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方事故發生後,各方對事故的處理提出各自的方案,歸結有以下三種: (1)注漿錨固法。該方法是以“非套管成孔技術”和“中高壓注漿”為基礎的注漿錨固法塌方處理方案。此方案中“非套管成孔技術”是方案成敗的關鍵,它可以保證鑽孔的穩定, “中高壓注漿”式壓力注漿,擴大有效注漿半徑,連線超前長錨杆使之與壓力注漿加固體成為有機整體,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了超前錨杆的支護效果。但是此方案最終未被施工單位採納,主要由於此方案中要在塌方區上方打入超長錨杆(30 m以上),施工難度相當大。
(2)大管棚注漿超前支護(小導洞法)。該方法主要採用注漿大管棚輻以注漿小導管,對塌方體進行預支護。採用短進尺、分階段開挖,對塌方體的支護做到隨挖隨支。此方案充分考慮了隧道的工程地質條件與
施工技術條件,充分發揮了注漿法和管棚法的優點。但管棚和注漿的施工必須達到預期效果,即形成一個能支撐上面鬆散岩石的殼體。
(3)塌坑注漿法。
該方法是利用地表塌坑向塌方體注漿加固,再進行塌方體的開挖施工。但此方法代價太高,質量不易控制。經技術經濟綜合比較,決定採用大管棚注漿超前支護處理坍方。
5 塌方處理過程
5.1 塌方的前期處理
根據塌方的處理的基本思路,先對隧道全斷面噴C20混凝土加固,對靠近塌方體外側8m長進行全斷面工字鋼116臨時加固以免塌方
區域繼續向外側擴充套件,由於隧道左側圍巖強度低而右側巖體強度較高,加之坍塌是從右側開始,所以小導洞應緊貼右側邊牆開挖。具體形狀採用半徑2.5 m的1/4圓,小導洞的支護採用超前小導管間距33 cm,長度2 m,仰角l5。,搭接長度1.2—1.5 m,小導管內必須注漿以穩定塌落巖塊。並有I16工字鋼架。間距0.5 m,掛網噴C20混凝土厚度l0 15 cm
5.2 塌方體的開挖
根據上述方案,小導洞施工於2004年12月28日順利完成,基於隧道開挖過程記錄和塌方時的實際情況以及小導洞所揭示的隧道內側的塌方情況,可以得出關於塌方的基本情況:隧道塌方里程位於K22+265 K22+295.共30 m長,塌方體的主要構成是岩石鬆散體
關於萊隧道塌方段處理方法的探討 53和由於破壞的格柵支撐造成區域性空洞。基於對塌方的認識和小導洞的施工經驗,塌方處理採用t~1o8管棚(注漿) +超前小導管(注漿)+I16工字鋼+掛網噴C20混凝土的綜合方案。
所注漿液採用:水泥:水玻璃:水=1:0.6: l的混合漿液,保證漿液在30 s內凝固,終漿壓力2.5 MPa,如果在施工過程中要適時的封閉工作面和用砂漿填充空洞體。4108 mm管棚長度6 l0 m,排間距6 m,塌方體最外側一排仰角30~,內部管棚仰角為l5。在管棚注漿完畢後在管棚內插入2根憶2 nlln的螺紋鋼,長度與管棚相同,以提高管棚的承載力。
小導管採用 mm鋼管,長度3 m,仰角l ,間距0.7 m,排距1.5 m,並進行注漿加固。每步開挖進尺0.5 m,採用I16工字鋼支撐,掛網並噴射混凝土。特別是在左側根據圍巖情做鎖腳小導管處理,並注漿,I16工字鋼架間做橫向連結處理,以使其形成一個整體,防止區域性坍塌而造成支架的傾覆?? ,塌方體一 隧道 嚼進方向, r100 一^
K22+256 K22+265圈3 塌方處理施工剖面
5.3 塌方處理效果
