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韓信梳使陳豨舉兵真的是他反叛的意願嗎?
8
回覆列表
  • 1 # 三觀粉碎機

    由於歷史的遺失,我們並不能說韓信的內心完全沒有謀反念頭,但是從現有的種種痕跡來推算,韓信是完全沒有謀反的能力的(受封淮陰侯後,其實削了韓信兵權的,就掛個名頭)。換句話說,要不是韓信“腦西搭牢”,他就不可能“謀反”。

    但是更重要的一點,他內心沒有謀反的動機和條件,卻不代表他沒有讓人懷疑他有謀反之心的舉動。

    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史記·淮陰侯傳》記載,當初韓信的老部下陳豨於公元前200年封代相上任的時候曾特意去拜會了韓信,韓信對陳豨說,“劉邦生性多疑,你現在又這麼喜歡裝逼,要是有很多人說你謀反,你就需要小心了,到時候你喊上我。”

    以上這句話是我編的,《史記》中的原話是韓信勸陳豨要小心劉邦,並表示一旦謀反自己就會支援,因為周昌就曾舉報陳豨“門客滿邯鄲、車有千乘”。結果3年後,陳豨因為和劉邦的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果然謀反了,而劉邦親征平叛,韓信卻百般推辭不去。

    韓信作死的地方不止在這裡,早在楚漢相爭的時候,項羽就用“天下三分之一土地”策反過韓信,這事劉邦自然是知道的。而漢代建國後韓信又與當時楚國的降將們關係走的非常近,現在又加上陳豨事件,雖然陳豨和韓信到底說了什麼世界上沒有第三個人知道(對,太史公也是腦補的),但是陳豨果真謀反,這個時候不管有沒有那個告密的門人,別說劉邦了,任何一個只要“腦子不瓦特”的帝王,他們都寧願相信韓信有謀反之心,也不願意把如今這個做事沒啥尺寸的韓信留在身邊。而且韓信和呂后之間,貌似有些不可調和矛盾啊。

    這個時候,其實有個悖論,如果韓信真的跟陳豨說劉邦“生性多疑”,那麼在陳豨謀反之後,他就不會這麼作死不接受劉邦的邀請,而是應該立刻跟陳豨割袍斷義,並且把自己和陳豨的關係撇的一乾二淨。我們相信以韓信的智商不會這麼簡單的事情都沒想到,但是他卻實實在在往更作死的方向去做了……

    為什麼這樣,其實我也搞不懂。

    專職挖掘那些顛覆你三觀的歷史真相,感謝關注

  • 2 # 豬豬大師

    被襲奪兵權

    剛滅項羽,劉邦馬上襲奪韓信軍權,至於怎麼奪取的,沒有記載,不得而知。劉邦多次奪取韓信的軍權都很成功。而古代調兵是要兵符的,劉邦首先要奪取兵符,兵符在大將軍手上,將士聽軍令而不聽君令。只能猜測,韓信手下重要將領是劉邦安置的人,再加上韓信家族被扣押,劉邦以此要挾。漢五年正月(前202),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都城在下邳(今江蘇睢寧)。

    《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漢五年正月,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

    韓信到了封國,召見漂母,賜給她黃金千斤。賜南昌亭長百錢,說:你為德不卒,好事不做到底。召見曾經侮辱過他的屠市少年,讓他做了中尉(諸侯國軍事長官),並告訴其他人:他是壯士,當年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死他嗎?殺掉他沒有意義,所以我忍受一時之侮而成就了今天的功業。

    中尉由諸侯自置,封一個只有一面之緣的人這麼重要的官,太兒戲了。記載難以置信。

    《史記·淮陰侯列傳》“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

    楚將鍾離眜(mò)素與韓信友善。項王死後,他逃歸韓信。漢王怨恨鍾離眜,聽說他在楚國,詔令楚國逮捕。韓信初到楚國,巡行所屬縣邑,武裝衛隊開道。

    貶為淮陰侯

    漢六年(前201),有人告發韓信謀反。漢高帝採納陳平的計謀,假稱天子外出巡狩,會見諸侯,南方有云夢澤(湖北江陵以東),通知諸侯聚會陳郡(治所今河南淮陽)。其實是要逮捕韓信,韓信沒有察覺。高祖將到,韓信又想發兵反叛,又認為自己沒有罪,想見高祖,又怕被擒(心裡描寫如同小說)。且前後矛盾,沒察覺劉邦將要對自己動手,又想發兵反叛,又自認為無罪,皇帝不會怪罪,又怕被抓。

    《史記·淮陰侯列傳》“實欲襲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發兵反,自度無罪,欲謁上,恐見禽”

