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科技的風箏
-
2 # LeoGo科技
任正非真的是戰略大師,美國因為華為5G的強大,對華為進行了封鎖,直接將它列為實體名單。在美國政治壓力下,華為以一己之力來反擊美國的“實體名單”。
任老的聰明之處在於,你不說我們技術存在問題嗎?沒問題!我將5G技術賣給大家,大家一起研究,讓你看看到底我們安全不安全!
任正非解釋,為什麼樣出售5G技術?因為是想製造一個在5G行業能與其競爭的對手!可是,我們都知道這不是主因,我們分析的原因如下:
讓美國等國家放鬆對華為的壓力,同樣也是為了堵住美國等國家,華為5G存在安全問題。能夠更好的將5G技術發揮出來,而不是將華為的5G敝帚自珍。更何況,華為5G技術的領先世界,更會增加華為技術的優勢。任正非想通過出售5G技術,能夠更好的發揮5G的優勢,獲得更多的利潤,要知道可能這些5G技術帶來的是數百億美元的利潤呢!可以說,任正非是一箭多雕,他更是知道與其將技術全部藏著掖著,不如釋出出來,讓大家共同參與!格局大,才能有如今的華為。
-
3 # 商務新觀察
在我看來,這其實上升不到戰略的高度,是一種無奈之舉,但如果能夠變為現實,最起碼可以讓華為5G走出去,而不至於就此無緣於國際市場。實際上,有勝於無,當正常渠道走不通的時候,換一下思考方式,換一種銷售途徑未嘗不可。
近日,任正非在接受外媒採訪中稱,華為願意將5G的技術和工藝向國外企業進行許可,而且是一次性買斷,並非每年繳納年度許可費。
顯然,這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策略,其用意和目的主要就是讓華為的5G技術能夠走出去,以此來打消美國在安全性上的顧慮重重,準確的說,是杜絕美國繼續以“技術安全性”為藉口來實現打壓華為的歹毒用心。
按照任總的設想,如果美國對華為不信任,不允許華為在美國大規模安裝裝置,華為願意將整個5G平臺許可給任何有興趣的美國公司,以完全獨立於華為開展5G的製造、安裝、運營。
如此一來,美國5G就成為獨立的5G,不存在美國方面認為的安全問題,說白了這既可以實現華為5G技術的海外銷售,同時也讓美國放心安全地使用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技術及裝置。
總之,我認為只要有利於華為發展的任何途徑都是可以嘗試的,一次性售賣技術和工藝就是當前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解決辦法。當華為完滿地化解了美方“藉口”後,將“球踢給對方”,就掌握了輿論的主動權,在鬥爭中佔據“正義”的位置,更樹立起一個有國際責任心的企業形象。
-
4 # 黑暗科技世界
週末一則訊息讓網友都炸鍋了,那就是華為任正非打算把自家的5G技術一次性打包賣給西方國家,這是華為在創造競爭對手,還是激勵自己的團隊呢?根據網上流傳出的資訊可以瞭解到,買家只要一次性支付費用,就能永久性的獲得華為現有的5G技術,包括相關的專利、許可證、程式碼等一系列重要的技術資料,相當於花錢買了一套精裝房,可以隨時拎包入住。
此外還有另外一點也極為重要,那就是買家可以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修改原始碼,這就給西方國家認為華為會控制或竊取電信設施是空穴來風,這也將徹底打消那些持懷疑態度的國家,將會給華為帶來極大的發展空間。9月10日,華為掌門人任正非老爺子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表示,華為有意向西方國家出售自己的5G技術,而華為此舉的目的就是想要製造出一個能夠在5G領域和自己一樣強大的競爭對手,要知道華為將5G技術出售給其它國家,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這在科技領域是史無前例的,恰好說明了華為擁有足夠的自信,而這套5G技術的資料市值估價最少在上百億美元左右。
現在大家可能關心的是誰會出錢來收購華為的5G技術,目前在5G領域發展比較好的有諾基亞、愛立信、三星等巨頭,不過在我看來這幾大巨頭很可能會拉不下臉面來購買這些技術,因為一旦購買就讓自己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當然這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猜測而已,在商業利益面前驕傲的姿態也有放低的時候。華為一次性出售5G技術,華為背後有何戰略考量?華為究竟在思考什麼?
