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集賢院居士
-
2 # 凡人命途遠塵
縱觀唐朝,李世民那個時期並沒有太多像樣的詩詞,在詩詞造詣上有所建樹的人也並不多,唐初時期,詩詞的韻腳和規則才算是有了一個雛形,李世民在詩詞上面的造詣是很高的,當然也就是相對於當時的水平來說算是可以,放在歷史長河中也就沒什麼太多可圈可點之處了。能把李二的詩詞收錄並流傳,更多的是史學家照顧其面子而已。
-
3 # 老街味道
文韜武略的唐太宗 六朝浮靡之習,一變而唐
大概皇帝多是讀書之人, 讀書人無不作詩,皇帝自然不免。皇帝有好皇帝壞皇帝,詩人皇帝自然也有好的詩人和差的詩人,唐太宗應該算是不錯的詩人。
《賦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唐太宗的這首詩是賜給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蕭瑀,此人是南朝梁明帝之子,姐姐後來成為隋煬帝的蕭黃後。蕭瑀在唐太宋朝六次拜相,六次被罷相。
《賦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這首五言絕句是一首折腰體,第三句與第二句失黏,但是句式都是律體的句式,這種非古非律的現象在初盛唐時非常多,例如崔顥的《黃鶴樓》、李白《夜泊牛渚懷古》、《登金陵鳳凰臺》等。
其中疾風知勁草來自於《東觀漢記·王霸傳》,王霸在劉秀低谷之時不離不棄,因此劉秀說道:“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對於大臣來說,李世民用此典故贈詩是莫大的榮譽。王霸是東漢光武帝的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蕭瑀是唐太宗二十四功臣之一,這個用典恰如其分。
《賜房玄齡》相對於“宮徵鏗然”的《賦蕭瑀》李世民另一首《賜房玄齡》就多了一點點齊梁宮體詩的風韻,大家可以比較一下這兩首詩:
《賜房玄齡》太液仙舟迥,西園引上才。未曉徵車度,雞鳴關早開。
《賦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賦蕭瑀》好在前兩句,確是“宮徵鏗然”,但後面兩句評價缺少詩意。《賜房玄齡》四句寓情於景高明的多,“未曉徵車度,雞鳴關早開。”描寫了一個勤於政事的賢明宰相形象。末句用的是孟嘗君函谷關雞鳴典故,早晨天還未亮,班車就上路了,公司的大門已經在雞鳴聲中開啟,這是企業董事長對於公司高階管理人員的誇獎。
太液池是皇宮中的古池, 中有蓬萊、方丈、瀛洲神山,唐朝又在唐城內庭中心重修太液池。昆明池、太液池是宮體詩、應制詩常用的詩料,比如唐朝上官儀《早春桂林殿應詔》: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南朝梁的柳惲《從武帝登景陽樓詩》:太液滄波起,長楊高樹秋。南朝陳的江總 《秋日侍宴婁苑湖應詔詩》:“玉軸昆池浪,金舟太液張。”
西園特指三國時期鄴都的西園,魏文帝曹丕經常和文人在此處雅集賞月吟詩。唐太宗此詩“西園引上才”來自於南朝沈約《詠月》詩最後一句:“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方暉竟戶入,圓影隙中來。高樓切思婦,西園游上才。沈約是齊梁時期竟陵八友之一,提出“四聲八病”之說,是永明體的代表詩人,為唐朝格律詩的成熟起了關鍵作用。
對於詩人唐太宗的評價李世民的詩被一些人認為風骨荏弱,未能擺脫齊梁舊習,明代鍾惺在《唐詩歸》中說:
太宗詩終帶陳隋滯響,讀之不能暢人。取其豔而秀者,句有餘而篇不足。徐獻忠《唐詩品》評價高得多:
文皇生更隋代,早事藝文,習氣既閒,神標復秀,故綺發天葩,輝揚內藻,聲音之本,不徒然矣,及乎大業成就,神氣充揚,延攬英賢,流徽四座,其遊幸諸作,宮徵鏗然,六朝浮靡之習,一變而唐,雖綺麗鮮錯,而雅道立矣,其為一代之祖,又何疑焉?文皇帝是唐太宗死後最初的諡號,“六朝浮靡之習,一變而唐”的評價彷彿在說初唐四傑的陳子昂,陳子昂生於公元659年,李世民生於599年,並649去世,10年後大舉"風骨""興寄"主張的陳子昂才出生。
結束語唐太宗李世民在六朝浮靡詩風中,對於唐詩發展開創之功。唐太宗有《太宗集》四十卷,可惜他雖然貴為皇帝,卻和唐朝多數詩人一樣,大部分作品沒有流傳下來。《全唐詩》僅僅存其詩1卷,加上其他選本的收錄,至今流傳下來的詩大約百首左右,大家都知道同樣愛寫詩的乾隆皇帝留下了幾萬首詩。
