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你檔案

    鑑於當前形勢,阿里三個月賺562億不是什麼好事,會引起華人反感。

    一個外資企業賺這麼多錢,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高興,會進一步加深反壟斷調查。

    而這些都是精明的“馬雲”,當年提出輕資產運營的結果,每年銷售近十萬億,利潤幾千億,然而阿里巴巴員工只有近十二萬人,這樣的比例顯然是不正常的。

    同樣是國內網際網路電商,京東以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佔有率,員工高達二十多萬,美國電商亞馬遜直屬員工六十五萬人。

    本期財報有一條訊息,阿里巴巴員工截止2020年12月30日增長到252084人,而三個月前9月30日阿里才有122399人。

    三個月增加一倍多員工,阿里應該是要改變馬雲的輕資產模式,把一些外包產業鏈員工收歸阿里巴巴,整改合規經營。

    結語:當年劉強東搞自營物流,還經常受馬雲嘲笑,沒想到輕資產模式,成了阿里現在最大的問題。

    其實京東外資比例也比較大,但是他對中國物流產業的建設投入、貢獻巨大,至今只投入沒有盈利。

  • 2 # 小龍星大智慧

    作為背靠阿里巴巴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領域龍頭企業,資本市場將阿里健康視為疫情中最大的受益標的,農曆春節後至2020財年報告公佈前,阿里健康股價最高上漲了接近一倍。但是在阿里健康的財報資料中,卻看不到符合市場想象的業績爆發!阿里健康的業績表現如何?分業務板塊又能得出什麼結論?南財AI新聞實驗室為大家拆一拆!

    01

    收入增速明顯放緩,毛利率創新低

    南財AI新聞實驗室的文章對資料的真實性可比性有嚴格要求。阿里健康只公佈半年報和年報,年報資料中會包含上半年資料,為了資料的可比性,南財AI新聞實驗室在本文中將可以還原成半年度的資料都做了還原處理。

    阿里健康每個財年為過去一年的二季度至本年的一季度。如2018財年開始時間為2017年2季度——2018年1季度,以此類推。本文所有表格的時間標識均為財年,H1為上半年,H2為下半年。本文的表格資料開始時間為2018財年,但是分業務部分,公司的資料口徑期間做過調整不具備可比性,本文會採用有可比資料的時間週期展示。因以上原因會導致資料時間口徑差異,請讀者注意。

    對於阿里健康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我們拆財報先從整體情況入手,創收能力和盈利能力是資本市場最為關心的,因此我們需要關注的是三大指標:收入,毛利和經調整後的淨利潤。

    先看收入,阿里健康最近6個報告期的收入是保持增長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增長的趨勢如何,這就需要看同比增速,從同比增速看,阿里健康2020H2(2019年10月到今年3月的最近一個報告期),收入同比增長70.3%,和過去三個報告期翻倍以上的增速相比,增速明顯放緩。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報告期是包含了疫情最嚴峻同時也是阿里健康本應最受益的今年一季度的。

    上圖是阿里健康的毛利情況,收入增長的同時,阿里健康的毛利也是增長的,但是從毛利率來看,阿里健康2020H2的毛利降到了21.9%,創了新低。對於毛利下滑,公司在財報中並沒有解釋原因。

    上圖是阿里健康的經調整後淨利潤,2020H2是1.22億元,淨利潤比2020H1的1.4億元減少,這就是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02

    電商和自營收入放緩,消費醫療亦受衝擊

    阿里健康有五大業務板塊,但是追溯業務和網際網路醫療業務收入都很少,公司主要收入來自醫藥自營業務、醫藥電商平臺和消費醫療業務。2020H2三塊業務收入分別佔公司總收入的85.7%,11.5%和1.9%。阿里健康各業務板塊的表現如何?

    阿里健康的醫藥自營業務主要是透過自身的線上自營店銷售合作方的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等產品,2020H2阿里健康的醫藥自營業務收入為46.99億元,雖然同比增速依然可觀,有78.9%,但是和過去三個報告期相比,同比增速創了新低。

    阿里健康持續不斷從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收購跟醫藥、醫療器械,保健品等相關的欄目,形成了自身的醫藥電商板塊。公司這一塊業務2020H2的GMV(商品交易總額)雖然創了新高達到465億元,但是GMV的同比增速已經降到34.8%,和公司這塊收入的同比增速接近,公司這塊收入也降到了35.6%。同樣是最近兩個財年的最低增速。

    阿里健康的消費醫療業務主要覆蓋體檢、醫美、口腔和疫苗板塊,其實就是引入相應服務機構進駐阿里巴巴旗下手淘、支付寶、口碑等平臺,為機構和消費者提供線上撮合服務。這塊業務因為是線上撮合線下服務,所以受疫情影響比較明顯。

    從上圖可以看到,阿里健康這塊業務2020H2出現了萎縮,同比增速也降到了只有5%。

    除了以上業務板塊外,阿里健康還有主要服務醫藥企業和監管需求的追溯業務;以及依託支付寶醫療健康頻道,整合醫院和醫生提供線上問診線下就醫的網際網路醫療業務。這兩塊業務雖然想象空間巨大,但是收入還非常少。

    01

    關鍵消費者指標環比增速雙回落

    對於阿里健康收入最大的兩個板塊,電商平臺和自營業務,除了收入外,每個財報阿里健康還會公佈年度活躍消費者(過去一年至少購買過一次商品的消費者)資料。這是反映平臺活躍度的關鍵指標。同樣因為受益於疫情的原因,資本市場對於阿里健康的年度活躍消費者增長同樣抱有極高期待。

    上面是公司醫藥自營業務的年度活躍消費者數和環比變化。從中可以看到,公司這一指標2020財年的環比增速回落到了29.73%。

    上面是公司運營的天貓醫藥電商平臺年度活躍消費者資料和環比增速,從中可以看到,2020財年公司這一指標環比增速同樣是下滑的。

    綜合可以看到,阿里健康最新一個財報的資料距離資本市場的預期有不少的距離。值得注意的是,在財報即將公佈的5月27日港股交易時間,阿里健康股價就出現異常的大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利率高低的決定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