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脾胃範兒
-
2 # 男科王傳航教授
每個人由於體質差異會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有些人體質比較單一,有些人體質比較複雜。比如肝火旺、脾胃虛弱、溼氣重,有些患者單獨發病,有些患者多證共同發病,那麼遇到肝火旺、脾胃虛弱、溼氣重的患者應如何調理呢?
臨床表現肝火旺者多表現為視物不清、目赤腫痛、眼乾眼澀、脾氣暴躁、頭痛、脅痛、口苦、吐血、咯血、脈弦數等。
脾胃虛弱者比較籠統,包含了脾氣虛、脾陽虛、脾胃虛寒、胃陰虛等證型,脾氣虛多表現為
脘腹脹滿,口不知味,不思飲食,大便溏薄,肢體倦怠,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脈緩弱無力。脾陽虛多表現為腹脹食少,腹痛隱隱,喜溫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脾胃虛寒多表現為腹痛、四肢怕涼、大便溏稀、喜熱飲、舌淡苔白、脈沉緩。胃陰虛多表現為口乾、大便幹,還常伴有乾嘔、胃中嘈雜、反酸、舌紅少苔等表現。
溼氣重者多表現為頭如裹物,頭昏,嗜睡,眼屎增多,肢體倦怠,苔膩,脈濡緩等表現。若溼氣夾有熱邪,即溼熱表現,分為上焦、中焦、下焦三種類型的溼熱,上焦溼熱可表現為惡寒重,微發熱,頭重如裹,肢體睏倦,胸悶無汗,苔白膩,脈濡緩;中焦溼熱可表現為反酸、口苦、口臭、大便臭穢、舌紅苔中偏黃;下焦溼熱可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尿黃、下腹痛或墜脹、陰囊潮溼等。該網友常見怕冷,溼熱可能小,痰溼可能大。
如何調理?肝火旺:伴嘔吐者,可薑黃連6g、吳茱萸1g煎湯內服;伴咳嗽咯血者,可青黛3g、瓜蔞仁12g、梔子12g、訶子9g、海蛤粉6g煎湯內服;伴腹瀉,不思飲食者,可白朮18g、芍藥12g、陳皮9g、防風12g煎湯內服,日兩次。平時還可按揉太沖穴,一分鐘60下,按10分鐘,日2次。
脾胃虛弱:脾氣虛者可用人蔘18g、白朮15g、茯苓15g、甘草6g內服,早晚各一次。脾陽虛者可及脾胃虛寒者,可人蔘18g、白朮18g、甘草6g、乾薑9g煎湯內服,早晚各一次。胃陰虛者可沙蔘18g,麥冬30g,冰糖6g,細生地18g,玉竹9g煎湯調理。
溼熱者:上焦溼熱可用梔子12g、黃芩12g、連翹12g、竹葉10g、冬瓜仁12g、薏苡仁12g、滑石10g、通草9g治療;中焦溼熱可用連樸飲加減治療,方為制厚朴9g,薑黃連、石菖蒲、制半夏各6g,炒香豉、焦梔子各12g,蘆根30g。;下焦溼熱可用龍膽瀉肝東加減治療,方為梔子15g、柴胡12g、黃芩12g、木通9g、澤瀉18g 、車前子12g、生地黃18g、當歸10g、甘草6g;三焦溼熱可用三仁東加減治療,方為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仁6g、竹葉6g、厚朴6g、生薏苡仁18g、半夏15g。
有些患者雖證型如上述,但可能會伴有其他症狀及證型,不能盲目使用上方,自己辨別不清楚者,需找專業人士判斷自身情況,方可放心用藥。
文:盧鼕鼕/王傳航教授
-
3 # 康愛多中醫養生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肝火旺、脾胃虛弱、溼氣重,中了其中一種,那麼你也該引起重視了。雖說不是什麼大病,但是正確調理也要找對方法。接著讀下去,讓小康在這篇文章裡面告訴你答案吧!