我想在5G領域發展最快的華為已經達到了一種獨孤求敗的境界,急需一個強大的對手來刺激,激發團隊再次發力挑戰更高的境界,並且還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華為研發的電信裝置不存在那些假想之中的竊聽,這一招太厲害了,可謂是一箭多雕。
-
5 # 睿思天下
朋友們好!
華為一次性出售5G技術,可以說是一箭多雕的戰略,這一下美國接招不接招都是很難受的事情了。那麼華為這次出售5G技術主要有哪些戰略考量呢?下面來分析一下。
佔領美國市場華為一次性出售5G技術,目的應該還是想要佔領美國市場。如果美國同意了華為的做法,那麼一家美國公司將獲得華為5G的生產許可以及技術等,這樣生產出來的5G裝置當然是可以在美國出售了,這樣華為5G裝置也就相當於佔領了美國市場。
現在華為5G裝置是領先世界的,成本也是比較低的,因此,如果是美國企業引進華為5G技術生產5G裝置,可以說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等於華為曲線進入了美國市場,這個對於華為來說也是一個大好事。
雖然這樣做,華為可能賺不到多少錢,但是這樣做可以讓華為佔領美國5G市場,可以說具有很多的戰略意義。
因為,如果美國在5G時代的裝置如果用了華為裝置,那麼未來華為6G裝置出來以後,如果將來考慮相容性的話,美國勢必必須採用華為裝置的。
因此,華為一次性出售5G技術,考慮的就是要佔領美國市場。
壓制歐洲通訊裝置商如果華為一次性出售5G技術給美國公司,那麼美國公司自己生產華為技術的5G裝置,可以說成本很低,競爭力非常強。這樣的話,可以說歐洲5G裝置商肯定是進入不了美國5G市場了。這樣的話,也就是相當於打壓了歐洲通訊裝置商。
如果這樣的技術轉讓能夠成功的話,可以說對於歐洲裝置商是一個很大的戰略打擊。非常可能讓歐洲5G裝置大部分退出美國市場,這樣就會造成歐洲5G裝置商失去一個較大的5G市場,這樣可以說也能夠削弱歐洲5G通訊裝置商的實力。
如果歐洲5G裝置商實力被削弱,那麼在下一代6G的競爭中,華為和中興通訊的6G技術的專利比例可能將更大一些,極有可能佔據更有優勢的地位。
因此,華為出售5G技術,也是要壓制歐洲5G裝置商。
華為6G看來已經有了突破華為肯賣給美國5G技術,這個大機率說明華為6G的技術可能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畢竟華為5G技術雖然先進,但是華為的著眼點肯定是希望在6G時代能夠取得更大的優勢地位。
在這樣的戰略考量下,將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5G技術轉讓給美國,可能也算是能夠把華為5G技術最最佳化利用的一個策略了。
因為,現在你想往美國賣5G裝置,美國肯定是不願意的,如果這樣的話,那直接把5G技術賣給美國,可能還能夠起到很多的戰略性作用。
因此,華為肯定是在6G技術方面已經有了新突破的前提下,才想到要把5G技術獲得的利益最大化。
這樣考慮之下,任正非才會想要把5G技術轉讓給美國的。
綜上所述,華為轉讓5G技術給美國,可以說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如果真能夠轉讓成功的話,一個是可以佔領美國市場,另一個是打壓歐洲通訊裝置商,而且這也說明可能華為在6G技術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感謝閱讀!1
-
6 # 商業與江湖
任正非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採訪的時候透露了這種想法。
他說,華為願意將5G的技術和工藝向國外企業進行許可,而且是一次性買斷,並非每年繳納年度許可費。
這與此前他接受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弗裡德曼採訪的觀點一致,當時任正非提出,如果美國仍不信任華為,不允許華為在美國大規模安裝裝置,他可以將整個華為5G平臺許可給任何有興趣的美國公司,以完全獨立於華為開展5G的製造、安裝、運營。
我個人認為,這首先體現了任正非一貫堅持的開放思想。
