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霞人文
-
2 # 跪射俑
孔乙己是一個文學形象,他的原型是誰呢?
相傳當時紹興城內還有一個名叫“亦然先生”的,此人由於生活貧困不堪,為謀生計,只得去賣燒餅油條勉強度日,因他不肯脫下長衫,又不願大聲叫賣,只好跟隨別的賣大餅油條的小販後面。小販們大聲吆喝一次,他跟在後面低低地叫一聲“亦然”,令人啼笑皆非。街上的孩子們見他身穿長衫,手提貨籃,叫著使人半懂不懂的話,於是就圍著鬨笑起來,異口同聲叫他“亦然先生”。從此亦然先生就揚名紹興了。“亦然先生”賣完大餅油條,就緩緩地踱到咸亨酒店,要一碗酒,一碟茴香豆,慢吞吞地邊喝酒,邊津津有味地嚼著茴香豆。孩子們一見“亦然先生”在喝酒,紛紛地趕來討茴香豆吃,他就每人一顆地分給孩子們,直到碟子裡的茴香豆所剩寥寥無幾了,就用手掌蓋住碟子,嘴裡唸唸有詞:“多乎哉,不多也……”
還有一種說法。紹興城裡有一個孟夫子,其經歷跟孔乙己有些許相似。
由此看來,孔乙己在人物原型上也不是一個人,而是魯迅先生以一群讀書人的形象綜合起來創作出來的。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也有原型。魯迅弟弟周作人也親自寫過《狂人是誰》的文章
這個人是魯迅的表兄弟,名為阮久蓀。
阮久蓀本在山西做判官,因不願冤枉人,膽子又小。
被人嚇後,神經錯亂,認為所有人都要殺自己,乃至得了“迫害病”。
1916年阮久蓀到北京投奔魯迅,所有的事告訴了魯迅。
阮久蓀只要聽到敲門聲和走步聲,就變得心驚膽戰。
第二天早上,魯迅剛起床,房門就被咚咚敲響。
魯迅一開門,阮久蓀就進來頹廢地倒在了椅子上。
一臉蒼涼,還說自己今天就要被拉去殺頭了,聲音十分悽慘。
魯迅帶他去看醫生,在路上,阮久蓀看到了持槍的巡警。
臉被嚇得沒有一點血色,眼裡滿是恐怖和陰森。
魯迅早已體察世態悲涼,封建制度的腐敗性
以前的中國實為食人民族
表弟這件事,尤為深深地刺痛他
魯迅尤愛外國文學,在寫小說之前,他早已看了不少的外國著作。
魯迅的文學主張是世界文學的趨向。俄國的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強烈的革命與愛國精神,最為佩服。
魯迅最愛的俄國作家就有果戈理。
受果戈理的《狂人日記》和表弟迫害事件等一系列原因的影響,魯迅長期醞釀、精心構思。
終於完成了顯示“文學革命的實績”的劃時代的偉大作品《狂人日記》。
-
3 # 寶貝兒9999
謝邀!孔乙己是封建制度的產物,也是勞苦大眾的代表,社會最底層的人物,他只是可憐蟲而已,有的人選擇做生意,風生水起,而有的人則會非常落魄,就像孔乙己,雖然沒有考上,但是也不想失去了當初的光芒,非常希望自己也是狀元,可以落榜了,普通人一向都是拜高踩低,所以他受盡了冷眼,嘲諷,羞辱,小心翼翼的維護著那飽經風霜洗禮的僅有的自尊,他是封建制度社會最底層人的代表,當時讀書時,不懂,現在的我分析很透徹,因為我經歷過悲歡離合,也受盡了冷眼相待,看透了紅塵,所以選擇了閉嘴,傾聽,沉默,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所以為了自己的夢想加油!
狂人只是一部分人的代表,只能說明他們是幸運兒,考上了狀元,可以實現抱負,社會背景不同,決定人們的行為,文化水平,家庭對於每個人的影響也是不同的,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註定結局不同,選擇決定結果。所以不必嘲笑任何人,每個人後面的人際關係不可小覷,所以為了自己的夢想,加油!努力!
不要低估任何人的能量。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
回覆列表
孔乙己是他,大概是一個連秀才也沒有中的失敗書生。科場蹭蹬的讀書人,有多少心酸苦楚?有多少窮困潦倒?在科場上屢敗屢戰的窮書生,到頭來是一事無成,迂腐麻木,活成一個被嘲笑被看不起的落魄無用的書生。
歷來的書生,博取功名富貴,只有科舉一條路。普天下士子讀書白了頭,到頭來金榜題名能有幾人?
一部《儒林外史》寫盡了讀書人為考個舉人進士的苦逼命運,也蒐羅盡了他們的種種醜態。
孔乙己就是他們裡的一個,你看,他來了。“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色臉,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骯又破,……”
這樣一個下層的科舉失敗的知識分子,是一個被侮辱被踐踏的腳色,魯迅寫出這一類人的悲劇命運,寫出了他們麻木迂腐的性格特點,這些靈魂病態的人是他關注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和犧牲品。
歷來的知識分子,一部分科場得意,飛黃騰達。科舉制度終結後,知識分子有的登龍有術,名利雙收;有的無所作為,沉淪下層;有的尋找新的思想和道路。
如《狂人日記》中的某君昆仲,是兄弟二人,從字面上看,大哥正常,二弟患了病 ,是迫害狂症,小說中的狂人,這是作者的小說手法。
狂人其實是一個清醒者,一箇舊時代舊制度的反抗者,批判者。
在眾人的眼裡,他是個瘋子;在狂人眼裡,這個世界是錯亂的,仁義道德,封建禮教其實要吃人的。
魯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是他用如椽巨筆 ,揭露了歷史的真相,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所以,無論孔乙己還是狂人,作者都在寫他們的靈魂。這兩個知識分子,一個是舊時代的犧牲品,被吃掉了;一個是清醒者,他反對吃人,是指舊時代對華人靈魂精神的吞噬。
魯迅在五四時期,是主張立人的,他以為,中國國民幾千年來被愚昧摧殘,他要吶喊,喚醒沉睡的麻木的國民。
先生用心良苦,文字辛辣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