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雲影視
-
2 # 小誠扒劇
記得小時候一到端午節,爸爸都會跟我們說一遍端午節的來歷、屈原的故事。白駒過隙,現在到我們給下一代講了...
我是廣西的,現在的端午節美食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多了,說說以前小時候的端午美食吧!
1、灰水粽。我個人認為灰水是一種能長久保質的東西,小時候是沒有冰箱的,灰水粽可以在炎熱的南方保留很久都不變質,應該是灰水起的作用。另外,春天過後,蜂蜜上市,灰水粽蘸著蜂蜜吃,那叫一個香。
2、白切雞。廣西南部,過年過節白切雞是少不了的,用本地的土雞,過水慢煮,肉熟了骨頭帶血,是最正宗的白切雞。再配上蒜蓉、香菜、沙姜、辣椒等做的蘸料,入口爽滑香甜!
3、芭葉餈粑。我們的餈粑分鹹甜兩種,鹹的主要看個人口味,想吃什麼就包什麼,一般是用豬肉、黑木耳、大頭菜...;甜的基本就是花生、芝麻、紅糖。蒸熟後餈粑帶著芭蕉葉的清香,可好吃了。
4、捲筒粉。有些人家過來還做捲筒粉,把米浸泡磨成漿,薄薄的鋪在托盤蒸熟,再放上事先做好的餡料。小時候一次可以吃三四根...
5、油餈、集撈(圓形)。這兩個都是油炸食品,製作方法比其他東西簡單些。油餈用的是糯米,加南瓜和糖搓成圓形油炸,香甜可口。集撈主要用麵粉,加鹽、蔥,用扁圓形的容器放油裡炸,香脆可口。
除了做美食,端午節還有賽龍舟,把做好的粽子拋到河裡,據說是給屈原吃的。老人家還會上山割草藥煮水給小孩子洗澡,一個夏天都不會長痱子。
-
3 # SOUL覓in珠海
對於從小定居城市的我來說,家裡在各種節日的過法上,都顯得不那麼“專業”,稍許偏離了傳統。
這裡就講述一下,個人(家庭)是怎樣度過端午節的吧~
親自包粽子
包粽子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環節,小時候我不喜歡吃粽子(非常挑食),長大之後,不知道是觸碰到了什麼情節,就覺得母親包的粽子全世界第一好吃(事實也是真的好吃,因為材料夠足夠新鮮,迎合我的口味沒有放綠豆紅豆那些)。至今我家就算在端午節要工作,母親也會提前包好粽子,因為她知道,我只吃她包的。❤
剩下的就沒什麼特別有儀式感的環節了(人丁少,一切都被簡化了)。對了,還會煮一些板栗和芋頭當做小食擺在客廳~
對於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父母早年從農村遷來城市,原本的家鄉也很少回去(十幾年才回去一次),家鄉的人或者物我們不熟悉也不瞭解,已經很難與家鄉產生羈絆和鄉愁。
家鄉有什麼傳統習俗,過節會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也只有在父母口中,獲得一張模糊的影像……
-
4 # Nancy七月
印象中小時候的端午節好像不吃粽子,因為住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所以沒有太多習俗。
一到過什麼節,奶奶都是買魚買肉,然後做一桌子好吃的,就當是過節了。後來知道粽子是10歲之後,在上海,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賽龍舟。
這項活動在端午節的前後舉行,是一種聲勢浩大的自發的節日文化活動。龍船就是龍楫。古代帝王出巡江海湖河乘的船,其首尾作巨龍形狀,叫龍船或龍舟。
-
5 # 毛有蓮
吃粽子雞蛋,節日天不上班回家做好多菜婆婆殺雞或者鴨子,晚上回自己孃家陪老媽老爸吃,一天節日恨快就過去了,開開心心的
-
6 # 留仁閣南方有嘉木
閩南端午節俗稱“五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菖蒲的習俗。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童年的時候快到端午奶奶總會去河邊採艾草和菖蒲紮成一束,掛在家裡每一扇門門口,每當這時候就很開心因為很快能吃上粽子了。
小時候粽子也分幾種,有綠色粽葉包的,這個有兩種料,多的是白米粽,沒有其他餡,吃的時候沾白糖吃,還有是豆粽子,紅豆綠豆觀音豆;另外有筍衣包的肉粽,炒香菇,蠔幹,五花肉,花生,想想就讓人流口水。當然粽子不好消化,而且那會經濟沒那麼好,吃粽子總是被大人管的嚴著呢,那會綁粽子的是一種棕樹葉撕成的長條,一根葉子綁起來一串粽子,大人拿給小孩是常會拿兩個綁在兩頭,掛在脖子上挑,出去玩餓了就可以解下來吃掉,想想那會小夥伴都是一群群出沒,交換著粽子吃,是記憶中最香甜的味道,感覺現在再沒吃到過那麼好吃的粽子了。
老家靠山,沒有大的湖或湖,也就沒有賽龍舟可以玩,但是總是能從電視上看到那番熱鬧場景,很少羨慕賽,直到長大了去上大學才真正見到了,才算圓了兒時的願望。
現在端午倒是隻剩下吃粽子這樣活動了。
-
7 # 小寶的生活Vlog
我是西北人,端午節會吃粽子,我們這裡的粽子以甜味兒為主,多是蜜棗和豆沙還有白米的,不像南方比較愛吃肉粽。除了吃粽子,還有以下這些習俗:
1.喝雄黃酒。
雄黃酒是中藥材,也是端午節傳統飲食中很重要的一環,每年農曆初一的時候就會將釀造好的雄黃酒放在室外曬太陽,一直曬到初五,等到中午的時候吃粽子,飲雄黃酒。
2.
