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時她著急,我會提醒她耐心,也會聽,但有時就一直哭鬧,直到滿足!比如今天去幼兒園,一個小朋友玩鞦韆,她非要玩,哭!事後問她該怎麼做?她也知道需要等待!我是不是就得耐心堅持原則,慢慢練習她呢?
6
回覆列表
  • 1 # 金剛神者

    首先我們說三四歲的孩子,是第一次開始自我認知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他能理解“我”了,但是他很難理解的是“他”。所以在他的世界中只有“我”。這是他自己的生長期,正常。

    其次呢,很多家長現在對孩子的要求都是有求必應,從一兩歲就開始了,到三四歲他已經養成了兩三年的習慣,所以他認為他就應該得到,你就應該給他。當然這種認知如果持續下去的話,對未來的社會功能是不好的。進入社會,沒有人慣著他。這跟錯誤,是家長造成的,不正常。

    還有,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接受的東西多,但是語言表達還沒有達到那麼豐富,情感表達也不知道如何輸出。因此造成了自我的恐慌,於是用破壞性和暴躁來表現。正常。

    最後,在此階段重要的是家長,要教會正確的語言表達(很多人其實不會,我在小學生作文課裡講過學齡前的語言學習),第二就是引導好孩子的情感輸出。很多家長又不會。既不正常又正常,需要少玩點手機多學點知識。

    其實,四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懂得很多道理了,你慢慢說他是可以理解的。四歲的孩子都已經可以做飯了,不信你去網上查,又有什麼聽不懂的呢。重要在於家長。

  • 2 # 西小白育兒

    搞懂孩子心理,才能更好地去愛她

    我們只有搞懂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徵後,才能給孩子一個快樂,有益身心健康的童年!

    幼兒期(1~3歲)孩子的心理特徵

    幼兒期,是指1~3歲這一年齡階段,孩子的大腦重量增至900~1000克,相當於成人的75%左右,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很多本領,他們已經能夠獨立行走,手部動作也有了明顯的發展,可以獨自吃飯,玩耍,3歲兒童已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能夠分清“你,我,他”同時也開始有意識地去探索世界

    動作發展

    幼兒逐漸學會獨立行走,2歲以後能跑,跳,爬,越過小障礙物,單獨上下樓梯,到了3歲時,還學會了單腳跳等比較複雜的動作 ,與此同時,手的精細動作也發展起來,能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吃飯,穿衣,拿玩具和玩一些模仿性遊戲,這些動作的發展也大大開闊了幼兒的視野和認知範圍,對幼兒的心理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言語的發展

    1歲半以後,由於掌握詞的數量增多,開始出現多詞句,到了3歲,已經能說簡單的句子和一些複合句,甚至會看圖講故事,唱兒歌等

    認識能力的發展

    視覺方面已經能分辨紅,黃,綠,藍等幾種基本顏色,在空間知覺方面已經能辨別上,下,遠,近,但還不能正確指出前後,左右 。已經能夠使用早上,晚上的時間概念,3歲左右已經開始了想象力的萌芽,但水平很低,範圍較窄。他們的想象,實際上是一種簡單的重複

    意志和個性特徵

    這個時期,幼兒的意志已經開始發展,什麼都要求“自己來”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而這一時期幼兒的意志行動還是很差的,以衝動性行動為主。個性特徵開始萌芽,初生時氣質上的差別,在後天環境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兒童之間的個體差異。同時,自然意識開始出現,逐漸學會了叫自己的名字,意識到自己身體的感覺,如“餓了,冷了”等等

    自我意識對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的調節起著重大作用,是個性發展的重要條件。

    幼兒期在整個兒童時期是一個重要的年齡階段,幼兒主要透過基本生活,在與成人進行日常的語言交往和初步的遊戲活動過程中,不斷吸收成人的社會經驗,來發展完善心理過程。父母應充分認識這一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特點,進行心理衛生保健,促使幼兒的心理向著新的,更高的水平發展

  • 3 # 不吃魚的飛魚

    我家小侄子,因為家裡的大人比較嬌慣,所以也是這樣,那時候我看過美國的一個育兒教育,面對這樣的情況首先家長要給予很大的耐心,不能跟著著急,也不要過於嚴厲的打罵。孩子在這個時候都比較急躁,說不聽的,這個時候就用冷處理的方式,就是讓他自己呆在一個地方,不予理會,都等孩子冷靜下來了再告訴他哪裡錯了,最好是讓他學會換位思考,一次肯定不行,需要慢慢引導,孩子小,雖然教育很難,但是就因為孩子小,所以不定性,一旦養成他習慣性思考方式,以後教育就會好很多了,我們家侄子就是,小時候是真難管,很皮,很多不好的習慣,跟你的孩子一樣,他也是要什麼非要什麼,比如不懂關心周圍的人,有時候會欺負別的小朋友,慢慢的教育吧,現在教育好了,教好了長大些就會輕鬆很多了。