為了保證塌方處理能順利安全進行,隨著塌方體的掘進,在30 m的塌方段內設定4個斷面分別進行圍巖收斂、拱頂下沉和拱頂壓力的連續監測,透過觀測資料來及時掌握塌方體受力和變形的發展。, 根據不間斷的監測的結果表明,在整個處理過程中,圍巖沒有發生較大的位移,同時鋼拱架的受力也在控制範圍以內,對隧道的監測工作從2005年1月2日開始觀測。在拱頂壓力方面,如對K22+275.5處鋼拱架所受壓力的量測,施工完成3 d後壓力值達到最大的 28 kN,隨後壓力逐漸減小,至2oo5年4月中旬為止,拱頂的壓力基本穩定到15 kN左右,且已基本穩定。在拱頂下沉方面。如對K22+287處拱頂下沉的量測,可以看出沉降一直穩定到5 mm以內直至的施工。從上述監測結果來看,對塌方採取處理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5.4 塌方的後期處理
2005年4月下旬洞內塌方體處理完畢,沒有任何異常現象。為了保證塌方處理圓滿結束,隨後轉入隧道防水和二襯的施工,要對塌方兩端的I16工字鋼預支撐先進行拆除。為了防止雨季的大量降水沿塌陷穴滲入塌方體而造成不
為確保混凝土工程質量,防止開裂,提高}昆凝土的耐久性,合理使用外加劑也是減少裂縫的有效措施之一。
4 混凝土的早期養護
工程實踐表明,常見的,大多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主要是造成的。所以,混凝土的保溫對防止混凝土表面早
期裂縫十分重要。從方面來看,保溫應達到下列要求:
(1)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差和混凝土表面,防止表面裂縫;
(2)防止混凝土超冷,應儘量設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溫度不低於混凝土使用期的穩定溫度;
(3)防止舊混凝土過冷,以減少新老混凝土間的約束。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主要目的在於保持適宜的溫溼條件,以達到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的溫度、溼度變形的侵襲,防止有害的冷縮和幹縮;另一方面使作用順利進行,以使混凝土達到設計的強度和耐久性。適宜的溫溼度條件是相互關聯的,混凝土的保溫措施往往也有保溼的作用。
理論分析可知,新澆築的混凝土中所含水份完全可滿足的需要,但由於蒸發等原因常引起水份損失,不利於的進
行,所以混凝土澆築後的初始階段是養護的關鍵,在施工中應切實重視。
5 結語
本文對混凝土的施工溫度和裂縫之問的關係進行了初步的理論和實踐分析,具體施工中還要多觀察、比較,出現問題後多分析總結,綜合應用多種預防、處理措施,使混凝土的溫度裂縫得到有效控制。
水處理[2] 2。
5.5 塌方段的施工
(1)隧道在透過軟弱圍巖地段時,特別是強度軟硬不一時,初期支護要標準施工,鋼拱架強支撐及時落底,拱腳加補鎖腳錨杆或小導管並適時注漿加固圍巖有限土體,提高圍巖承力能力。
(2)多臺階開挖的隧道,下臺階開挖不宜過長,格柵務必落地。
(3)一般塌方處理一定要有完善地質資料,處理方式也要據此靈活應用。
(4)圍巖量測資料分析要緊跟,以便隨時調整支護引數,確保施工安全,設計上更為科學合理。
6 結論
該隧道進口塌方的處理方案是建立在對隧道圍巖及塌方鬆散體充分認識的基礎上的。
(1)在隧道塌方發生後,根據施工工程地質記錄作出右邊牆完好的準確判斷,從而使小導洞得以順利實施,以小導洞作通道能準確的探
明塌方體的情況並及時的從兩端加固塌方鬆散體,防止其進一步發展。
(2)由於塌方是從隧道左側圍巖坍塌開始的,而左側圍巖風化嚴重,鬆散且沒有強度,這為注漿處理加固塌方鬆散創造了條件,通過後
期的監測資料表明,鬆散體在注漿處理後已經形成一個具有良好承載力的殼體。
(3)在隧道塌方處理的過程中,及時的對圍巖進行力學和位移上的監測,透過監測資料來及時掌握塌方體受力和變形的發展來指導施工。