吃鹹鴨蛋,鹹鴨蛋是端午節必吃的一道食物,每年端午節的時候,餐桌上總有一道鹹鴨蛋,蛋殼發青,但是內部的蛋黃金光閃閃,鹹香四溢,非常好吃。
3.划龍舟,端午節最應景的節目就是划龍舟,端午節也叫龍舟節,可見賽龍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
-
8 # 小龍話科技liuliu
端午節,又被一些人稱為“粽子節”,端午節吃粽子,估計全國各地都有這個習俗,個人認為,這個節日就是給“吃貨”朋友賦予的。
不過,除了吃粽子是一樣的以外,其他不同地區的習俗,就會有些差別了,特別是在吃上面,下面說下西北地區常見的美食,有些地方不一定非要端午節吃,但有些地方,在端午節當天吃,會有不一樣的寓意。
1、炸菜角、炸油餅
在端午節這天要吃炸菜角、炸油餅習俗,不知道有多少地方存在,我們寧夏貧苦山區這邊是有這個習俗的,基本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炸一些來吃,有些嫌麻煩的,也會到集市上,購買一些,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會說,端午不吃炸菜角、炸油餅,那就不算過端午,可見炸菜角、炸油餅在端午這天的重要性。
2、茶葉蛋
端午節吃茶葉蛋也是一些地方的習俗,據說茶葉有避邪的功效,在這一天,大家透過吃茶葉蛋來尋求好運,也有的地方吃雞蛋(不是茶葉蛋也可以),因為相傳在以前,除了雞蛋小孩不會生病,圖個吉利的意思,一直流傳到現在。
3.吃杏子
回覆列表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除了吃粽子外,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一頓豐盛的晚宴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的家鄉,人們對這個除“年、中秋”以外的最大節日,是十分重視的。餐桌上或雞或鴨,禽類主菜必有一種,或二種都上。此外豬肉、牛肉和魚是不可少的。雞通常是拿來煲湯,把切好的雞塊(已去頭、尾)用清水反覆沖洗後,先用食鹽、料酒、食用油簡單醃製一下,再放入瓦罐中,加上另一種主料魚餅、再加一些墨魚片、薑片、蘑菇,少許食鹽,再加上適量的山泉水,先用大火煲50分鐘左右,然後改小火,再煲30分鐘,最後撒上一些蔥花,一道芬芳四溢、濃香撲鼻的雞湯便可上桌了。豬肉常常是以梅菜扣肉、紅燒肉、米粉肉、炸豬肉或肉丸的姿勢擺上桌的,為了增加宴會的豐盛程度,桌面上除了梅菜扣肉和紅燒肉不會碰在一起外,餐桌上各種做法、各種形態的豬肉,通常都會爭先恐後亮相的。魚一般是小炒魚和清蒸魚,牛肉則通常是紅燒的做法。近年來,花蛤、九節蝦一類的海鮮也頻繁走上節日的餐桌。再加上一些時令蔬菜,滿滿當當一大桌子,五顏六色、熱氣騰騰,看了讓人禁不住喉結滑動、食慾大開……但真動手吃起來,一碗雞湯,所有菜全嘗完一、二遍之後,便已是六、七份飽了……過節雖好,但對於減肥、怕胖的人士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番折騰呢?
……祝大家吃好、喝好、身體好! 端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