那麼怎麼樣才能降肝火呢?1、要保持規律的作息
晚上要早點睡,不要熬夜,每天儘量在十一點之前入睡。如果晚上太晚睡,會影響到肝臟的修復工作。只有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護好我們的肝,才不容易出現肝火旺的情況。
2、要保持好心態
不要老是生氣,待人要寬容,不要讓別人輕易影響到你的心情。因為動怒不僅無益於事情的發展,而且還會加重肝火旺的症狀。
3、多運動
運動對新陳代謝大有好處,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毒素,從而達到減輕肝臟負擔的作用。肝功能好了,肝火自然就降下來了。
4、戒菸戒酒
菸酒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喝酒抽菸不僅會導致肝火旺盛,還會大大增加患癌的風險。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最好一滴酒都別沾,一根菸都別抽。
脾胃虛弱怎麼調理?1、常飲食要注意
飲食有規律,定時進食(一日三餐有固定的時間),定量進食(每次進食大致定量,不暴飲暴食),進食的“多與少”(多吃易消化的、鬆軟食物;少吃辛辣的、刺激的、堅硬的、不易消化的、過熱、過涼、過甜、過鹹的食物),減少不良刺激。
2、調節脾胃,常按足三裡穴
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裡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的作用。
3、注意腹部的保暖
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一定不要貪涼,尤其是對於腹部這個敏感而脆弱的部位來說,一旦因外界冷空氣的刺激,還是胃腸道內的生冷食物刺激,都會導致虛症的加重,使得患者出現更為明顯的消化道異常現象。所以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在平時穿衣、夜間睡覺時,對於腹部的保暖措施要做到最好。
溼氣重怎麼調理?1、避開環境的溼氣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
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
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還可以開啟風扇、空調,借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2、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有利於調整我們的肺功能,也會讓我們的溼氣消失。因為溼氣會隨著呼吸撥出,並且保持通暢。
3、按時睡覺
我們的身體在睡覺的時候會自己調整,晚上12點左右身體的機能會把體內多餘的水分通過腎臟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夜,你的身體就不會溼氣重。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用藥誤區!
-
4 # 傳閱中醫
我發現很多人把這三個問題分開說,一看就不是真正學中醫的,人是一個整體,身體出現了這些問題,怎麼能分開說呢,肯定是有聯絡的哇!
其實這三種情況經常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是怎麼回事。
首先是肝火旺,肝火旺的常見症狀:容易生氣,脾氣暴躁,急躁易怒,平時還會有頭暈,眼睛癢熱,流淚,有可能伴有血壓高,晨起容易口苦口乾。中醫上有句話“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就是說有“肝病”的人,一般也會有脾胃病,醫生一定要想到可能病人可能回有脾胃病,然後即使用藥預防和治療。肝火旺,肝火犯胃,肝氣乘脾,就會出現脾胃虛弱,不想吃到的情況,我們中醫上把這個叫做“肝脾不調、肝強脾弱”,脾虛的症狀很多人都知道,常見: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噁心嘔吐,流口水。脾胃虛弱了就會出現溼氣重,因為脾的功能就有運化水液,如果脾虛了就會出現水溼不化的表現,出現溼氣重的情況,比如說身體沉重肥胖,舌頭胖大有齒痕,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長,顏面水腫,特別是眼瞼。
所以這三種情況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很常見,也並不是很嚴重,調理的話,治療方法:疏肝清熱,健脾利溼。可以選用丹梔逍遙丸加上參苓白朮丸一起吃,既能疏肝清熱,健脾利溼,同時也能養血。同時對於女性面板暗沉、發黃也有一定的作用,也能調節人的情緒。
-
5 # 五步調心法董峰
肝火旺可以多吃以下5種食物:
1.草莓
草莓既能養肝,又是去肝火。從中醫角度講,草莓性涼、偏酸甜,能養肝護肝,又因紅色入心,可去心火。 此外草莓是典型的漿果,維生素C的含量豐富,有助於人體吸收鐵質,使細胞獲得滋養;其含有的天然的抗炎成分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產生數量,以保持腦細胞的活躍。但是草莓是涼性的食物,像是脾胃虛寒、容易腹瀉和胃酸過多的人更要控制量。
2.葡萄
葡萄是肝火旺的人要多吃的水果。葡萄當中含有豐富的VB、VB以及鈣、磷、鉀和多酚等,對於補充機體所需和調整肝臟細胞的功能非常有用。另外,葡萄還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減少自由基對於肝的損害。所以葡萄也被稱為是養肝護肝最佳的水果之一。
3.梨