塌方事故發生後,各方對事故的處理提出各自的方案,歸結有以下三種: (1)注漿錨固法。該方法是以“非套管成孔技術”和“中高壓注漿”為基礎的注漿錨固法塌方處理方案。此方案中“非套管成孔技術”是方案成敗的關鍵,它可以保證鑽孔的穩定, “中高壓注漿”式壓力注漿,擴大有效注漿半徑,連線超前長錨杆使之與壓力注漿加固體成為有機整體,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了超前錨杆的支護效果。但是此方案最終未被施工單位採納,主要由於此方案中要在塌方區上方打入超長錨杆(30 m以上),施工難度相當大。
(2)大管棚注漿超前支護(小導洞法)。該方法主要採用注漿大管棚輻以注漿小導管,對塌方體進行預支護。採用短進尺、分階段開挖,對塌方體的支護做到隨挖隨支。此方案充分考慮了隧道的工程地質條件與
施工技術條件,充分發揮了注漿法和管棚法的優點。但管棚和注漿的施工必須達到預期效果,即形成一個能支撐上面鬆散岩石的殼體。
(3)塌坑注漿法。
該方法是利用地表塌坑向塌方體注漿加固,再進行塌方體的開挖施工。但此方法代價太高,質量不易控制。經技術經濟綜合比較,決定採用大管棚注漿超前支護處理坍方。
5 塌方處理過程
5.1 塌方的前期處理
根據塌方的處理的基本思路,先對隧道全斷面噴C20混凝土加固,對靠近塌方體外側8m長進行全斷面工字鋼116臨時加固以免塌方
區域繼續向外側擴充套件,由於隧道左側圍巖強度低而右側巖體強度較高,加之坍塌是從右側開始,所以小導洞應緊貼右側邊牆開挖。具體形狀採用半徑2.5 m的1/4圓,小導洞的支護採用超前小導管間距33 cm,長度2 m,仰角l5。,搭接長度1.2—1.5 m,小導管內必須注漿以穩定塌落巖塊。並有I16工字鋼架。間距0.5 m,掛網噴C20混凝土厚度l0 15 cm
5.2 塌方體的開挖
根據上述方案,小導洞施工於2004年12月28日順利完成,基於隧道開挖過程記錄和塌方時的實際情況以及小導洞所揭示的隧道內側的塌方情況,可以得出關於塌方的基本情況:隧道塌方里程位於K22+265 K22+295.共30 m長,塌方體的主要構成是岩石鬆散體
關於萊隧道塌方段處理方法的探討 53和由於破壞的格柵支撐造成區域性空洞。基於對塌方的認識和小導洞的施工經驗,塌方處理採用t~1o8管棚(注漿) +超前小導管(注漿)+I16工字鋼+掛網噴C20混凝土的綜合方案。
所注漿液採用:水泥:水玻璃:水=1:0.6: l的混合漿液,保證漿液在30 s內凝固,終漿壓力2.5 MPa,如果在施工過程中要適時的封閉工作面和用砂漿填充空洞體。4108 mm管棚長度6 l0 m,排間距6 m,塌方體最外側一排仰角30~,內部管棚仰角為l5。在管棚注漿完畢後在管棚內插入2根憶2 nlln的螺紋鋼,長度與管棚相同,以提高管棚的承載力。
小導管採用 mm鋼管,長度3 m,仰角l ,間距0.7 m,排距1.5 m,並進行注漿加固。每步開挖進尺0.5 m,採用I16工字鋼支撐,掛網並噴射混凝土。特別是在左側根據圍巖情做鎖腳小導管處理,並注漿,I16工字鋼架間做橫向連結處理,以使其形成一個整體,防止區域性坍塌而造成支架的傾覆?? ,塌方體一 隧道 嚼進方向, r100 一^
K22+256 K22+265圈3 塌方處理施工剖面
5.3 塌方處理效果
