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工註冊岩土工程師

    溼陷性土地基受水浸溼至下沉穩定為止的總溼陷,應按下式計算:

    提起溼陷性土,大家首先可能都想到北方的黃土高原和溼陷性黃土。但是,溼陷性土卻不僅僅包括溼陷性黃土,還有溼陷性碎石土、溼陷性砂土,統稱為溼陷性土。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溼陷性土的特徵。

    這類非黃土的溼陷性土的勘察評價首先要判定是否具有溼陷性。由於這類土不能如黃土那樣用室內浸水壓縮試驗,在一定壓力下測定溼陷係數δ_s,並以δ_s值等於或大於0.015作為判定溼陷性黃土的標準界限。《岩土工程勘察規範》第6.1.2條,規定採用現場浸水載荷試驗為判定溼陷性土的基本方法,並規定以在200kPa壓力作用下浸水載荷試驗的附加溼陷量與承壓板寬度之比等於或大於0.023的土應判定為溼陷性土。

    溼陷性土地基受水浸溼至下沉穩定為止的總溼陷量∆_s (cm),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 ∆F_si:第i層土浸水載荷試驗的附加溼陷量(cm);取值詳見下表。

    h_i:第i層土的厚度(cm),從基礎底面(初步勘察時自地面下1.5m)算起,(∆F_si)/b<0.023的不計入。

    β:修正係數(〖cm〗^(-1) )。承壓板面積為0.5m2時,β=0.014;承壓板面積為0.25m2時,β=0.020。

    溼陷性土地基的溼陷等級應按下表確定:

    在確定溼陷等級時,總溼陷量∆_s大於750px時,一般可按照自重溼陷性場地考慮。在總溼陷量∆_s相同的情況下,基底下溼陷性土總厚度較小意味著土層溼陷性較為強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龍八部》遊坦之與段譽或者虛竹調換(角色的機遇不變),那麼結局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