從孟晚舟事件到今天,任正非已經接受了大量中外媒體的採訪。在這些採訪中,他不止一次的表達開放包容的想法。例如他說我們可以吸收更多的人才來中國發展中國的經濟,事實上他們還用百萬年薪來招一些海外的計算機天才進入華為工作。
他還說蘋果是華為的老師,華為從蘋果那兒學到很多東西,自己家人用蘋果產品,所以不會抵制自己的老師。
而此次願意將華為5G技術一次性轉讓給外國企業,也體現了這種開放策略。
無論如何,合作共贏才是科技發展的大方向。
其次,華為作為5G時代的技術領先者。如此轉讓技術並不全是壞事。作為行業的領先者,華為更願意佔領的行業地位,應該是整個行業的制高點,而一個行業最高的點並不是製造者,製造者不如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而如果華為想要成為5G時代標準的制定者,那麼它首先要做的就是將他手中的這套5G 標準推廣到全球各個地方,成為更多國家使用的5G模式。畢竟只有玩家增多了,這個遊戲才有市場,如果沒有玩家參與,那麼你即便是這個遊戲的規則制定者也沒有多大的影響力。
還是那句話,合作共贏,全球化發展才是這個世界的未來趨勢。
-
7 # IT小眾
好的技術想到走向世界,這是華為的一種格局,同時也華為戰略意圖的體現,此舉或也在於模式的轉化,從“專利”向競爭和完善的方向轉變。
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雜誌表示:華為有意向西方公司出售5G技術。買家只要支付一次性費用,就能永久使用華為現有的5G專利、許可證、程式碼、技術藍圖和生產技術訣竅。買方甚至還可以修改原始碼,由新公司生產5G裝置。
華為的格局。貿易戰之下,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我們說這是一種無理取鬧的行為。美國通訊業的失敗,這是它本身的路就走錯了。這跟華為的迅速崛起並沒有關係。
華為5G的領先地位影響到了美國科技強國的地位,美方也在不斷好號召全世界不用華為5G。恰恰不正是因為羨慕和嫉妒麼?華為5G不安全?在華為意向將5G專利全套轉讓給競爭對手,而讓競爭對手去實踐其安全性,這是華為偉大格局的體現,同時也讓美國無理的謊言邏輯蕩然無存。
是戰略意圖,也是模式的轉變。華為出售5G可有效“培養”競爭對手,利益均衡分配之下,也更有利於華為5G的蓬勃發展和後期完善。
確實,這是迄今為止技術史上一次大膽的嘗試。華為5G不僅僅是屬於中國的,它更需要走出去,擁抱整個世界。
任正非說“平衡分配利益有利於華為的生存”。在西方許多人對中國公司為世界上大多數新的行動電話網路提供裝置的前景感到震驚時,華為已經在開始自己的計劃。如果銷售5G技術最終促成了一個蓬勃發展的競爭對手,這對於平衡競爭環境想必也是極其有利的。
在5G領域華為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同時對未來的投資和產業發展也有著很好的規劃。除了5G手機,AI晶片,雲服務、智慧屏、智慧安防也加入了新品行列。5G技術的出售是一種大膽嘗試,華為更多的思考可能也是中國技術如何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
8 # 該死的Bug
一、外售5G技術,有利於全球5G加快商用
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至於技術是不是可以許可轉讓給西方國家?可以。不是部分,可以是全部。華為的理想是“為全人類提供服務,努力攀登科學高峰”,有更多人來一起完成,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因此,能否許可別的西方國家也生產我們同等的裝置?可以的。
二、有利於5G統一標準
目前5G技術的競爭,基本是高通和華為的競爭,能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能爭取更多的支持者,就能打贏這場5G爭奪戰,甚至更遠的戰爭。
三、能增加大量的收入來投入更多的研發
如果成功打包出售5G技術套餐,那麼肯定也少不了華為的技術支援,或者會使第三方投資方投入更多的資金對華為現有的5G技術進行二次研發。
