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的是效率值吧
效率準則(也稱之為單位效率準則),這個效率指數的最基本思路是將一名球員球場表現的折算成為一個可以進行比較的數字,保障了不同位置的球員都可以在一個透過換算後的同一起跑線上進行比較。
計算這個效率準則的公式為:[(得分+籃板+助攻+搶斷+封蓋)-(出手次數-命中次數)-(罰球次數-罰球命中次數)-失誤次數]/球員上場比賽的場次。這個依據的得出,可以綜合判斷球員良性表現,並且參照球員的球場不良表現,接著根據球員出場的次數來得出單場平均的效率表現。
就這個公式而言,是現在NBA官方資料中,最常見的一個綜合資料指數,而事實上同樣存在不合理的基準,就是某種程度上把進攻指數凌駕在防守指數之上。假設有兩名球員同時計算5場比賽的效率指數:
A球員:150分50籃板25助攻5搶斷5封蓋,出手次數150次命中100次,而罰球60次命中50次,失誤10次的話,該球員場均30分10板5助攻1搶斷1封蓋2失誤命中率67%罰球率83%。該球員的效率指數為:33
B球員:60分75板15助攻15搶斷20封蓋,出手次數70次命中45次,罰球20次命中15次,失誤同樣10次的話,該球員場均12分15籃板3助攻3搶斷4封蓋2失誤命中率64%罰球率75%。該球員的效率指數僅僅為:29
您說的是效率值吧
效率準則(也稱之為單位效率準則),這個效率指數的最基本思路是將一名球員球場表現的折算成為一個可以進行比較的數字,保障了不同位置的球員都可以在一個透過換算後的同一起跑線上進行比較。
計算這個效率準則的公式為:[(得分+籃板+助攻+搶斷+封蓋)-(出手次數-命中次數)-(罰球次數-罰球命中次數)-失誤次數]/球員上場比賽的場次。這個依據的得出,可以綜合判斷球員良性表現,並且參照球員的球場不良表現,接著根據球員出場的次數來得出單場平均的效率表現。
就這個公式而言,是現在NBA官方資料中,最常見的一個綜合資料指數,而事實上同樣存在不合理的基準,就是某種程度上把進攻指數凌駕在防守指數之上。假設有兩名球員同時計算5場比賽的效率指數:
A球員:150分50籃板25助攻5搶斷5封蓋,出手次數150次命中100次,而罰球60次命中50次,失誤10次的話,該球員場均30分10板5助攻1搶斷1封蓋2失誤命中率67%罰球率83%。該球員的效率指數為:33
B球員:60分75板15助攻15搶斷20封蓋,出手次數70次命中45次,罰球20次命中15次,失誤同樣10次的話,該球員場均12分15籃板3助攻3搶斷4封蓋2失誤命中率64%罰球率75%。該球員的效率指數僅僅為: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