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45788352080
-
2 # 使用者7994487464459
這裡的兩個“之”是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 出自:春秋 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年》的《燭之武退秦師》 原文選段: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釋義: 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 越,越過。鄙,邊邑。焉:何。用:介詞,表原因。陪:增加。厚,雄厚。
這裡的兩個“之”是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出自:春秋 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年》的《燭之武退秦師》原文選段: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釋義: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越,越過。鄙,邊邑。焉:何。用:介詞,表原因。陪:增加。厚,雄厚。擴充套件資料主旨:內容講述公元前630年,秦、晉藉口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與楚國親近,而合攻鄭國,在自己的國家(鄭國)危難面前,燭之武前往敵國交涉,於強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辯,終於使秦國從鄭國退兵。作者成就影響:左丘明的《左傳》長於敘事,富於情節和故事性和戲劇性,善於描寫細節,如寫晉公子重耳出亡及返國經過,選材佈局均屬恰當。《左傳》亦善於刻劃人物性格,如子產的善於辭令,敢作敢為;華元的庸懦無能,待人寬厚;子玉的驕橫;鄭莊公的兇殘偽善等,描敘生動逼真。《左傳》文辭精煉,能用委婉曲折的文筆,表達當日巧妙的詞令,如呂相絕秦,燭之武退秦師,臧孫諫君納鼎,臧僖伯諫君觀漁,季札觀樂、王孫滿論鼎。《左傳》特別善於描寫戰爭,如秦晉韓之戰、晉楚城濮之戰、秦晉餚之戰、晉楚邲之戰、齊晉鞍之戰、柏舉之戰等。梁啟超說:“其記事文對於極複雜之事項,一如五大戰役等,綱領提絜得極嚴謹而分明,情節敘述得委曲而簡潔,可謂極技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