四、美國以安全為由的謊言不攻自破
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我們把技術全部轉讓以後,他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去修改程式碼,修改程式碼以後,相當於對我們遮蔽了,對世界也遮蔽了。美國5G是獨立的5G,沒有什麼安全問題,它的安全就是管住美國公司。不是我們公司在美國賣5G,而是美國公司在美國賣自己的5G。
五、削弱歐美的研發能力,轉變為以後歐美向華為賣核心技術常態化。
所以雖然眼前看似對華為不利,但對長遠看是有利的。
-
9 # Geek視界
華為一次性出售5G技術,目的是製造一個能在5G上與華為競爭的對手,為了華為能夠更好的發展,是任正非“放水養魚”的策略。
任正非的觀點在任正非看來,一家中國公司成為全球大部分5G網路裝置的提供商,這種前景令許多西方人感到擔憂,而一次性出售華為5G技術,有助於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平衡利益分配有助於華為的生存。
華為如果將整個5G技術組合出售,價值可能在數百億美元。過去10年,華為在5G技術的研發上投入了至少20億美元。任正非說,向西方國家轉讓5G技術的收入,將使華為“向前取得更大的進步”。
任正非打包出售5G技術,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公平的“技術競賽”,也是將美國的“安全擔憂”與華為的市場主導地位分離開來。
誰會是潛在的“買家”?在5G網路裝置市場,華為直接的競爭對手是愛立信和諾基亞,但是這兩大巨頭可能會處於“驕傲”而拒絕購買,而且可能會質疑華為技術的價值,畢竟是“同行”。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些年,愛立信和諾基亞出現了虧損,是否買得起也值得考慮。
規模較小、基礎薄弱的公司,即便購買了華為的5G技術,也很難直接使用華為的技術與之競爭。
南韓三星財力雄厚,並且擁有了規模較小且處於快速增長的網路裝置業務,但是,如果沒有競爭對手參與,三星可能無法與華為“討價還價”。還有一種可能是,出現一個買家聯盟,但是不清楚哪家會主導。
總之,雖然美國對華為“圍追堵截”,華為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半年營收仍然以23%的高速增長。被列入“實體清單”後,華為又簽訂了十多份5G商用合同,領先諾基亞和愛立信。美國的的各種嘗試似乎“全面啞火”,只有“五眼聯盟”的澳洲追隨。
-
10 # 科技數碼隨時答
感謝邀請華為一次性出售5G技術,華為背後有何戰略考量?華為究竟在思考什麼?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華為一次性出售5G技術,背後有何戰略?華為在思考什麼呢?確實看到這個問題,我們大吃一驚,華為把5G技術賣給了其他國家,這樣其他國家不是超越了我們嗎?但是任正非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在我們看來應該有三個有利因素:
一,自己給自己壓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我們常常聽說,但是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不難理解,如果一直在自我陶醉或者是沒有一點防備積極進取的心態,那麼勢必最後會被淘汰。華為在5G方面的實力,之前關於5G的定位,以及任正非在採訪中說道,我們的5G技術西方國家不得不用,其實可以看出來華為的實力,而現在呢!華為5G晶片,以及華為也是業界首個集成了5G晶片的廠商大,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華為來說更多的員工會放鬆下來,而且認為是自己最強的。華為確實狼性精神十足,但是對方不堪一擊,都是阿貓阿狗之類,顯然對於狼來說沒有挑戰的意義,慢慢就會放鬆下來,而華為需要自己養一些狼,任正非其實作為企業領導人,確實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資金,華為前一段時間在招募資金,雖然說是華為財務狀況良好,但是對於華為來說,他們需要是為了今後打算,所以華為在招募中寫的很清楚。