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興子土申
-
2 # 我說之我見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哪個孩子不愛玩,由此我覺得對於孩子不要責罵,對孩子說教,可能孩子聽多了就會產生厭煩的心理,不願聽家長說,繼續我行我素。種種表現下,我覺得有兩種方式來讓他們有所改變,一就是我們為何和他們一起玩,一起探討世界的奧秘,即拉進父母和孩子了距離,他們從會喜歡和家長交流,願意和家長交流,到在玩中,在和家長的探討中學到知識,其實這些在實踐中得到的知識,往往是書本里無法得到,又更勝於書本的,同時我們家長不要一位的認為唯有看學校課本才是學知識,知識是源於我們的生活。
其二,就是我們家長是否做到了愛學習,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父母都是愛學習,愛思考的人,那麼潛移默化中,孩子也會拿起書本,和我們一樣成為愛學習,愛思考的人。
-
3 # 看美劇學單詞
首先,要知道孩子多少歲?如果小孩現在是一二年級,你跟他講什麼道理,聽不懂,根本沒什麼用。首先孩子都是愛玩的,這個時候的專注力也是很短暫的,如果要他們學習,我們做的練習需要與他的水平相適應,同時要明確學習的量!時間不宜過長。
如果孩子三四年級以上的,這個年齡段,我覺得可以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了,我覺得可以像張雪峰老師說的那樣,帶孩子去四個地方做觀察,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這四個地方不論從環境人物裝束都相差很大,足夠讓他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這個過程也不要只是一個看看的過程,我們可以讓他把這個作為一個社會調查實踐,讓他在這四個地方,每個地方採訪十個人,問他們的過去,現在的工作等情況,如果有這個過程,我覺得孩子一定能改變很大!
最後,要讓孩子愛上學習,另外大人給孩子創造一個愛學習的環境也很重要,每天孩子學校歸來,如果大人都不看手機電視,都拿起書來閱讀,即使不讀至少也要裝個讀書的樣子!買個書架,每個月都添置幾本書,我就不信孩子如果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不會愛上學習!
-
4 # 教大育小作為父母首先得承認,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也要接納孩子這一個性。沒有哪一個孩子是天生愛學習的,因為學習的過程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有沒有辦法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答案肯定是肯定的。首先題主在問題描述中提出,總是跟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孩子總是會答應的,可是第二天總是我行我素。為什麼會有這樣呢?我相信這是每一個孩子都犯過的錯誤。該怎麼解決呢?
(1)如果說是孩子特別小的話,他壓根就不能夠理解這樣回答的意義。只是順著家長的一個和想法進行回答。
(2)如果是孩子比較大了,那麼他只能可有可能是為了避免你的嘮叨,避免衝突,那麼順著你的意思進行回答。也就是平常家長最容易的理解就是習慣性的撒謊。 可是孩子內心並不這樣認為。
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判斷,有針對性的去解決。
第二:“孩子的每一次回答好的之後,第二天我行我素都得到了家長的包容和諒解,孩子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價,家長的無原則和底線最終造成了孩子結果。”
經常遇到這樣的案例,跟孩子做好溝通,信守承諾,孩子不遲到,可是最終家長卻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孩子遲到,最終的結果是導致孩子孩子不能信守承諾,孩子願意接受懲罰,於是家長各種求情,那麼我們會發現這樣的孩子跟家長達成 條件永遠是不可能實現的。
孩子不需要遵守,只要在當下把這個給問題解決了就可以了,至於後面的結果都不重要,因為和家長達成的協議都是無效的。
可能最壞的結果就是家長看到孩子的行為,家長心情不好的時候發個脾氣或者說是打孩子一頓,孩子習以為常了。第三:孩子被溺愛的過分,總是被呵護,犯錯誤從來不需要承擔後果。
那孩子不愛學習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首先,把孩子當做孩子看,不跟孩子講那些無所謂的大道理,因為孩子無法理解。用孩子的思維去解決問題,站在與孩子同樣的年齡階段去感受,你就會知道該如何解決孩子的問題。
“老師,我決定好好讀書了,”一個孩子歡快的跟我說。“哦。真好!”“我媽媽說了,只要我好好讀書,將來就可以考好的大學,過上好的生活!”“什麼是好的大學?”“我媽媽說好的大學”。才寫了兩個字孩子又開始跑去玩了。
媽媽說的,並不意味著孩子真的能夠理解,而是把道理變成孩子真正能夠體驗的,這樣孩子才能夠真正的感受。
其次:事先講好規則,獎懲的規則,守住底線,一旦破壞就堅決的執行,家長要說到做到。
養成孩子自己承擔後果,最開始是痛苦的,只要承擔過後果,並且有著切膚的體驗,孩子才能真正的做到說到做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言行一致哦。那麼孩子才會把自己說的話真正的入心。
這個需要家長最開始配合孩子,可能最開始痛苦,但當孩子明白家長說道做到,並且也明白自己隨口答應的後果之後會有效果。
家長需要認同。放棄溺愛,孩子才可以成長。再次: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回家完成作業才可以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例如:玩玩具或者看喜歡的課外書等。
(2)、培養孩子計劃安排的習慣。孩子往往因為缺乏這種能力,不知道計劃安排,總是覺得時間孩子很多,一玩就沒有準,一玩就貪,就成了貪玩。
(3)、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最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的成功和快樂。控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
孩子的興趣不是自己來的,特別是孩子的學習興趣,一定是有一個智慧的媽媽前期的陪伴和前期的引導而得來的。
只有讓孩子感受到這種快樂,有成功的體驗,並且很多,孩子才會逐漸愛上學習。這個是需要實際行動和時間陪伴,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實現的。
總之:孩子貪玩不愛學習,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不愛學習是正常的,因為學習是個痛苦的過程,需要家長引導,形成興趣,讓孩子體驗學習的快樂,然後逐漸形成自己的習慣。把孩子當孩子看,絕對不講大道理,事先達成協議,守住底線,堅守規則,說到做到,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一定會先學習再玩,逐漸成了人人羨慕的愛學習的孩子,作業也會主動。作業不用雞飛狗跳,祝福你!
回覆列表
玩中也能學到很多知識,而且學到的更紮實,更深刻!關鍵看你能不能從玩中提取出知識,引導孩子到玩背後的知識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