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czdgv

    字面的上的意思就是:發現自己的真心;見性是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在佛教中,明心見性,超越了凡夫的認識層面。也就是說,不應以常規思維去理解。禪宗有這樣一個公案:六祖惠能向五祖求法後就離開了。五祖弟子中有個慧明,是將軍出身,覺得六祖尚是白衣,怎麼有資格將祖師衣缽拿走呢?他很不服氣,就去追趕。追上後,六祖將衣缽放在石頭上。但衣缽是祖師傳下的,不是誰想拿就能拿得動的。慧明拿不走衣缽,頓感自己魯莽,就請惠能大師出來:“我是為求法而來,不是為衣缽而來。”六祖說:“既是為求法而來,那我就給你說法!不思善,不思惡,哪一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慧明聞言即刻開悟。禪宗所說的“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所見的“性”,即一念未生前的生命狀態。通常,我們都處在思維狀態中,一念接著一念。當思維尚未形成,念頭尚未產生時,心是什麼狀態?禪宗所要追尋的,就是心的源頭。擴充套件資料佛家提出來的明心見性,以這個為宗旨。學佛的為什麼要剃光了頭出家?不是去玩的,是去追究生命的問題,人的本性的問題。什麼是明心呢,我們人怎麼有感覺知覺,怎麼有情緒,有思想,它們是怎麼來的?這個生命有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現在西方文化從生理、醫學上認為知覺感覺是腦的問題,可是這個研究方向,快走到盡頭了,這個問題很大。將來西方人,研究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恐怕又走到我們的老路,就是佛家提出的明心見性。心怎麼去明,性怎麼去見?中國禪宗裡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釋迦拈花,迦葉微笑”。這是唐朝的時候禪宗剛開始興盛發展,譬如說廟子上和尚敲木魚、吃齋、唸經,這些都是形式,不談,我們談它的內容中心,所以禪宗的文化在中國叫“教外別傳”四個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學理之外,另外走一條路,直接指向明心見性,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換句話,禪宗是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接軌,產生的新的東方文明,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麼一個偉大的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大齡剩女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