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15769886811

    簡單回答一下吧,具體的可以去看專門的科普讀物。

    天干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從“甲”字開始,地支從“子”字開始,每年按照順序各取一個字,組成一個干支,這就是干支紀年法。

    干支紀年從“甲子年”開始,第二年是“乙丑年”,以此類推,到第十年,是“癸酉年”。第十一年的時候,十個天干輪迴完畢了,可是地支還沒有完,還有兩個,所以天干從“甲”字重置,地支卻要繼續下去。於是第十一年就是“甲戌年”,第十二面是“乙亥年”。等到第十三年,十二個地支輪迴完畢,所以從“子”字重置,天干卻要繼續,於是第十三面就是“丙子年”,就這樣一直類推,輪迴下去。

    因為天干和地支的數量都是有限的,所以他們肯定會相交重合。因為12和10的最小公倍數是60,所以,每60年,甲子紀年就回重合重置一次(比如今年是丁酉年,那麼60年前和60年後,肯定也是丁酉年),所以中國習慣把60年稱為“一甲子”。

    在年號紀年法出現之前(正式的年號紀年法始於漢武帝),中國古代主要的紀年方法是王號紀年法,比如周代的周襄王二十四年,秦始皇九年,或者寫王二年,甚至直接寫某某年,表示目前在位的帝王的紀年。西漢以後,年號紀年法成為主流(比如唐代的開元十六年,宋代的嘉佑四年,明代的弘治十二年,清代的乾隆五十一年,這些都是年號紀年法),但是干支紀年法一直都在流傳。辛亥革命後,中國民國決定採取公元紀年法(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公元2018年),新中國成立後也沿用下來,但是干支紀年法也沒有被拋棄。我們可以看到,每年春晚的時候,主持人都會專門提到,“我們即將迎來某某(干支)某(生肖)年(2018,丁酉雞年)”,而且中國紙質的掛曆檯曆,手機電腦的日期,都會顯示該年的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法與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數術,哲學等學科密切相關,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得到我們的傳承。

    另,中國古代還有干支紀月和干支級日,這個更復雜一點,應用也更廣泛,歷史更久。我搞不懂,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專業的書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字頭曰字底是什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