    有人出謀,說:殺了鍾離昧朝見皇上,皇上一定高興,可免禍患。韓信告知鍾離昧。鍾離昧說:漢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而你想取悅漢王,我今天死,你必定跟著死的。於是嘆道:你非忠厚之人!自刎而死。

    劉邦此時不殺韓信是因為項羽剛死,諸侯各自為政,楚國餘孽未盡除,萬一捲土重來,除了韓信沒人能夠勝任,所以還要留著。

    韓信拿著鍾離眜的人頭朝拜。皇上命令武士捆綁了韓信,押在車上。韓信說:果真像俗語說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滅。’現在天下已經平定,理當滅我了!皇上說:是有人告發你謀反。就給韓信帶上刑具。到了洛陽,並赦免韓信,貶降為淮陰侯(江蘇淮陰)。

    軟禁於京師

    韓信知漢王畏忌己能,常常託病不朝。在家悶悶不樂,以與絳侯周勃、灌嬰為伍而感到羞恥。

    韓信曾經拜訪將軍樊噲(起事前屠狗為業),樊噲跪拜送迎,自稱臣子。尊敬無比,說:大王怎麼會來光臨臣舍啊!韓信出門自嘲,說:我竟然與樊噲為伍了。

    此時兩位都是侯爺,樊噲封舞陽侯,是平起平坐的,而樊噲竟然稱韓信為王。諷刺的是擒拿韓信就是他,他的侯爺爵位如此得來。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楚王韓信反,(樊)噲從至陳,取信,定楚。更賜爵列侯”

    皇帝劉邦常和韓信議論將領的高下。問韓信:我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不過十萬。皇帝說:你呢?韓信說:多多益善。皇帝笑著說:多多益善,為什麼還被我俘獲呢?韓信說:陛下不能帶兵,卻善於駕馭將領,所以我被陛下俘獲。況且陛下是天意所歸,不是人力能控制的。

    這段對話一直被津津樂道,仔細想想幾乎扯淡。觸犯龍顏,全家難保,不為自己想也要為家族想想。如果韓信有野心,早就在齊國自立了,天下就姓韓了。正如項伯所說:‘為天下者不顧家。’只有劉邦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什麼都可以拋棄。

    《史記·項羽本紀》“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

    被栽贓謀反

    陳豨被任命為鉅鹿郡守,向韓信辭行,可以看出對韓信的敬重。淮陰侯拉著他的手避開左右,在庭院漫步,仰天嘆息說:您可以聽我的內心話嗎?陳豨說:一切聽任將軍吩咐!韓信說:你管轄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信任的人。如果有人告你反叛,皇帝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皇帝才懷疑了;三次告發,陛下才會親自圍剿。我為你在京城做內應,天下就唾手可得了。陳豨知道韓信的才略,深信不疑,說:聽從您的吩咐!漢十年(前197),陳豨果然反叛。

    《史記·淮陰侯列傳》“陳豨拜為鉅鹿守,辭於淮陰侯。淮陰侯挈其手,闢左右與之步於庭,仰天嘆曰”

    兩人聯合謀反,故意避開左右,但是在庭院裡長嘆說話,不怕被人聽到?還果真被人聽到,“記錄”在案。而聽到的人並不即時告發。而是等他倆“謀反失敗”,才成為“歷史”檔案。可知韓信謀反,實難相信。

    皇帝親自領兵圍剿,韓信託病不從。暗中派人對陳豨說:只管起兵,我為輔助。韓信就和家臣商量,夜裡假傳命令赦免各官府罪犯和奴隸,襲擊呂后和太子。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訊息。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的弟弟上書告發。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

    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怕他不肯就範,就與蕭相國陰謀,假稱皇帝凱旋,陳豨已被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於是蕭何對韓信說:即使有病,也要強打精神進宮祝賀。韓信進宮,武士捆了韓信,斬於長樂宮鍾室。

    《史記·淮陰侯列傳》“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相國紿信曰:‘雖疾,強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

    韓信被貶成淮陰侯,不去封地,而在京師,推斷已被軟禁,要殺他是分分鐘的事,他手裡根本沒兵。行動不自由,處處有人監視。有可能假傳赦令嗎?還騙他進宮再殺,用得了多此一舉嗎?好像在宮外拿不了他,如果真是這樣,他早就反了。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個“故事”,經不起推敲。

    韓信臨斬時說:我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以至被婦女小人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於是誅殺了韓信三族。高祖平定陳豨,回到京城,見韓信已死,又高興又憐憫,問:韓信臨死時說過什麼話嗎?呂后說:韓信說悔恨沒有用蒯通之計。

    沒有在刑場處斬,而在鍾室,說明殺得很倉促,韓信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也是醉了。除非呂后問他,你還有遺言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梁靖崑2-4完敗水谷隼無緣總決賽男單四強爆出超級大冷門,他到底敗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