  • 4 # 美小護喵喵媽

    三歲兩個月的寶貝兒,能夠聽懂大人講的話,在溝通方面不會有太大的障礙。這個時候的寶寶很可愛,他們已經開始努力去理解生詞的含義,甚至揣摩大人們的心理,包括透過何種手段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請求。

    你女兒性格比較急躁,這個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之外,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性格的最大因素,父母和長輩們的言行舉止時刻影響著孩子,甚至塑造著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比較急躁,建議你們家長,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不要催促孩子,儘可能的給與孩子最大的耐心,讓她完完整整的把一件事情做完,而不是讓她在催促中完成,或者直接中斷正在做的事情。這樣容易讓孩子緊張,焦躁,沒有人希望在做事情的時候受到負面影響,甚至被強迫中斷。

    另外,當孩子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會透過哭鬧,耍潑撒賴的方式去抗議,這也是一種求關注的行為。孩子想要安全感,孩子想要知道並確定爸爸媽媽在乎她。關於哭鬧,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是一種優良的物種進化技能。因為在遠古時代,如果孩子不管生病,飢渴,或者求關注重視的時候,都是安安靜靜的,那麼父母也許永遠都不會理會這個孩子。所以正視孩子的哭鬧,不要因為孩子一哭鬧就呵斥她,呵斥之後再進行說教,基本上不會有太好的效果。孩子需要的是關懷,是呵護,而不是呵斥和嫌棄。哪怕,是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

    簡單的說,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選擇哭鬧的方式去抗議。首先,家長們應該反思一下,在這之前,你們是否從未拒絕過孩子呢?要什麼給什麼?所以,當孩子遭到拒絕之後,她很不理解,想當然的認為,爸媽不愛自己了,至少不像以前那樣愛了。所以,不要直接了當的拒絕,請給孩子講明白原因,為什麼這一次我不能把你想要的東西給你。

    當然,孩子的性格也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本身就愛鑽這個牛角尖,其實處理方式都一樣,用講道理擺事實的方式和孩子講道理,注意語氣,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變相的苛責她。在這之後,孩子依然哭鬧,不依不饒,可以採取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去解決。比如,哎喲,你最喜歡看的小豬佩奇開始了,我們一起去看吧之類。如果,還是不行,那就冷處理,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在那哭,或者讓孩子在你的懷抱裡繼續哭,等她哭完不鬧了,告訴她,寶貝,媽媽愛你,如果能給你,我會給你的。但有很多的東西不是你想要了,就能得到的。

    愛哭鬧的孩子特別讓家長們不省心,讓人煩,甚至嫌棄,希望家長們不要就此給孩子的性格下結論。我們大家都是過來人,不怕你是鴨子,就怕你是醜小鴨,當你的孩子變成天鵝的霎那,可否為了曾經的嫌棄而後悔呢?所以,愛,是解決所有育兒問題的方法!

  • 5 # 兒童教育愛好者潘子云

    孩子一要不到想要的東西就哭鬧,說明家長之前的教養方式是有一些需要改變的地方的。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01.家長應該溫和而堅定地堅持應有的原則,並教會孩子用恰當的方式表達需求。

    家長對於孩子的正常需要和要求,應當爽快大方的滿足,讓孩子不需要透過哭鬧就能得到她想要的,這樣,他們就不會透過哭鬧的方式來提要求了。

    對於孩子的一些不當要求,家長需要溫和而堅定地堅持應有的底線和原則。比如,孩子想要買一個玩具,但類似的玩具家裡已經買很多了,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哭鬧著就是還想要,家長應該先理解孩子的心情,但同時要溫和地堅持原則—“媽媽看得出你很想要這個玩具,問題是這樣的玩具家裡已經有很多了,所以這個玩具我們不能再買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心情是會不好,你覺得難過可以哭一會兒,媽媽陪在你身邊。”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雖然在哭鬧,但是媽媽還是愛她的,但同時也讓她明白,如果是不能滿足的要求,自己就算哭鬧媽媽也不會滿足自己。

