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加點香菜否
-
2 # 大蝦仁大百科
行政服務中心原名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又叫政務服務中心 ,是集資訊與諮詢、審批與收費、管理與協調、投訴與監督於一體的綜合性行政服務機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中指出,要逐步建立健全政務服務體系,要充分發揮服務中心(即政務(行政)服務中心)作用 。
在中國,綜合行政服務機構大都產生於本世紀初,尤其是《行政許可法》頒佈前後。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已有不同層級的綜合行政服務機構3300多家,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縣市。中國綜合行政服務機構的產生,順應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現實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務方式和服務程式的一種新的探索。其產生的原因大體可分為事實原因和法律原因。
擴充套件資料:
自1986年全華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行政法研究會成立至今,中國集中式行政法典的創制已有20年,全華人大及其常委會先後頒佈了《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行政複議法》、《立法法》、《行政許可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公務員法》等。這些集中式行政法典既是行政權力執行的規則,同時也貫徹了許多先進的法律理念,為新的執法方式的產生奠定了法律基礎。其中與行政審批服務機構的產生有密切關係的法律規則和法律理念主要有:
1、行政便民。行政便民是指行政機關應當儘可能採用便捷方式,方便行政相對人與政府打交道,併為行政相對人提供周到的服務。中國許多法律對此都規定了具體的、可操作的“便民”措施,有的甚至將“便民”直接確定為法律原則。
2、行政公開。行政公開是指行政機關的重大行政行為或與公民權利義務直接相關的行政行為,要透過一定的方式讓公民知曉,以保障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則對應著行政機關必須履行的告知義務。
3、行政效率。法律主要透過一些保障規定而保證行政效率。第一,在保障行政相對人基本人權和公平行政的前提下,規定簡易行政程式,使行政手續簡單化。第二,設定時效或期間制度,使行政行為的各個步驟都受到法定時間的限制而不得拖延。行政機關的拖延,可能造成默許相對人的權利。第三,規定替代制度,即在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能履行法定義務時,由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由其他工作人員代為履行的制度。
回覆列表
行政服務中心又叫政務服務中心 ,是集資訊與諮詢、審批與收費、管理與協調、投訴與監督於一體的綜合性行政服務機構。
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建設以便民、高效、廉潔、規範為宗旨,推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並聯式審批、Sunny下作業、規範化管理”的執行模式。
集中辦事,方便群眾
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在中心設立視窗集中辦公,將行政相對人需要跑多個部門才能辦成的事,變為只跑中心一處就能辦成,極大地方便了辦事群眾。“變群眾跑為幹部跑”,“變外部跑為內部跑”,真正體現了人民政府以民為本的思想和為民服務的宗旨。
加強監督,提高效率
在中心的統一要求、組織、監管和協調下,對進入中心的所有審批事項都作出公開承諾、限時辦結;特別是透過並聯審批,切實簡化了辦事程式、有效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透過各單位之間、視窗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中心管理人員和社會公眾相結合的監督,使監督工作更好地落到實處。
Sunny作業,防止腐敗
建立公開、透明的告知制度,服務專案、受理條件、辦事程式、辦結時限、收費專案、收費標準、辦事結果、行為規範、管理規章等全面公開,實行Sunny作業,保障了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保證了行政審批的公正與規範,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了暗箱操作、權力尋租、“吃拿卡要”等腐敗現象的發生,改善了政府及其部門的形象。
規範收費,有利財政
嚴格按規定標準收費,減少了部門自由裁量收費數額的隨意性,全部收費直接進入財政統一賬戶,透明瞭各部門資金狀況,方便了財政對各部門資金的有效監管,防止了資金流失,保證了財政收入。同時,擴大了財政資金的排程空間,併為減小部門收入差距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