老街步《賜房玄齡》原韻作五絕一首《觀唐絕句04-文武業》,贊其文韜武略:
逐鹿嫻弓馬,經綸識異才。功成文武業,風氣一時開。
-
4 # 猴格大人
雖然李世民做皇帝的口碑不錯,但他寫詩的水平就差遠了,連楊廣都不如。楊廣的詩還不失靈性,李世民的詩是毫無靈性。
簡單的說吧,李世民寫詩就是發燒友的水平,能寫,就是不上檔次,只不過他是皇帝,大家給他點面子而已。當然,他比後世某個更愛寫詩而且還更高產的皇帝相比,還是不錯的。
來看一首太宗皇帝的詩《詠風》蕭條起關塞,搖颺下蓬瀛。拂林花亂彩,響谷鳥分聲。披雲羅影散,泛水織文生。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就算是不懂詩的讀一讀,有沒有覺察出問題,其實這首詩可以直接砍掉兩句了,我來給改一下哈。
蕭條起關塞,搖颺下蓬瀛。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
然鵝,接下來忽然畫風轉變,拂林花亂彩,響谷鳥分聲。哎,正激昂澎湃的讀著呢,突然接下來的一句就變的軟趴趴的,簡直是從壯漢到娘炮的轉變啊,讓讀詩的人都無法接受,簡直是要精神分裂啊!
到最後,寫詩的人也覺得自己軟了,趕緊的硬一下,譁!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這氣勢又上去了。
攤手,有沒有覺得不倫不類?而太宗皇帝有很多這樣的詩,就是這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畫風分裂,一會兒想有霸王之氣,一會兒又想小橋流水,結果寫的四不像,反而失去自己的風格。
倒是他最質樸的直抒胸臆的詩還算氣勢十足,沒有淪為不倫不類。
來看這首《還陝述懷》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這首詩雖然缺少點靈性,但已經是李世民最好的詩之一了,全詩在敘事寫景抒情一氣呵成,構思精縝,對仗工整,氣勢十足,不失為一篇工整的詩。
太宗皇帝很愛寫詩啊,雖然很努力的寫啊,學習前人,學習同時代的優秀者,到底沒有寫出一首能拿出手的詩,最終也沒有讓太宗皇帝在詩壇佔據耀眼的位置。
但是,因為太宗愛寫詩啊,他的小團隊十八學士裡面也有牛人啊,比如虞世南啊李百藥啊上官儀啊,因為皇帝愛寫詩,聚集在周圍的文人學士一大把,對唐詩的發展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李世民時代的詩壇也算是黎明前的曙光吧!終於要打破宮體詩的牢籠了,進入新的天地。這一點,李世民陛下的功勞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是這樣。
-
5 # 新天地30715727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巨。
未晚徵車度,雞鳴關早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後世明君之典範。
作為書法家和詩人,他一生所留下的經典和壯麗詩篇多達80多首,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作有:《元日》、《賜房玄齡》、《賜蕭瑀》、《守歲》、《詠雨》、《飲馬長城窟行》、《春日望海》、《初夏》、《喜雪》、《帝京篇十首》等。
縱觀歷史長河,唐太宗李世民,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政治家和治國明君。他治理下的唐朝,可謂是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國家。在那個時期由於他整天忙於軍事政務和治理國家,並沒有像其他著名詩人那樣留下太多傳世佳作,但他卻在詩詞方面同樣表現出很深的造詣,同樣值得可圈可點。
回覆列表
最好的唐詩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文武全才,不僅可以率領千軍萬馬克敵制勝,詩也是寫的相當有水平。
李世民留世的唐詩有八十八首,下面是筆者認為最好的一首。
《飲馬長城窟行》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