    家長還應該教會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孩子哭鬧著想要吃一個零食,如果這個零食是可以給孩子吃的,那家長可以在孩子哭鬧著要的時候先不給孩子,可以告訴孩子:“你這樣哭著和媽媽說,媽媽不太清楚你是需要什麼,你可以清楚地用說的方式告訴媽媽嗎?”當孩子用說話的方式合理的表達自己的需求時,家長應當立即滿足孩子同時鼓勵孩子的表達方式,讓孩子好的行為得到強化,這樣,孩子慢慢就會改掉用哭鬧的方式來要東西的行為了。

    02.拒絕孩子也要有技巧,同時讓孩子學會等待。

    孩子的有些需求家長不能當下滿足,但是可以在另一個時間滿足的,家長應該儘量說“可以”,少說“不行”或不能”。比如,孩子睡前想吃糖,孩子的要求在當下是有些不太合適的,睡覺給孩子吃糖會讓孩子長蛀牙,但是,一般情況下,白天家長適當給孩子吃一顆或幾顆糖,問題不會太大,那家長就可以在孩子睡前想吃糖時告訴孩子:糖我們可以吃,我們現在先睡覺,等到明天早上睡醒後我們就可以吃了。而不要直接拒絕孩子的要求—“現在是睡覺時間,不能吃糖!”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孩子因為得不到需求而哭鬧的可能性。如果孩子還堅持要現在就吃,家長只要溫和的重複那句話就好。

    還有的時候,家長有事在忙或是有其它原因不能立馬就滿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媽媽正在忙著做家務或是工作,孩子吵鬧著要媽媽馬上來陪她玩或是想要什麼東西要媽媽馬上去買,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寶貝兒,媽媽可以帶你去,但是媽媽現在在忙,你可以等10分鐘(打個比方,讓孩子知道你大概忙完的時間)媽媽就忙完了,就可以帶你去了。家長這樣說,孩子通常是願意合作的。如果孩子做到了,家長可以給到孩子一句致謝—“寶貝兒,謝謝你的等待讓媽媽順利忙完了事情”這樣多做幾次後孩子就會逐漸學會等待,也會懂得考慮別人的需求了。

    我是蓮子,一名兒童教育愛好者。

  • 6 # 大果小果媽媽

    妥協了一次,孩子就會有第二次;打罵也不是個好辦法,那麼,面對一哭二鬧三打滾的孩子,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一、和善而堅定對待孩子哭鬧

    有著豐富育兒經驗的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說:

    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哭鬧時,如果在人多的地方,可以把孩子抱到一個相對安靜和人少的角落裡,然後任他哭泣,你只需要靜靜的陪著他,保障他的安全就好。

    千萬不能心軟,心軟一次,就有第二次,以後想再用這個方法就不行了,所以,要堅定。

    等孩子哭完了哭累了,你再安撫他,並詢問孩子為什麼哭,瞭解孩子哭的目的。

    可能孩子下次,還是會因為沒如願而哭泣,但是次數多了,孩子就明白了,哭沒有用,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才能解決問題。

    之後,再碰到問題時,孩子就不會只知道哭了。

    這才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

    二、教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作為父母,教會孩子正確表達自我的能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家庭教師梔子花講過一個孩子的故事。

    這個孩子總是要媽媽送到教室,才會乖乖的待在學校,不然,就哭著喊著找媽媽。

    有時候,她的媽媽比較趕時間,就讓孩子自己進去,孩子就是不肯,哭著喊著拉著媽媽的手不讓走。

    媽媽察覺不對勁,晚上回家特意跟孩子聊上學的事。

    終於,在孩子支支吾吾地話中得到了答案:別的小朋友跟她說,媽媽不要她了,把她丟在校門口就走了。

    所以,每次上學,她都擔心媽媽會偷偷地走,但是又不敢向媽媽求證,因為之前她不聽話,

    媽媽就說過不要她了。

    聽到這話的媽媽很吃驚,於是跟孩子聊了很久,也跟孩子保證,會一直愛著她。

    之後,孩子就沒有再因為媽媽沒有送她進教室而哭鬧了。

    有些孩子不會或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會透過哭鬧的方式,尋求父母的關注和理解。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溫柔而堅定地面對孩子的情緒,並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問題就好解決多了。

    三、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出現不良情緒時,注意力的轉移可以有效控制不良情緒的發酵。

    知乎上有位網友分享自己看到過讓他驚豔的教育方式:

    女兒想要玩手機,被爸爸制止後哭鬧。

    爸爸離開座位,隨後端了一杯水過來,遞給孩子說:先喝口水,這樣嗓子就不會幹了,喝了再哭。

    女兒愣了一會,才反應過來,拿著水喝了一口,喝完後響亮的哭聲變成了啜泣聲。

    有時候,轉移注意力,就是有這種奇效。不過,要注意一點,轉移孩子注意力不要用獎勵或是替代品的方式,比如:

    你不哭了,我就帶你去遊樂場;你不哭了,我就給你買XX東西。

    這種遷就的方式,只會讓孩子以哭鬧來換取想要的東西。

    所以,轉移注意力,關鍵是讓孩子感受到你有關注到他,但是並不會因此遷就他。

    就好比,這位爸爸給女兒喝水,但並不阻止她繼續哭,而她感受到了爸爸的關愛,注意力也就從手機上轉移了。

    總之,孩子哭鬧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說起來,萬變不離其宗:尋求父母的關注!

    所以,面對哭鬧的孩子,作為父母,你的態度才是最為關鍵的。

  • 7 # 家庭教育selena

    3歲左右的小孩,秩序感還沒發展完全,看到鞦韆想玩,不想等,是正常的。跟她講道理沒用。孩子這個時候不知道,排隊是個什麼意思。有的發展秩序好的孩子,年紀可能會提前隱約的知道要排隊。

    5歲你再讓她等,她肯定會排隊的。

  • 8 # 又見迷霧

    我家閨女4歲了,也是個急性子。3歲上幼兒園之後,大部分時間是我帶她,3歲以前是有老人幫忙帶。由於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寵,孩子想要的都滿足。就拿家裡的玩具來說,家裡有的玩具孩子出去看到了有想要,她奶奶說家裡已經有一個了,不要了,可終於還是抵不住孩子的哭鬧,只要孩子一哭,就買。

    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好是堅持原則。如果媽媽在教育孩子,爺爺奶奶不要插手,一旦爺爺奶奶介入孩子就覺得有靠山,由於兩代人教育觀念的分歧,有時會讓孩子產生守不守規則都一樣的錯覺,反正只要哭鬧,就有人滿足她的需求。

    孩子幼兒園了,每次接她放學回家,看到好吃或好看的都吵著要,剛開始我也是儘量滿足她,但有條件只能要一個。慢慢地從每天買一樣到規定她一週只有10塊錢,用完了這周就不能買任何東西。實行了一個禮拜後,她就知道不能每天都要東西,買東西時還會問媽媽這個能不能買。

    孩子上幼兒園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會每天跟我說幼兒園的事。我也會適時地表揚她,這時我發現我和她溝通有效了很多。我女兒每天都會說我是她的好朋友,她也經常叫我陪她玩遊戲。

    因為我知道她的性格很倔,有時她發脾氣哭鬧的時候,我通常是冷處理,等哭完了再去跟她講道理。孩子在哭鬧時你的說教她是根本聽不進去。但有時孩子哭鬧,並不是愛發脾氣,而是大人沒有懂她的,這時你需要耐心地去詢問或是哄哄她。

  • 9 # 奕家愛美食

    感謝誠邀作答。

    1、就您問題中關於盪鞦韆的描述來回答。

    首先您肯定要耐心的堅持原則,因為是在公共場合,不能夠讓女兒透過哭鬧來解決。

    我一般的做法是讓我寶貝拿一個玩具,比如一輛車什麼的。然後跟寶貝說:現在你可以去跟小朋友交換玩具。如果小朋友同意交換,你就可以盪鞦韆,如果不同意,也是正常的,有時候你也不願意把自己的玩具更別人交換呢,是不是?那你有兩個選擇繼續等待或者去玩其他的。一般我寶寶是聽的懂的,因為我經常這樣跟他說。然後寶寶一般就會自己去交換玩具。“我想盪鞦韆,是否可以交換一下。” 我一般都是讓寶寶自己說,如果寶寶前期比較害羞,可以家長適當引導。然後看結果吧,能夠交換到盪鞦韆最好,交換不到父母就只能陪著耐心等待或者引導他玩其他的。

    小孩如果哭鬧,則擁抱著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很想玩,可是我們還是要等待一下。然後舉一點動畫片裡面他比較熟悉的例子。(如果小孩要看動畫片,父母要一起看,裡面還會有很多例子可以用來跟寶寶講道理)。或者乾脆你就跟小孩一起玩,你追我趕什麼的。當然也有小朋友是那種真的會一直哭的小孩,我記得《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森碟就是一直哭,不知道您小孩屬於哪種。每個小孩性格不一樣,但是處理起來堅持原則是應該的。

