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一系列的關於家庭教育的新聞報道不斷,而北大學子弒母案再次拷問教育的根本應該是什麼?一個完整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們聽過太多大師、大家侃侃而談,可是社會關於教育的問題依然日益凸顯。 我多次跟我們的膏藥使用者交流,健康到底意味著什麼?不僅僅指身體不受痛苦吧。而一個健康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這裡的健康一詞,可能不夠準確,應該用完整更好。 教育的源頭應該是家庭教育,而相關的就不僅僅是家庭了。
9
回覆列表
  • 1 # 樺姐談養育

    這個問題說大也蠻大的,涉及到人格培養,生命教育,能力培養等等。說小吧,其實就兩個字“感恩”。這是做人的根。

    如果,一個人沒有一顆感恩之心,他再高的學歷,再高的收入,他的人生路都不可能走遠。因為“根”丟了,參天大樹都會變成“腐木”

    所以,家庭教育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要“讓孩子贏在終點站”。而這個“贏”靠的就是這個“感恩之心的根”。

    不懂感恩,一切免談。

  • 2 # 尼莫媽媽育兒師

    家庭是孩子出生以來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的變遷,不管生活格局怎麼改變,家庭教育可以說是永久教育,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教育是他們人生的起點。所以,良好三觀正確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

    在最近,發生了很多青少年或孩子自殺的訊息,17歲男生跳橋、小學生燒書吃安眠藥、北大學子弒母等,無一不在體現著一系列的家庭教育問題。關於孩子的教育,主要為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以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好,如何進行社會教育。

    家庭教育幾種特性:

    (一)早期性: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由父母教育,接受著父母的引導定型,學會基本的生活能力。孩子5歲前是智力的發展的重要階段,8歲後的孩子其品行和性格也基本定型,在後期的教育過程中,就需要了學樣教育,如上幼兒園、小學等。但是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只有家庭具備早期性。

    (二)連續性:

    無論孩子是上了幼兒園,還是小學、中學,都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關連,孩子在接受學校教育的同時,也接受著家庭教育,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都會在家庭裡的有意無意中,以某種方式受到影響。所以,家長要有良好的作風,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終身教師,沒有特定的時間限制。

    (三)感染性:

    孩子是家庭裡與父母血緣關係和親情關係較為密切的人,父母的情緒對孩子有一定的感染性,若是家長不開心、很累,會感染到孩子,吸引了你身上的負面情緒。

    (四)權威性:

    家庭教育的基本存在權威性,對於孩子的為人處事,品行教養上,都有著一定的權威性,這種權威性無關強制,是與生俱來的。而孩子對家長也會有著一定的依賴性,血緣親情、情感關係,無一不體現著父母對有孩子有約束作用。

    (五)及時性:

    在孩子犯錯或情緒不佳時,不要隨便盲目地去對待,要知道孩子的內心想。對孩子犯的錯誤給予處罰,孩子做對事情要表揚獎勵。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

    我覺得,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孝。

    百善孝為先,孩子從小讀的《弟子規》中的“入則孝”指的是在家要孝敬父母,而孝是一個人的品行的基礎,一個不孝的人,很難有所成就,其品行也很難說。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得先教孩子學會孝道,尊重他人,感恩他人,之後再學會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做到互相尊重。教育孩子有了孩子配合,教育起來會更加方便且順利。孩子學會孝,學會謹言慎行,懂得自愛,才能讓他成為尊師重道,品行良好,謹身律已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2007年法定節假日共幾天,是哪幾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