而這次華為賣掉自己的5G技術,可是非同小可的。因為其中包含了很多,比如華為出賣5G技術,是將自己家底全部展現,買家只要一次性付款,就可以永久使用華為現有的5G專利、許可證、程式碼和技術藍圖,還可以修改原始碼,由新公司生產5G裝置。所以這個價格可是不菲呢!對於華為來說的話,其實並不算是什麼,因為賣給你了,我們可以再去研發,而價格可是幾百億美金呢!這個費用對於華為來說,雖然只能算是小數目,但是作為之後的儲備資金來說,確實是不錯的。
三,自信的展示,華為的技術沒有安全問題。所以我們可以賣給你們去查證,而這樣的情況,美國對於華為安全問題的阻撓等等,確實可以迎刃而解。確實華為之前因為安全的問題屢次被美國政府所阻撓,而美國也是大肆宣揚這件事情,確實讓華為很被動,因為有些謠言確實說時間久了,也許真的會有人相信,而華為這次一次性的把技術,核心等等都賣給了對手,這樣的情況下,你可以盡情的去研究,你也可以盡情的去看有沒有問題,所以不僅僅美國對於華為安全問題遙遠不攻自破。而且也可以讓世界看到華為的自信以及技術方面的實力,對於華為而言不僅僅宣傳了自己,而且讓很多人的看法發生了改變。
總結:任正非對於這件事情也間接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時間,之前其他國家的實力在我們看來和我們相差2-3年的實力,但是現在我們賣給了他們差距可能就是一年不到了,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促進華為更好的發展,沒有對手,我們自己給自己製造對手,而華為的研發實力當然還是通訊方面的實力派,你5G用華為的,但是6G呢!華為自己還是掌握著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所以還是一樣的強大,而且華為敢於這樣做,說明他們對於5G的佈局已經相當的自信,而6G方面也已經的在研發之中,所以要想超過華為,還是需要自己的核心技術,而華為慢慢也讓西方國家適應了這樣的節奏,這樣的話,他們之後是不是一直要靠著華為提供裝置和技術呢?
回答完畢
回覆列表
選擇權甩給了美國。任正非表示,可以向美國企業轉讓華為5G所有的技術和工藝秘密,幫助美國培育發展5G產業來。現在把選擇權交給美國。他們再不講理,要顧及自己5G技術的發展。對於華為,如果美國同意接受5G技術,對華為並沒有損失,反而是增加收益、正面宣傳。如果美國不接受,華為的供應鏈已經逐步中國產化,一直在走自己的路,沒指望服務美國5G市場,所以華為更沒影響。對美國的反擊。任正非將華為5G技術與西方分享,並且允許他們修改程式碼,符合自己安全需要,這種開放的目的,實際上對美國的回擊。華為就是做技術的,商業目的十分單純務實的。全球還有一些人不習慣中國公司引領5G,為全球提供5G網路裝置,甚至為此擔憂。不讓我做,你們自己做,我們共同把全球5G市場蛋糕做大,這麼簡單的道理,你們還不明白?所以,華為5G技術轉讓,實際是一種全新的技術合作方式,為的是全球5G均衡發展,儘快普及5G。華為的戰略。任正非曾在《Quattroporte辦電子郵件》中明確提出,5G技術不過是小兒科,真正重要的東西是5G技術背後所支撐的產業鏈。簡單的說,5G技術只是高速公路,車子有了高速公路可以跑得更快,但是離開車子的高速公路沒有意義,這裡的車子實際就是人工智慧、大資料、雲服務。所以,任正非只是把5G作為人工智慧的支撐,人工智慧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華為等中國企業的人工智慧要走出去,必須要有中國元素的5G網路普及,這局棋很大,華為想提前佈局,做出貢獻。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早在5G技術全面商用之前就立項探索6G技術,6G是5G進化發展的一部分,所以大家更能理解為什麼華為急於普及5G了吧。歡迎關注,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