思汗崛起還有一個原因是黑死病和牛瘟,這2樣流行瘟疫威力超過原子彈的,成吉思汗實際就是打掃戰場的,蒙古人也就猖獗了100年,在最近3500年的人類戰爭史僅僅佔1/30,蒙古人僅僅過了100年,就被突厥人暴打,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怎麼打都打不贏突厥人,哈哈,蒙古人全盛時期打南韓,南韓就在蒙古人眼皮低下,打很長時間沒有辦法,最後是送公主和親,結成友好聯邦,南韓找個臺階表示臣服,哈哈,你認為腓特烈大帝比南韓差嗎?

    成吉思汗崛起可能是老天爺看蒙古人太可憐了,一直被其他民族壓迫,給了它一百年的光榮歷史,哈哈,蒙古人到底在人類族群中地位如何,實際就相當於現在的菲律賓和委內瑞拉這樣的邊緣民族。

    蒙古人打仗很業餘的,不過當時的宋更加業餘而已,連天兵天將都出來了,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述馮·諾依曼原理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