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處是家鄉

    這種理解,可以被看做是“唯心論”思想的一種片面理解吧。

    首先要探討一個問題: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為什麼要發生關係?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要認識這些東西哪?

    簡單一句話,為了生存!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人類之所以會認識到,都只有,也只能是這一個目的。不論你採取什麼認識世界的方式,唯物、唯心、不可知、科學、宗教神學、巫術……都必將為了“生存”這個唯一的目的。所有的社會學、自然科學觀點,說到底,依然是為了保護人類的生存,這一個目的。

    用自然科學觀點解釋社會現實問題,這是今天人類的一種認知手段。那麼這是怎麼出現的哪?它來自於人類的認知方式,有人造了個詞,稱之為——廣義邏輯。

    當人與動物沒有區別之時,我們和動物的認知方式完全一樣,都是先天的“物”的認知。狼看到羊、猴子看到果子、人看到糧食,都是不會有任何歧義,那就是我生存的資源,那就是一個實體的物,抓住它,吃掉它,我的生存獲得滿足。

    思維方式的改變,成為人類進化的一種特有模式後,人類開始不一樣的認知世界方式。

    面對一堆糧食,人類開始思考,為什麼這個東西可以使我活下去?我究竟需要的是什麼?於是,一粒粒的大米,變成了一堆碳水化合的分子結構,變成一些熱量單位(卡路里)。我們人類不再把“物”看做一些實體的“物”,而是看做思想中行成的邏輯推理出來的理論。這些思想中的理論,又必須和現實中的事物相符合,我們可以稱為廣義邏輯通恰。比如人類需要能量,但煤就不能吃,人一旦說食物,必須是那些水果、蔬菜、糧食與肉類,其它具有能量的東西,即使能量再高,也不行。這就是理性邏輯和經驗邏輯必須達成一致。

    當這種方式成為人類主流的認知世界的方法後,人類完全脫離了動物,成為一種單一的物種,我們謙虛的叫自己“高階動物”。

    人類關心的事物既有那些能使我們活著的“物”,還有周圍同樣的人。人與人之間即是共同對抗自然、攫取自然資源的夥伴,又是彼此競爭生存空間的對手。雖然今天我們還不能完全說清,思想究竟是個啥東西,但有三點是清楚的:思想與認知必然需要實體的“物”(也就是人體)作為載體;思想與認知的物件,也必將是其它實體的“物”;思想與認知的結果必須透過頭腦,按照某種方式整合才能完成。因此,“物”與“心”的關係一定是極為親密的,而且也是不可分割的,而非對立的。

    有了以上的確定認知,用自然科學理論解釋社會問題,就有了因果的聯絡。

    這裡有個問題:人類認知世界,為什麼是逐漸擴大與加深的哪?為啥不是我們看到的樣子?為啥會不斷改變認知方式哪?

    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因為物質資訊量不斷擴大,本身就是物質的一種自有存在形式,所以認知方式只能依照物質資訊量的擴大,而不斷改變。從奇點的毫無資訊可言,到基本粒子的資訊,再到原子、分子……物質不斷擴大自己的存在形式,資訊量也就不斷的釋放出來。人類可能是物質演變的最後一個階段性產物。一存在,立刻就感知到周圍已有的物質。但隨著人類認知的加深,那些原本不需要人類認知的事物,也慢慢顯現在人類的思想當中了。

    說了這麼多廢話,我只想說下面一句話——人類的各種解釋自然與社會的理論,都只能是暫時的正確,隨著物質資訊的擴大,隨著人類認知的改變,這些解釋方式,都將需要改變與調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C羅在尤文不能取得歐冠三連冠,是否坐實了他是體系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