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投二當家

    拆二代越拆越窮,上班族幾年存夠首付款!原來是這個道理在“作怪”

    為什麼有的拆遷戶越拆越窮?

    近些年,隨著城市擴張和地價的飆升,很多 " 拆二代 " 隨之誕生。“拆二代“幾乎成為了“有錢有閒”的代名詞,這些人一夜暴富的神話,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40 多歲的長沙人肖某就是這樣一名 " 拆二代 "。五六年前,家住雨花區的肖某家裡拆遷後,分得數百萬拆遷款。一夜暴富後,肖某變得不知所措,開始沾染賭博,並一發不可收拾。短短五六年時間,肖某不但將拆遷款輸得一乾二淨,還揹負了上百萬賭債。但肖某依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最終,長沙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在長期摸排蹲守後,將肖某所入股經營的賭場一舉查獲。肖某也因涉嫌聚眾賭博被刑事拘留。

    我們常常在新聞中看到,那些來得容易的錢,去得也容易。

    同樣是損失100元,為什麼選擇會大不同?

    有這樣一個經典實驗。

    情境A:你和小夥伴打算去電影院看新上的電影,票價是100元兩張。當你到達電影院的時候,發現自己丟了公交卡,裡面還有餘額100元,你是否會買票看電影?情境B:你和小夥伴打算去看新上映的電影,已經花費100元買了兩張票。在你們到達電影院,買了一桶爆米花趕去檢票。慌亂之中,發現電影票丟了。如果還想看電影,必須再花100元買票,你們是否會買票?

    實驗結果表明,在A情境中,88%的調查物件會選擇買票,12%的人選擇不會;在B情境中,46%的調查物件選擇會買票,54%的人選擇不會。

    從絕對值角度看,丟票與丟公交卡都一樣,都是損失了100元,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行為差異呢?

    每個人,都有心理賬戶

    上面的例子,便是心理學家理查德•薩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心理賬戶”理論。他認為,除了荷包這種實際賬戶外,在人的頭腦裡還存在著另一種心理賬戶,人們會把在現實中客觀等價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劃分到不同的賬戶中。

    比如,我們會把工資劃歸到靠辛苦勞動日積月累下來的“辛苦錢”賬戶中;把炒股、買理財產品的錢,放到“投資”賬戶中;而把拆遷款中彩票來的錢,放到“意外之財”賬戶中。

    同樣,支出也會被劃到各種賬戶中。買菜買水果,被劃為生活開支;買包和買手錶,可能被歸為奢侈品消費賬戶。人們總傾向於把相似的支出歸到同一個賬戶中,並且鎖定起來,不讓預算在各個賬戶間流動。

    透過對心理賬戶的實證研究發現,心理賬戶的開支可分為四個部分:生活必需開支、家庭建設和個人發展開支、情感維繫開支、享樂休閒開支。

    因為意外之財與辛苦賺來的錢之間不具有可替代性。辛苦賺來的錢通常都捨不得花,人們傾向於把它存起來;而意外之財是“白得”的,人們很樂意把它揮霍掉。

    拆遷戶喜歡賭博買豪車,是因為他們往往把拆遷款看做意外之財,更想用於享樂。

    巧用心理賬戶,做好理財規劃

    即便是意外之財,也不要全部用於娛樂休閒賬戶中。

    當你想用大把的錢娛樂時,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這錢是996賺來的辛苦錢,我還會這樣花錢嗎?

    相信,大部分人不願意把每個月的工資大手大腳花掉,而是存起來。這也是不少上班族勤儉節約,工作幾年就存夠買房首付的原因。

    把所有的錢,合理分佈在各種心理賬戶中。或者為了達成某個目標,可以特地為這個目標建立一個心理賬戶。

    強制儲蓄賬戶

    比如,當每月發工資以後,馬上轉20%~30%的工資在強制儲蓄賬戶中,用於購買貨幣、銀行理財和債基等。除非是遇到更好的投資機會,或者突發事件,否則不要輕易挪用這部分資金。

    理想實現賬戶

    每個人都有一些小目標,計劃五年攢夠購房首付,計劃三年後環球旅行。或許一次性拿不出那麼多錢,但是每個月存一些,積少成多,就夠實現目標了。

    養老金、孩子教育金賬戶

    比如,設定60歲退休,保守估計能活到80歲,那這20年的生活保障,除了國家發放的養老金,自己也得逐步備一些。又比如,小孩15年後上大學,教育基金每年需要安排上。

    心理賬戶可能讓你掉入消費“陷阱”

    我們樂於利用心理賬戶理財,商家也樂於用心理賬戶營銷,刺激我們消費。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將其他賬戶的支出,歸為“人情或情感維繫支出”。

    比如:愛她,你就買給她買啥啥啥。又比如:爸媽辛苦了這麼多年 ,這不僅是一個禮物,更是你的孝心。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花的錢是人情或情感維繫支出,其實劃入娛樂休閒賬戶更合理。因此,當商家向我們促銷的時候,我們要警惕商家使用心理賬戶理論。選擇我們真正想要的,避免掉入心理賬戶的“陷阱”中。

  • 2 # 張贇ZhangYun

    假如這100萬是透過自身的努力去獲得的,那麼在消費時,就會更加珍惜它。甚至把這錢用在更多的投資行為上,他會認為是自己的。同樣是100萬為什麼給人的感覺不同呢?因為人的預期不一樣,心態就不一樣。

    錢一般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進來的,就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出去,雖然是同樣的錢,人對錢的寄託了個人的想法,寄託了個人的規劃,所以他對錢的使用的時候,他會更加的慎重。那麼賭博的錢進來,那很快就以賭博的方式出去了,如果中獎能夠獲得一筆鉅款,那很大可能就是用來揮霍掉了,因為這是一筆意外之財,所以兩者是存在不同的心理賬戶上。

    一個是經濟上的數額是客觀的,另一個是我們個人個人主觀上的判斷,缺造成了不一樣的區別對待。利用這種心理在商業上進行運用,消費者會獲得了意外的驚喜,就有機會對你的產品會有著更好的瞭解,有機會成為你的潛在顧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足協新規,球員年薪不能超過1000萬,入選國家隊不能超過1200萬,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