為了保證塌方處理能順利安全進行,隨著塌方體的掘進,在30 m的塌方段內設定4個斷面分別進行圍巖收斂、拱頂下沉和拱頂壓力的連續監測,透過觀測資料來及時掌握塌方體受力和變形的發展。, 根據不間斷的監測的結果表明,在整個處理過程中,圍巖沒有發生較大的位移,同時鋼拱架的受力也在控制範圍以內,對隧道的監測工作從2005年1月2日開始觀測。在拱頂壓力方面,如對K22+275.5處鋼拱架所受壓力的量測,施工完成3 d後壓力值達到最大的 28 kN,隨後壓力逐漸減小,至2oo5年4月中旬為止,拱頂的壓力基本穩定到15 kN左右,且已基本穩定。在拱頂下沉方面。如對K22+287處拱頂下沉的量測,可以看出沉降一直穩定到5 mm以內直至的施工。從上述監測結果來看,對塌方採取處理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5.4 塌方的後期處理
2005年4月下旬洞內塌方體處理完畢,沒有任何異常現象。為了保證塌方處理圓滿結束,隨後轉入隧道防水和二襯的施工,要對塌方兩端的I16工字鋼預支撐先進行拆除。為了防止雨季的大量降水沿塌陷穴滲入塌方體而造成不
為確保混凝土工程質量,防止開裂,提高}昆凝土的耐久性,合理使用外加劑也是減少裂縫的有效措施之一。
4 混凝土的早期養護
工程實踐表明,常見的,大多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主要是造成的。所以,混凝土的保溫對防止混凝土表面早
期裂縫十分重要。從方面來看,保溫應達到下列要求:
(1)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差和混凝土表面,防止表面裂縫;
(2)防止混凝土超冷,應儘量設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溫度不低於混凝土使用期的穩定溫度;
(3)防止舊混凝土過冷,以減少新老混凝土間的約束。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主要目的在於保持適宜的溫溼條件,以達到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的溫度、溼度變形的侵襲,防止有害的冷縮和幹縮;另一方面使作用順利進行,以使混凝土達到設計的強度和耐久性。適宜的溫溼度條件是相互關聯的,混凝土的保溫措施往往也有保溼的作用。
理論分析可知,新澆築的混凝土中所含水份完全可滿足的需要,但由於蒸發等原因常引起水份損失,不利於的進
行,所以混凝土澆築後的初始階段是養護的關鍵,在施工中應切實重視。
5 結語
本文對混凝土的施工溫度和裂縫之問的關係進行了初步的理論和實踐分析,具體施工中還要多觀察、比較,出現問題後多分析總結,綜合應用多種預防、處理措施,使混凝土的溫度裂縫得到有效控制。
水處理[2] 2。
5.5 塌方段的施工
(1)隧道在透過軟弱圍巖地段時,特別是強度軟硬不一時,初期支護要標準施工,鋼拱架強支撐及時落底,拱腳加補鎖腳錨杆或小導管並適時注漿加固圍巖有限土體,提高圍巖承力能力。
(2)多臺階開挖的隧道,下臺階開挖不宜過長,格柵務必落地。
(3)一般塌方處理一定要有完善地質資料,處理方式也要據此靈活應用。
(4)圍巖量測資料分析要緊跟,以便隨時調整支護引數,確保施工安全,設計上更為科學合理。
6 結論
該隧道進口塌方的處理方案是建立在對隧道圍巖及塌方鬆散體充分認識的基礎上的。
(1)在隧道塌方發生後,根據施工工程地質記錄作出右邊牆完好的準確判斷,從而使小導洞得以順利實施,以小導洞作通道能準確的探
明塌方體的情況並及時的從兩端加固塌方鬆散體,防止其進一步發展。
(2)由於塌方是從隧道左側圍巖坍塌開始的,而左側圍巖風化嚴重,鬆散且沒有強度,這為注漿處理加固塌方鬆散創造了條件,通過後
期的監測資料表明,鬆散體在注漿處理後已經形成一個具有良好承載力的殼體。
(3)在隧道塌方處理的過程中,及時的對圍巖進行力學和位移上的監測,透過監測資料來及時掌握塌方體受力和變形的發展來指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