梨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工效。患高血壓、心臟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而煮熟的梨有助於腎臟排洩尿酸和防範痛風、風溼病和關節炎。梨還具有潤燥消風、醒酒解毒等工效,因此在降肝火的食療中當屬最佳食品。
4.苦菜
其中尤以紫花苦菜對人體保健最為有利。苦菜性微寒,味辛、苦,能夠涼血、清熱、解毒,保肝利膽,對膽囊炎、腸胃炎以及肝炎都有著良好的治療功效。苦菜常見,且做法也簡單,因此人們可以多吃苦菜,清除旺盛肝火,其中,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將苦菜洗淨搗汁,加入適量白糖後即可飲用,而加入紅糖後,其效果更加,不但清熱,更能美容護膚,不失為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5.荸薺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荸薺性味甘、微寒、無毒,有溫中益氣、清熱開胃、消食醒酒的功效。臨床上可用於緩解熱病煩渴、痰熱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狀。凡熱病後餘熱未淨的心煩口渴、口舌生瘡、便幹尿黃等有肝火者都非常適宜食用。
脾胃虛弱的人應該多吃5種食物:
1.小米粥
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小米粥是一種很好的調理食物,不僅是容易消化,能夠減輕胃部負擔,同時在小米粥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蛋白質,能夠幫助我們養護脾臟,調理胃部,因此脾胃虛弱的人可以經常喝小米粥。我們可以在煮小米粥的時加入一些大棗和蓮子,在早上或者夜晚的時候食用,這樣調理脾胃的效果會更好。
2.番薯
中醫認為,黃色的食物是能夠幫助我們養護脾臟的,而番薯就是一種補脾胃,益血氣,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物。對於脾胃虛弱的人而言,經常食用番薯能夠養護脾臟,調理胃部,經常食用也能夠促進脾臟的自我修復。同時對於食慾不振,營養不良,時常便祕的患者來說,經常食用番薯,也有減輕病症的功效。
3.大豆
大豆是一種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調理脾胃的食物,有一些脾胃虛弱的患者,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腹脹難受,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情況發生,我們可以在每天早上,喝一杯用大豆磨成的豆漿,在平時可以多吃一些豆製品,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緩解脾胃虛弱的症狀,調理脾胃功能,同時大豆還有清熱解毒的效果,能夠幫助我們排出身體中過多的毒素,有益於身體健康。
4.馬鈴薯
馬鈴薯是一種味道甘甜,性質溫和的食物,具有補氣健脾的效果,對於脾胃虛弱的人而言,經常食用能夠緩解脾胃虛弱而出現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脹難受的症狀,同時還能夠養護脾胃的健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馬鈴薯,若是發芽了,他的芽和皮是含有毒素的,千萬不要食用。
5.南瓜
中醫認為的,黃色養脾,其實也包括了南瓜這種食物,南瓜是一種性質溫和味道甘甜的食物,具有養護脾臟,調理胃部的功能,同時中醫認為它能夠補中益氣,殺菌消炎,同時還有止痛的效果。南瓜中含有豐富的果膠成分,這類成分能夠吸附身體內的細菌和有毒物質。起到幫助身體排毒的效果,能夠避免胃的刺激,減少胃部的潰瘍,經常食用既養護脾臟,又能幫助我們調理胃部,可謂是一舉多得。
對於脾胃不好的人而言,其實若不是發展到嚴重的程度,通過一些食物的正常補充就能夠幫助我們調理脾胃的功能,恢復身體的健康的,若是想要養護脾胃,我們可以在平時多食用文中提及的幾種食物,幫助我們讓脾胃一天天好起來。
溼氣重的人應當通過以下5種方式調理:
1.清淡飲食
腸胃關係到營養物質及水分代謝, 保護腸胃的最佳方式就是飲食清淡,適量,均衡營養。油膩食物會導致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炎。
2.汗蒸
經常汗蒸能夠讓身體發汗,通過這種方式有一定的排毒祛溼作用。但是也分體質,對於虛弱性質的人來說不適宜汗蒸,體質本來就弱,如果在大量出汗會讓身體更加虛弱,對於痰溼體質的人來說,特別是不愛出汗的人。
3.拔罐刮痧
溼氣重的人應當多刮痧,刮痧能夠很好的排出體內溼氣,讓身體越來越健康。
4.熱水泡腳
進入三伏天之後,可以經常泡腳,三伏天陽氣最盛,熱水泡腳可以可以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的六條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溼、通經、 利水的作用。
5.堅持體育鍛煉
堅持體育鍛煉,通過鍛鍊也能夠很好的排出體內溼氣,對於溼氣重的女生來說,不建議採取高強度的運動。
回覆列表
圖上舌頭除了肝膽脾胃的問題,還可以看出來舌尖發紅,就是我們的心區,心火旺盛。並且舌根泛黃,一般反映下焦溼熱,腎膀胱區溼熱盛。時間久了就會產生泌尿道或者婦科,男科方面的疾病。
所以養脾胃是一門學問,因為它不僅和我們的飲食方面有關係,還有就是我們的情緒問題也密切相關,養脾胃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千萬少發怒,儘量減少肝火旺的機率,這是疏肝養脾的一個重要因素。
那麼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症狀呢?
經常按揉太沖穴,能夠很好的疏解我們的肝火,所以它又稱為“消氣穴”。位於大腳趾和第二腳趾縫之間,用力掐壓,會覺得酸脹疼痛得不行,這也是說明肝氣太過旺盛,那麼多按揉疏通,可以很好地降肝火。