    2、要讓小孩學會延遲滿足。

    小孩子要什麼立馬就要,否則就哭鬧,是否是跟父母以前一哭鬧就滿足小孩子有關?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哭鬧一般會比較在意,小孩子也知道,自己最管用的必殺技就是放聲一哭,自然就會有人來滿足自己的要求。就算是父母不答應,家裡的長輩也會無條件地繳械投降,強行同意孩子的要求。

    孩子透過多次驗證知道了這樣的套路,就會養成很不好的習慣。一直這樣寵著他,溺著他,他就會哭鬧、在地上打滾,對父母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而心生惱怒,對父母放肆的時候還會進行謾罵,不懂感恩。

    這種情況下,作為家長最好的方式是用“冷淡”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以拒絕的方式讓他明白不是什麼時候父母都會滿足他的要求,想要的東西眼淚是換取不來的,必須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這樣可以培養他延遲滿足的好習慣。

    3、做溫柔而堅定的媽媽。

    在小孩子哭鬧的時候,會有不耐煩的情緒出現,有時候大人會礙於別人的眼光,別人的看法,在小孩子苦惱的時候也會惱羞成怒,這會加重小孩子的哭鬧情緒,也會讓小孩更急。我猜他們肯定會這麼想:我已經這麼傷心了,爸爸媽媽都不安慰我,還要說我,我更難過了。 在戀愛的時候,如果女孩子在哭,男孩子說一句: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那可以想象結果。哈哈!

    所以小孩在哭鬧的時候,父母要做到兩點:第一堅持原則,第二溫柔的抱著小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溫柔而堅定。當然你抱小孩的時候,可能他會推開你,這時候,還是要儘量去擁抱他,採用共情語言,跟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要讓她知道,事情不能這做,但是媽媽依然愛你。

    4、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不同處理。

    不是所有的哭鬧大人都應該理性,個人覺得還是應該站在小孩子的角度來考慮他們的感受。我家小寶一般哭鬧的次數不多但是有兩次我的處理方式還是不一樣的。

    第一次他突然哭起來要看一個動畫片,哭了很久,怎麼說都沒有用,而且是撕心裂肺的哭,大概哭了幾分鐘,我就答應他看一集,自己關掉,然後不許哭不許鬧。結果他真的看一集不哭不鬧了,自己也關掉了電視。這個是我可以滿足他的要求,而且這個要求也不是那種特別原則性的。有時候我們也會偶爾想在工作的時候偷個懶,看個影片什麼的,其實可以理解小孩子那種心情。

    第二次,他晚上出去玩了回到家,突然就開始哭還要出去玩。這個我肯定已經不能滿足他了,我就把他抱到房間,然後跟他說現在出去玩已經不可能了,大家都已經回家了。媽媽答應你明天還會帶你出去玩。如果你還是覺得不開心,媽媽就抱著你在這裡哭,等會哭完後你就可以洗澡、吃奶、睡覺了。然後他還在繼續哭,我就抱著他看著他,過來一會他說,媽媽我想喝奶。我說可以,喝了奶休息一下去洗澡睡覺。

    總之一般我寶寶哭鬧的時候,我一般不會責備他,第一句話就是先說一下他可能哭的原因,共情,然後跟他一起解決,如果他一直非要哭,那就溫柔的抱著他。該堅持的原則要堅持,但是有些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也可以靈活處理,這個度就是看父母自己把握了。

    5、關於小朋友性格急躁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小孩性格急躁,很多時候是跟父母有關係的,比如是不是經常催他“快點快點”,或者是夫妻之間經常說話就是比較急躁,或者是對小孩子說話不溫柔,總是用抱怨的語氣說:你怎麼東西總是亂丟什麼的。一般而言,一個人要做到不急不躁,心情應該是平靜的,如果長期對小孩子說話不是溫柔的,而是急躁的不耐煩的,這樣會導致小孩子性格也會著急,還越著急越亂,越亂越不開心。所以平時父母要注意對小孩說話儘量不要太著急。

    我是愛育社@愛育社 ,與千萬父母共同成長,做智慧父母,養兒不焦慮!

  • 10 # 奶油潮搭

    寶寶三歲多已經可以慢慢理解大人的語言,並且會察言觀色,這時家長要給寶寶建立規則意識,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家長最好提供選擇題,並且要明確結果,讓寶寶有所考慮、取捨,選擇後需要承擔責任。

    同時要獎罰明確,規則不能模糊,原則性問題要堅決說“不”,慢慢的寶寶就會養成守規矩的習慣。

    同時家裡大人們要教育寶寶的觀點、戰線一致,並且能以身作則,給寶寶樹立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洛克王國的技能物理攻擊的都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